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印染工艺十分发达,只从色彩看,各地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江宁的天青、元青;苏内州的天蓝、容宝蓝、二蓝、葱蓝;镇江的朱红、酱紫;杭州的湖色、淡青、雪青、玉色、大绿;成都的大红、浅红、谷黄、鹅黄、古铜等。其中染色最佳的在江浙一带。在印花工艺方面以药斑布最为普及和发达。据康熙时的《松江府志》记载,“药斑布俗名浇花布,近年所在皆有。”清代的《常州府志》作了具体的叙述,“浇花布染法有二:以灰粉掺矾涂作花样,然后随作者意图加染颜色,晒干后刮去灰粉,则白色花纹灿然出现,称之为刮印法。或用木板刻花卉人物鸟兽等形,蒙于布上,用各种染色搓抹处理后,华彩如绘。称之为刷印法。”所谓刮印法就是蓝印花布的印制方法。
在英国,印染工艺较为发达,当时的木版印染和铜版染色都很流行。另外,西班牙、德国和荷兰等国家的织物工艺也各有特色,呈现出精致而华丽的艺术风格。
清代的印染工艺十分发达,只从色彩看,各地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江宁的天青、元青;版苏州的天权蓝、宝蓝、二蓝、葱蓝;镇江的朱红、酱紫;杭州的湖色、淡青、雪青、玉色、大绿;成都的大红、浅红、谷黄、鹅黄、古铜等。其中染色最佳的在江浙一带。在印花工艺方面以药斑布最为普及和发达。据康熙时的《松江府志》记载,“药斑布俗名浇花布,近年所在皆有。”清代的《常州府志》作了具体的叙述,“浇花布染法有二:以灰粉掺矾涂作花样,然后随作者意图加染颜色,晒干后刮去灰粉,则白色花纹灿然出现,称之为刮印法。或用木板刻花卉人物鸟兽等形,蒙于布上,用各种染色搓抹处理后,华彩如绘。称之为刷印法。”所谓刮印法就是蓝印花布的印制方法。
染色是一个比抄较复杂的工艺,袭不同品质的布染色的工艺就不同,全棉、涤棉、尼龙、涤纶、化纤制品、混纺制品等等。有的使用轧染、卷染,有的就必须使用高温高压染色,有的只染一次,有的要多次上色。
虽然染色通过一台轧车就可以了,但也是最难的一道工序,因为染色的颜色控制除了已知的,还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染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蒸汽的控制,轧车压力的控制等,都是很精细的活.。
染色的长车分为两个部分,前车染色,后车固色.染色方式根据选用染料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染料一般有活性,士林,硫化,涂料。它们各有优缺点,一般情况下看要求的颜色而定,而且不可互相替换。
印染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工序为染色、印花、溢流3类:
古代有关印染工艺的记载很多。《诗经·豳风》中反映了西周的印染,如“载玄载黄,我朱孔阳”。《周礼·考工记》记载设色的工匠有 5种,其中画工、缋工约是在织物上描绘图画和图案,而钟工是专管纺织印染。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西汉泥金银印花纱和印花敷彩纱,图案均为多单位的连续纹样。其中泥金银印花纱采用木刻凸版捺印工艺,三色套印,约捺印1290次,工艺精细;而印花敷彩纱则采用镂版漏印工艺,线条宛转流畅。由此可见,汉代印染手工艺已臻成熟。唐代,以染缬(即丝绸印染)为服饰成为社会时尚。唐代,染缬品种很多,在制作方法上形成独具特色的夹缬、蜡缬(蜡染)、绞缬(扎染)工艺。其中夹缬工艺已有很高的技艺水平。它是用木板镂刻成两块相同纹样的漏空花版,然后将织物对折,夹在两块花版中间,用绳捆紧,将染料注入花版空隙。干后,拆开花版,织物上便印出对称的彩色图案。