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给水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 224-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镇给水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 pipeline of city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CJJ 224-2014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5年6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620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镇给水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城镇给水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 224-2014,自2015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3、3.4.8、5.3.5、5.3.6、7.1.1、8.1.1、9.0.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4年11月5日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水力计算;5.结构设计;6.构造;7.管道施工;8.管道功能性试验;9.工程验收。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地址:天津市河西区气象台路99号,邮政编码:300074)。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
本规程参编单位: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新疆国统管道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电力管道工程公司
天津万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龙泉管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华毅管道有限公司
天津市管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华水自来水建设有限公司
沛县防腐保温工程总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陈湧城 郭晓光 程渡 李世龙 刘秉武 朱开东 吴凡松 李成江 程子悦 梁坚印 徐扬纲 吴悦人 王相民 张亮 王娜 刘津祥 王向会 毕士君 刘长杰 徐永平 王学海 李文秋 李金国 代春生 徐笃军 陶哲峰 朱满 姬传领 张维明 何涛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范民权 厉彦松 沈大年 曹生龙 焦永达 郭天木 王长祥 史志利 杜玉柱 吴换营 刘江宁
1 总 则
1 总 则
1.0.1 为使采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给水管道工程在设计、施工及验收中,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给水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规格、制管工艺、产品质量、运输和保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GB/T 19685的有关规定。
1.0.4 城镇给水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3 材 料
4 水力计算
4 水力计算
4.0.1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hy——管道沿程水头损失(m);
l——管段长度(m);
v——平均流速(m/s);
C——流速系数;
R——水力半径(m)。
4.0.2 管道水流流速系数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n——管道的粗糙系数,可按0.0110~0.0125取值;
y——水力半径的计算指数,可采用巴甫洛夫或曼宁公式计算。
4.0.3 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hj——管道局部水头损失(m);
ζ——管道局部水头阻力系数;
g——重力加速度(m/s2),可采用9.8m/s2。
4.0.4 管道总水头损失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hz——管道总水头损失(m)。
5 结构设计
6 构 造
7 管道施工
8 管道功能性试验
9 工程验收
9 工程验收
9.0.1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工程完工后应进行竣工验收,并应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9.0.2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工程竣工验收应在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个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
2 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所有隐蔽分项工程必须进行隐蔽验收,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时,不得进行下道分项工程施工。
9.0.3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工程质量检验项目、方法及程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的规定。
9.0.4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竣工验收时,应核实竣工验收资料和进行必要的复验及外观检查,并应填写竣工验收记录。竣工验收资料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1 施工合同;
2 开工、竣工报告;
3 设计文件、设计变更、施工业务联系单、监理业务联系单、工程质量整改通知单;
4 设计交底及工程技术会议纪要;
5 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复核及施工测量放样复核记录;
6 管道及附属构筑物地基和基础的验收记录;
7 混凝土、砂浆、防腐、焊接、管道连接检验记录;
8 穿越铁路、公路、河流等障碍物的工程记录;
9 质量自检记录、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单;
10 管材、管件、设备的出厂合格证书和检验记录;
11 各类材料试验报告、质量检验报告;
12 管道水压试压、冲洗和消毒检验记录;
13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及上级部门审批记录;
14 回填施工及回填土密实度检验记录;
15 全套竣工图、初验整改通知单、终验报告单、验收会议记录。
9.0.5 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或使用功能要求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不得验收。
9.0.6 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将有关文件和技术资料归档,并应办理竣工备案手续。
附录A 管顶竖向土压力标准值
附录A 管顶竖向土压力标准值
A.0.1 开槽施工的管道,其管顶竖向土压力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Fsv,k——每延米管道上管顶竖向土压力标准值(kN/m);
