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工程主楼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A单元主体部分为十八层,B单元主体部分为十二层。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13475.42㎡。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建筑合理使用年限50年。
本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持力层为卵石层。井桩砼强度为C30。
(二)、主体工程工艺流程
1、钢筋砼工程:
抄平放线→绑扎柱钢筋→隐蔽验收→支柱模板→浇筑柱砼→拆模(砼养护)→柱上抄平弹线→搭设梁板模板支架→支梁底模→绑扎梁钢筋→封梁侧模板→支顶板模板→绑扎楼板底层钢筋→安设预埋管件→绑扎楼板上层钢筋→隐蔽验收→浇筑梁板砼(养护砼)→抄平放线上一层施工。
2、墙体砌筑:
放线→排砖→立皮数杆→挂线→砌筑(加放墙体拉结筋)→清扫墙面及落地灰。沉实后进行上口处理。
……
三、梁柱节点处模板
面板用12mm厚竹胶合板,背楞采用50×100木方,材质为烘干白松,柱箍采用槽钢,紧固螺栓采用12的螺栓。将柱模板与节点模板整体设计,螺栓连接,分开脱模,角部采用企口连接。节点柱面模采用循环企口的方法互相压接,梁口及顶侧面均用木方封口,梁口木方预留梁模面板厚度12mm。柱面接角木方可采用一正一侧方法布置,用Φ12的螺栓将两木方固定牢固。用[10定型柱箍配以钢楔安装固定,固定位置在梁底下150 mm处。
……
三、各主要分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具体措施:
(一)、模板工程
1、存在现象:
模板轴线位移;支撑间距过大,支撑不牢固,表面不平整,标高尺寸不一,跑摸漏浆。
2、原因分析:
施工员、木工翻样向操作人员交底不清;模板过旧,无轴线控制,责任不强。
3、预防措施及方法:
(1)、严格按模板设计进行施工,模板支好后及时拉线复核几何尺寸、垂直度、轴线关系、标高。支撑间距不得大于90cm,底部必须绑扫地杆,并加垫牢固可靠。
(2)、对不平整、扭曲、变形的钢模不得使用。支撑要有足够的稳定性,板拼缝要严密,坚持样板间引路,大面积支模前先做好样板间,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二)、钢筋绑扎、焊接
1、现象
(1)、箍筋弯钩度不大于135度,平直长度不够,成型尺寸不准。
(2)、箍筋、板筋间距不匀,负弯距筋高度不够,变形,柱竖向钢筋位移。
2、原因分析
(1)、下料尺寸不准,手工弯曲时角度控制不好。
(2)、绑扎前间距划线不准,绑扎时未按划线绑扎,负弯距筋钢筋马凳数量不足,浇柱砼时未采取防护措施。
……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脚手架与安全防护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模板工程、主体结构钢筋工程、主体砼工程、主体填充墙砌筑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楼地面工程、门窗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建筑安装工程等。
257页,编制于2009年。
工程进度横道图
工程进度网络图
楼梯模板支撑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