想学的快、学的好一定要去施工现场,了解现场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内容,与老师傅多沟通,这是一条;找个好老师也非常重要,她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还要加强学习,多收集资料,去建筑抄书店找适合的书、图集。
最好可以找个专业的培训学校去学习专业的知识,在学习的同时可以结合相关专业的预算软件来使用。
知识扩展:当一个工程项目在立项之初,需要对该项目工程有一个总的预计评估,此时需要做一下估算叫作“概算”,当形成施工图纸以后,根据图纸进行材袭料计算、造价分析,这里就要进行“预算”,要用到预算员,当该项工程竣工准备交付使用结算所有资金时,还要有一个“决算”的过程。工程预算是很重要的中间环节。土建预算员就是专门做此项工作的人。
主要是从事土建工程的概、预、决算,以及其他一些建筑经济方面的业务,其工作贯穿建筑工程从立项直至交付使用的全过程。
从事这项工作需经过专业学习与工作实践,才能具备一定能力,参加国家预算员执业资格考试,通过后持证上岗。
零基础也是可以学习的,只要肯努力扎实学习两年即可完成。
首先了解以下四个方面:
1、房子是什么样的。
2、盖房子需用哪些材料。
3、房子是怎样盖成的。
4、盖房子各个环节要花多少钱
需要学习几门建筑基础课程:
1、《建筑制图》与《房屋建筑学》,这两门课程是解决“房子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能够看懂图纸并了解房屋构造,先学会这两门课程,建立空间概念,想象出房子的空间组成,才能准确的对房子的各个部分计价。其中《建筑制图》有一定的难度,如果高中的立体几何学得较好就容易了。
2、《建筑材料》讲的是“盖房子需用哪些材料”,你只有了解建筑材料才能与定额相对照,这门课程比较容易。
3、《施工技术》讲的是“房子是怎样盖成的”,预算的编制与施工的程序紧密相连,同样的房子技术不同造价也不一样,就象你编程序用VB、VC或是ASP都行,但实现同样的目的难易程度与占用系统资源并不一样。只有掌握了《施工技术》才能对盖房子的各个环节准确计价。
4、预算定额讲的是“盖房子各个环节要花多少钱”和问题,各省都制定有自己的定额,都是根据本地人工、材料、机械的价格情况制定的房屋造价价格参考,各市还会有对省定额进行解释补充的造价相关文件。在前几门课学成后再熟记本地定额,并到工地实习,将定额所讲内容与工地实际情况相参照。学习前几门基础课程需要近一年时间,预算定额需要3个月时间,另用半年时间作预算实践练习,当然这些内容可以同时学习。最好有熟人带一程学习进度较快,没有本专业基础最快要近两年时间学成。
首先熟抄悉图纸、
熟悉施工工袭艺、工艺标准。
熟悉施工技术、施工验收规范、
要熟悉理解定额和清单的内容。
要熟悉和理解每一项定额的工作内容和工程量清单的工作内容 ,对照预算定额(定额子目、计量规则和相关说明)进行研究 。
要熟悉和理解定额计算规则和工程量清单的计算规则。
熟悉分部内容:土建资料国标验收规范原有九个分部工程,现有增加了节能分部,共十个分部,
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屋面、装饰装修、给排水暖、电气、智能、通风空调、电梯。(国标)
施工管理资料:施工组织设计:管理人员、机械、劳动力、工期安排。
施工技术资料: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等。对照现场与图纸熟悉施工工艺,熟悉分部 分项 检验批的材料,施工流程,部位及构件名称,逐步计算工程量,如土方开挖、钢筋制作 、安装等,将学到的知识与现场实物对照计算,由浅入深,由分散到集中,算完工程量再套定额,然后再加费率。
提示:一定要手算,程序熟悉了再用软件。用软件简单;将电子版输入可自动生成了。但是绝不可依赖软件,要坚持手算,精通之后在用软件。
你自学就可以。学完之后一定要参加考试取证。
1、先掌握工程量计算,预算员必须得会算、善于算、且计算准确。基础是数学要好,熟悉图纸、规范、工程量计算规则。
2、熟悉定额
3、套价。套价容易,但套对需要经验,涉及若干项的调整。
4、电脑软件操作。涉及算量软件、抽筋软件、套价软件以及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
抓住一个工程项目,算上三遍,每次都有新发现。
相信你踏下心学习会提高很快的。
学习预算,刚开始是有些摸不清工作思路,但是难肯定不很难的。用心持之以恒肯定学得好。
网上也是给理论知识,具体还是需要从工作实践中来学,效果才好知。
工程预算,从施工单位的角度,主要几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1、工程投标
