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防腐蚀涂装技术规程 CECS 343:2013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钢结构防腐蚀涂装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ainting and anticorrosion of steel structures
CECS 343:2013
主编单位:中国钢结构协会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施行日期:2013年10月1日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145号
关于发布《钢结构防腐蚀涂装技术规程》的公告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6年第一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2006)建标协字第12号]的要求,由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钢结构防腐蚀涂装技术规程》,经本协会防腐蚀专业委员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CECS 343:2013,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二〇一三年七月二十五日
前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6年第一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2006)建标协字第12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参考有关国内外技术标准,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近十余年来我国建筑钢结构的应用与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与长期以来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涂装工程所表现出的技术标准缺失、设防标准过低和施工质量不高等滞后的现状形成很大反差,也导致钢结构耐久性降低的问题日益突显。为此,编制本规程,对规范和指导钢结构防腐蚀涂装工程的合理设防,提高钢结构的耐久性和保证工程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环境条件对钢结构腐蚀作用的分类、防腐蚀涂装工程设计、防腐蚀工程材料、防腐蚀涂装工程施工、工程验收、使用期内维护管理等。
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1986]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推荐给工程设计、施工、建设、监理等单位及工程技术人员采用。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防腐蚀专业委员会归口管理,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邮政编码:100088)。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径寄解释单位。
主编单位:中国钢结构协会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常州鸿珺聚苯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中建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廊坊立邦涂料有限公司
华北电力设计研究院
沈阳航达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远达国际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宝钢钢构有限公司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辽宁鞍特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赛博思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张大厚 柴昶(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王凤宪 马绅 文双玲 卞宗舒 田启良 刘迎春 刘风仙 庄继勇 李文 张剑 肖谨 杨强跃 周观根 陈少昌 贺明玄 董超 董晓辉 韩长智 蔡玉春
主要审查人:陈禄如 李国强 何进源 范重 贺贤娟 张炎明 吴明超 郭剑云
1 总则
1 总则
1.0.1 为防止或减轻大气与侵蚀性气态介质环境对建筑钢结构的腐蚀作用,使钢结构防腐蚀涂装设计与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大气环境或有侵蚀性气态介质环境中建筑物和构筑物钢结构防腐蚀涂装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1.0.3 本规程的防腐蚀设防原则和基本规定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2及《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等制定的。钢结构的防腐蚀涂装工程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护结合的原则,并综合考虑介质环境的腐蚀性、建筑物的重要性和维护条件,在建筑全寿命经济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长效防腐蚀涂装措施,并保证防腐蚀涂装的施工质量。
1.0.4 钢结构防腐蚀涂装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 术语
2.0.1 腐蚀性分级 corrosiveness classification
