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GB/T 50640-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GB/T 50640-201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1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813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640-2010,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年十一月三日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在对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现状进行深入谰研,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为11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评价框架体系、环境保护评价指标、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组织和程序。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至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北京三里河路15号中建大厦;邮政编码:100037),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及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北京远达国际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易军 官庆 肖绪文 王玉岭 龚剑 杨榕 冯跃 戴罐军 王桂玲 郝军 苗冬梅 张晶波 杨晓毅 宋波 焦安亮 苏建华 金瑞珺 赵静 董晓辉 宋凌 韩文秀 于震平 陈浩 蒋金生 陈兴华
主要审查人:叶可明 金德钧 范庆国 徐伟 潘延平 王存贵 陈跃熙 赵智缙 王甦
1 总 则
1 总 则
1.0.1 为推进绿色施工,规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方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
1.0.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 术 语
2.0.1 绿色施工 green construction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2.0.2 控制项 prerequisite item
绿色施工过程中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条款。2.0.3 一般项 general item
绿色施工过程中根据实施情况进行评价,难度和要求适中的条款。2.0.4 优选项 extra item
绿色施工过程中实施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条款。2.0.5 建筑垃圾 construction trash
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加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料。2.0.6 建筑废弃物 building waste
建筑垃圾分类后,丧失施工现场再利用价值的部分。2.0.7 回收利用率 percentage of recovery and reuse
施工现场可再利用的建筑垃圾占施工现场所有建筑垃圾的比重。2.0.8 施工禁令时间 prohibitive time of construction
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禁止施工的时间段。2.0.9 基坑封闭降水 obdurate ground water lowering
在基底和基坑侧壁采取截水措施,对基坑以外地下水位不产生影响的降水方法。
3 基本规定
3 基本规定
3.0.1 绿色施工评价应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对象进行评价。
3.0.2 绿色施工项目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实施目标管理。
2 根据绿色施工要求进行图纸会审和深化设计。
3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应有专门的绿色施工章节,绿色施工目标明确,内容应涵盖“四节一环保”要求。
4 工程技术交底应包含绿色施工内容。
5 采用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进行施工。
6 建立绿色施工培训制度,并有实施记录。
7 根据检查情况,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8 采集和保存过程管理资料、见证资料和自检评价记录等绿色施工资料。
9 在评价过程中,应采集反映绿色施工水平的典型图片或影像资料。3.0.3 发生下列事故之一,不得评为绿色施工合格项目:
1 发生安全生产死亡责任事故。
2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并造成严重影响。
3 发生群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责任事故。
4 施工中因“四节一环保”问题被政府管理部门处罚。
5 违反国家有关“四节一环保”的法律法规,造成严重社会影响。
6 施工扰民造成严重社会影响。
4 评价框架体系
4 评价框架体系
4.0.1 评价阶段宜按地基与基础工程、结构工程,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工程进行。
4.0.2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依据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和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五个要素进行评价。
4.0.3 评价要素应由控制项、一般项、优选项三类评价指标组成。
4.0.4 评价等级应分为不合格、合格和优良。
4.0.5 绿色施工评价框架体系应由评价阶段、评价要素、评价指标、评价等级构成。
5 环境保护评价指标
6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7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8 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
9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指标
10 评价方法
10 评价方法
10.0.1 绿色施工项目自评价次数每月不应少于1次,且每阶段不应少于1次。
1O.0.2 评价方法
1 控制项指标,必须全部满足;评价方法应符合表10.0.2-1的规定:表10.0.2-1 控制项评价方法
评分要求 结 论 说 明 措施到位,全部满足考评指标要求 符合要求 进入评分流程 措施不到位,不满足考评指标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一票否决,为非绿色施工项目 2 一般项指标,应根据实际发生项执行的情况计分,评价方法应符合表10.0.2-2的规定:
表10.0.2-2 一般项计分标准
