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工程框架结构,局部三层。建筑面积A区:15861.51㎡B区:13000㎡;C区:318000㎡
基础钢筋连接方法:① 钢筋接头采用直螺纹连接;② 底板及基础梁水平钢筋采用绑扎接头;③ 地下室混凝土墙竖向直径大于 14,采用直螺纹接头。
地下室钢筋施工技术措施与质量保证措施:① 钢筋须按施工进度计划进场。对锈蚀严重或进行性能不符合要求的钢筋要拒绝验收,进场钢筋须附有质保单,要求全部采用优质钢筋。所有钢筋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② 绑扎钢筋前,在垫层上弹出轴线和钢筋排列尺寸线,特别要复核暗柱及柱子位置线,并加强暗柱、柱子及剪力墙插筋的固定措施。③ 设计中所注的避雷接地,由专人负责施工,并交监理验收。④ 底板钢筋施工原则先深后浅,先底层筋后上层筋。⑤ 底板钢筋支撑,采用马櫈来支承上层钢筋的重量和作为上部操作平台承担板施工荷载。支撑间距不应超过1.0m。⑥ 在相同情况下安装钢筋,应先安装较长或较大的钢筋。⑦ 所有底板、柱、墙板插筋均应用箍筋或水平钢筋焊接固定在底板纵横向钢筋上。⑧ 安装墙、柱、楼梯等插筋后,对插筋要有临时固定措施,不得动摇。墙体立筋,水平筋安装后,随即安装拉接筋(即“S”筋)。⑨ 钢筋绑扎时,应随时注意各种构造筋的配置。⑩ 为使绑扎后钢筋网格方正,间距正确,采用5m长卡尺限位绑扎。在钢筋两端用卡尺的缺口卡住钢筋,待绑扎牢固后,去掉卡尺,可满足钢筋间距的质量要求,并加快绑扎速度。
墙模板:本工程地下室剪力墙使用泵送砼,坍落度相对较大。① 地下室墙板采用九合板作模板,九合板制作时要边角顺直,保证模板组合拼装时拼接平直密缝。② 立模前对施工缝进行处理,清除浮浆和浮动石子,用锤子凿毛,清除钢板止水带表面水泥浆。③ 在和底板施工缝交接处,除模板底部有方木靠边外,再在其下方装一方木,以防模板和已浇筑砼样板密实漏浆,而形成一条蜂窝情况。④ 在浇筑砼时,砼对模板的侧压力较大,故需在模板内外用Ф14对拉螺栓,作为外墙板拉结使用,纵横间距为500,以保证螺栓受模板侧压力在允许范围内,防止模板变形,有利于结构施工尺寸正确。墙板对拉螺栓中间焊止水片,两端各设50mm见方小木片,在混凝土浇捣完毕、拆模后取出小木片,割去螺杆后,用防水砂浆补眼。
脚手架的搭设:⑴结构外脚手架采用φ48×3.5钢管双排脚手架,工具式卡扣。双立杆,横向间距1.00m,纵向1.5m。里排离墙0.3m,步距1.8m隔层铺木脚手架。脚手架地基平整夯实并加设底座和垫板。⑵立杆基础要夯实找平,立杆应垂直在金属底座或垫木上,扫地杆应紧贴地面的立杆端部。⑶架子必须在高度每高4m,水平每隔6m时,脚手架必须同建筑物连接牢固。⑷架子外侧,斜道和平台要设1m高的防护栏杆和钉18cm的挡脚板或防护网,满挂密目阻燃安全网。
…………
共126页,编制于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