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2020 年,高速铁路 3 万公里。
到 2025 年,高速铁路 3.8 万公里左右。
展望到 2030 年,基本实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答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完善广覆盖的全国铁路网。连接 20 万人口以上城市、资源富集区、货物主要集散地、主要港口及口岸,基本覆盖县级以上行政区,形成便捷高效的现代铁路物流网络,构建全方位的开发开放通道,提供覆盖广泛的铁路运输公共服务。
——建成现代的高速铁路网。连接主要城市群,基本连接省会城市和其他 50 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覆盖全国、以省会城市为支点覆盖周边的高速铁路网。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 1~4 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 0.5~2 小时交通圈。提供安全可靠、优质高效、舒适便捷的旅客运输服务。
——打造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与其他交通方式高效衔接,形成系统配套、一体便捷、站城融合的铁路枢纽,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物流衔接“无缝化”、运输服务“一体化”。
蓉遵高铁泸州至遵义段项目纳入四川省“十四五”铁路建设规划调整方案,已协调中版铁二院启动项权目工可设计工作。
国家规划、 预可研[即通常讲的立项审批]、投资承诺、可研[即通常讲的工可报告审批]、环评、初步设计、土地预审、施工图设计、开工报告、年度计划审批计十大环节。核心环节在立项和工可审批,一般由国家发改委平衡汇总并报国务院领导审签后审批下文。中央各部委只有向国家发改委申报项目的意见权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审批权。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的。
高速铁路网。在原规划“四纵四横”主骨架基础上,增加客流支撑、标准适宜、发展需要的高速铁路,同时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
还明确划分了高速铁路网建设标准。高速铁路主通道规划新增项目原则采用时速250公里及以上标准(地形地质及气候条件复杂困难地区可以适当降低),其中沿线人口城镇稠密、经济比较发达、贯通特大城市的铁路可采用时速350公里标准。
区域铁路连接线原则采用时速250公里及以下标准。城际铁路原则采用时速200公里及以下标准。
具体规划方案:一是构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八纵”通道为: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八横”通道为:
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福银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二是拓展区域铁路连接线。在“八纵八横”主通道的基础上,规划布局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目的是进一步完善路网,扩大高速铁路覆盖。
三是发展城际客运铁路。在优先利用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开行城际列车服务城际功能的同时,规划建设支撑和带领新型城镇化发展、有效连接大中城市与中心城镇、服务通勤功能的城市群城际客运铁路。
(3)高铁规划扩展资料:
《规划》的发展目标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
到2020年,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为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更加优化,骨干作用更加显著,更好发挥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展望到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新时代铁路规划纲要出炉,2035年高铁将达到什么目标?
我觉得我国的铁路特别是高铁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了,而且很多情况之下我们都在向外面输出技术,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很多技术都在逐渐的进步,而且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也有很多的方面正在逐渐的增强,特别是在大多数情况之下,如果这种技术不断进步的话,可能带来的影响就会比较大,而且我们都知道。
如果一个地区的高铁技术进步,可以对这个地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首先来说就是对这个地区的一个经济的影响是非常迅速的,因为有了高铁以后,可能人口的流动性或者是经济上的发展的能力就会增强,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些地区就会快速的发展起来,也有些地区因为因为交通改善了,所以他们的信息系统就会得到改善,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都会增强。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让人清楚的事情,而且在很多情况之下,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那么它的各方面能力也会增强,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把各方面能力都增强了,才能够获得一个不错的结果,而且我们都知道,如果要是想获得一个比较大的发展空间的话,可能要做的努力是非常大的,如果把各方面的能力都做到非常不错的情况的话,可能就会带动一个地区的整体发展,特别是像交通,像铁路这样的技术,如果要是能够掌握核心的话,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我觉得在未来的发展上,可能高铁技术的发未来的发展空间就是在进一步的提升技术上和提升速度上,因为现在的高铁它的速度提升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如果要是达到最高速度的话,可能他的速度相比于现在来说还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所以我觉得他的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大的,而且在一些关键的基础上我们已经获得了非常大的突破,所以我觉得在未来他的这种进步是肯定的。
