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目录
- 编制说明
- 1 场景
- 1.1 工程概况
- 1.2 工程特点、难点
- 1.3安全、环境要求
- 1.4 工期要求
- 1.5 施工条件及环境
- 1.6 施工季节情况
- 2施工部署及主要施工工艺
- 2.1 组织机构
- 2.2 施工总平面布置
- 2.3主要机械设备的投入
- 2.4进度计划
- 2.5主要施工工艺
- 3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
- 3.1 环境因素识别
- 3.2 危险因素识别
- 4 安全及环境管理目标
- 4.1 安全目标
- 4.2 环境管理目标和指标
- 5 管理措施
- 5.1深基坑土方开挖安全管理措施
- 5.2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 5. 3 高支模安全管理方案
- 5.4环境管理措施
- 6 监视及测量
- 6.1总要求
- 6.2 安全目标监视测量
- 6.3 环境管理目标监测
内容简介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针对深基坑开挖、人工挖孔桩、高支模等几方面进行重点描述,在编制实际施工过程的安全与环境管理方案时应全面考虑。
本预案是项目级应急预案,当启动本预案不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时,应启动上一级预案(公司级)或当地政府的应急救援预案。
1 场景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12381m2,建筑物总高度为107.8m,包括主楼地上28层,地下3层,裙楼地上8层,建筑物占地面积为7906m2,地面以上86491m2,最大单层面积8700m2,地下室面积26325m2,单层面积达8800m2。入口接待大厅最大跨度24m,高度9m。外墙采用铝板幕墙,地下室停车场采用耐磨地坪涂料,裙楼各个楼层之间在走道采用防火卷帘分隔,裙楼中庭采用网架,顶层设置设备层,将电气、空调、电讯等机房集中布置在这一层,形成一个屋顶“设备中心”,8~27层为塔楼标准层,设置室内电梯6台。屋顶层为电梯机房、水箱层等设备用房。
本工程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共198条,其中直径有2000、1600、1200三种类型,持力层为进入中风化层3500,平均桩长20米。
总承包范围包括基础土方开挖开始的所有混凝土、钢结构、机电、装修项目。
1.3安全、环境要求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为杜绝死亡和重大机械设备、急性中毒、火灾事故,避免重伤,年轻伤负伤频率控制在2‰以内,施工现场创省级“安全文明样板工地”。
环境目标为有效控制各种环境影响因素,不超标排放,杜绝重大环境影响事件,无严重环境影响行政处罚记录,环境影响投诉处理率达100%。
1.5.2 周边交通环境情况
工程地处某市商业中心,位于人民广场北侧,西临五一路, 南临八一路,北临桂花路,东北角为居民住宅楼。施工现场比较狭窄,西面靠五一路围墙内只有1.6~3.4 m的走道,北面靠桂花路围挡内只有1.5~3.4 m的走道,仅在场地南面、东面南段和北面桂花路有部分施工场地。
整个场地狭窄,难以形成车辆行驶通道,西向五一路不能设置车辆出入口,仅在东南角八一路口和北向桂花路各设一个出入口。八一路和桂花路的人流、车流集中,加之八一路实行车辆管制,附近的道路交通经常堵塞,大批工程物资设备只能在夜间进场。另外,工程的东北面为居民住宅楼,为方便周边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必须在紧靠居民住宅楼的周边设置人行通道和非机动车通道。
距项目最近的医院为市中心医院,项目经理部到医院的路线有2条。 线路1从现场东南角八一路出入口出入,经八一路、某某路、某某路到医院,整个线路狭窄,人流、车流量较多,白天高峰期经常堵车,夜间交通较为畅通,距离4公里,白天行车时间约25分钟,夜间行车时间约7分钟;线路2从现场北向桂花路出入口出入,经桂花路、某某路、某某路到医院,路面宽敞,车流量较少,但离医院较远,约7公里,行车时间约12分钟。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人员伤亡事件,白天采用线路2,夜间选用线路1转送伤员。
1.5.3 场区周边管线情况
对工程施工有影响的场区周边管线主要有:南面靠八一路侧有电讯和供水等管线,其中水管在西南角离基坑最近距离约4m;桂花路有一条下水管道穿过场区进入五一路市政管网。
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