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建筑结构形式:框架核心筒
- 建筑高度:高层
- 主要测量方向:地下结构测量,地上结构测量,沉降观测
- 主要测量仪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塔尺
- 主要测控示意图:较少
- 测量方案编制时间:2008年
资料目录
- 1编制说明3
- 1.1编制依据3
- 1.2编制人员3
- 1.3本施工方案发放范围3
- 2工程概况4
- 2.1工程建设概况4
- 2.2工程设计情况4
- 3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4
- 3.1人员组织4
- 3.2设备配置5
- 4施工准备5
- 5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5
- 5.1工作程序5
- 5.2技术要求6
- 5.3垂直度的投测6
- 5.4施工测量精度控制6
- 5.5距离测量允许偏差要求7
- 5.6标高抄测允许偏差要求7
- 6地下室施工测量7
- 6.1控制网的建立7
- 6.2高程控制网7
- 6.3控制点的设置8
- 6.4平面放样测量9
- 7主体施工测量9
- 7.1平面控制测量9
- 7.2内控点竖向投测11
- 7.3高程测量11
- 7.4细部测量12
- 8沉降观测14
- 8.1沉降点的设置14
- 8.2沉降点的测量14
- 8.3测量记录15
- 8.4基坑边坡测量15
- 9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15
- 10质量控制16
- 10.1质量过程控制16
- 10.2质量保证体系16
- 11安全文明施工17
内容简介
本工程由地下室(1层)、主楼(27层)以及裙楼(2~4层)组成,属一类高层高级建筑。主体1、2、3、4层为大堂、会议及服务用房;5至27层为客房;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员工用房、车库;裙房为餐饮、洗浴等公共用房。总建筑面积约65000m2,塔楼建筑高度98.8m(室外地坪至结构屋面板),总建筑高度117.1m(室外地坪至塔尖)。
根据工程特点,地下室测量设置区域控制网、点整体控制测量,地下室以上和塔楼设置内外控制点控制测量,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
5.2技术要求
5.2.1水平角的测量
水平角的观测,一个测回中的误差≤±2s;消除仪器的光学对点误差,对点时,必须将对点器镜对着相对方向反复转向对点,消除光学误差。
5.3垂直度的投测
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精心操作,对点调平;圆心气泡在3600范围内保持在中心位置;视准线必须与仪器机轴复合。
……
6地下室施工测量
7主体施工测量
8沉降观测
……
18页,编制于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