1959年以来,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甘肃敦煌莫高窟等地发现了棕色地斜方格小花印花绢、绞缬绢幡等文物。宋代,贵族服饰争奇斗艳,染缬工艺更加精巧。为此,在天圣二年(1024)、政和二年(1112),宫廷曾诏令禁止民间穿着华丽的印花丝绸服装。元代,《碎金》记载染缬有檀缬(浅赭色,有晕色效果)、蜀缬(产于四川成都)、撮缬(扎染的一种)、三套缬(三色套印)、鹿胎斑(在紫地、白地或红地上印有白花,纹样如同梅花鹿身上的斑点,因而得名)、锦缬(如同织锦)的方胜格子纹样)等 9种工艺,名目繁多。明清两代,印染手工艺更加发达。据<天工开物>、《扬州画舫录》、《木棉谱》等记载,印染的色彩更加丰富,有红、紫、白、黄、青、绿、蓝、黑、杂色等类,其中红又分大红、桃红、银红、粉红等,杂色类有古铜、驼绒、虾青等。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明代宣德(1426~1435)、崇祯(1628~1644)年间的五彩夹缬丝绸,上有牡丹、石榴、鱼戏荷花等图案,色彩有金黄、淡紫、深蓝、浅蓝、大红、草绿等,有的运用套色叠印工艺,取得丰富的色彩效果。明清两代的浇花布(即蓝印花布),是由宋代的药斑布发展而来,在民间流传很广,并以苏州为最著名。
你这个提法本身就很含糊。纺钉印染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个涉及到原料、半内成品、织造、印染、整理容多工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纺纱、织布、印染各自都是一个独立的行业。如果把所有工艺流程都写出来,我估计你看着头大呢。而且,根据不同的原料、不同的纱线类型、不同的布料组织结构、不同的印染要求,工艺流程并不是一个完全固定的模式。
在这里我只能给你大致介绍一下最常规的棉纺织印染的流程,其他还有化纤纺织印染、毛纺织印染、丝绸行业的缫丝织绸印染,差别相当的大,甚至于相互之间基本上都无法借鉴。
纺纱工艺流程:轧棉--除杂--松懈--开松--粗梳--精梳--牵伸--加捻--卷绕
织布工艺流程:络筒--并纱--加捻--卷纬--牵经--浆纱--开口--投梭--卷取
印染工艺流程:配坯--缝头--退浆--煮练--漂白--浸轧染液--汽蒸固化--热熔固化--调浆--制版--辊筒印花--高温蒸化--退浆--浸轧树脂--焙烘--定型
这个说起来复杂,给你详细介绍下:
活性染料
丝绸传统印染工艺所用的染料绝大部分是直接、酸性和中性染料,大部分的色牢度都只能勉强达到3级,深颜色还远远达不到这一指标,所以,要使真丝绸真正能达到洗可穿的目标,就必须解决色牢度问题。
目前,真丝绸印染所采用的染料和印染工艺存在着致命的弱点,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l)丝绸印染用的染料多数为弱酸性染料、中性染料和直接染料,染料在生产、印染和服用过程中均对环境造成污染。如:中性染料生产过程中过量的金属铬离子严重污染环境。德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已提出要求严格控制纺织品中重金属离子的残留量。
(2)湿处理牢度差,一般深中色在2一3级左右,个别染料印染只有2级左右,服用上表现为不能与其他月及装同浴洗涤,同时由于褪色还会造成色浅变旧。
(3)日晒牢度差,一般只有l-2级左右,特别是鲜艳的青莲、湖蓝、艳蓝等颜色,经过一个夏天就会褪色,丧失了服用的时效性,不能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4)随着防缩抗皱整理技术的逐渐成熟,水洗褪色、沾色、易旧等弊端日趋突出,不解决色牢度问题洲良难真正意义上达到“洗可穿”。
(5)不论是内销产品,还是出口产品普遍要求高坚牢度印染的真丝绸(水洗、皂洗牢度要求4级以上;湿摩擦牢度3级以上),目前工厂还不能产业化生产。迫切需要解决这一难题。
