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逐步提高和大众环境意识的增强,国内新建火力发电厂都要求进行烟气脱硫处理。在我国,湿式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FGD)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1]。经湿法脱硫处理后的烟气水分含量高,湿度大,温度低,烟气处于全结露状态。对一台600MW机组来说,烟气中水气结露后形成的具腐蚀性水液理论计算量约每小时数十吨(亦有说几t/h),它主要依附于烟囱内侧壁并造成严重腐蚀,极大地增加烟囱造价和运行维护费用并影响电厂的正常运行[2]。为防止烟气中水蒸汽结露和提高烟气的提升高度,湿法脱硫系统中设置了后加热器(GGH),将烟温提高到80℃以上。但烟囱内筒的腐蚀问题仍不能有效解决。台塑集团在福建省漳州后石电厂投资建设6台600MW级燃煤发电机组,由于建有脱硫装置,烟囱设计咨询单位日本三菱公司要求,在2座多管式烟囱的钢内筒内表面均须挂贴1. 6mm的钛钣或镍钣用于抗稀酸液腐蚀,由此使单座烟囱投资高达8000余万元[3]。新型烟囱是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自发明专利并推广使用以来,已在天津、青岛等地建设多座,从运行结果看,新型烟囱有以下特点:
(1)降低引风机动力消耗10%,可节省能耗;
(2)保持烟囱内筒干燥,不腐蚀,对烟囱内筒材料无特殊要求,从而使烟囱造价大为降低,并且使用持久,维护方便;
(3)环保效果好,烟羽刚度大,当天气出现逆温时,不会将烟羽压至地面,不会造成污染。新型烟囱为什么具有节能、环保和不腐蚀内衬的优点?本文将根据新型烟囱的运行实践和流体力学,针对新型烟囱的典型构造,作出技术探讨,给出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