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工程共5层。主要功能:两学院实验教学及行政办公。结构形式: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基础选型: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建筑面积:25375㎡。质量标准:根据现行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收达到合格标准;力争获得“鲁班奖”。建筑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建筑使用年限50年,屋面防水等级II级,地下防水等级二级。
钢筋工程:(1) 内箍上划桩竖向钢筋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在内箍上划桩竖向钢筋位置线。2) 按划出的钢筋位置线,内箍上焊接第一节桩竖向钢筋。3)在箍笼上绑扎第一节钢筋笼外箍钢筋, 钢筋绑扎时,盘条不进行调直,滚动箍笼使盘条绕箍笼螺旋环绕,调整间距并全部绑扎钢筋交叉点。4) 内箍上焊接第二节桩竖向钢筋:做法同第一节钢筋笼5) 在箍笼上绑扎第二节钢筋笼外箍钢筋:做法同第一节钢筋笼。6) 钢筋笼运输、就位:绑扎完的钢筋笼由人工运输到挖成型的井孔旁,钢筋笼底部对准井孔且离井孔约1米处。7) 用塔吊吊装第一节钢筋笼:钢筋笼放入前先绑好砂浆垫块,按设计要求为70mm(钢筋笼四周,在主筋上每隔3~4m左右设计一个直径20mm耳环,作为定位垫块);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空位,直吊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8) 第一节钢筋笼调整保护层及钢筋笼固定: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立即调整保护层并固定钢筋笼。9) 吊装第二节钢筋笼:做法同第一节钢筋笼的吊装。10) 第二节钢筋笼和第一节钢筋笼的钢筋对位绑扎: 第二节钢筋笼和第一节钢筋笼两段钢筋笼连接时,采取搭接绑扎,接头处按50%错开,同时确保钢筋位置正确,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模板工程:后浇带模板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设后浇带。后浇带内侧面使用方木,外侧面通过绑扎钢筋固定钢板网。待浇筑混凝土完毕后拆除模板。
地下室墙体后浇带在结构施工完毕后外侧砌筑砖模,2:8灰土回填夯实、做防水后墙体内部用60系列的小钢模组拼,钢管、方木、U托等加固。顶板后浇带模板使用木胶板,方木及碗扣架钢管支撑。
墙体模板: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地下室外墙采用60、30及10型号的小钢模组拼,在宽度小于10cm的缝隙处采用加工的小方木条填塞(木条与小钢模用螺栓连接)。小钢模底部用方木顶紧,水平双钢管间距400 mm,竖向双钢管间距700mm,使用直径16的穿墙螺栓(中间焊接60×60×3止水片)连接紧固。墙体模板使用钢管、U托、花篮螺栓加固。
…………
共395页,编制于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