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标准 JGJ 376-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标准
Standard for building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repair
JGJ 376-2015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6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985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标准》的公告现批准《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376-2015,自2016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7.1.2、7.1.5、7.1.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5年11月30日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评估;5.材料与系统要求;6.设计;7.施工;8.验收。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地址:上海市复兴西路193号;邮政编码:200031)。
本标准主编单位: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
青岛海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上海宇培特种建材有限公司
成都齐能保温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上海房屋工程建设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恒年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德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丰慧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张冰 李尊强 赵为民 王金强 古小英 马小翠 王建国 郝斌 张蕊 杨霞 俞泓霞 李瑞礼 宋杰 陈达希 毕立新 仇建军 黄维 杨靖 张超 张吉鑫 马娇丽 寸金峰 程杰 毛俊华 王兆辉 翁隽 贾铭琳 陈伟忠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王培铭 郭道盛 潘延平 张德明 冼明斌 王君若 高延继 宋文军 李建中
1 总 则
1 总 则
1.0.1 为规范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修缮,有效治理外墙外保温系统质量缺陷和损伤,提高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安全性和热工性能,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外墙采用涂料、面砖等饰面材料,保温板材类、保温砂浆类和现场喷涂类的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修缮工程。
1.0.3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修缮工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 术 语
2.0.1 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repair
为治理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质量缺陷和损伤,提高外墙外保温系统安全性和热工性能,对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检查、评估和修复的活动。2.0.2 单元墙体 cell wall
未被装饰线条、变形缝等分割的连续外保温墙体。2.0.3 局部修缮 partial repair
对单元墙体局部区域的外保温系统进行检查、评估和修复的活动。2.0.4 单元墙体修缮 cell wall repair
依据外保温系统检查、评估结果,将单元墙体的外保温系统全部清除,并重新铺设外保温系统的活动。2.0.5 空鼓面积比 empty drum area ratio
单一朝向立面的外墙外保温系统空鼓总面积与该朝向外墙建筑立面净面积的比值。
3 基本规定
3 基本规定
3.0.1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应进行周期性的检查,检查周期根据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已使用年限可按表3.0.1确定。
表3.0.1 外墙外保温系统检查周期
已使用年限A(年) 检测周期 A≤9 3年 9<A<15 2年 A≥15 1年 3.0.2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复应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经济合理、美观适用。
3.0.3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外墙外保温系统修复前应进行评估;
2 当修复面积合计达到50m2及以上时,应制定修复设计方案;当修复面积合计为50m2以下时,应在评估报告中明确修复技术要点;
3 应制定修复施工方案,明确修复施工要点;
4 应对外墙外保温系统修复工程进行验收。3.0.4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复前,应对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评估,确定外墙外保温系统缺陷部位、缺陷类型和缺陷程度,并应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修复建议,出具评估报告。
3.0.5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可根据外保温系统的缺陷类型、缺陷程度和缺陷成因等,选择进行局部修缮或单元墙体修缮。
3.0.6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所用材料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严禁使用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或淘汰的材料。
4 评 估
5 材料与系统要求
6 设 计
7 施 工
8 验 收
8 验 收
8.0.1 当修复面积合计达到1000m2及以上时,修缮材料应进行现场抽样复验,主要修缮材料复验项目应符合表8.0.1的规定,抽样数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的规定。