在腐蚀性介质长期作用下,根据其对建筑材料劣化的程度,即外观变化、重量变化、强度损失以及腐蚀速度等因素,所综合评定出的腐蚀作用程度等级。
2.0.2 防护层使用年限 service life of protective layer
在合理设计、正确施工和正常使用与维护的条件下,防腐蚀涂(镀)层预估的使用年限。一般指该防护配套体系达到第一次大修前的使用年限。
2.0.3 涂装 painting
以各类涂层涂覆于钢材表面工艺的总称。
2.0.4 钢材表面锈蚀等级 rust grades of steel surfaces
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GB/T 8923.1规定的钢材初始表面锈蚀状态分级标准,共分为A、B、C、D四个等级,用于涂装前钢材锈蚀等级的评定。
2.0.5 钢材表面除锈等级 preparation grades of steel surfaces
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GB/T 8923.1规定的钢材表面进行除锈处理后的表面状态分级标准。以代表除锈方法的字母“Sa(喷射除锈)”、“St(手工及动力工具除锈)”与表示消除程度的数字组合表示。如
、St3等。
2.0.6 喷射或抛射除锈 blast preparation
利用机械设备将一定粒度的钢丸、石英砂等硬质磨料,高速喷射到钢材表面进行除锈的方法。
2.0.7 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 hand or power tool preparation
用手工或手持动力工具,对钢材表面进行打磨除锈的方法。
2.0.8 涂料 coating
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功能(如绝缘、防腐、标志等)固态涂膜的涂装材料之总称。
2.0.9 涂层配套 coat matching
能相容的各类涂层间在材料选用、结构搭配、涂装工艺等方面合理组合形成的复合涂层。
2.0.10 热喷涂 thermal spraying
在喷涂枪内或外将喷涂材料加热到塑性或熔化状态,然后喷射于经预处理的基体表面上,基体保持未熔状态形成涂层的方法。
2.0.11 热镀锌 hot dip galvanizing
将经过表面处理的钢构件全部浸入熔融的锌液中一定时间,使钢构件表面获得均匀金属锌镀层的工艺方法。
2.0.12 附着力 adhesion
涂层与被涂面之间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所产生的结合力的坚牢程度。被涂面可以是裸底材也可以是涂层底材。
2.0.13 表面粗糙度 surface profile
结构作表面处理后表面不平或粗糙程度的度量标准,一般表示为表面轮廓的最高峰相对于最低谷的高差。
2.0.14 耐候钢 atmospheric corrosion resisting steel
在钢中添加了铜、铬、镍等合金而具有良好耐大气腐蚀性能的低合金结构钢。
2.0.15 彩色涂层钢板 prepainted steel sheet
在经过表面预处理的基板(镀锌或锌铝钢板)上连续涂覆带色有机涂料后,进行烘烤固化而成的彩色涂层钢板。
3 环境条件对钢结构腐蚀作用的分类
3 环境条件对钢结构腐蚀作用的分类
3.0.1 进行钢结构防腐蚀涂装的设计与施工时,所依据的大气环境腐蚀作用分类,应符合表3.0.1的规定。
表3.0.1 大气环境腐蚀作用的分类
3.0.2 进行有腐蚀性气态介质作用的工业建筑和构筑物钢结构防腐蚀涂装设计与施工时,其腐蚀作用的分类应符合表3.0.2的规定。
表3.0.2 气态介质对钢结构的腐蚀性作用的分类
3.0.3 进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防腐蚀涂装的设计与施工时,所依据的大气环境腐蚀作用分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的规定。
4 防腐蚀涂装工程设计
5 防腐蚀工程材料
5 防腐蚀工程材料
5.0.1 用于钢结构防腐蚀涂装工程的材料,必须具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其质量和材料性能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2或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镀锌钢板、彩涂钢板及耐候钢等钢材应提供质量合格证书。
5.0.2 涂料的质量、性能和检验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用钢结构防腐涂料》JG/T 224的规定。同一涂层体系中各层涂料的材料性能应能匹配互补,并相互兼容结合良好。
5.0.3 防腐底涂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锌、铝和含锌、铝金属层的钢材,其底涂料应采用锌黄类,不得采用红丹类;
2 在有机富锌或无机富锌底涂料上,宜选用环氧云铁或环氧铁红的涂料,不得采用醇酸涂料。
5.0.4 钢材基层上防腐面涂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用于酸性介质环境时,宜选用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聚氨酯、氯化橡胶、聚氯乙烯萤丹、高氯化聚乙烯类涂料;用于弱酸性介质环境时,可选用醇酸涂料。
2 用于碱性介质环境时,宜选用环氧树脂涂料,也可选用本条第1款所列的其他涂料,但不得选用醇酸涂料。
3 用于室外环境时,可选用氟碳、聚硅氧烷、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聚氨酯、丙烯酸环氧、氯化橡胶、聚氯乙烯萤丹、高氯化聚乙烯和醇酸等涂料,不应选用环氧、环氧沥青、聚氨酯沥青和芳香族聚氨酯等涂料及过氯乙烯涂料、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涂料、聚苯乙烯涂料与沥青涂料。
5.0.5 热喷涂锌、铝或锌铝合金所用喷涂材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热喷涂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锌、铝及其合金》GB/T 9793的规定。铝合金可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3190中的LF5,即含镁5%的铝合金。