2、工程计量
3、工程变更
4、工程结算
5、合同管理
主要知识点,或者说需要具备的能力:
1、掌握道综合单价的编制版方法
2、结合工程实际,能够根据工程方案合理测算工程成本或造价。
3、掌握工程变更涉及的工期变化,成本,造价的变化。
4、熟悉预算工作流程,实时掌握动态成本,合理建议项目经理成本优化方案。
5、掌握合同管理,熟悉国际、国内标准合同条款格式,固定条款格式,专用条款的应用。
6、游刃有余和权各相关单位、部门打交道,处理好各环节关系。
以下为转载的内容
我经常看到很多肤浅的问题,许多新手不知如何学预算,一般会说,不知从何开始,我讲一下如何在信息化的今天练就老成的预算学习方法。
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学预算有了很多学预算比较好的工具:有CAD电子图纸,有专用的钢筋抽样的软件,有专用的图形算量软件,有专用的套价软件……我们只要按照把电子图导入软件中就可以计算工程量了。不会的也不要紧,在答疑内问一下就可以解决了。太方便了。但是,我需提醒的是,如果按照这种方法学成的预算员,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预算员。
比如遇到预算核对的时候,对方问一个很专业的问题,而且必须手工计算,你咋算?比如什么情况下采用预制过梁,什么情况下采用现浇过梁,比如一个工业厂房柱的牛腿钢筋,又或者钢结构的重量,你怎么计算。你将会无法计算。你对自己计算的工程量无法解释,唯一能说的,就是软件计算就是这样。
预算的学习方法应该是这样的:最好是跟一个老师带,实在不行,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学:
1、钢筋计算:现在都是平法计算,拿一份施工图,对照11G图集,先算基础钢筋,再算主体钢筋,按施工顺序逐一计算构件,画出各个构件图形,计算重量。考虑搭接及焊接钢筋接头,搭接要计算钢筋增加长度,计算好一层,用钢筋软件画入钢筋图中,逐一核对,有无差距,差距在哪里?找出原因,对照图集,是手工计算不对,还是软件设置或输入有误?这样计算一段时间后,会对水平有很大提升。记得,碰到任何构件后,不需翻阅图集,就能看图准确手工计算钢筋量才算合格,这是预算学习的第一部。
2、混凝土构件的计算,同理,拿一份施工图纸,对照图纸按施工顺序,计算各部件工程量,计算规则就需翻阅定额,比如:柱、墙高按下一层结构板面到上一层楼面,主梁就算至柱墙内侧,次梁就计算到主梁侧面,板按净空×板厚计算。检查工程量的方法同样是用图形算量计算,相互校对。
3、模板的计算掌握一个原则,竖向构件按外边线*层高计算;主梁按设计净长*(净宽+高度*2面)扣除与之相交次梁截面,并应扣除与柱相交的截面面积;次梁按净长*(净宽+高度*2面)扣除与之相交的其他同截面或低于该截面的次梁截面,并应扣除与主梁相交的截面面积;现浇板按净空面积计算,扣除周长*板厚所占的面积。所算的模板才精准,校对同样用图形算量软件进行。
待自己结构计算无问题时,再学二次结构的计算,装饰的计算,砌体为扣砼构件和空洞、门窗等后的净含量;1砖标准砖宽度为240mm,1/2砖厚度计算应为115mm,构造柱应计算马牙槎的量,计算为单边与砌体相接部分的厚度*60mm/2,为何除2,考虑五进五出。装饰计算顺序是先墙面,后天棚,再地面。
无师傅教的情况下,拜软件为师,以图集为依据,用exceL编计算公式,自己动脑筋编。反复核对,反复校对。扎扎实实学,认认真真推敲。定额一定要看,计算规则一定要时刻铭记在心,若把考大学的拼劲拿出来,有何难?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无事多去工地转转,会对自己有很大提升:比如,后浇带需计算二次模板费用,为什么?去现场就可发现,一次结构施工时,模板必须满铺,二次浇筑后浇带时,一次结构模板已经拆除,还要再支一次模板。比如:筏板基础施工时,大部分采用砖胎模,定额规定是不管采用什么模板,均不得换算。但是,防水材料施工时,砖胎模是需抹灰的,才可粘贴上防水材料,不然会空鼓,这些在办公室是看不到的吧,砖胎模是砌在垫层上,垫层需施工到砖胎模外边线外100mm,这些也可签证后按实计算吧……
学习预算需踏踏实实,循序渐进,切勿浮躁,急于求成。应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有所成。希望这些能为初学预算的朋友有所帮助。
土建预算这工作不错,但要学好它,还需要下功夫及本人的领悟能力。首先要学会看图纸,再会工程量计算,最后会套定额。现在需要掌握CAD及算量软件。说说容易,真做起来还有难度,你需要找一位师傅,一般需要三年学习,要熟练掌握需要5年以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