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词的种类很难以一个绝对的标准给予比较全面的划分,通常所见的多是从题词对回象和内答容来划分的。
题词的对象可以分为己与人,前者是自己题给自己的,最常见的是用于自勉,有的则纯是抒怀,或记下一种感想。
给别人的题词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写给特定对象的,一类是没有特定对象的。没有特定对象的题词,如前述用于号召的题词、名胜古迹的题词,都是如此。用于特定对象的题词,其对象也有区别,有的是题给一个人的,有的是题给组织机构的。
无论是给个人的还是给组织、机构的,根据对象的不同,题写内容也就不同。比如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的,就多是关怀奖励等一类,平辈之间,多是沟通思想、增进情谊一类的文字。
题辞重点在内容,题词重点在写字,题辞往往不讲究书法,讲究字面的含义,版题词却权主要注重书法艺术;另外,题辞赞美表扬居多,题词却是鼓励居多,因为题辞往往是晚辈下属对长辈领导等的赞美,而题词是领导长辈对下属晚辈的鼓励。
谢师题词的词句有:
1、一方黑板朝朝暮暮绘宏图诚滋桃李芳天下,三尺讲台岁岁年年洒青春勤育英才泽九州。敬爱的老师,今天是教师节,对联代表我的心声,谢谢您的教诲。
2、当幼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当成功让我们紧握手中,时间让你变得白发苍苍,空间让我异地相望,教师节到了,请收下我衷心的祝福,愿你吉祥如意桃李遍天下。
3、拳拳师心育新苗,莘莘学子沐春风。平素常怀公德梦,终身伴随仁爱心。杏坛辛苦数十载,春风满面桃李笑。欢度节日在今朝,我心飞扬歌声飘。教师节快乐。
4、三尺讲台,是您无私奉献的地方,虽然那并不是一个华丽的舞台,也没有聚光灯下的辉煌,但您站在那里就是我们心目中的明星,是我们崇拜的偶像,教师节到来,祝愿老师桃李满天下,越来越年轻!。
5、在教师的岗位上,您几十年如一日。如今您退休了,实现了桃李满天下的诺言。您伟大,您也富有,学生会用出色的表现回报您。
6、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辛劳,五德兼备,六艺精通,品追七贤,桃李八方,久享清誉,十分清贫,千秋功业,万世师表。
7、九月十日教师节,诚挚祝福短信携,桃李芬芳天下满,托举学子龙门跃。平日教学工作累,节日请您好好歇。
8、三尺讲坛,泼洒血汗,朴素衣衫,忠心赤胆,酷暑严寒,挑灯奋战,回眸一看,桃李千万,老师您辛苦了。
9、天蓝蓝,云渺渺,风习习,月皎皎。雨绵绵,叶萧萧,思切切,情袅袅。问候遥遥,祝福悄悄。金黄的季节迎来您的节日,祝教师节快乐,桃李满天下。
10、现在,一切都过去了,可它变成为亲切的回忆了,我怀念着您带我们走过的分分秒秒!老师,祝福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毛泽东题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瑞金为鼓励红军取得反“围剿”胜利的题词。
毛泽东为瑞金红军烈士纪念塔的题词。
毛泽东为刘志丹的题词。
1940年7月,毛泽东为《美洲华侨日报》创刊题词:“起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而奋斗到底。”
毛泽东题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万岁”。
毛泽东题词:“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
1938年7月,毛泽东为《解放》周刊题词。
1939年毛泽东为新四军第4师《拂晓报》题词:“坚持游击战争。”
毛泽东题词:“停止敌人的进攻,准备我们的反攻。”
1939年2月7日,毛泽东在延安中共中央生产动员大会上,向敌后军民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图为毛泽东在为大会题词。
毛泽东题词:“自己动手”。
毛泽东题词:“丰衣足食”。
毛泽东题词:“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克服困难,敌人丧胆。”
毛泽东题词:“为人民服务。”
1941年,毛泽东为《通信战士》杂志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1940年1月,毛泽东为国际反法西斯运动大会中国分会成立两周年题词。
1943年3月,毛泽东为八路军留守兵团部队生产展览会题词。
1942年,毛泽东为《八路军军政杂志》创刊三周年题词。
毛泽东题词:“努力提高军事文化,壮大人民的军队,为战胜民族敌人而奋斗。”
1945年9月,毛泽东为重庆《新华日报》的题词:“庆祝抗战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毛泽东题词:“为和平民主团结统一而奋斗。”
毛泽东题词:“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毛泽东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题词。
毛泽东题词:“人民的胜利。”
1950年5月,毛泽东题词:“知已知彼,百战百胜”。
毛泽东题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雷锋事迹1:人民的勤务员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回多了,答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干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抖,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雷锋从安东回来,又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
题词落款位置没有固定格式,也无绝对的位置,它是与正文互为关联的。题词落款的内容视情形可长可短,但字体不能大小悬殊,要有相应比例。
题款所用字体按照传统惯例,原则上遵守“今 不越古”、“动不越静”的规矩。一般来说,如以大小篆为正文者,落款就用隶书、章草书写;以隶书、魏碑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楷、草书书写;以楷书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书、楷书书写。这叫做“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双款:款式不仅有单双之分,也有上下之别。双款,就是在右上位置书写赠送对象,在左下位置书写自己的名字等内容。如对联,则须将上款写在右联的右上方,下款落大左联的左下方,以示礼貌谦逊。书法作品的题款一般不用俗称而用别称(也叫雅称),如:“书于二OO二年”是俗称,应该为“书于壬午年”。
(1)时间
①、年份的别称
年份的别称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先后顺序搭配组成的,即“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60年才轮到一个“甲子年”,如2002年是壬午年,2003年就是癸未年,2004年就是甲申年,以此类推。