表8.0.1 主要修缮材料复验项目
8.0.2 单元墙体修缮工程完工后,应进行现场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对整个立面墙体修复时,应进行红外热工缺陷检测;
2 当修复面积合计达到1000m2及以上时,应进行外保温系统粘结性能检测,且检测数量不应小于3处。8.0.3 修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修缮材料出厂质量证明文件、现场抽样复验报告等资料应齐全,材料性能应符合要求;
2 修复部位不应有裂缝、空鼓、渗水等明显异常情况,饰面层宜与未修复部位饰面层无明显色差;
3 当修复部位为整个立面墙体时,修复部位外墙外保温系统不应存在热工缺陷。8.0.4 修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时,应检查下列资料,且验收资料应存档:
1 评估报告;
2 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施工记录等资料;
3 材料出厂证明、合格证、现场抽样复验报告、现场检测报告;
4 工程技术及安全交底资料;
5 交工验收时的验收证明资料等。
本标准用词说明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引用标准名录
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
2 《紧固件 电镀层》GB/T 5267.1
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
4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 110
5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
6 《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JG 149
7 《建筑外墙用腻子》JG/T 157
8 《外墙保温用锚栓》JG/T 366
9 《陶瓷墙地砖胶粘剂》JC/T 547
10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 907
11 《陶瓷墙地砖填缝剂》JC/T 1004
12 《镀锌电焊网》QB/T 3897
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标准
JGJ 376-2015
条文说明
制订说明《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标准》JGJ 376-2015,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11月30日以第985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系统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工程中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
为了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1 总 则
1 总 则
1.0.1 我国既有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数量庞大。然而,由于材料、设计和施工等因素,一些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存在空鼓、开裂、渗水和脱落等质量缺陷和损伤。外墙外保温的质量问题不但会影响建筑美观,还会造成饰面层渗水,对居民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同时外墙局部区域形成“热桥”,导致保温效果下降,饰面层空鼓、脱落等问题甚至会成为居民的安全隐患,对公共安全造成影响。因此,本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检查、评估和修复行为,为今后既有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修缮提供技术支撑。
1.0.2 本条根据目前我国常用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形式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此外,由于外墙外保温系统饰面材料不同,修缮工艺也有所区别。根据饰面材料的划分,本标准适用饰面材料为涂料、面砖等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修缮。
1.0.3 本标准对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检查、评估和修复作出了规定,但各类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均有相应的标准规范。因此,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除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 术 语
2.0.1 本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修缮工程,治理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质量缺陷和损伤,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热工性能。术语“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中的“修缮”包括检查、评估、修复等活动。
2.0.3、2.0.4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缺陷类型、缺陷部位、缺陷成因各不相同,不同缺陷对保温系统的危害性也有所不同,但对于既有外墙外保温系统,一旦产生了缺陷,无论其大小,都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补、修复,否则,轻则影响保温系统的外观质量,重则影响系统的寿命、安全性。
当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局部区域产生缺陷,且根据评估结果,保温系统其他区域不存在质量隐患时,只需要进行缺陷部位的修复;当建筑的某个单元或某几个单元墙体普遍存在缺陷或质量隐患时,需要将整个单元墙体外墙外保温系统全部铲除,并重新铺设外墙外保温系统,需要强调的是,单元墙体修缮的对象并非为整栋建筑,而是单元墙体。2.0.5 单个朝向外墙建筑立面净面积指的是除去该朝向立面上门窗面积的外墙建筑立面面积,门窗面积按洞口面积计。当同一朝向外墙建筑立面具有不同外保温系统材料时,应分别计算具有同一种材料的外墙区域空鼓面积比。
3 基本规定
3 基本规定
