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剖面图的基本内容
1、表明房屋被剖切到的建筑构配件,在竖向方向上的布置情况,比如各层梁板的具体位置以及与墙柱的关系,屋顶的结构形式;
2、表明房屋内未剖切到而可见的建筑构配件位置和形状。比如可见的墙体、梁柱、阳台、雨蓬、门窗、楼梯段以及各种装饰物和装饰线等;
3、在垂直方向上室内、外各部位构造尺寸,室外要注三道尺寸,水平方向标注定位轴线尺寸。标高尺寸应标注室外地坪、楼面、地面、阳台、台阶等处的建筑标高。
4、表明室内地面、楼面、顶棚、踢脚板墙裙屋面等内装修用料及做法,需用详图表示处加标注详图索引符号。
5、标注定位轴线及编号,书写图名和比例
五、建筑剖面图的读图注意事项
1、阅读剖面图时,首先弄清该剖视图的剖切位置,然后逐层分析剖到哪些内容,投影看到哪些内容。(图名对照底层平面图,找到剖切位置及投影方向,由剖切位置结合各层平面图,确定剖切到什么?投影后看到什么?以便弄清楚剖面图中每条线的含义)
2、弄清楚房屋从地面到屋面的内部构造形式及各层楼面、屋面与墙的关系
3、面图中的尺寸重点表明室内外高度尺寸,应校核这些细部尺寸是否与平面图、立面图中的尺寸完全一致。内外装修做法与材料是否也同平面图、立面图一致。(清楚房屋的外部和内部的主要尺寸及主要部位的标高。窗台、窗顶、屋面为结构标高;楼面、平台面等为建筑标高——完成面标高)。
按图示代号11,表示剖面向上。(剖面符号,至少二个表达。符号的一条线,表示剖切方向,另一条线表示剖面方向。)
是┌
┐吧,表示在此处剖开,向转角方向看剖面。
6.1.1 剖视的剖切符号应抄符合下列规定:袭
1 剖视的剖切符号应由剖切位置线及投射方向线组成,均应以粗实线绘制。剖切位置线的长度宜为6~10mm;投射方向线应垂直于剖切位置线,长度应短于剖切位置线,宜为4~6mm(图6.1.1)。绘制时,剖视的剖切符号不应与其他图线相接触。
2 剖视剖切符号的编号宜采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由左至右、由下至上连续编排,并应注写在剖视方向线的端部。
3 需要转折的剖切位置线,应在转角的外侧加注与该符号相同的编号。
4 建(构)筑物剖面图的剖切符号宜注在±0.00标高的平面图上
上面是书上的内容 简单来说就是朝哪里开口,方向就是朝哪里
断面剖切符号是一根长细线通过剖切位置,细线的端部再加画一截平行于专细实线的短粗实线,属这粗实线在细实线的哪边,表示向哪边看剖切符号分为两种。剖面图(断面图)仅仅表示断面形状,不画后面还能看见的其他投影。
像∟的粗实线符号是剖切视图符号,短边朝哪边,表示向哪边看,一种是“剖切视图符号”,一种是“剖面图(又叫断面图)符号”。剖切视图除了断面,还包括能看见的后面的投影
剖切符号是个类似L形的东西,L形的一条边指向哪边,就说明剖开后朝这个方向看过去。你看
它是呈L形的,长边是剖切方向,短边是人看的方向
剖切符号中的数字所在位置方向就是剖切后的投影方向。本图中是向左侧方向看。
建筑中剖面图的剖面方向看法如下:
剖面图的数量是根据房屋的具体情况和施工实际需要而决定的。剖切面一般横向,即平行于侧面,必要时也可纵向,即平行于正面。其位置应选择在能反映出房屋内部构造比较复杂与典型的部位,并应通过门窗洞的位置。若为多层房屋。
应选择在楼梯间或层高不同、层数不同的部位。剖面图的图名应与平面图上所标注剖切符号的编号一致,剖面图中的断面,其材料图例与粉刷面层和楼、地面面层线的表示原则及方法,与平面图的处理相同。习惯上,剖面图中可以不画出基础的大放脚。
(8)剖面图符号方向怎么看扩展资料:
建筑剖面图内容
1、表示墙、柱及其定位轴线。
2、表示室内底层地面、地坑、地沟、各层楼面、顶棚,屋顶(包括檐口、女儿墙,隔热层或保温层、天窗、烟囱、水池等)、门、窗、楼梯、阳台、雨篷、留洞、墙裙、踢脚扳、防潮层、室外地面、散水、排水沟及其它装修等剖切到或能见到的内容。
3、标出各部位完成面的标高和高度方向尺寸。标高内容。室内外地面、各层楼面与楼梯平台、檐口或女儿墙顶面、高出屋面的水池顶面、烟囱顶面、楼梯间顶面、电梯间顶面等处的标高。
4、高度尺寸内容包括:外部尺寸,门、窗洞口(包括洞口上部和窗台)高度,层间高度及总高度(室外地面至檐口或女儿墙顶)。有时,后两部分尺寸可不标注。内部尺寸,地坑深度和隔断、搁板、平台、墙裙及室内门、窗等的高度。
剖切符号是一个两个L型,L的一端相对,代表剖断面,另外一端的指向就是将来剖面图的面(或者说一道切下去以后剩下的部分)。
1、建筑剖面图看箭头方向和放在主视图的位置,从其他方向上看到的都是不正确的,平时一定要养成习惯,不能随意看图。
2、如果放在主视图的左侧,主视图的箭头一定是朝向左侧的,如果放在主视图的上方,主视图箭头也是朝上的,同样的道理,右视图和俯视图也一样,等于把一个物体,从上向下剖开,然后视线正对剖面,从这个角度来看。
(10)剖面图符号方向怎么看扩展资料:
建筑剖面图内容:
1.表示墙、柱及其定位轴线。
2.表示室内底层地面、地坑、地沟、各层楼面、顶棚,屋顶(包括檐口、女儿墙,隔热层或保温层、天窗、烟囱、水池等)、门、窗、楼梯、阳台、雨篷、留洞、墙裙、踢脚扳、防潮层、室外地面、散水、排水沟及其它装修等剖切到或能见到的内容。
3.标出各部位完成面的标高和高度方向尺寸。
(1) 标高内容。室内外地面、各层楼面与楼梯平台、檐口或女儿墙顶面、高出屋面的水池顶面、烟囱顶面、楼梯间顶面、电梯间顶面等处的标高。
(2) 高度尺寸内容。
外部尺寸:门、窗洞口(包括洞口上部和窗台)高度,层间高度及总高度(室外地面至檐口或女儿墙顶)。有时,后两部分尺寸可不标注。
内部尺寸:地坑深度和隔断、搁板、平台、墙裙及室内门、窗等的高度。
注写标高及尺寸时,注意与立面图和平面图相一致。
4.表示楼、地面各层构造。—般可用引出线说明。引出线指向所说明的部位,并按其构造的层次顺序,逐层加以文字说明(如图3.2.15中的楼层和屋顶的构造说明)。若另画有详图,或已有“构造说明一览表”时,在剖面图中可用索引符号引出说明(如果是后者,习惯上这时可不作任何标注)。
5.表示需画详图之处的索引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