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工程为大型综合性社区,工程总建筑面积92625.37㎡,其中地下建筑面积14170m2,地上建筑面积78455.37m2。基础:基础类型,工程桩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工程外檐墙面为钢筋混凝土墙、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外贴70厚岩棉保温板,分户内墙墙体材料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用水参数的计算 2、施工机械用水量计算。水准网布设方法:根据测绘院给定的基准高程,用水准仪将标高引至现场内。数字化测量:本工程除细部放线外主要使用全站仪,水准仪进行外业测量,采集观测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输出测量成果。测量及数字化管理流程如下。基坑降水根据“分布分层、按需降水、动态调整”的原则进行,根据开挖深度等确定开挖涉及的土层,并根据现场地质确定土层含水率进行降水。土方工程;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条件、施工场地条件、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工程采用明挖法进行施工。第四节钢筋工程:确定本工程的关键工序为:混凝土灌注桩灌注桩、防水施工、大直径钢筋机械连接、钢筋对焊连接。框架柱、梁主筋、直径≥ 22的剪力墙分布筋均采用机械连接----滚压直螺纹套管接头。直径< 22的钢筋采用搭接绑扎连接。第五节模板工程:主体墙体全部采用12mm厚多层板及70×100竖向木龙骨配置定型模板进行施工,这种模板配置具有模板布置灵活,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良好,施工快捷等特点。第六节混凝土工程3防裂要求及有关措施1、混凝土搅拌站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选择2、要求掺入高效减水剂,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第九节防水工程:b)由于抗渗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比普通混凝土快,特别是气温较高时,要尽量保持混凝土输送的连续性。工程悬挑脚手架主要为结构施工阶段使用。
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1)深基坑支护技术。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3)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4)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5)建筑防水新技术。6)施工过程监测技术。7)微机及信息化管理技术等。
……
编制于2012年,全文12.7万余字,共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