5.0.6 金属热喷涂层表面所用的封闭涂层可采用磷化底涂料或双组分环氧涂料、双组分聚氨酯、双组分环氧或双组分聚氨酯等涂料。
5.0.7 所用镀锌板、镀铝锌板、彩色涂层钢板和耐候钢的质量和材料性能要求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镀锌板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GB/T 2518规定的S250或S350结构级钢板;板面镀层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要求时,在微侵蚀、弱侵蚀或中等侵蚀环境中,其相应双面镀锌量不应低于180g/m2、250g/m2或280g/m2;
2 热镀铝锌合金基板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连续热镀铝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GB/T 14978规定的S250或S350结构级钢板;板面镀层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要求时,在微侵蚀、弱侵蚀或中等侵蚀环境中,其相应双面镀层重量不应低于100g/m2、120g/m2或150g/m2;
3 压型钢板用彩色涂层钢板的材质、性能与镀锌量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压型钢板》GB/T 12755的规定;
4 耐候钢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耐候结构钢》GB/T 4171规定的焊接结构用耐候钢。
6 防腐蚀涂装工程施工
7 工程验收
7 工程验收
7.0.1 钢结构防腐蚀涂装工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2、《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 50224和本规程的规定进行验收。未经验收的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7.0.2 钢结构防腐蚀涂装工程的验收应提交下列资料:
1 防腐蚀涂装作业单位的资质证书与质量管理文件(质量管理体系、工程技术标准、技术质量控制措施等);
2 原材料质保书、施工方案或涂装专项方案、涂装工艺评定报告;
3 各项质量检验报告;
4 钢结构防腐蚀涂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5 设计变更单、材料代用单;
6 修补、返工记录。
7.0.3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按照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进行。钢结构分部(子分部)工程中分项工程划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24的规定进行。钢结构分项工程应由一个或若干检验批组成,各分项工程检验批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规定进行划分。
7.0.4 防腐蚀涂装分项工程检验批,应按钢结构加工的检验批划分。检验项目应按主控项目与一般项目分别控制、检查其质量,前者包括原材料进场检验(涂料类的品种、型号、规格和性能质量)、表面处理、涂装过程(涂装施工条件、涂装配套系统、施工工艺和涂装间隔时间)、涂层层数和厚度检验、附着力检测各项;后者包括涂层表面质量、涂装后涂层的养护时间、损坏涂层的修复、标志检查等项。
7.0.5 分项工程检验批合格质量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控项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24和本规程质量标准的要求;
2 一般项目其检验结果应有80%及以上的检查点(值)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24与本规程质量标准的要求,且最大值不应超过其允许偏差值的1.2倍;
3 质量检查记录、质量证明文件等资料应完整。
7.0.6 分项工程合格质量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分项工程所含的各检验批均应符合本规程质量标准;
2 分项工程所含的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7.0.7 钢结构防腐蚀涂装工程质量的验收必须采用经计量检定、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
7.0.8 钢结构防腐蚀涂装工程施工质量未能达到验收标准时,应进行返修处理,达标后再行验收。经返修仍未达标的工程,严禁验收。
7.0.9 钢结构防腐蚀涂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应按表7.0.9填写验收记录。
表7.0.9 钢结构(防腐涂料涂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8 使用期内维护管理
8 使用期内维护管理
8.0.1 在钢结构设计文件的防腐蚀涂装专项内容中,应明确提出使用期内的检查与维护要求。
8.0.2 钢结构使用单位应制定相应的维护管理规定,检查维护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在执行中应做到:
1 保持结构的环境清洁,不潮湿;结构表面无积水、无结露,积灰能定期清扫;
2 受高温影响或湿度较大的结构部位,应采取有效的隔护或通风降湿措施;
3 有侵蚀性介质的生产车间内,应采取对生产工艺设备封闭或者有组织排气等措施,减少气态介质与钢结构的接触时间,防止液态介质与钢结构接触;
4 定期检查结构防腐涂层的完好情况,及时修补局部涂层出现破损、劣化的部位。根据使用条件与涂层劣化情况,经一定年限后进行防腐涂层的大修;
5 所有检查维修工作应有规范的记录。对大型钢结构建筑物,可选择若干典型部位进行定点、定时检查;对有遮挡不便检查的部位,可选择一定部位设检查孔或采取挂板观测的方法进行检查。
8.0.3 经检查发现涂层有下列劣化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局部清理与涂层维修:
1 普通涂层表面有0.2%~0.5%出现锈迹;
2 热镀(喷)锌涂层表面有2%出现锈迹;
3 热镀(喷)锌再加复合涂层的表面有5%出现锈迹;
4 热喷涂铝再加复合涂层的表面有1%出现锈迹。
8.0.4 已使用钢结构在进行防腐蚀涂层的维修施工前,应对旧涂层的表面质量状态进行检查与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维修涂装的设计、施工方案。检查、评估的内容应包括下列各项:
1 旧涂层表面锈蚀等级的确定;
2 旧涂层附着力的测定;
3 旧涂层表面劣化等级(涂膜光泽度、变褪色度、劣化与涂层粉化程度)的确定。
上述三项检查与判定的方法和等级标准应按附录C确定。
8.0.5 对旧有涂层状态检查点应进行定期检查,其检查间隔周期可按涂层表面质量等级,按表8.0.5确定。
表8.0.5 旧涂层点检的周期
注:各类表面状态等级按附录C确定。
8.0.6 对旧有涂层进行清理及重新涂装时,可按旧涂层不同状态采用下列方法进行其表面处理:
1 较完好的涂层表面——保存完好的涂膜表面清理去除表面油污;
2 轻微老化的涂膜表面——对表面粉化和涂膜外表面磨损处,或有细微裂缝和气泡处进行仔细的清理、清洗,并使其干燥;
3 一般老化的涂膜表面——其防护层通常完好和有粘结力,可对其粉化、气泡破裂与轻微锈迹处,以刮刀或钢丝刷彻底清理、清洗并使其干燥;
4 严重老化的涂膜表面——其防护层已经老化到可以感知的程度,对已丧失了粘接力、有明显腐蚀和气泡处,应用动力工具彻底清理到原金属表面。
8.0.7 在局部去除原有失效涂层时,宜按其表面质量状态合理地确定清除范围。在选用重新涂装的涂层材料时应考虑新旧涂层材料的相容性。
8.0.8 维护涂装及表面处理的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应符合本规程第6、7章的规定。
附录A 常用防腐涂层配套
附录A 常用防腐涂层配套
表A 常用防腐涂层配套
续表A
续表A
注:1 涂层厚度系指干膜的厚度;
2 当采用正硅酸乙酯富锌底涂料、硅酸锂富锌底涂料、硅酸钾富锌底涂料时,宜为一道;当采用环氧富锌底涂料、聚氨酯富锌底涂料、硅酸钠富锌底涂料和冷涂锌底涂料时,宜为2道;
3 钢结构设计宜优先选用环保、防锈、耐腐蚀、耐候性能优异的涂料。
附录B 露点换算表
附录B 露点换算表
表B 露点换算表
附录C 旧有涂层表面状态的检查与等级标准
附录C 旧有涂层表面状态的检查与等级标准
C.0.1 旧涂层表面锈蚀率的分级应按表C.0.1确定。
表C.0.1 旧涂层锈蚀率分级表及标准图
C.0.2 旧涂层附着力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旧涂层附着力应按下列步骤测定:
1) 用划纸刀在涂膜上作X形划痕,X形切割线交角约为30°,两切割线长度约为40mm,每道切割线应划到钢材基体;
2) 再用宽18mm~24mm、长约50mm透明胶带紧贴在划X部位(图C.0.2),并用橡皮块捋压除去气泡;
图C.0.2 附着力测定法示意
1-透明胶带
3) 在胶带粘贴(1~2)min后,沿与基体成35°~45°方向迅速揭除胶带(约0.5s)。
2 附着力等级应按表C.0.2的标准进行评定,用目视法观察划X部位涂膜剥落程度,按表C.0.2规定求出涂膜附着力点数、等级。
表C.0.2 附着力点数及等级
C.0.3 旧涂层表面劣化(涂膜光泽度、变褪色、粉化程度)等级应按表C.0.3确定。
表C.0.3 漆膜光泽、变褪色、粉化程度等级划分
本规程用词说明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引用标准名录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2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2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
《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GB/T 2518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3190
《耐候结构钢》GB/T 4171
《色漆和清漆 拉开法附着力试验》GB/T 5210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6514
《涂漆作业安全规程 安全管理通则》GB 769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7692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GB/T 8923.1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第2部分:已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局部清除原有涂层后的处理等级》GB/T 8923.2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第3部分:焊缝、边缘和其他区域的表面缺陷的处理等级》GB/T 8923.3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286
《热喷涂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锌、铝及其合金》GB/T 9793
《热喷涂涂层厚度的无损测量方法》GB/T 11374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热喷涂 操作安全》GB 11375
《建筑用压型钢板》GB/T 12755
《金属覆盖层 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13912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 第2部分:磨料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等级的测定方法比较样块法》GB/T 13288.2
《连续热镀铝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GB/T 14978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评定试验 第3部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的灰尘评定(压敏粘带法)》GB/T 18570.3
