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月份规上企业减税增利 8000亿社保降费即将落地】自4月1日新一轮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实施后,社保降费的重头戏也将于5月1日正式拉开大幕。据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测算,此次下调社保费率可以为企业降费8000亿元。在空前规模减税红利逐渐兑现的同时,即将到来的降费又将如何推进?(时代周刊)
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9%。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指出,增值税税率下调的拉动效应、春节错月影响、同期基数偏低以及投资收益增加等因素,也一定程度拉高了利润增速。
4月23日,国家税务总局减税办常务副主任、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在发布会上介绍,一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3411亿元,主要包括2019年新出台政策减税722亿元、2018年出台减税政策在2019年的翘尾新增减税2652亿元、2018年到期后2019年延续实施政策新增减税37亿元。
自4月1日新一轮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实施后,社保降费的重头戏也将于5月1日正式拉开大幕。据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测算,此次下调社保费率可以为企业降费8000亿元。在空前规模减税红利逐渐兑现的同时,即将到来的降费又将如何推进?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保降费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方面可有效降低企业过重的社保负担;另一方面借此还原社保‘底线保障’的制度本源,但社保降费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有系列配套措施跟进。”
减税红利初现企业信心回升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41637亿元(已扣减出口退税),增长6.1%,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11.7个百分点。其中,今年新实施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地方“六税两费”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征50%,一季度地方“六税两费”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7.2个百分点。
但税收增速的下降并不意味着未来总税收的大幅减少。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适宜的减税措施,很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税收,而非财政总收入的降低。政府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降低商品和服务价格进而刺激消费,会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的部分恰恰就是扩大了的税基,带来更多的税收。
大规模减税也带来了市场活力和信心的恢复。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监测数据显示,全国重点税源企业信心指数止落回升,从2018年四季度的121.16上扬至2019年一季度的125.23,回升了4个点,显示企业投资意愿增强,预示二季度企业生产经营将呈向好态势。
取得初步成效后,如何继续深化改革,让减税真正落到实处?杨志勇认为,将减税政策制度化,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减税落实到位。以增值税减税为例,连续三年来,增值税经历了降低税率和调整税率结构,当增值税税率真正保持稳定、税率结构足够合理的时候,应该把暂行的增值税条例升级为增值税法,建立一种长期性制度。
社保降费考验地方财政
在减税发力的同时,借由此次降费的机遇,社保改革的步伐也有望加速。
在5月1日启动的新一轮社保降费中,不仅养老保险费率会大幅下降至16%,五项社保缴费基数也将下调。而自4月初,国务院发布《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来,已有多个省份公布了社保降费方案。
根据《方案》框架,各地方政府在降低社保费率、调整费基、统一养老保险政策、加快省级统筹、推进社保征收体制改革等方面均做出了相应的落实措施。
在已公布的地方政府降费方案中,黑龙江和山西两省的费率降幅最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单位费率均从原来的20%降至16%。从费基上看,黑龙江提出,从2019年5月1日至12月31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按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即55290元/年。
“今年的社保降费对地方财政是个考验。”董登新指出,“降费之后,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收入可能会出现大幅下降,特别是过去已经存在职工养老保险缺口的省份或地区,今年压力会更大,地方政府需要更多的财政补贴来弥补这个缺口。”
虽然有部分地区可以借助中央调剂金,不过《方案》提出,在此前3%的基础上,今年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将提高至3.5%。按照中央提出2020年全面实现省级统筹的目标,作为过渡期制度的中央调剂金存在的时间不会太长。
“省级统筹与全国统筹只有一步之遥,如果目标完成,则意味着2020年之后就可以没有任何障碍地过渡到全国统筹,地方政府也就不存在插手和干预职工养老保险的收支,从财政补贴角度来说,地方政府也将不再有这方面的义务和负担。”董登新表示。
此外,董登新认为此次降费受益最大的仍是上市公司和大企业,但总体来看有利于参保率的提升。“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因为过去很多没有按时依规缴费,所以降费的实际减负效果不一定非常明显。”
从长远来讲,董登新建议,在社保大幅降费之后,社保体制需要顶层设计的再改革,包括构建第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延迟退休和加大国资划转的力度等,“这些方面都需要政府出台相应配套的措施,社保大幅降费后,需要进行整个制度的结构性改革,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文章来源:时代周刊)
(责任编辑:DF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