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我这个,
示意图如下(共4张)
在<<产品资料>>表G3中输入公式:=IF(B3="","",D3*F3),公式下拉.
在<<总进货表>>中F3中输入公式:=
IF(D3="","",E3*INDEX(产品资料!$B$3:$G$170,MATCH(D3,产品资料!$B$3:$B$170,0),3)),公式下拉.
在<<总进货表>>中G3中输入公式:=IF(D3="","",F3*IF($D3="","",INDEX(产品资料!$B$3:$G$170,MATCH($D3,产品资料!$B$3:$B$170,0),5))),公式下拉.
在<<销售报表>>G3中输入公式:=IF(D3="","",E3*F3),公式下拉.
在<<库存>>中B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A3="",0,N(D3)-N(C3)+N(E3)),公式下拉.
在<<库存>>中C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ISNUMBER(MATCH($A3,销售报表!$D$3:$D$100,0)),SUMIF(销售报表!$D$3:$D$100,$A3,销售报表!$E$3:$E$100),""),公式下拉.
在<<库存>>中D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OR(NOT(ISNUMBER(MATCH($A3,总进货单!$D$3:D$100,0))),A3=""),"",SUMIF(总进货单!$D$3:$D$100,$A3,总进货单!$F$3:$F$100)),公式下拉.
至此,一个小型的进销存系统就建立起来了.
当然,实际的情形远较这个复杂的多,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扩展,那是后话,且不说它.
1、首先需要先来建立一个表格
2、分源别输入入库日期,价格,销售量,原库存,现有库存量.
3、假设入库日期对应的为B2,其它依次为C2,D2,E2,F2,那么用公式F2=E2-D2既可.销售量变化,现库存就会变化.关键的问题是我用了一个原库存量作为桥梁。
首先制作一张表格,体现出需要的数据和内容,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打开EXCEL,制作表格,内先把表格的框架设定好容。
2、输入日期、品名、入库数据、出库数据、剩余库存。
3、剩余库存数量可以设置公式,=C4+D4,按回车键即可,输入入库数据和出库数据,就会自动算出剩余库存数据。
4、最下面一行可以设置一个合计,就能总体算出这个月的进销存。
用EXCRL表格统计进销存,方便明了,操作相对也比较简单,可以多做几遍,后面掌握了技巧就会越做越顺,还可以用来统计别的一些数据,都是很简单的。
Excel进销存表格制作教程,自已制作简单的库存管理表格
孙晴柔
网上经常看见有仓库管理的同行需要库存进销存的Excel表格模版,仗着自己有点会计知识,也在这摆弄摆弄。(这个表格计算的单位成本方法是用移动平均法)。每个货物就是一张工作表,下面介绍单个货物的进销存管理表格制作方法,做好这一个做为样板,如果有多种货物,直接复制工作表就可了。
首先在表格把标题填上:
在表格上的 A 到 E 列,就是每次进货/销货的时候填写的。进货数量填正数,单价填进价;销货数量填负数,单价填售价。同类型产品产品名称必须一致,另外,交易必须按照时间顺序填写。
一、交易
总价格:F3=IF($B3=“”,“”,$D3*$E3)
简单通过交易数量和交易单价计算总价格,加上的IF公式是为了在没输入B3(产品)之前不显示。
二、库存
数量:G3=IF($B3=“”,“”,SUMPRODUCT(($B3=$B$2:$B3)*1,$D$2:$D3))
如果B3是空值,返回空值;否则,判断从B2单元格一直到该行B列单元格是否等于该行B列单元格(是否同一产品),如果是,加总D列中的数量,得出累计库存。
