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工程1#~4#主楼基础设计为复合地基,采用PHC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端持力层选择作用在第7层细砂层上,其基础桩桩顶标高为-12.700m,截桩头后,桩芯、桩头不再作任何处理,直接在上面铺设200mm厚砂石垫层,再浇筑100mm混凝土垫层。
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本工程1#~4#楼4层以下竖向结构多为C60混凝土,PHC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混凝土标号为C80。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可使构件截面减少,从而节约材料,降低结构自重,增加使用面积;高强混凝土的密实性高,因此它的抗渗、抗冻性能均优于普通混凝土;另外,本工程2#楼、4#楼使用预应力技术,由于高强混凝土具有变形小的特性,使构件的刚度得以提高,这对于减少预应力损失是有利的。
……
一、创新技术
总结之1:无砂混凝土小桩施工技术
总结之2:钢木组合定型模板施工技术
总结之3:扒杆综合拆卸塔吊技术
总结之4:架空层梁板模板支模施工技术
总结之5:石材幕墙与玻璃幕墙相结合施工技术
总结之6:大型项目前期策划组织技术
总结之7:平面规划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技术
二、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总结之1:复合地基处理技术
总结之2:超大基坑复合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总结之3:高强混凝土预拌及施工控制技术
总结之4:HRB400以上级钢筋应用技术
总结之5: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
总结之6:预应力施工技术
总结之7:外脚手架应用技术
总结之8:钢结构施工安装技术
总结之9:PP-R管连接与安装技术
总结之10:复杂环境超大型设备吊装技术
总结之11:新型墙体砌筑材料应用及施工技术
总结之12: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
300余页,编制于2009年,中建企业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