Cd——开槽施工竖向土压力系数,一般可取1.2;抗浮计算时取1.0;
γs——回填土单位体积的自重标准值(kN/m3),可取18kN/m3;抗浮计算时,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Hs——管顶至设计地面的覆土高度(m);
D1——管道外径(m)。
A.0.2 当设计地面高于原状地面,管顶覆土为填埋式时,管顶竖向土压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Cc——填埋式竖向土压力系数,可取1.4。
附录B 侧向土压力标准值
附录B 侧向土压力标准值
B.0.1 对埋设在地下水水位以上的管道,作用在管道上的侧向主动土压力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Fep,k——管侧主动土压力标准值(kN/m2);
Z——自地面至计算截面处的深度(m)。
B.0.2 对埋设在地下水水位以下的管道,作用在管道上的侧向主动土压力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γ′s——地下水位以下回填土的有效单位体积自重标准值,可取10kN/m3;
Zw——自地面至地下水位的距离(m)。
B.0.3 作用在管侧的被动土压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c——土的等效内摩擦角,应根据试验确定;当无试验数据时,可取30°。
附录C 预应力张拉工艺的预应力损失
附录C 预应力张拉工艺的预应力损失
C.0.1 钢丝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s1,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σs1——钢丝松驰引起的预应力损失(N/mm2);
σcon——预应力钢丝的张拉控制应力(N/mm2);
1——管芯制管工艺影响系数,当立式浇筑时应取1.0,当离心机成型时应取1.2;
——配筋影响系数;
1、
2——分别为对第一层、第二层钢丝的配筋影响系数,对单层配筋应取1.0;对双层配筋的第一层钢丝,当其配筋率ρ1≥1.0%时应取0.7,当其配筋率ρ1<1.0%时宜取1.0;对双层配筋的第二层钢丝,当其配筋率ρ2≥1.0%时应取1.0,当其配筋率ρ2<1.0%时宜取1.1。
Ap1、Ap2——分别为第一、二层预应力钢丝的截面面积(mm2/m)。
C.0.2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s2,应按表C.0.2的规定采用:
表C.0.2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N/mm2)
注:1 表中σp为管壁环向截面上的法向预压应力,此时预应力损失仅考虑混凝土预压前的损失;
2 f′cu为施加预应力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可取0.7fcu,k,fcu,k为管芯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
管壁环向截面上的法向预压应力σp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ns——预应力钢丝弹性模量与管芯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
Es——预应力钢丝弹性模量(N/mm2);
Ec——管芯混凝土弹性模量(N/mm2);
σp——管壁环向截面上的法向预压应力(N/mm2);
σp1——单层筋或第一层预应力钢丝对管壁环向截面的法向预压应力(N/mm2);
σp2——第二层预应力钢丝对管壁环向截面的法向预压应力(N/mm2):
Acy——单层配筋时,管芯和钢筒的截面折算面积(mm2);
A′cy——双层配筋时,管芯、钢筒和内层钢丝砂浆保护层的截面折算面积(mm2)。
C.0.3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由于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s3,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σs3——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MPa);
ρy——环向预应力钢丝的配筋率(%)。
附录D 地面车辆荷载对管道的作用标准值
附录D 地面车辆荷载对管道的作用标准值
D.0.1 地面车辆荷载对管道上的作用,包括地面行驶的各种车辆,其载重等级、规格型式应根据地面运行要求确定。
D.0.2 地面车辆荷载传递到埋地管道顶部的竖向压力标准值,可按下列方法计算:
1 单个轮压传递到管道顶部的竖向压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图D.0.2-1):
式中:qvk——轮压传递到管顶处的竖向压力标准值(kN/m2);
Qvi,k——车辆的i个车轮承担的单个轮压标准值(kN);
ai——i个车轮的着地分布长度(m);
bi——i个车轮的着地分布宽度(m);
H——自车行地面至管顶的深度(m);
μd——动力系数,可按表D.0.2采用。
2 两个以上单排轮压综合影响传递到管道顶部的竖向压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图D.0.2-2):
式中:n——车轮的总数量;
dbj——沿车轮着地分布宽度方向,相邻两个车轮间的净距(m)。
表D.0.2 动力系数μd
3 多排轮压综合影响传递到管道顶部的竖向压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ma——沿车轮着地分布宽度方向的车轮排数;
mb——沿车轮着地分布长度方向的车轮排数;
daj——沿车轮着地分布长度方向,相邻两个车轮间的净距(m)。
D.0.3 当地面设有刚性混凝土路面时,可不计地面车辆轮压对下部埋设管道的影响,但应按本规程式(D.0.2-1)或(D.0.2-2)计算路基施工时运料车辆和辗压机械的轮压作用影响。
D.0.4 地面运行车辆的载重、车轮布局、运行排列等规定,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的规定执行。
附录E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弹性抵抗矩
附录E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弹性抵抗矩
E.0.1 管壁截面对管壁内侧截面受拉边缘弹性抵抗矩Wc应按下式计算(图E.0.1):
式中:Wc——管壁截面对管壁内侧截面受拉边缘弹性抵抗矩(mm3/m);
I——管壁折算后截面的惯性矩(mm4/m);
y0——折算后截面形心轴至管壁内表面距离(mm)。
图E.0.1 PCCP管壁截面示意图
1-管芯混凝土;2-钢筒;3-钢丝;4-砂浆保护层
E.0.2 管壁截面对管壁外侧截面受拉边缘弹性抵抗矩Wm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Wm——管壁截面对管壁外侧截面受拉边缘弹性抵抗矩(mm3/m);
T——管壁厚度(mm)。
E.0.3 折算后截面形心轴至管壁内表面距离y0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Sn——管芯混凝土、砂浆、钢筒及钢丝截面对管壁内表面的折算面积矩(mm3/m);
An——管芯混凝土、砂浆、钢筒及钢丝截面折算面积(mm2/m):
B——计算截面宽度,取1000mm;
t——管芯混凝土厚度(含钢筒厚度)(mm);
ty——钢筒厚度(mm);
tm——最外层钢丝的砂浆保护层厚度(mm);
td——钢丝层间砂浆厚度(mm);
d——钢丝直径(mm);
n——钢丝配置层数;
ny——钢筒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
Ey——钢筒弹性模量(N/mm2);
Ec——混凝土弹性模量(N/mm2);
附录F 圆形刚性管道在荷载作用下的弯矩系数
附录F 圆形刚性管道在荷载作用下的弯矩系数
表F 圆形刚性管道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弯矩系数
注:正号表示管内壁受拉;负号表示管外壁受拉。
附录G 管道支墩和限制接头推力标准值及抗推力标准值
附录G 管道支墩和限制接头推力标准值及抗推力标准值