所以我觉得如果要是想获得较大的发展的话可能未来的发展空间是比较集中的而且其中在一些核心的基础上只有把这些技术发展到顶峰的时候就可以获得较大进步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只有把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他能获得的发展空间才是比较大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点赞关注,我将会和大家积极互动,积极讨论。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规划:
1、部规划建设的“四横四纵”高速铁路客运网骨架为:
1.1“四纵”客运专线
(1)北京—上海:全长约1318公里,纵贯京津沪和冀鲁皖苏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
(2)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全长2260公里,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
(3)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全长约1700公里,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秦皇岛—沈阳已于2003年建成。
(4)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全长约1600公里,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1.2“四横”客运专线
(1)徐州—郑州—兰州:全长约1400公里,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
(2)杭州—南昌—长沙:全长约880公里,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
(3)青岛—石家庄—太原:全长约770公里,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
(4)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宁汉蓉):全长约1600公里,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1.3 几个重要路段客运专线
向莆铁路自南昌枢纽引出,经江西抚州、福建沙县至莆田(福州),全长约560公里。这条铁路将构成我国中西部地区至东南沿海新的、路程更短的通道。还有九江南昌、海南东环、南京杭州、南京安庆、成棉峨、长春吉林等客运专线铁路。
1.4 区域城际轨道交通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1)长三角: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形成“Z”字型主骨架,连接沪宁杭周边重要城镇的城际铁路客运网络。
(2)珠三角:以广深、广珠;两条客运专线为主轴,形成“A”字型线网,辐射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大中城市,构建包括港澳在内的城市1h经济圈。广深客运专线长度约105km;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含江门支线约143km。
(3)环渤海: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北京—天津为主轴进行建设,形成对外辐射通路。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约115km。
NO.1-京沪高速铁路 简称:京沪高铁,英文: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从北京出发的中国两条最长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是和京港高速铁路。
京沪高速铁路位于中国东部地区的华北和华东地区,两端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域,全线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所经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5%,人口占全国地26.7%,人口100万以上城市11个,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3.3%,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也是中国客货运输最繁忙、增长潜力巨大的交通走廊。沿线以平原为主,局部为低山丘陵区,经过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北京——济南属冀鲁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地势为两端高、中间低,团泊洼一带为全线最低处;济南——徐州属鲁中南低山丘陵及丘间平原,地形起伏较大,泰安段为全线海拔最高的区段;徐州——上海线路主要通过黄淮、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局部(蚌埠——丹阳)通过阶地垄岗、低山丘陵。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主要是软土、松软土分布广泛,尤其是武清——沧州松软土、丹阳——上海软土,埋深变化大,软土层厚、强度低,工程性质差。设计最高运行时速380km,初期运营时速380km,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按3.5min设计。预计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列车以时速380km运行,北京南——上海虹桥站全程运行时间为3h45min;以时速350km运行,运行时间为3h58min;以时速300km运行,运行时间为4h37min。年客运输送能力双向达到1.6亿人次。