评分要求 评分 措施到位,全部满足考评指标要求 2 措施基本到位,部分满足考评指标要求 1 措施不到位,不满足考评指标要求 0 3 优选项指标,应根据实际发生项执行情况加分,评价方法应符合表10.0.2-3的规定:
表10.0.2-3 优选项加分标准
评分要求 评分 措施到位,全部满足考评指标要求 1 措施基本到位,部分满足考评指标要求 0.5 措施不到位,不满足考评指标要求 0 10.0.3 要素评价得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般项得分应按百分制折算,并按下式进行计算:A=B/C×100 (10.0.3)
式中:A——折算分;
B——实际发生项条目实得分之和;
C——实际发生项条目应得分之和。
2 优选项加分应按优选项实际发生条目加分求和D;
3 要素评价得分:要素评价得分F=一般项折算分A+优选项加分D。10.0.4 批次评价得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批次评价应按表10.0.4的规定进行要素权重确定:表10.0.4 批次评价要素权重系数表
评价要素 地基与基础、结构工程、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 环境保护 0.3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0.2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0.2 节能与能源利用 0.2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0.1 2 批次评价得分E=∑(要素评价得分F×权重系数)。
10.0.5 阶段评价得分G=∑批次评价得分E/评价批次数。
10.0.6 单位工程绿色评价得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位工程评价应按表10.0.6的规定进行要素权重确定:表10.0.6 单位工程要素权重系数表
评价阶段 权重系数 地基与基础 0.3 结构工程 0.5 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 0.2 2 单位工程评价得分W=∑阶段评价得分G×权重系数。
10.0.7 单位工程绿色施工等级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判定:
1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
1)控制项不满足要求;
2)单位工程总得分W<60分;
3)结构工程阶段得分<60分。
2 满足以下条件者为合格:
1)控制项全部满足要求;
2)单位工程总得分60分≤W<80分,结构工程得分≥60分;
3)至少每个评价要素各有一项优选项得分,优选项总分≥5。
3 满足以下条件者为优良:
1)控制项全部满足要求;
2)单位工程总得分W≥80分,结构工程得分≥80分;
3)至少每个评价要素中有两项优选项得分。优选项总分≥10。
11 评价组织和程序
本标准用词说明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 条文中指明应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引用标准名录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 386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
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GB/T 50640-2010
条文说明
1 总 则
1 总 则
1.0.1 本标准旨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绿色施工的指导思想,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构筑物现场施工的绿色施工评价方法进行规范,促进施工企业实行绿色施工。
1.0.3 有关标准包括但不限于: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收规范》GB 50339、《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10。
2 环境保护相关国家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 12524、GB 18580~18588。
2 术 语
2 术 语
2.0.5、2.0.6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包括两部分,一是将建筑垃圾进行收集或简单处理后,在满足质量、安全的条件下,直接用于工程施工的部分;二是将收集的建筑垃圾,交付相关回收企业实现再生利用,但不包括填埋的部分。
3 基本规定
3 基本规定
3.0.1 绿色施工的评价贯穿整个施工过程,评价的对象可以是施工的任何阶段或分部分项工程。评价要素是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五个方面。
3.0.2 本条规定了推行绿色施工的项目,项目部根据预先设定的绿色施工总目标,进行目标分解、实施和考核活动。要求措施、进度和人员落实,实行过程控制,确保绿色施工目标实现。
3.0.3 本条规定了不得评为绿色施工项目的6个条件。
6 严重社会影响是指施工活动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的情况,如造成相邻房屋出现不可修复的损坏、交通道路破坏、光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并引起群众性抵触的活动。
4 评价框架体系
4 评价框架体系
4.0.1 为便于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定量考核,将单位工程按形象进度划分为三个施工阶段。
4.0.2 绿色施工依据《绿色施工导则》“四节一环保”五个要素进行绿色施工评价。
4.0.3 绿色施工评价要素均包含控制项、一般项、优选项三类评价指标。针对不同地区或工程应进行环境因素分析,对评价指标进行增减,并列入相应要素进行评价。
4.0.5 绿色施工评价框架体系如图1。
图1 绿色施工评价框架体系
5 环境保护评价指标
6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7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8 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
9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指标
10 评价方法
10 评价方法
10.0.1 本条规定了绿色施工项目自评价的最少次数。采取双控的方式,当某一施工阶段的工期少于1个月时,自评价也应不少于1次。
10.0.2 本条规定了指标中的控制项判定合格的标准,一般项的打分标准,优选项的加分标准。
10.0.4 根据各评价要素对批次评价起的作用不同,评价时应考虑相应的权重系数。根据对大量施工现场的实地调查、相关施工人员的问卷调研,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批次评价时各评价要素的权重系数表(表10.0.4)。
10.0.6 本条规定了单位工程评价中评价阶段的权重系数。考虑一般建筑工程结构施工时间较长、受外界因素影响大、涉及人员多、难度系数高等原因,在施工中尤其要保证“四节一环保”,这个阶段在单位绿色施工评价时地位重要,通过对大量工程的调研、统计、分析,规定其权重系数为0.5;地基与基础施工阶段,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实施绿色施工的难度都较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阶段大,所以,规定其权重系数分别为0.3和0.2。
11 评价组织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