《建筑用钢结构防腐涂料》JG/T 224
条文说明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钢结构防腐蚀涂装技术规程
CECS 343:2013
条文说明
1 总则
1 总则
1.0.1 据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中国工业和自然环境腐蚀问题调查与对策》统计分析,由于不重视工程防腐,低标准设防、防腐蚀涂装措施不当或工程质量低劣以及环境污染加重腐蚀等原因,近年来我国每年腐蚀总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5%,而其中钢结构建筑物、构筑物和桥梁等土木建筑的腐蚀损失约可占到总损失量的20%以上。十余年来我国建筑钢结构的应用与发展十分迅速,但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涂装工程却由于技术标准缺失、设计概念滞后、设防标准过低和施工质量不高等原因,长期以来与钢结构建造技术的发展形成很大反差,也导致钢结构耐久性降低的隐患问题更为突显。为此编制本规程以指导钢结构工程防腐蚀涂装的设计与施工,对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建筑钢结构的耐久性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条阐明了编制本规程的目的。
1.0.3 本条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提出了钢结构防腐蚀设防的原则和基本要求。针对当前实际工程中不重视防腐蚀设防,片面降低防腐蚀涂装费用、设防标准和施工质量低等情况,强调应以预防为主,防护结合的原则,并在进行全寿命周期经济分析的基础上从严和合理的进行设防。即应以结构施工、使用维护全周期中总费用和耐久性要求的优化关系,以及性价比的合理性来确定设防标准,并采用长效防腐蚀涂装措施。同时对除锈涂装施工和验收应从严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2 术语
2 术语
本规程内容涉及钢结构和防腐蚀两个专业,为方便对规程的理解与应用,本章定义了相关的主要术语。
3 环境条件对钢结构侵蚀作用的分类
3 环境条件对钢结构侵蚀作用的分类
3.0.1 我国现行大气环境腐蚀性分类标准《大气环境腐蚀性分类》GB/T 15957-1995颁布较早,其分类条件需首先判定大气中腐蚀介质(二氧化硫、氯、氟化氢等)的类别与含量,在实际工程中不便应用。经分析比较,并根据专家建议与工程实用要求,本条分类标准完全引用了认可度较高的国际标准《钢结构防护涂料系统的防腐蚀保护》ISO 12944:1998的分类规定。该标准概念清晰,系统性与实用性强,本条表中微腐蚀、中腐蚀、弱腐蚀与强腐蚀类别,分别对应于该标准的C1、C2、C3、C4四个级别。
3.0.2 本条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列入了气态介质环境的侵蚀作用分类,此分类标准仅适用于生产工艺排放侵蚀性介质的,或处于侵蚀性介质气态环境中的工业建筑或构筑物钢结构的防腐蚀涂装工程设计。当钢结构处于腐蚀性液态或固态条件下时,其腐蚀性等级分类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的规定执行。
3.0.3 腐蚀损伤对冷弯薄壁型钢(t≤6mm)结构的安全性有更不利的影响,其防腐蚀涂装设计与施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的专门规定执行。
4 防腐蚀涂装工程设计
5 防腐蚀工程材料
5 防腐蚀工程材料
随着防腐蚀工程技术的发展,其用材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除普通油漆类涂料外,富锌系列与氟碳系列等高性能涂料、锌(铝)热喷涂防护以及彩色涂层钢板、锌(铝)镀层钢板等都已有较广泛的应用。2010年广州新电视塔的高空(450m~610m)桅杆还采用了Q420NH高强度焊接耐候钢。本节对防腐蚀涂料的材料选用、性能要求、质量要求和应依据的标准等做出了统一规定。其中第5.0.3、5.0.4条关于面涂料和底涂料的规定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的有关规定而提出的。
6 防腐蚀涂装工程施工
7 工程验收
7 工程验收
工程验收包括施工质量检查、技术资料汇总两大类工作。工程验收阶段的施工质量检查,是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后一道关口,直接决定着工程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在总结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和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本规程依据相关标准,对钢结构涂装防腐蚀工程质量的验收作出了细化的规定,应作为规范工程验收的依据遵照执行。
8 使用期内维护管理
8 使用期内维护管理
钢结构防腐蚀涂装施工所形成的防腐蚀保护膜,由于其施工原因而可能存在未能在验收环节检出的初始缺陷,加之使用过程中涂层老化等原因,会导致防腐蚀涂装体系功能降低和使用寿命的缩短。因此必须重视使用期内的维护管理,并将其视为整个钢结构建筑物安全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此外还应注意的是,此项工作的责任主体是使用者本身,故使用者应有这种明确的意识,重视此项工作并在使用期内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安排人 员组织实施。
本章是结合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在1990年承担的《宝钢钢结构涂层、铝围护结构腐蚀检查及防腐蚀维修技术措施》科研项目成果,以及为应用该项技术成果而协助宝钢有关部门编制的企业标准《钢结构涂层维修技术标准》(BCNOJT 010-2007),在宝钢数十万吨厂房钢结构涂层防腐蚀维护工程实际应用20余年的经验,并结合其他企业的钢结构防腐蚀涂层维护经验,总结、汇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