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工程主要使用功能:地下一层为停车库和设备机房,一楼为到达层、设备行李及办公等,二楼为出发层及候机厅等,三层为咖啡厅层,指廊夹层为旅客进出港通道。
工程规模:建筑面积为14.98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檐高36.15m
主楼采用柱帽筏板基础,指廊、连廊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主体结构采用预应力框架结构,屋面为钢结构桁架,铝镁锰复合金属屋面;
外墙采用点式和隐框玻璃幕墙以及铝板、铝塑板金属幕墙;内墙面主要有铝板墙面、花岗岩干挂墙面、面砖墙面、吸音墙面、涂料墙面等;顶棚主要有铝板吊顶、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涂料等;楼地面主要有花岗岩地面、橡胶地板地面、自流平耐磨防尘地面、地砖地面、地毯地面等。
1、工程施工的主要难点及技术措施
1)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施工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难度大
通过采用高性能微膨胀混凝土、设置后浇带和在混凝土结构中建立抗裂预压应力、设置抗裂钢筋网片等措施,有效预防了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2)钢骨柱预埋施工技术难度大
通过计算机三维放样技术和设计优化技术、分段安装、钢柱施焊方法和顺序创新等技术措施,攻克了钢骨柱节点处普通钢筋、预应力筋和钢结构的空间布置占位、钢骨柱节点混凝土浇筑和重13.6吨无固定点条件下钢骨柱的安装精确定位技术难题。
3)复杂钢结构的深化设计、制作和安装技术难度大
应用Tekla Structure软件进行深化设计,进而确定构件尺寸、空间位置和空间旋转角度,用以指导制作和安装施工;改进了胎架滑移施工工艺,实现了屋盖安装的高精度要求。
4)高大悬挑雨棚的施工技术难度大
应用预应力钢结构技术和全站仪测量放线技术,采取分段制作现场拼装整体吊装等技术措施解决了高大悬挑空间弧线性雨棚精确安装难题。
…………………
2009年编制,共70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