北京南站、廊坊站、天津西站、天津南站、沧州西站、德州东站、济南西站、泰安西站、曲阜东站、(滕州东站)、枣庄站、徐州东站、宿州东站、蚌埠南站、(定远站)、滁州南站、南京南站、镇江西站、常州北站、无锡东站、苏州北站、昆山南站、虹桥站。
NO.2-京福高速铁路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铁道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的《关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新一轮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以下简称《纪要》)日前正式印发,《纪要》中明确了未来几年里福建铁路的谋篇布局,泉州向北至北京,向西至昆明以及省内往来福州、厦门、漳州、龙岩等地都将有高速铁路的支撑。
《纪要》中最引人关注的一条铁路规划就是京福高铁项目,“建设从京沪高速铁路的安徽蚌埠站引出,经合肥、铜陵、绩溪、黄山,江西上饶,至福建武夷山、建阳、建瓯、南平、古田、闽清、福州铁路,加快前期工作,使其成为北京至福州的铁路快速大通道,按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双线电气化标准设计”。
按照规划,京福高速铁路和杭广高速铁路南三龙段将在2010年正式动工建设,并在新南平站设立联轨站,这条快速通道将串联起福建、江西、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和北京等多个省市。实际上,安徽的一部分、江苏、山东、河北和北京区间的铁路完全是京沪高速铁路的线路,京福高铁实际规划建设的区间集中在安徽和福建两省。
京福高铁,预计今年会开工,按时速350公里、双线电气化标准设计。建成后,从福州坐火车到北京,将从目前的19小时15分钟缩短至不到10小时。这条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是与目前已投入使用的京津城际铁路一样标准的高铁。京福高速铁路的起点是北京,经过合肥、武夷山,终点福州,建成后,从福州坐火车到武夷山,只需一个多小时。记者了解到,我省将启动的新一轮铁路十大项目,从今年开始至2012年全部开工建设,其中赣龙铁路新建双线、漳州港尾铁路将于2009年开工建设,赣龙铁路新建双线走向与原赣龙铁路走向基本一致。浦城—建宁—龙岩—梅州、南平—三明—龙岩铁路预计于2010年开工建设。泉州—长汀、衢州—宁德快速铁路将于2011年开建。沿海城际高速铁路、沿海货运专线预计将于2012年开工建设,其中沿海城际高铁设计时速为350公里,该铁路起于宁德,经福、泉、厦,止于漳州。
NO.3-昆台高速铁路
同时,另一条连接大陆台湾的高速铁路——昆台高速铁路也将建设。其中,建段的赣龙铁路复线将于明年立项,2009年开工建设。
昆台高速铁路将经昆明、贵阳、湖南郴州、江西赣州至福建龙岩和厦门,设计时速200公里。是一条电气化双线铁路。
昆台高铁大陆段也预留了出口,为将来台海通道做准备。福建将按电气化标准改建漳泉肖铁路为时速200公里的高速铁路,为昆台铁路预留漳州和泉州肖厝港的出口。
NO4-杭广高速铁路
Hangzhou - Guangzhou HIghspeed Railway
杭广高速铁路是海西“两纵五横”铁路的其中一纵。3月8日,铁道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新一轮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根据铁道部规划,杭广高速铁路正线全长约1121公里,全线为新建双线,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届时,从杭州到广州只需约4个小时,广州到上海只需约4个多小时(杭州--金华--遂昌--龙泉--松溪--建瓯--南平--沙县--三明--永安--漳平--龙岩--永定--梅州--广州),并尽快安排前期工作,使其成为杭州至广州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长三角”经海峡西岸经济区至“珠三角”最便捷的快速通道。目前,杭广线福建段工作已全面展开。
杭广高速铁路将全线铺设无缝线路和无碴轨道。铁路线路、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基础设施,采取多种减振、降噪、低能耗、少电磁干扰的环保措施。全线实行防灾安全实时监控,由集行车控制、调度指挥、信息管理和设备监测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指挥,大致与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和规划中的京福高速铁路一样设计标准。以确保实现高速度、高密度、高舒适性、大能力、强兼容、高正点率、高安全性的现代化旅客运输。
NO.5-山东在建和新开工14条铁路干线筹资方案出笼
2009年05月07日10:43 来源:《大众日报》
未来7年,总投资达 2200 多亿元,新建、改建里程增加到 4300 多公里的山东省铁路投资建设方案今天敲定。 按照铁路建设“ 两步走”规划,从去年到 2012 年在建和新开工的14 条干线铁路项目的资本金,由铁道部出资 70%、山东省出资 30%组成。其中,山东省出资部分,再按 6.5 : 3.5 的比例由省、 市两级政府筹集,注入山东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投”公司),铁投公司作为山东省出资人代表,与铁道部合资合作进行铁路建设。