近年来,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开发了一批新型的活性染料,在印花和染色的性能上得到了飞快的改进,活性染料在上染率、匀染性、固着率、提升率、稳定性和工艺的敏感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为开发活性染料印染工艺奠定了基础。因而,加速解决真丝绸产品的易褪色、易旧等弱点,加快真丝绸活性染料印染工艺研究,开发高坚牢度丝绸新产品,是当前丝绸行业亚待解决的最重要的任务。
2.1符合环保的活性染料增加
环保型染料不仅要求染料生产过程中无污染或少污染,而目所生产的活性染料在印染加工的过程中污染少,加工后服饰品要符合环保要求。一些属禁用的染料得到了代用,一批反应性活泼,直接性高的活性染料品种近年来得到了开发。
3.1 活性染料染色工艺
3.1.1酸浴法
酸浴法适用于蚕丝和粘纤的提花交织物染色,因用中性浴法或碱浴法都将使粘胶花纹沾色或上色。
工艺流程:织物处理→染色→酸洗→皂洗→水洗→冷水上卷。
活性染料应用在纺织纤维上至少应具备下列条件:高的水溶性;高的储藏稳定性;不易水解;对纤维有较高的反应和高固色率;染料与纤维问结合键的化学稳定性高,即使用过程中不易断键褪色;扩散性好,匀染性、透染性良好;各项染色牢度,如日晒、气候、水洗、摩擦、耐氯漂等牢度均好等特点。对真丝绸印花用染料更有特殊要求:
3.2.4印花工艺
工艺流程:坯绸准备→印花→烘干→汽蒸→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l)蒸化:织物印花烘干后,需经蒸化过程,使大部分留在浆膜中的染料在水的存在下发生溶解,转移到纤维上,并扩散到纤维内部。选用的蒸化设备是将织物悬挂在星形架上,放入蒸箱中通人蒸汽进行蒸化。
(2)皂洗:一般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只有70%左右,高的也只有80%,未固色的染料在洗涤时溶落到洗液中,在洗液中染料浓度较高时,因被纤维吸附而沾污织物。因此,尽量降低洗液中的染料浓度是减少沾污的措施,先用冷水洗,然后热水洗,皂洗,最后再热水洗,冷水洗。
望采纳
印染是凸版印花,出现于春秋战国,到汉代已很成熟,在上刻成凸出的花版纹,再将染料压印到织物权上。长沙马王堆西汉墓的出土中有几件印花敷彩纱就是采用的这种印染方法,而且是和手工敷彩结合的印染品。纹样多为茱萸纹,一般用凸版印出枝蔓骨架,再用手工绘染花蕊、花叶等。
(一)废水的水质特点以棉纺和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多种废水及水质特点为:
1)退浆废水退浆废水是碱性的有机废水,含多种浆料分解物、纤维屑,酸和酶等污染物。其污染程度视浆料的种类而异。过去多用天然淀粉作浆料,水中BOD高,近些年来,逐渐由化学浆料代替,如聚乙稀醇(PVA),废水中BOD很低,但COD很高,从而降低了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
2)煮炼废水废水呈深褐色,含碱浓度约0.3%,废水BOD和COD均高达数千毫克/升。
3)漂白废水水量大,污染轻,可直接排放或循环回用。
4)丝光废水含氢氧化钠3%~5%,一般通过蒸发浓缩回收,工艺上可重复使用,外排的丝光废水呈碱性,BOD高于生活污水。
5)染色废水主要污染是有机染料和表面活性剂等助剂。水质变化大,色泽深,pH值高。
6)印花废水主要是皂洗、水洗废水。在采用活性染料时要用大量的尿素,故废水中氨氮较高。
7)整理废水水量少,含有各种树脂,甲醛,表面活性剂等。国内几个有代表性印染厂的废水水质见表16-1。
(二)印染废水治理方法