单位成本:H3=IF($B3=“”,“”,IF($G3=0,0,ROUND($I3/$G3,2)))
只是简单通过总成本和数量计算单位成本(取两个小数位),加上两个IF,是为了在没输入B3(产品)之前不显示,和在数量为0时不返回错误。
总成本:I3{=IF($B3=“”,“”,IF(COUNTIF($B$2:$B3,$B3)=1,0,INDIRECT(“I”&MAX(IF($B$2:$B2=$B3, ROW($B$2:$B2)))))+IF($D3>0,$F3,$D3*INDIRECT(“H”&MAX(IF($B$2:$B2=$B3,ROW($B$2:$B2))))))}
数组公式,输入的时候不输{},从 = 号开始输到最后的),不按回车,同时按 Ctrl + Shift + 回车。
把公式拆开分析,就没显得那么复杂了。
先不考虑数组,最外面的 IF 公式是是为了判断有没有输入B3。如果没有,就返回空格;如果有,就计算后面两个两个 IF 的加总。
{=IF($B3=“”,“”,
IF(COUNTIF($B$2:$B3,$B3)=1,0,INDIRECT(“I”&MAX(IF($B$2:$B2=$B3,ROW($B$2:$B2)))))+
IF($D3>0,$F3,$D3*INDIRECT(“H”&MAX(IF($B$2:$B2=$B3,ROW($B$2:$B2)))))
)}
第一个IF是找出上一笔交易后的总成本:IF(COUNTIF($B$2:$B3,$B3)=1,0,INDIRECT(“I”&上次交易的行数))
COUNTIF($B$2:$B3,$B3)=1,就是如果从$B$2到该行B列,该产品只出现了一次,代表没有上次交易,返回0。
不然,找出上次交易的行数,通过INDIRECT参数,返回该行I列(总成本)的数值。
{MAX(IF($B$2:$B2=$B3,ROW($B$2:$B2)))}是用于找出上次交易的行数,我们在下面会分析这个公式。
第二个IF是考虑该交易该加/减的成本:IF($D3>0,$F3,$D3*INDIRECT(“H”&上次交易的行数))
就是如果是购货(D列是正数),直接用该次交易的价格(F列);如果是销货,就要判断上次交易后的平均价(H列),在乘以这次交易的数量。由于数量已经是负数,就不用再用减号了。
要注意的是,由于销货必须找到上次交易后的平均成本,在输入销货之前必须要有同产品交易的进货。
{MAX(IF($B$2:$B2=$B3,ROW($B$2:$B2)))}就是可以找出上次交易行数的数组公式。
{=IF($B$2:$B2=$B3,ROW($B$2:$B2))}就是从B2到该行上一行,如果产品和该行的一样,就返回该行的行数。
比如公式复制到I6,{=IF($B$2:$B5=$B6,ROW($B$2:$B5))},就会看B2,B3,B4,B5是否跟B6一样,假定B3,B5都一样,这一段的IF公式就会返回{0,3,0,5}(0代表FALSE)。再用MAX({0,3,0,5}),就会是最后一行同产品的行数5了。
三、交易利润
交易利润:J3=IF(OR($B3=“”,$D3>0),“”,($E3-$H3)*-$D3)
简单通过交易数量和交易单价和成本计算交易利润,加上的IF公式是为了在没输入B3(产品)之前,和在购货时都不显示。
四、最后交易
最后交易:K3=IF(AND($B3<>“”,COUNTIF($B$2:$B3,$B3)=COUNTIF($B:$B,$B3)),“是”,“”)
加上这列是为了方便直接筛选,得出各个产品的最后库存。判断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就是计算从一开始到该行该产品出现的次数,和整个B列该产品出现的次数,如果两者一样,就代表是该产品最后一列了。
五、总结
利用这个表格,你还可以简单通过数据透视表或者SUMIF/SUMPRODUCT公式汇总各个产品按时间的进销。
也可以简单的通过数据有效性,限制产品名称的输入。
进货,抄出货,结余表是在一页(袭SHEET)还是不同SHEET?
