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地基承载力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1、什么样的地基要做地基承载力检测吗?

地基承载力检测,一般应该是进行过人工加固处理的人工地基。天然地基,勘查部门已经做过的,就不用做了。

2、地基承载力怎么直接测出下挖多少承载力符合要求?

这个应该是结合地质勘查报告,再加上现场施工的人有一定的经验,多重情况综合提前发现问题,然后检测,然后处理吧,这是我的猜想。可以借鉴一下

3、地基承载力检测点的频率如何控制?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002 有规定检查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少于3点;1000平方米以上每100平方米至少应有1点,3000平方米以上,每300平方米至少有1点。每独立基础下至少有1点,基槽每20延长米应有1点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0.5h读一次沉降,当连续2h内,每h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检测内容:天然地基承载力,检测数量不少于3点;复合地基承载力抽样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0.5%~1.0%,且不少于3点,重要建筑应增加检测点数。CFG桩和素混凝土桩应做完整性检测。 挡墙基础每侧每10延米至少检测2个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测点。 桥涵基础每桥台至少检测6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测点。

测地基承载力

(3)测地基承载力扩展资料:

确定方法

(1)原位试验法(in-situ testing method):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theoretical equation method):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code table method):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规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规范),其承载力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4)当地经验法(local empirical method):是一种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它是一种宏观辅助方法。

4、地基承载力检测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是比较简单的,可直接参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2节,承载力计算注意采用标准组合

5、地基承载力如何检测

地基承载力检测有平板荷载试验、螺旋板荷载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静力触探、岩体直剪试验、预钻式旁压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应力铲试验、扁板侧胀试验共10种方法。

一、平板荷载试验

适用于各类土、软质岩和风化岩体。该试验是在一定尺寸的刚性承压板上分级施加荷载,观测各级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土随压力和变形的原位试验,它可用于:根据荷载-沉降关系线(曲线)确定地基力的承载力;设计土的变形模量;估算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及极限填土高度。

二、螺旋板荷载试验

适用于软土、一般粘性土、粉土及砂类土。螺旋板载荷试验(SPLT)是将一螺旋形的承压板用人力或机械旋入地面以下的预定深度,通过传力杆向螺旋形承压板施加压力,测定承压板的下沉量。

三、标准贯入试验

适用于一般粘性土、粉土及砂类土。标准贯入试验(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SPT)是动力触探的一种,是在现场测定砂或粘性土的地基承载力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已被列入中国国家《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它利用一定的锤击功能( 锤重63. 5kg , 落距76cm ) , 将一定规格的对开管式的贯入器( 对开管外径51mm , 内径35mm , 长度大于457mm , 下端接长度为76 mm、刃角18°~20°, 刃口端部厚1. 6mm 的管靴, 上端接钻杆) 打入钻孔孔底的土中, 根据打入土中的贯入阻抗, 判别土层的变化和土的工程性质。

四、动力触探

适用于粘性土、砂类土和碎石类土。试验时记录重锤锤击后探头进入特定土层深度时的锤击数N作为探测指标,动力触探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3种试验,三种重锤的重量分别为10kg、63.5kg和120kg。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五、静力触探

适用于软土、粘性土、粉土、砂类土及含少量碎石的土层。静力触探是指利用压力装置将有触探头的触探杆压入试验土层,通过量测系统测土的贯入阻力,可确定土的某些基本物理力学特性,如土的变形模量、土的容许承载力等。静力触探加压方式有机械式、液压式和人力式三种。静力触探在现场进行试验,将静力触探所得比贯入阻力(Ps)与载荷试验、土工试验有关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到适用于一定地区或一定土性的经验公式,可以通过静力触探所得的计算指标确定土的天然地基承载力。静力触探的贯入机理与建筑物地基强度和变形机理存在一定差异性,故不经常使用。

六、岩体直剪试验

适用于具有软弱结构面的岩体和软质岩。室内试验的主要项目有:含水量、固相密度和密度试验,变形试验、单轴抗压试验、点荷载试验、抗剪强度试验(包括直剪试验、三轴试验)及抗拉试验等。

七、预钻式旁压试验

适用于确定粘性土、粉土、黄土、砂类土、软质岩石及风化岩石。旁压试验是将圆柱形的旁压器竖直地放入土中, 利用旁压器的扩张, 对周围土体施加均匀压力, 测量径向压力和变形的关系, 即可求得地基土在水平方向的应力应变关系。按将旁压器设置土中的方式不同, 旁压仪分为预钻式、自钻式和压入式三种。预钻式旁压试验应保证成孔质量, 钻孔直径与旁压器直径应良好配合, 防止孔壁坍塌。自钻式旁压试验的自钻钻头、钻头转速、钻进速率、刃口距离、泥浆压力和流量等应符合有关规定。

