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1、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

安全生产方针是指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百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度向。根据历史资料,我们发现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大体可以归纳为3次变化,回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答治理”。

2、安全生产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所谓“抄安全第一”,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袭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百努力实现生产经营的其他目标。“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度方针的核心,是实施安全生产的根本。在进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始终将“预防”作为主要任务予以统筹考虑;把可能导致事故发知生的所有机理或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防道患于未然,这就是预防为主的根本含义。

3、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新安全生产法(2017最新版本) 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方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新法明确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将坚持安全发展写入了总则,对于坚守红线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性好转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4、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

<

5、我国安全生产的其本方针是什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中,一切以安全为重,安全必须排在第一位。

必须预先分析危险源,预测和评价危险、有害因素,掌握危险出现的规律和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危险和安全隐患消灭的萌芽状态。

(5)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扩展资料:

根据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需要从三个层面上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实施最大限度的保护:

一是在安全生产监管主体,即政府层面,把加强安全生产、实现安全发展,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纳专入经济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最大限度地给予法律保障、体制保障和政策支持。

二是在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即企业层面,把安属全生产、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最大限度地做到责任到位、培训到位、管理到位、技术到位、投入到位。

三是在劳动者自身层面,把安全生产和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自我发展、价值实现的根本基础,最大限度地实现自主保护。

6、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及安全生产管理的五要素

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五个要素包括:安全文化、安全法规、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 。

安全文化是指: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有关安全问题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以人为本”这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安全理念渗透和安全行为养成),内化思想,外化行为,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把安全第一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

由于安全理念决定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决定安全行为。因此必须在抓好员工安全理念渗透和安全行为养成上下功夫。

安全法制是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执法。

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

(6)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扩展资料: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职责的具体体现,也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企业内各部门及各类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负的安全生产责任,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最基本的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体现,是生产经营单位最基本的制度之一,是所有安全生产制度的核心制度。它使职责变为每一个职务人的责任,用书面加以确定的一项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必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这就明确指出了安全生产是全员管理。“纵向到底”就是生产经营单位从厂长、总经理直至每个操作工人,都应有各自己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各业务部门都应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责。

这就从根本上明确了安全生产不是哪一个人的事,也不只是安全部门一家的事,而是事关全局的大事,这体现了“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基本思想。“横向到边”,这里分为四个层面,就是: 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 。

安全责任:必须层级落实安全责任。企业应逐级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责任书要有具体的责任、措施、奖罚办法。

对完成责任书各项考核指标、考核内容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没有完成考核指标或考核内容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对于安全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应对该单位领导和安全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才投入,二是资金投入。对于安全生产所需的设备、设施、宣传等资金投入必须充足。

同时,企业应创造机会让安全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组织安全工作人员到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参观、学习、取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招聘安全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公司安全管理队伍的素质,为实现公司安全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7、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是什么

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所谓12字方针。

8、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及安全生产管理的五要素分别是什么?

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知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

安全道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管理的五要素

1.安全文化,即安全意思,是存在于人们头回脑中,支配人们行为是否安全的思想。

2.安全法制,即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生产执法。

3.安全责任,是指安全生产的责任心。

4.安全科技,是指安全生产科学与技术。

5.安全投入,保答证安全生产必须的经费。

9、1、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什么?

坚持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坚持安全发展,并提出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安全生产方针大体可以归纳为四次变化,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

(9)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扩展资料:

一、严格按照安全职责进行事故超前预想,制定落实防范措施

从事生产管理和实际工作的人员,要依据自己的职责做到在开展任何工作之前,首先要做到从思想上预防,即预想工作的危险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然后,再根据危险的种类和大小确定事故防范措施。

各级领导安排工作都必须有安全要求;编制检修(文章来源:安全急救网)方案、开停车方案必须有安全措施;进入现场工作的人员必须对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性和防范措施进行预想,并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开始工作前必须办好所有安全使用票证;重大的安全措施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公布于工作现场。这些具体的操作步骤使“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无形变得有形,从抽象变得具体,从口号变为具体的行动。

二、科学预知危险

要预知工作中危险性的大小和种类,首先须知道工作中有哪些危险,危险有多大。从本单位以前所发生的事故中得知危险性。为此,该厂把本单位以往所发生的事故过程、原因、教训、防范措施汇编成册,发放到每一个职工手中,让职工在平时中学习。

事实胜于雄辩,通过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触动职工的灵魂,并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通过事故的原因、教训,提高职工预知危险、按章操作、科学防范事故的能力。这种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正如哲学家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也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10、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是什么?

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推行“三全”即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机制,具体要做到:

1.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

2.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

3.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

4.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

5.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

安全生产方针是指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认真落实这一方针,既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搞好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健康,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顺利进行的根本要求。因此,把这一安全生产的方针转变为所有员工的思想意识和具体行动,对于搞好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厂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生产工艺越来越复杂,工艺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潜伏的危险性也就越来越大,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安全第一”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

二、“预防为主”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三、“综合治理”要求运用行政、经济、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监督各个方面的作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

(10)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扩展资料

安全生产方针的演变:

一、1949-1983年“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基本历史任务的胜利完成,中国开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克服长期战争遗留下来的困难,加速经济建设。

二、1984-2004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

据《当代中国的劳动保护》一书中介绍,文化大革命后,国家劳动总局劳动保护局局长章萍提出了在生产中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实际上就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经全国讨论后,认为这一提法比较科学,有利于安全生产和遏制事故的发生。

三、2005-2014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1978年以来,全国国有统配煤矿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推进”的方针,出现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产量逐年增长,安全状况有所好转。统配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四、2014年至今“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与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相关的资料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安全生产

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021-1-2 15:51:17

安全生产

水利安全生产上报系统

2021-1-2 15:51:2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