“由于国家调整了铁路网建设规划,未来7年,山东省新建、改建铁路里程由3800 公里,增加到4360 公里,总投资由1500 亿元增加到 2200 多亿元。”在 5月6日召开的全省铁路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省发改委主任费云良介绍。按照分步实施方案,山东省铁路建设将完成京沪高铁客运通道、德龙烟能源通道、青烟威荣城际铁路通道、太青客运通道、青日连沿海通道、 山西中南部煤炭通道等六大通道,涉及 14 条铁路项目,建设总里程 3260 公里,总投资 1964 亿元。到2012 年, 14 条铁路建成后,全省铁路里程将达到 5100公里。
在建和新开工的 14 条铁路建设项目中,除菏兖日电气化改造项目和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全部由铁道部投资外,其余12个项目皆由部、省共同投资建设。按照铁道部与山东省达成的铁路建设资本金筹措方案,12条铁路建设的资本金,按部、省7:3比例分担。今年在建和新开工项目两项合计,山东省承担资本金258亿元。
资本金之外,山东省还要承担 14条铁路的土地征用和拆迁补偿费用。记者获悉,14 条铁路建设项目约需征用土地 15万亩,征地补偿费约 134亿元,拆迁补偿费约92亿元。
对于山东省承担的 30%资本金部分,除企业出资外,省级承担 65% ,出资 146亿元;17 市承担 35% ,出资 80 亿元。记者了解到,省里出资的 146 亿元,由发改委、财政厅、交通厅、山东高速集团共同筹措,相关资金来源目前已基本落实;17 市共同出资的 80 亿元,今年需到位 50 亿元,明年到位30亿元。(
按照中长期路网规划,未来五年内,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都将维持大规模投入,投资额将保持在每年7000亿元左右,共计3.5万亿元左右。但在中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关于高铁发展是否过快、高铁发展是否会形成大量的债务等问题的讨论不断被提及。在高铁定位战略新兴产业、高铁战略性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的背后,是关于如何认识有关高铁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关于发展高铁的必要性问题;关于铁路建设投资问题;关于高铁安全问题;关于国外对我国高铁技术的态度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几条高速铁路,已经在这方面显示出了明显作用。
玉林—贵港城际高铁被广西列入“十二五”重点规划建设项目
未来五年,除继续实施目前在建的铁路项目外,将新开工建设皖赣铁路新双线、郑州-徐州、商丘-合肥-杭州铁路、合肥-南京等铁路客运专线,黄山-杭州、合肥-安庆、池州-九江、宿州-淮北-徐州、池州-九华山-黄山-衢州(金华)等城际铁路,界首-临泉、六安-庐江-铜陵、六安-安庆-祁门(景德镇)、亳州-宿州、铜陵-宣城等铁路,以及合肥铁路南站、芜湖、蚌埠等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和芜湖塔桥集装箱中心站、合肥机车检修服务所等铁路枢纽及站场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现状
1、高铁营业里程
近年来,我国铁路技术经济水平全面跃升,路网运输能力和效率显著提升,我国铁路客运周转量、货运发送量、换算周转量、运输密度等主要运输经济指标稳居世界第一。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2018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比2017年增长3%,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9万公里;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9年新建铁路投产里程8489公里,其中高速铁路5474公里。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与结构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迅速,城轨交通运营线路不断增加。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6条,累计达到211条。
与此同时,2013-2019年我国城轨交通运营里程也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协会统计快报,2019年中国内地新增城轨运营线路长度共计968.77公里,再创历史新高。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4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6730.27公里。
从不同的运营线路制式来看,截至2019年底,我国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方面,地铁占比77.07%,占主导地位,占有率较上年有所上升;轻轨占比3.08%;单轨占比1.46%;市域快轨占比10.63%;现代有轨电车占比6.03%;磁浮交通占比0.86%;APM占比0.15%。
工程设计及施工市场
2015-2018年,中国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及施工领域上市企业收入和利润均呈逐年增长态势,2019年前三季度这些上市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4万亿元,净利润为386.6亿元。其中,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是我国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及施工领域的“双龙头”,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占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及施工领域上市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78.6%,实现净利润301.7亿元,占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及施工领域上市企业净利润总额的78%。