G.0.1 管道支墩受内水推力标准值(kN)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平向管道支墩承受内水推力标准值(kN)应符合下列要求:
式中:Fwd,k——管道的设计内水压力标准值(kN/m2);
A——管道承口内截面面积(m2);
A1——主管承口内截面面积(m2);
A2——支管承口内截面面积(m2);
α——弯头的角度,以度计。
2 纵向管道弯头处支墩承受内水压力产生的水平力H标准值及垂直力V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H——纵向管道弯头处支墩承受内水压力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kN);
V——纵向管道弯头处支墩承受内水压力产生的垂直力标准值(kN)。
G.0.2 管道的支墩抗推力标准值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水平敷设方向改变处支墩抗推力标准值(k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Ffk——支墩底部滑动平面上的摩擦力标准值(kN);
Fpk——作用在支墩抗推力一侧的被动土压力标准值的合力(kN),按本规程附录B计算;
Fep,k——作用在支墩迎推力一侧的主动土压力标准值的合力(kN),按本规程附录B计算;
fc——支墩底部与土壤间的摩擦系数,应根据试验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规定确定;
2 管道纵向敷设方向改变处支墩抗推力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G.0.3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采用限制接头受内水推力标准值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平弯管及纵向弯管每侧管道方向的内水推力标准值(kN)应按下式计算:
G.0.4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采用限制接头抗推力标准值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式中:Ge——管顶以上覆土荷载标准值(kN/m);
Gp——管体自重荷载标准值(kN/m);
Gw——管中水重荷载标准值(kN/m);
L——弯管每一侧限制管道的长度(m);
fp——管道与土壤间的摩擦系数,应根据土质、基础形式经试验确定;
——管道与水平面的夹角(°)。
本规程用词说明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或要求)”。
引用标准名录
引用标准名录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5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
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
7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
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5
9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6
10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
11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
12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
13 《碳素结构钢》GB/T 700
14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GB 748
15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 热轧薄钢板和钢带》GB 912
16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
17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
18 《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及钢带》GB/T 11253
19 《建设用砂》GB/T 14684
20 《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
21 《混凝土输水管试验方法》GB/T 15345
22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
23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GB/T 19685
2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2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
26 《预应力与自应力混凝土管用橡胶密封圈》JC/T 748
27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
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镇给水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 224-2014
条文说明
制订说明
《城镇给水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 224-2014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11月5日以第620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程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给水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工程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取得了给水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工程的重要技术参数。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院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城镇给水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1 总 则
1 总 则
1.0.2 本规程适用新建、扩建和改建采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城镇输配水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其中设计包括管道工艺和结构;施工包括管道敷设、安装和管道功能性试验;验收指管道工程验收。
1.0.3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按结构分为内衬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L)和埋置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E);按接口密封型式又可分为单胶圈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SL、PCCPSE)和双胶圈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DL、PCCP-DE);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结构形式、基本尺寸、制管工艺、产品质量控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产品的标志、运输和保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GB/T 19685的规定。
