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 GB/T 18742.2-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
Polypropylene(PP)piping systems for hot and cold water installations-Part 2:Pipes
(ISO 15874-2:2013,Plastics piping systems for hot and cold water installations-Polypropylene(PP)-Part 2:Pipes,MOD)
GB/T 18742.2-2017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14日
实施日期:2018年5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前言
GB/T 18742《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管材;
——第3部分:管件。
本部分为GB/T 18742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 18742.2-2002《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与GB/T 18742.2-200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聚丙烯管材料为原料修改为聚丙烯混配料为原料(见第1章);
——删除了适用范围中的“工业及民用冷热水”及“不使用水作为介质的系统所用的管材”(见2002年版的第1章);
——增加了贸易性内容的注(见第1章);
——增加和更新了相关的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将“生产管材所用原材料应是符合GB/T 18742.1要求的聚丙烯管材料”修改为“生产管材用聚丙烯混配料应符合GB/T 18742.1-2017的第6章、第7章的要求(见第4章);
——本部分中将“PP-H”均修改为“β晶型PP-H”;
——管材按聚丙烯混配料分增加了β晶型PP-RCT管材(见5.1);
——管材按管系列分增加了S6.3系列,将“附录B管系列S与公称压力PN的关系”修改为“附录C管系列S与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关系(20℃,50年)”(见5.2、附录C);
——重新计算了管系列S值的选择并增加了β晶型PP-RCT管材管系列S的选择(见第6章);
——对管材外观要求重新进行了表述(见7.2);
——增加了带阻隔层管材的阻隔层和黏接层总壁厚要求(见7.3.2);
——删除了“公称外径dn12mm”的尺寸要求(见2002年版的7.4.2);
——将公称外径尺寸扩大到dn200mm(见7.3.2);
——增加了管系列S6.3的公称壁厚并注明了管系列S6.3仅适用于β晶型PP-RCT管材的说明(见7.3.2);
——增加了壁厚的允许偏差(见7.3.4);
——单独列出管材的静液压强度,修改了部分静液压应力值并增加了β晶型PP-RCT管材静液压强度(见7.4);
——增加了β晶型PP-RCT管材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要求(见7.5);
——增加了灰分、熔融温度、氧化诱导时间、95℃/1000h静液压试验后的氧化诱导时间、颜料分散、透光率、透氧率的要求(见7.5);
——修改了简支梁冲击试验合格判定要求(见7.5);
——修改了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与对应聚丙烯混配料的变化率要求(见7.5);
——删除了不透光性要求,放入本部分表8中并修改为透光率(见7.5);
——增加了“采用机械连接的管材与管件的系统适用性”的注(见7.7.1);
——重新计算内压试验的试验压力值并增加了β晶型PP-RCT管材的内压试验要求(见7.7.2);
——删除了“预应力的推算方法”,将“预应力”放人表10中(见7.7.3);
——增加了β晶型PP-RCT的预应力(见7.7.3);
——删除了GB/T 18742.2-2002中的附录A(见2002年版的附录A);
——增加和修改了试验方法(见第8章);
——增加了检验分类(见9.1);
——修改了组批和分组要求(见9.2.1、9.2.2);
——增加了定型检验项目要求(见9.3);
——增加了出厂检验项目要求,对β晶型PP-H、PP-B、PP-R、β晶型PP-RCT管材的静液压试验做了说明(见9.4.1);
——修改了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合格质量水平6.5改为接收质量限(AQL)4.0,增加了“批量范围”(见9.4.2);
——增加了控制点检验要求(见9.5);
——增加了型式检验项目要求(见9.6.2);
——修改了型式检验时间要求(见9.6.3);
——将“不合格批”修改为“不合格批(或产品)”(见9.7);
——修改了标志中产品名称的内容(见10.1.1);
——标志内容中增加了生产批号、非明装管材、带阻隔层管材的标志要求(见10.1.1);
——删除了为防止使用过程中出现混乱,不应标志PN值的条款(见2002年版的10.1.3);
——删除了“每个包装质量一般不大于25kg,也可根据用户要求协商确定”的要求(见2002年版的10.2);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ISO 15874-2:2013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见附录A);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ISO 15874-2:2013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见附录B);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系统适用性”(见附录D)。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 15874-2:2013《冷热水设备用塑料管道系统 聚丙烯 第2部分:管材》(英文版)。
本部分与ISO 15874-2:2013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部分章条编号与ISO 15874-2:2013的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本部分与ISO 15874-2:2013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附录B中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本部分采用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替代了ISO 15874-2:2013中的引用文件。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8)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白蝶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永高股份有限公司、淄博洁林塑料制管有限公司、成都川路塑胶集团有限公司、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爱康企业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金德管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机通用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宝路七星塑业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学、上海天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柴冈、李大治、黄剑、徐红越、朱利平、谢建玲、贾立蓉、李白千、邱强、涂向群、王士良、项爱民、吴文利。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8742.2-2002。
1 范 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4 材 料
5 产品分类
6 管系列S值的选择
7 要 求
8 试验方法
9 检验规则
10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附录A 本部分与ISO 15874-2:2013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
附录B 本部分与ISO 15874-2:2013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
附录C 管系列S与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关系(20℃,50年)
附录D 系统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