3.0.3 本条明确了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的一般规定,应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修复要求,当修复面积合计达到50m2及以上时,应制定修复设计方案,而当修复面积合计为50m2以下时,应在评估报告中明确修复技术要点。
3.0.4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缺陷类型多样,引起缺陷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只有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因此,在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复前,需先进行评估,通过初步调查,以及红外热像法、敲击法、系统拉伸粘结强度等现场检测,评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缺陷部位、缺陷类型、缺陷程度以及成因等,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修复设计方案。
3.0.5 本标准中局部修缮与单元墙体修缮的界定是基于修复面积而言的。在实际修缮工程中,采用局部修缮或单元墙体修缮,需根据外保温系统的评估结果综合判定。需要注意的是,当外墙外保温系统局部产生缺陷时,并不一定仅对缺陷部位进行局部修缮,还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具体的缺陷类型、缺陷程度、缺陷原因等进行深入分析,若发现该外墙保温系统的缺陷分布较广,且大多缺陷已渗透、蔓延至保温层或保温材料层与基层之间,局部修缮无法彻底解决外墙保温系统的问题,此时建议将保温层全部铲除,采用单元墙体修缮。
4 评 估
4 评 估
4.1 一般规定
4.1.2 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测方法宜按现行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执行,当国家标准中无相关规定时,可以选择地方标准推荐的相关试验方法。其中,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检查宜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中的相关规定执行,外墙外保温系统热工缺陷检测宜按现行行业标准《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4.2 初步调查
4.2.1~4.2.3 本条规定了初步调查阶段应收集的资料和查勘的内容,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项目原有的相关记录和文件。外墙外保温系统检测前的资料收集和现场查勘工作很重要,了解检测对象状况和收集有关资料不仅有利于制定检测方案,而且有助于确定检测内容的重点。当缺乏有关资料时,应向相关人员及单位进行调查。
4.3 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测
4.3.1 本条规定了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测技术方案的内容。
4.3.2、4.3.3 规定了现场检查和现场检测的内容及数量。
1 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检查着重对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构造和保温材料的类型进行检查;
2 外墙外保温系统损坏情况检查时,应采用文字、图纸、照片等方法着重对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缺陷类型、缺陷面积和程度、缺陷部位进行记录;
3 外墙外保温系统热工缺陷检测着重判断缺陷部位,为明确后续修补范围提供技术依据;
4 外墙外保温系统粘结性能检测着重判断饰面层与保温材料层之间以及保温材料层与基层墙体之间的破坏状态。4.4 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测结果评估
4.4.1~4.4.3 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测的目的,是利用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测的结果评估外墙外保温系统缺陷产生的原因、缺陷面积及程度等,确定对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局部修缮还是单元墙体修缮,为后续制定合理有效的修复方案提供依据。最终的评估报告内容应完整,包括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基本情况、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测的结果、缺陷类型分析、修复处理意见等。
4.4.4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常见缺陷类型包括裂缝、空鼓、渗水。裂缝缺陷主要包括表面性裂缝、保温板拼缝处产生裂缝、保温层产生裂缝、基层结构引起裂缝等;空鼓根据其部位主要包括抹面层与饰面砖或涂料腻子层间空鼓、保温层与抹面层间空鼓、保温层本身强度不够引起空鼓、基层与保温层间空鼓等;渗水常见的包括阳台窗与墙交叉处渗水、门窗口部位渗水、女儿墙部位渗水、分隔缝部位渗水、铁爬梯和水落管等建筑构件根部渗水、墙面裂缝部位渗水等。
根据外墙外保温系统缺陷类型、缺陷面积和程度等,可采用局部修缮或单元墙体修缮方法。外墙外保温系统缺陷之间会相互影响,例如:保温层开裂,雨水沿裂缝进入保温系统后,也会导致空鼓、渗水等缺陷。结合对实际工程项目的调研情况,本标准规定,当保温砂浆类外墙外保温系统空鼓面积比大于15%或保温板材类、现场喷涂类外墙外保温系统粘结强度低于原设计值70%,或出现明显的空鼓、脱落情况时,考虑到保温系统的安全性,采用单元墙体修缮。评估结论应明确对外墙外保温系统局部修缮或单元墙体修缮。4.4.5 计算空鼓面积大小时,先确定拍摄对象与实际对象的比例尺,每幅图片至少取3个参照对象的尺寸与实际对象的尺寸进行比较,计算比例尺,并取平均值,然后计算红外热像图上空鼓部位的面积,最后根据比例尺确定实际空鼓部位面积。
5 材料与系统要求
6 设 计
7 施 工
8 验 收
8 验 收
8.0.1、8.0.2 为了控制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工程的质量,明确了修缮工程中应进行的材料检验和现场检测的内容。当修复面积合计达到1000m2及以上时,需要进行修缮材料现场抽样复验,当修复面积合计为1000m2以下时,只需检查修缮材料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对于单元墙体修缮工程,除了对修缮材料复验或检查外,还需根据修复情况进行红外热工缺陷检测或系统粘结性能检测。
8.0.3、8.0.4 规定了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内容和验收资料。单元墙体修缮后系统的粘结性能应满足评估或修复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