本规程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GB/T 19685,并参考了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0、《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 141和美国《预应力钢筒混凝土压力管》ANSI/AW-WAC301、《预应力钢筒混凝土压力管设计标准》ANSI/AW-WAC304和《混凝土压力管》AWWAM9手册等规定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我国近二十余年来采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建设大型长距离输水工程积累的大量成果和丰富经验制定的。本规程制定将会推动PCCP管的推广应用和保证输水工程运行的安全。
2 术语和符号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2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配件包含弯管、T形三通、Y形三通、十字形四通,连接设备和其他管道的管件,以及连接支管、人孔、排气阀、泄水阀等的各类出口管件。
2.1.3 异形管归属预应力钢筒混凝土标准管的范畴,包括短管、斜口管及带有人孔、排气阀、泄水阀和连接支线出口件的标准管。
2.2 符 号
符号系根据下列原则确定:
1 在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中应用的符号,在本规程出现过的原则上都采用,以方便工程设计。
2 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压力管》ANSI/AWWAC301、《预应力钢筒混凝土压力管设计标准》ANSI/AWWAC304和《混凝土压力管》AWWAM9手册中列出的符号,本规程采用时,按照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做了调整后采用。
3 增添本规程应用的主要符号。
3 材 料
4 水力计算
4 水力计算
4.0.1、4.0.2 给水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十分重要,其水头损失一般占总水头损失的90%以上,而沿程水头损失水力计算公式的选择和管道内壁粗糙系数的确定是关键。
本规程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的规定,结合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水力特性,确定沿程水头损失计算采用水流紊流水力粗糙区的舍齐(cheyy)公式,舍齐系数采用巴甫洛夫公式或曼宁公式计算。管道内壁粗糙系数n值的取值,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的规定,结合国内大型输水工程的实际,确定n值采用0.0110~0.0125。大口径输水管道,在0.10≤R≤3.00m,0.011≤n≤0.040时,水力半径的计算指数y宜采用巴甫洛夫公式
,这也就演变成常用的曼宁公式。
4.0.3 管道局部水头阻力系数可采用水力试验测试的数值(相关水力计算手册等可查取),然后按本规程式(4.0.3)进行计算。一般情况局部水头损失占沿程水头损失的5%~10%,但在河网地区,管道线路不顺直,频繁穿越障碍,局部损失可达到20%~30%。
5 结构设计
6 构 造
7 管道施工
7 管道施工
7.1 一般规定
7.1.1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是对工程采用的产品和主要材料进入施工现场验收的规定,是管道工程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
本条规定,工程采用的管材、管件、附件和主要原材料必须实行进场验收,验收时应检查每批产品的订购合同、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等,并应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复验,验收合格后的产品应妥善保管以备施工安装采用。本条与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的规定一致。
工程采用的管材、管件、附件和主要原材料应在规定的场地进行交接,与工程有关的生产制造、施工安装、工程监理、建设部门等都应参加,检验不合格者应拒收。目前国内一些大型重要的长距离输水工程为保证工程质量,对制管混凝土骨料碱活性、混凝土碱含量以及预应力钢丝的氢脆性要求复验。
7.1.2 本条规定大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工程施工安装涉及深基(槽)坑开挖、围护、地基处理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等相关标准的规定。
7.3 沟槽开挖
7.3.3 本条规定了沟槽底部开挖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对设计无规定时,提供了开挖宽度的计算公式,对于大口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沟槽开挖底部宽度,可结合土质、施工方案与设备等情况进行调整。
7.4 沟槽支护
7.4.2 鉴于国内一些管道工程支护结构设计由施工单位承担,因此为保证沟槽支护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规定了沟槽侧壁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供设计时采用。
7.5 基础施工
7.5.4 土弧基础的施工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挖弧法,即对原土开挖成土弧,工程中较少采用;另一种是填弧法,即采用砂砾回填成型。本条特别强调采用填弧法施工时,土弧基础支承角部分填充的密实性要求,以保证管道工程质量。
8 管道功能性试验
9 工程验收
9 工程验收
9.0.2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是关于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工程施工安装质量验收的规定。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是工程验收的基础,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必须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全部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个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所有隐蔽分项工程必须进行隐蔽验收,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时,不得进行下道分项工程施工。本条与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的规定一致。
分项工程验收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等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分项工程所含验收批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质量保证资料和试验检测资料应齐全,验收批质量检验全部合格后,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
9.0.3 管道单位工程经施工单位自行检验合格后,应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应由建设单位按规定组织验收。施工、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有关负责人以及该工程的管理或使用单位有关人员应参加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