首先,从生产工艺上消除和减轻污染源。如采用干法印花工艺,消除印染废水。按水质特点,分别回收,一水多用;用沉淀、过滤法回收土林染料和磁化染料,用超过滤法回收还原染料、分散染料等。其次,对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废水中碱度,一般设调节池并保证必要的匀质时间;对色度,根据废水排放和利用要求,可用凝聚法,吸附法。氧化法,电解法等化学或物理法处理,也有培养特殊的细菌在兼气条件下进行脱色。需要指出的是,采用凝聚法对直接染料,还原染料,磁化染料,分散染料的色度,去除效果好,但对酸性染料,活性染料,脱色效果差。活性炭对染料的吸附有选择性,对阳离子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水溶性染料有良好吸附性能,但对硫化染料、还原染料、涂料等不溶性染料吸附性能很差。常用的臭氧氧化剂,对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碱性阳离子和活性染料等亲水性染料,脱色效果好,对还原染料、硫化染料、分散染料等疏水性染料脱色效果差。废水中大量有机物,通常采用生物法处理能达到较满意的效果;对PVA等化学浆料,可采用生物分解法或回收利用法。在生物分解中,可分别采用高MLSS的一段和二段曝气法及厌氧—好氧串酸处理工艺;在回收利用中,可分别采用胶凝盐析法(投加硼砂及硫酸钠)、凝结剂法(如用芒硝和硼砂作凝结剂)、超过滤法(在北京、上海、河南等厂已采用)。
总之,印染废水处理流程的选择,要根据生产工艺采用的原料、产品种类、加工的方法,工艺过程中投加的药剂,染料、助剂性质以及出水最终去向和要求,分别采用一级化.学和物化处理或二级生物法为主的处理或三级深度处理。
(三)废水处理流程的选择
1)首先考虑清浊废水分流,把一些较浓的染色废水和不易生物降解的废水单独进行化学和物化法回收或处理后,再混合其他废水进行生物处理或排向市政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2)如水质允许,采用化学凝聚和加压气浮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对小型印染厂可选用国内已有的成套装置,运行费用略高,在一般情况下,处理出水能符合要求。
3)生物处理可优先考虑活性污泥法,传统的鼓风曝气法和延时曝气法均能取得稳定的效果,在曝气4~6小时的条件下,BOD5去除90%,COD去除60~70%。鼓风曝气污泥负荷为0.3~0.5公斤BOD/公斤MLSS·日,延时曝气法采用污泥负荷为0.1公斤BOD/公斤MLS8·日。如采用加速表面曝气法,曝气池与沉淀池宜分建,这样有利于抑制污泥的膨胀,管理较方便,出水水质稳定。
4)当处理出水要求较高或废水处理后作重复使用时,则宜在生物处理后增加吸附或凝聚过滤装置。厌气-好气-活性炭工艺,不仅对化学浆料PVA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好,而且出水水质好,受到人们注意。
5)关于生物处理中采用生物膜法时:
①接触氧化法-采用容积负荷2.3~5.0公斤BOD/(米·日)。优点是处理时间短且污泥不必回流,但气水比高,基建费和运行费略高。
②生物转盘-适用于处理水量小的印染厂,如水量在1OOO米³/日以内,运行简单,耗电省。关键在转盘材质和转盘前调节池的设置。有机负荷采用15~30克BOD5/(米·日),水力负荷采用0.1~0.25米。/(米·日)。
③塔式滤池-主要特点是省地,它是一个不完全处理构筑物,采用容积负荷1.6~1.8公斤BOD/(米·日)时,COD去除率40%~50%,BOD去除率50%~60%。
纯棉是指面料成分。全活性印染和半活性印染是指印染工艺,全棉四件套一般都专采用全活性或半活性印属染,不管全活性还是半活性印染第一次洗涤时都会有少许浮色,第一次洗涤建议用冷水,一般2-3次洗涤后就不会掉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