八、十字板剪切试验

适用于测定饱和软粘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及灵敏度等参数。十字板剪切试验是一种用十字板测定饱和软粘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和灵敏度的试验,属于土体原位测试试验的一种。它是将十字板头由钻孔压入孔底软土中,以均匀的速度转动,通过一定的测量系统,测得其转动时所需之力矩,直至土体破坏,从而计算出土的抗剪强度。由十字板剪力试验测得之抗剪强度代表孔内土体的天然强度(不排水抗剪强度)。

九、应力铲试验

适用于确定软塑~流塑状饱和粘性土。在岩土原来所处的位置上或基本上在原位状态和应力条件下对岩土性质进行的测试。常用的原位测试方法有: 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旁压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及其他现场试验。

十、扁板侧胀试验

适用于软土、一般饱和粘性土、松散~中密饱和砂类土及粉土等。

测地基承载力

拓展资料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鉴于地基设计的特殊性,将上一版“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修改为“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并加强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研究。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也完善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表达式,认可了地基设计中承载力计算可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6、怎样选用地基承载力检测的方法?

不用再看别的资料了,这种情况应该直接选用静载荷试验法,速度慢是慢点(2-3天出资料),但是是最权威的方法了,其它的任何方法和静载荷试验法的出来的承载力不同,一律以静载荷试验法为准。
可参考现行的国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附录C或附录D,如果是用于单层厂房,基坑可能不会太深,我估计应该是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参考附录C就可以。

7、地基承载力怎么检测

一、通过做地基土载荷实验来检测地基承载力;

二、 地基土载荷实验步骤:
地基土载荷实验用于确定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征等,包括:载荷实验;现场浸水载荷实验;黄土湿陷实验;膨胀土现场浸水载荷实验等。
检测内容:天然地基承载力,检测数量不少于3点;复合地基承载力抽样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0.5%~1.0%,且不少于3点,重要建筑应增加检测点数。CFG桩和素混凝土桩应做完整性检测。
1.地基土载荷实验要点
用于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1)基坑宽度不应小于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应注意保持实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宜在拟试压表面用不超过20mm厚的粗、中砂层找平。
(2)加荷等级不应少于8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少于荷载设计值的两倍。
(3)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0.5h读一次沉降,当连续2h内,每h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①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的侧向挤出;
②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 曲线出现陡降段;
③在某一荷载下,24h内沉降速度不能达到稳定标准;
④s/b≥0.06(b:承压板宽度或直径)
(5)承载力基本值的确定:
①当p~s曲线上有明显的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②当极限荷载能确定,且该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1.5倍时,取荷载极限值的一半;
③不能按上述二点确定时,如压板面积为0.25~0.50㎡,对低压缩性土和砂土,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值;对中、高压缩性土可取s/b=0.02所对应的荷载值。
(6)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实验点不应少于3点,基本值的极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30%,取此平均值作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2. 现场试坑浸水试验
用于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和浸水时的膨胀变形量。依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附录三“现场浸水载荷试验要点”。其操作重点:
(1)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5㎡。
(2)分级加荷至设计荷载,当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或等于塑限含水量时,每级荷载可按25kPa增加。每组荷载施加后,按0.5h、1h各观察沉降一次,以后每隔1h或更长时间观察一次,直到沉降达到相对稳定后再加下一级荷载。
(3)连续2h的沉降量不大于0.1mm/2h时,即可认为沉降稳定。
(4)浸水水面不应高于承压板底面,浸水期间每隔3d或3d以上观察一次膨胀变形。连续两个观察周期内,其变形量不应大于0.1mm/3d,浸水时间不应少于两周。
(5)浸水膨胀变形达到相对稳定后,应停止浸水按规定继续加荷直至达到破坏。
(6)应取破坏荷载的一半作为地基土承载力的基本值。
3. 黄土湿陷性载荷试验
用于测定湿陷起始压力、自重湿陷量、湿陷系数等。有室内压缩试验载荷试验、试坑浸水试验。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建筑规范》(GBJ25)附录六“黄土湿陷性试验”。
常用方法:
(1)双线法载荷试验:在场地内相邻位置的同一标高处,做两个荷载试验,其中一个在天然湿度的土层上进行;另一个在浸水饱和的土层上进行。
(2)单线法载荷试验:在场地内相邻位置的同一标高处至少做3个不同压力下的浸水载荷试验。
(3)饱水法载荷试验:在浸水饱和的土层上做一个载荷试验。
(4)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3点,当个点计算值的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低级承载力标准值。