如果不在一个SHEET,那么当SHEET1为进货表,SHEET2为出货表,SHEET3为结余表,则:
SHEET1中A1写上“进货名称”,B1写上“出货数量”,那么B2,B3。。。。。输入进货的数量;
SHEET2中A1写上“出货名称”,B1写上“出货数量”,那么B2,B3。。。。。输入出货的数量;
SHEET3中A1写上“结余名称”,B1写上“结余数量”,那么B2的公式为"=Sheet1!B2-Sheet2!B2", 同理B3,B4。。。。。。。
这个内容比较复杂,我们提供定制功能,如果楼主有兴趣,可以和我联系。顺便专提供一个参考属,关于仓库管理的Excel工具
搜索:北京富通维尔科技有限公司网站,公司动态的第一条,里面有很多版本可以下载,包括【仓库企业版】【进销存企业版】【标准免费版】。仓库公司版关注的是库内管理,比如货位管理、先进先出等;进销存公司版关注的是采购成本和销售利润。两个版本都带有报表和查询功能。如果仅仅是想了解原理,可以下载免费版。
小型仓储/仓库/进销存管理工具采用Excel数据库引擎技术,按照软件工程思路设计开发,运行稳定,简单实用。不需要其他额外文件,不用做任何系统上的安装和设置。具有完整的仓库和进销存管理功能,如入出库管理功能、库存管理功能、货位管理功能。能实现按照生产日期先进先出,能够核算库存成本、销售利润,能够统计日报、周报、月报,能够查询入出库履历。广泛适用于中小物流企业的仓库管理、各类生产企业的库存管理、各类商业企业的进销存管理。
1、首先打开一个抄excel表(wps或者office的都可以)在里面输入一些出库入库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2、然后在旁边C2中输入=B2-A1,然后按回车键excel表就会自动计算出来的,接着把鼠标停留在C2的右下角会出现一个十字标志,如下图所示:
3、然后按住小十字进行下拉,就会自动填充入库-出库的数量,C3就表示B3-A3的数量,以此类推,如下图所示:
4、当然上述的方法适合数据比较少的时候如果数据比较多的时候怎么办,这里就需要用到数据透视表了,首先在插入中插入一个数据透视表,如下图所示:
5、把出库和入库的数据分别放在下边行和值的列表中,然后把数据透视表中入库的名称改成入库,如下图所示:
6、然后把鼠标光标放在数据透视表中任意位置选择菜单栏中的分析,在分析里面找到字段、项目,如下图所示:
7、点击字段里面的计算字段,然后输入名称库存,公式中用数据里面的入库1(最原始的数据源)-出库,就可以了,如下图所示:
8、最后点击确定就可以在数据表中看见库存一列自动显示出来并且数据都已经计算好了,此方法还是非常简便的,即使数据量非常大也能够被轻易计算,如下图所示:
我做了一个复简单的表制格,要到达你的目的,就是在excel里函数的应用
总数30 即是D3处 有一个函数 =SUM(G3,I3,K3,M3) 或手动输入=G3+I3+K3+M3
同理 使用数量E3处 的函数=SUM(H3,J3,L3,N3)
剩余数量F3处 直接输入=D3-E3
这些了解了,就能解决你的问题了吧
1、利用excel表格软件,绘制一个库存表的基本框架。
2、每一批货物进入库存表之前,都会内生成一个货物入容库的批次号。
3、货物的批次号栏编辑完成后,设置入库信息栏。
4、入库信息栏设置完成后,设置货物的出库信息栏。
5、出库信息栏设置完成后,设备库存栏。
6、库存栏设置完成后,设备备注栏。备注一般负责解释当前库存或者入库和出库的差异。
7、接下来,在入库栏设置入库商品、入库时间、入库的数量。
8、入库栏下的信息设置完后,设置出库栏下的出库商品、出库时间、出库数量。
9、接下来,我们根据设置完成的库存表,进行出入库记录。首先填写入库的批次号,这个批次号可以根据时间日期进行设定。
10、如果批次号的长度太长,可以将批次号设置为文本模式。
11、录入完成入库和出库信息后,在库存栏使用公式进行计算库存的数量。
12、公式设置完成之后,一张库存表就制作完成了。
四列,货物名称、入库数量、出库数量、库存,然后“库存”列设置公式=入库数量-出库数量。这是个简单的表,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