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安全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1、雷击与油库安全问题有什么关系?

雷电是雷云层互相接近或者雷云层接近大地时,感应出相反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产生云和云间及云和大地间的放电,同时发出光和声的现象。雷电可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包括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和雷电侵入波三种。雷电让我们领略其雷霆万钧之气势时,往往还会带来灾害,如击穿电器设备的绝缘,损坏电器设备和线路,造成大规模停电等。全世界每秒钟约发生100次闪电,是联合国在“国际减灾10年”中列为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闪电和雷击在引起的灾害事故中,最危险的是引起油库的火灾。
在山东青岛附近的黄岛油库,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5号半地下储油罐被雷电击中,在库区形成大火。这场大火连续燃烧了104小时,造成40人死亡,78人受伤,烧毁油罐5座,损失原油34.6万吨,老罐区所有配套设施,7辆消防车、2辆指挥车化为灰烬,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间接经济损失8500万元。
1994年11月2日,埃及艾斯龙特市石油基地储油罐区遭受雷击起火,死亡500人。该油罐区储油1.5万吨,距居民区200米。但储油罐区地势较高,火灾后,燃烧着的石油顺水流下而燃成火海。
所以油库防雷击是保障油库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随着我国国家石油安全战略储备的加强,大型“石油库”陆续建成,油库的雷害事故就更加值得特别关注。《石油库设计规范》中就专门对石油库的防雷安全设计标准作了强制性的规定。
油库预防雷击的措施一般是安装避雷针或者避雷网,用金属油罐代替非金属油罐。黄岛油库火灾后,黄岛油库的储油罐全部采用金属油罐。在油库区域,您往往能一览无遗地看到硕大的油罐,看不到树木。这也是从预防雷击来考虑的。高大的树木易受雷击,树梢周围的空气很容易被击穿而出现电火花,威胁油库的安全。

2、油库的安全管理职能有几种?

油库安全管理,是现代安全管理科学技术在油库活动中的应用,即为了实现油库安全目标,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对油库中的人、财、物、环境及与之有关的运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活动。在油库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以及易腐蚀、有毒、易流失等不安全因素,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油料物资的大量损失,因此,油库安全管理是油库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油库的安全管理职能

从油库安全管理的职能来看,油库的安全管理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和所有的管理职能一样,它具有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五大职能。

(1)计划。计划是指在进行安全工作和行动之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它是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如为实施油库安全管理工作而制定的《油库预防袭击和应急救援预案》、《油库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油库加油站隐患分析整改与应急预案》、《收发、输转作业中的隐患分析整改预案》、《油库日常管理中的隐患分析整改预案》等。

(2)组织。组织是把安全管理要素按照目标的要求合成为一个整体。其主要作用:一是建立一个统一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二是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

(3)指挥。指挥是运用组织权责,按照安全目标的要求,统一规划,而形成一个高效的指挥系统。

(4)控制。控制就是对安全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预防措施,纠正偏差,以确保既定安全目标的落实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5)协调。协调是为了保持管理系统的整体平衡,使各个局部步调一致,以利于发挥总体优势,确保计划目标落实而采取的措施。

油库案例管理内容

从油库安全管理的内容看,油库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防火、灭火、防静电、防雷电、防中毒、防地震、防洪水、防台风、防盗窃、防设备损坏、防人员伤亡等内容。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油库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原则。

油库安全管理模式

当前,油库普遍采取的安全管理模式有三种:

(1)“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也称之为管理经验创新型。其内容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素质,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人的错误操作作为安全管理改革的中心内容。其设想是通过引进新的管理观念来减少人员,创新管理,并以此带动安全管理质量的整体上升。但这一思想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却忽略了管理方式的稳定性,形成了安全管理办法年年创新、年年淘汰的情况。甚至有些油库陷入了以“可塑性”和“轰动性”为标准评价管理模式的好坏,而非以“科学性”和“可行性”来评价的恶性局面中。该模式在短期内也许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从长远看却意义不大。

(2)“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也称之为“设备更新型”。该模式认为大多数安全隐患都来自于设备的老化。要消除这些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那就必须更新现有的安全设备,通过设备的更新带动安全效率的提高。但设备更新所带来的实际效果究竟有多大,能否起到推动作用,这存在着疑问。因为设备的更新是以资金的投入和专业人才的配置为前提的,而这恰恰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在资金和人才问题没有真正落实之前,设备难以更新,即使更新了也难以充分发挥其效能。

(3)以“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就是强调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措施,以标准化的作业方式和科学的管理技术来规范安全管理的运作。它把人和物的因素综合考虑并加以运用,总结出了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模式。

3、加油站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1、操作方面的安全隐患

(1)高空作业。特别是我们新加盟的加油站,施工过程中,会有高空作业,一定要戴好安全帽,做好一切安全措施,切勿抱有侥幸心理。

(2)卸油、量油、加油、清罐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上油品暴露在空气中,如果在作业中违反操作程序,使油品或油品蒸气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就会导致爆炸燃烧事故的发生。加油站火灾事故的60%-70%发生在卸油作业中 。

2、站内人员行为方面的安全隐患

(1)静电:不要拍打或穿脱化纤、尼龙和针织衣服等,因为拍打或穿脱化纤、尼龙和针织衣服,不要梳头等。他们之间产生摩擦就会产生静电,瞬间能点燃加油站附近弥漫的易燃易爆气体分子;

(2)站内接打手机 ;

(3)吸烟;

(4)站内检修车辆、不熄火加油、给摩托车直接加油等。

3、人身方面的安全隐患

(1)交通事故;

