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危害识别和风险控制是HSE管理核心所在总部通用HSE制度框架:
1、框架结构不清晰,系统性不强。手册、决定、规定、办法、指南等各类管理规则的功能定位不明确,相互之间主次关系,从属关系不清晰,现有制度也不能完全支持HSE管理关键要素的有效实施。2、关注焦点不准,覆盖面不全。现有制度主要集中在监督检查、事故、应急、责任追究、考核等方面,缺乏作业安全管理、工艺安全管理等源头控制、过程管理方面的制度。3、被动应对事故和政府法规。吸取事故教训,应对政府法规成为制度建设的主驱动力,较少主动根据作业安全分析、工艺危害分析、行为安全分析、HSE管理评估等日常工作,制订针对性制度。
4、内容宏观,可操性不强。普遍存在要求多、程序少、原则多、方法少的问题,职能界定不明确,流程描述不清晰,方法指南不到位,导致制度可操性差。 5、不注重制度培训和定期评审。普遍不重视制度的培训,制度下发即日执行,缺乏培训宣贯过程,员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些暂行制度不能及时评审,长期暂行。
特点:1、整体布局,分类设计。以HSE管理体系七大要素为制度框架,遵循PDCA原则,针对不同功能区块,整体布局,分类设计,配套开发HSE制度,131项制度基本涵盖了管理体系28个功能要素的基本要求。
2、突出对关键节点的管理控制。将“实施和运行”划分为作业安全、工艺安全、交通安全、危险物品HSE、承包商HSE、个体防护、环境管理、职业卫生、应急管理等10个类别,分别配套设计相应制度,形成针对关键环节,突出源头控制和过程管理的系列制度。
3、管理对象指向具体。减少“大而全”的制度,结合石油石化主要风险和事故教训,针对具体危害因素设计开发“小而精”的针对性制度,如针对动火、变更、废水、地下水、环境敏感区、氮气、硫化氢、设备投用、装置交接、流行病、呼吸等具体危害因素设计开发专项管理制度。
从目前已完成的43项试点制度可以看出,整体上这些制度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格式规范统一;管理流程清晰; 方法工具丰富;体现直线责任
…………
共73页,编制于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