8、地基承载力试验用什么仪器

地基承载力试验用地基承载力现场检测仪;
工作原理
用一个有一定质量的标回准重锤锤击探杆顶部的活塞答,通过钻杆将锥形探头压入土内。对于每次锤击,根据活塞内部传感器测得的冲击速度,电子记录器内计算器计算贯入的能量。同时,盒内另一记录器记录到锥形探头触入的深度。根据这两个数据,运用传统的荷兰人公式便可立即计算出锥形探头的动力阻力值。所有这些数据均可被储存在记录器内并可以在完成试验之后,被传输到PC计算机上,然后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编辑处理。

9、地基承载力检测规范

1、用作抗力指标的代表值有标准值和特征值。当确定岩土抗剪强度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指标时用标准值;由荷载试验确定承载力时取特征值,载荷试验包括深层、浅层、岩基、单桩、锚杆等。

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是由荷载试验直接测定或由其与原位试验相关关系间接确定和由此而累积的经验值。它相于载荷试验时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上线性变形段内某一规定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不应超过该压力-变形曲线上的比例界限值。

3、当按地基承载力计算以确定基础底面积和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的数量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采用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限值采用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即S≤C,C为抗力或变形的限值;pk≤fa(地基);Qk≤Ra(桩基)。此时特征值fa、Ra即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抗力设计值。

4、当根据材料性质确定基础或桩台的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和相应的基底板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即γ0S≤R计算,此时地基反力p、桩顶下反力Ni和主动土压力Ea等相应为荷载设计值,要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5、简单的说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是老规范的表述方式,特征值是新规范的表述方式,其取值方法大概相同,考虑的修正有所区别。

测地基承载力

(9)测地基承载力扩展资料

确定方法

(1)原位试验法(in-situ testing method):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theoretical equation method):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code table method):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规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规范),其承载力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4)当地经验法(local empirical method):是一种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它是一种宏观辅助方法。

10、公路地基承载力测试规程是什么

公路地基承载力测试规程应依照2009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0480-2008《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总则1.0.2规定,进行动力触探试验。
一. 一般规定
1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判定一般黏性土、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层的物理力学特性。
2 轻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一般黏性土、砂类土和素填土的地基承载力;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的地基承载力及测定砾石土、卵(碎)石土的变形模量。
3 动力触探试验孔数应结合场地大小和场地地基的均匀程度确定,同一场地主要岩土单元的有效测试数据不应小于3孔位。
二. 试验设备
1 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应包括落锤、座垫及导杆、触探杆和探头等机件。各类型动力触探试验机件的规格和加工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图D.0.2、表D.0.2的规定。
2 探头应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表面淬火后硬度应满足HRC=45~50。
3 落锤应采用圆柱形,其中心通孔直径应比导杆外径大3~4mm,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须配备自动落锤装置。
4 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座垫直径应不小于2500px,且不大于落锤底面直径的一半;导杆长度应符合试验锤击标准落距的要求,座垫和导杆的总质量不应超过25Kg。
5 探杆接头与探杆应有相同的外径,接头连接容许偏心度为0.5%。
6 探头直径磨损不得大于2mm,锥尖高度磨损不得大于5mm。
三 .试验方法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验标准贯入量为750px,落锤应按标准落距自由下落,记录每贯入250px的锤击数;累计记录贯入750px的锤击数N10。
2 试验应先用钻探设备钻至试验土层的顶面以上0.3m处,然后进行连续贯入试验。
3 当贯入750px的击数超过100击或贯入375px的击数超过50击时,可终止试验。
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的标准贯入量均为250px,落锤应按标准落距自由下落,记录标准贯入量锤击数N63.5、N120。
2 试验时锤击频率应控制在15~30击/min,试验应保持连续贯入。
3 试验过程中应防止落锤偏心和探杆的侧向晃动,并保持探头的垂直贯入。
4 遇地层松软无法按标准贯入量记录试验锤击数时,可记录每阵击数N(一般为1~5击)的贯入量△s,然后再换算为标准贯入量锤击数。
5 重型动力触探实测锤击数连续3次大于50击时,即可停止试验;当需继续试验时,应改用超重型动力触探。当超重型动力触探实测击数小于2时,应改用重型动力触探进行试验。
6 在钻孔中分段进行触探时,应先钻探至试验土层的顶面以上1.0m处,然后再开始贯入试验。
7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深度超过375px、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深度超过20m时,应注意触探杆的侧摩阴力对试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与测地基承载力相关的资料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建筑业

中国政区图简笔画

2021-1-2 15:33:39

建筑业

海南房地产

2021-1-2 15:34: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