(2)资金安全;

加油站直面客户销售油品,且大多是现金结算,而其开放式经营的模式也是资金安全隐患的重要成因。

4、环境方面的安全隐患

(1)电气火灾:由电气原因形成火源而引燃 的火灾称电器火灾。

电气设备引起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①过载; ②导线断裂或短路; ③电路设计不良或使用不当的电热器具。

(2)雷击

汽油易燃易挥发,在加油时往往会向外飘散,同时,新注入的汽油也会挥发,使加油车辆周围的空气中油雾浓度剧增,如果这个时候刚巧赶上打雷,后果不堪设想。在一些安全意识较强的加油站是强制规定,雷雨天不给加油的。所以你也尽量不要选择在雷雨天的时候去加油。

油库安全

(3)油库安全扩展资料:

安全措施

具体措施

1、防静电设施接地

加油站静电接地就是用导线将储油罐、输油管道、加油机卸油台等设施与大地相接,从而使导体电位接近大地电位,其中卸油地线应与防静电接地体等电位连结。显然,接地的目的是为带电体上静电荷向大地泄漏提供一条通道,以防止带电体上静电荷的积累或静电位的升高。

要经常检查加油枪的接地和管道上法兰盘的连接情况,及时消除锈蚀,保证整个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08。注意: 当防静电、防雷和工频电气三个接地系统共用一个接地体时,接地电阻应按其中的最小值选取,一般为4~ 108。

2、增加空气湿度

增湿主要增加静电沿绝缘介质表面泄漏,而不是增加静电通过的泄漏。增湿对于亲水性物质除能加快静电的泄漏,防止静电积累,还能提高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火能量。在加油站主要是给加油区、储油罐区、卸油区及油罐车等喷入水蒸气或洒水,是加油站区域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5%~75% 范围内。

3、掺杂降低电阻率

要有效地泄漏带电体上的静电,接地法只适用于带电的金属导体或静电导体和亚导体,而增加湿度又只对亲水性的带电介质有效。要有效地泄漏电阻率较高的静电非导体所带电荷,只能靠降低它们的电阻率,提高导电性来解决,即向介质材料如燃油、塑料制品等添加能减少电阻率的杂质,以改善其导电性能。

理论和实验表明,对于固体材料,当其电阻率降至1098cm 以下,就可有效地泄漏静电,防止静电的危险积累;至于液体,当其电阻率降至10108cm 以下,就可消除静电危险。市面普遍使用的抗静电剂,就属于化学掺杂法。抗静电剂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和导电性,值得推广应用。

4、电离空气法

电离空气法是通过安装静电中和器,使空气发生电离,产生消除静电所必要的大量电离子(一般为正、负离子对)。电离空气法使用方便,又不影响燃油质量。

5、控制场所危险程度

在机动车加油站,主要应在封闭危险的空间安装通风装置,及时排出爆炸性混合物(如可能产生的油雾等),使混合物的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

6、人体静电防护

人体活动也是加油站静电发生源之一,由于人体带电的复杂性,所以应建立完备的人体防静电系统。这一系统可考虑由防静电工作服、鞋袜、地坪等组成,必要时辅以防静电腕带、手套、脚套、帽子和围裙等,还有工作台、座椅等都属于防静电系统范畴。

这种整体的防护系统兼具有静电泄漏、中和与屏蔽作用。除了以上措施外,在各种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完好的前提下,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这是防止静电灾害事故发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各种正反事例反复印证着这条道理。

7、强化安全管控、教育

吸烟引发加油站着火爆炸事故均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加强对加油站人员的安全教育显得尤其重要。一方面,要开展经常性的油品知识学习,使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各种油品的性质、特点和油蒸气爆炸极限,从主观上增强预防事故的意识。

同时,要利用吸烟酿成着火爆炸事故的典型案例,对加油站内部人员进行警示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吸烟对个人、家庭、单位、社会的危害性,提高责任感,自觉戒烟,或者不在加油站吸烟。另一方面,要加强站外周边人员和外来加油人员、司乘人员的管控,切实做好检查工作和监督引导工作,确保“站内”、“站外”安全。

8、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新建加油站必须严格按照《GB50156—200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施工。

对于未按标准建设的加油站,应及时查找施工过程中遗留下的事故隐患,并对照《规范》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如不合理的卸油、加油工艺系统、呼吸管道、油罐室安装的油罐、管沟敷设的输油管道,以及热力、输油、电气共用管沟等。最大限度地减少正常情况下的油气排放,防止不正常情况下的油气逸散、积聚和非爆炸危险场所向爆炸危险场所的转化。

9、严格控制火源

加油站是严禁烟火的场所,严格控制火源(火种)是消除事故隐患的必要措施。但部分加油站在火源(火种)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侥幸心理,对吸烟视而不见、视而不管,监督不力;对外部人员的管理,只有要求,没有检查,缺少必要的强硬措施,全凭外来人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外来人员在危险场所吸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情况如不改变,引发事故就会成为必然。因此,加油站内部应严禁携带存放火种,更要提倡加油站人员戒烟。

4、学校建在油库旁边能安全吗?

理论上,只要相关安全措施到位,就可以确保安全!
但是,油库,毕竟是特殊单位。把学校建在油库旁边,实在不安全!
所以,到底学校应该建在哪里,需要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有关部门负责选址,然后再建设……

5、油库平时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我平时的安全防疫管控措施首先 制播路由酷跑有不有不有名或安全用电

与油库安全相关的资料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建筑业

管道非开挖修复

2021-1-2 16:27:57

建筑业

套筒连接

2021-1-2 16:28:0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