轨道交通整车制造市场
1、产业分布
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特点来看,轨道交通整车制造产业主要布局在我国相关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数量较多、装备制造业基础较好地区,而轨道交通配套设备及零部件企业则主要围绕整车制造商进行布局,因此,株洲、青岛、常州、南京、广州、重庆、大连、石家庄、唐山、齐齐哈尔等具有客车、专用机车以及动车组整车制造能力的地区,均已形成相对完善的轨道交通产业链布局,相关企业数量相对集中。
从总体分布来看,我国轨道交通整车制造商主要分布在湖南、山东、吉林、河北等四个省份,四个省份整车产能占据动车组、地铁等轨道交通车辆装备产能的68%。湖北、四川、浙江等省份整车产业规模紧随其后处于国内第二梯队。
其中,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中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中车唐山机车车辆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公司及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公司是我国主要的五大生产动车组、铁路客车及城轨客车的制造企业,上述五大公司占据了我国整车产能的50%以上,这些企业的业务布局是导致我国轨道交通整车产业集中在上述四省的主要原因。
2、研发投入
如今,我国“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络已基本成型,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现代化的高铁网。中国高铁正在引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无愧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企业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2015年以来,高铁整车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增速显著增加,近三年年投入额均在百亿元以上,2019年达125亿元,同比增长11.8%。
就一般制造业而言企业研发投入多在1%-2%之间,而2019年我国轨道交通整车制造主力厂商研发投入超过5%,可见研发力度之大。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情况
2016-2018年,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规模逐年增长。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18年统计年报数据,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城轨交通完成投资5470.2亿元,在建线路总长6374公里均创历史新高。可研批复投资累计42688.5亿元。前瞻根据近几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额的增速进行估算得到,2019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额约为6032亿元。未来随着我国在建、规划线路规模进一步扩大、投资额持续增长建设速度稳健提升。
行业发展前景
1、2022 年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将达8300亿元
2019年我国正式发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的总体目标,同时提出要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
由此看来,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将是未来15年我国将要科学有序稳步推进的长久工程。截至2019年底,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29亿元。此外,据国铁集团2020年铁路投资计划显示,2020年全国将确保投产新线4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000公里,与2019年初制定的2019年确保投产新线6800公里的工作目标相比有所下降。
但从2019年实际完成的投产铁路新线来看,2019年投产铁路新线8489公里高于2019年初制定目标。因此,预计2020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将会出现小幅回落,但仍将保持在8000亿元的投资强度。
2、2022年轨道交通整车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 亿元
2019年我国轨道交通整车市场规模达到1766亿元,其中动车组占比最高,市场占比达到45%左右,其次为地铁车辆,市场占比为21.1%,第三是机车车辆,市场占比为17.1%。整体来看,动车组与地铁车辆市场占据了我国轨道交通整车市场的66.1%,因此,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铁线路的持续扩充,未来三年我国轨道交通整车市场规模仍将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到2022年有望突破2000 亿元。
3、2022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维服务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900亿元