②、季节的别称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冬:初冬、暮冬、九冬、暮冬、中冬
③、农历月份的别称
一月:孟春、正月、初春、开岁、芳岁 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 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 四月:孟夏、槐月、麦月、麦秋、清月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清和月 六月:季夏、暮夏、荷月、暑月 、溽暑 七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 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 十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月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月
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每月二十至三十称下浣。 如:甲子年桂月上浣。
题时间款时容易出现农历与公历混用的现象,如:一九八五年六月, 不能写成乙丑年荷月,因为公历的六月是农历的五月。
(2)、地点:
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如:书于北京西城肉食店,这类属于俗称地点。但是,如题于早春堂,书于鸿宾楼等到是可以的。
(3)、署名:
署名时可以写姓名全称,也可以只写名不写姓,或题字与号。如:袁闽书,文笔轩主人书
(4)、谦词:
写给长者、专家的作品在姓名之后可以加上书奉,奉书,敬书,恭录等谦词。所书作品内容是伟大,领袖的名句或名作,在姓名之后可加敬录、敬书等谦词。
山明水秀【shān míng shuǐ xiù】
释义: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例句:桂林是个山明水秀、风景宜人的好地方。
青山绿水【qīng shān lǜ shuǐ】
释义:泛称美好山河。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例句:漫步在这青山绿水间,我的心情十分愉快。
山水如画【shān shuǐ rú huà】
释义:山山水水的漂亮的就像一幅画,形容风景优美。
例句:早该意识到这个的吧。但就像太过留意远处的山水如画,才觉停留在自己肩膀上的蝴蝶如秋毫之末。
湖光山色【hú guāng shān sè】
释义:湖的风光,山的景色。 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杭城湖光山色之美;钟为人物;所以清奇杰特;为天下冠。”
例句:杭州西湖水波如镜,倒映着四周的秀色层峦,泛舟湖上,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依山傍水【yī shān bàng shuǐ】
释义: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出处:宋·叶适《安集两淮申省状》“奔迸渡江求活者几二十万家,而依山傍水相保聚以自固者亦几二十万家。”
例句:常听奶奶讲,她的故乡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小城。
1.名师流芳 2.师名远扬传万里,流芳百世敬世人
描写山水的古诗词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6、《绝句》
宋·李清照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春泛若耶溪》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8、《青溪》
唐·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9、《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0、《秋登万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2、《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3、《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14、《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6、《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7、《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8、《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9、《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20、《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2、《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3、《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4、《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晴。
25、《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水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
1、《野望》
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2、《江上》
清·王士禛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3、《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学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7、《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9、《山居秋瞑》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0、《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1、《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巫峡》
唐·杨炯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13、《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4、《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5、《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