据统计,当前我国共有40个轨道交通在建城市,共有近60个城市正在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及相关勘测咨询等前期工作,共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城市近50个,随着各城市对于轨道交通建设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里程得到快速增长,同时也为城市轨道交通运维服务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截至2019年12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6427公里,按照平均每公里投资成本5亿元测算,总投资额达到3.2万亿元,而城市轨道交通运维支出约占城轨投资总额的2%-3%。
因此,保守估计2019 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维市场总规模突破640亿元。此外,随着新获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陆续建设和运营投入,预计未来三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维服务市场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以下附轨道交通产业链相关企业名单。
——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安徽与江苏、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2014年,获得中国最幸福的省份荣誉,被列入中国首个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2015年,安徽省正式迈入中等偏上收入的快速发展阶段。
安徽省将加强宣绩高铁的规划和建设,促进合肥经芜湖至宣城、绩溪、金华、温州高铁通道早日形成。未来,从芜湖坐高铁至温州,所需时间将大大缩短。
目前,宣绩高铁的前期工作正在积极向前推进。今年5月24日,安徽省相关部门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就宣城至绩溪铁路等项目建设达成共识,支持纳入“十三五”规划,共同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与昌景黄铁路同步建设。
此外,今年3月份审查的杭黄铁路与宣城至绩溪铁路联络线,也进一步为宣城至绩溪铁路项目实施创造条件,不过,宣城至绩溪高铁项目的审批、开工具体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确定。
据悉,关于宣绩、杭黄铁路联络线,中国铁路总公司已同意作为杭黄铁路Ι类变更,报批后将同步实施。可以看出,合肥至温州的高铁通道中,除了宣绩高铁处于前期规划外,其他高铁线路基本已经开工建设或即将开工建设。
目前,芜湖去温州只有G7594一趟高铁列车,而这趟高铁列车是从南京绕道上海、杭州,抵达温州的,所用时间长达6小时35分钟,而芜湖到温州的普速列车最短时间则需要11个小时45分钟。
等宣城至绩溪高铁动工建成后,从合肥、芜湖,经宣城、绩溪、浙江建德、金华,抵达温州的高铁通道将形成。届时,从芜湖坐高铁可经宣城、建德直抵温州,所用时间将大大缩短。
京津城际,石太客运,武广,郑西,福厦,成灌,沪宁,昌九,沪杭州。规划在2020年修建完成四横四纵客运专线。
全国高铁线路分布图整个画出来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并且线路不断在建,图也不断更新。但是,正常情况下对全国高铁线网有一个大体的认识还是挺重要的,也方便自己安排出行方案。下面笔者带你分几个阶段了解一下高铁线路图。这个还是挺有意思的。
【阶段1】最基本的三条超级大动脉
全国高铁有三条线路是超级大动脉,列车时速都300km/h以上的——京广高铁、京沪高铁、沪昆高铁。它们排成一个镜面的“4”字。三者的交点是:北京、上海、长沙(如图)。
如果说对高铁线网并不了解的话,个人认为,最基本的这三条大动脉以及相交汇的三个城市也还是应该有个概念的。毕竟只记住一个“4”字和三个名字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何况这三个名字完全是耳熟能详的。
当然,最少还应该知道这三个高铁线网上经过的省会及大型城市。京广高铁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城市为: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京沪高铁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城市为: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沪昆高铁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城市为: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笔者对自己的要求是不仅记住经过的省会,还要记住经过的一切大小高铁站。
【阶段2】接下来有4条依据普铁动脉而发展起来的高铁干线。我带你逐个认识一下。
1、从郑州(刚刚京广高铁已经介绍过的城市)画一条东西向的横线,这就是普铁时代的兰新线。目前线路依旧。右侧最远可以连接到京沪高铁上的徐州。左侧最远可以到乌鲁木齐。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城市为:徐州、郑州、西安、兰州、西宁、乌鲁木齐。
2、从天津(刚刚京沪高铁已经介绍过的城市)向右上方画线。这就是到东北的高铁京哈线。向外最远可以到哈尔滨,也可以到大连。从天津起向右上方依次排列的城市为:天津、沈阳、长春、哈尔滨。
3、从京沪高铁上途径的城市蚌埠向下画线,并且穿过沪昆铁路。这是为了将合肥、福州连入高铁网所建设的合福高铁。合福高铁与1阶段的超级大动脉之一沪昆高铁相交于上饶。从蚌埠向下依次排列的城市为:蚌埠、合肥、上饶、福州。
4、从石家庄(刚刚京广高铁已经介绍过的城市)向左下方画线,穿过兰新线(刚刚介绍过的横线)。这条线路,在名义上并不是一条,而是几条的拼凑,但是为了方便可以这么记忆。这条线路与兰新线相交的城市是西安。线路上从石家庄起依次排列的城市是:石家庄、太原、西安、成都、重庆。
【注记】基本上国家高铁大体上的线网就如同上面所介绍的那样,3条超级大动脉,4条大的干线。整个国家高铁网线路还是相当复杂,没有介绍的还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是运行速度220km/h以下的线路了。其他的还有不少省内的城际线路(服务的距离比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