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该工程有以下特点、难点,需要在施工组织上进行精心策划,施工方案上进行优化选择。
(1) 本工程西、北两侧紧邻马路,周围为稠密的居民区,西、北两路为附近居民工作、生活的主要交通要道,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交通不便,东南侧为现住宅楼,施工场地狭长,不利于施工现场布置、利用。
(2) 根据甲方的工期要求、施工进度计划安排,部分装修施工将处于冬期施工,外檐施工必须在冬期施工前完成,确保装修工程质量。给施工安排带来一定困难。
(3) 现浇混凝土外墙与外保温板一体化施工体系,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模板施工一次成型的难度。
(4) 外保温板(泰柏板)上粘贴面砖,存在着面砖与保温板粘结牢固性和外檐裂缝的矛盾。增加了外檐施工难度。
……
本工程东西方向长132m,设计图纸分为A、B 两段,均为地下一层加一夹层,其中A 段地上10 层,B 段地上7 层。根据上述结构形式特点,将A、B 两段各自作为一条施工线组织同时施工。其中:
基础施工阶段安排两条施工线同时施工,按后浇带划分为四个施工流水段,即每条施工线划分为两个施工流水段。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安排两条施工线同时施工,每条施工线划分为四个施工流水段。施工线、流水段划分具体详见附图。
两条施工线各施工流水段工程量基本持平,结构施工进度基本相同。B 段7 层结构封顶后,开始两段4 层以下装修施工。A 段继续完成8~10 层结构施工。B 段外檐装修待A 段结构封顶、A 段外檐装修至7 层后再与A 段同步进行7 层以下外檐施工。
……
第一节 混凝土工程
6.6.1 所有混凝土均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混凝土的水平及垂直运输采用泵送的方法,操作面采用布料机布料。
6.6.2 浇筑前的浇筑申请、施工缝留置及处理、浇筑顺序、振捣过程等要严格遵守施
工规程,严禁野蛮施工。
6.6.3 混凝土试验人员安排: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安排两名试验员负责施工试验工作。试验员由项目部主任工程师领导,必须持证上岗。试验交底: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试验的正确性,在每阶段施工前技术部门应向试
浇筑工艺及措施
基础底板混凝土:基础底板混凝土厚0.5m, 强度等级C30, 抗渗等级P8。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杂物,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2m。人工振捣时,插入式振捣和平板振捣配合使用,待混凝土表面无气泡冒出时,再用平板振捣器带浆走平,且隔20~30min 后,进行第二次复振。在混凝土初凝前用木抹子压实搓平,终凝前用铁抹子压光,木抹子搓毛。
墙体混凝土:墙体混凝土灌注前或新浇筑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部均匀浇筑5~10cm 厚与墙体混凝土同配合比的减石混凝土,减石混凝土进场后,先放入灰斗中,运至操作平台上,随铺随浇,不得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
……
6.8.6 零米以上脚手架验算
6.8.6.1 基本数据
本工程最高檐高29m(A 段), 室外地坪-0.45m, 加上部1.5m 护栏,共需搭设30m 高的脚手架。立杆横距1.30m,纵距为1.00m,小横杆间距0.5m,脚手架步距
1.4m,内立杆距建筑外墙皮距离b1=0.25m,铺设木脚手板2 层,脚手架与主体结构连接的布置,其竖向间距H1=2.80m, 结构施工荷载为4500N/m (其中大模板及其附件荷载为3500N/m,施工人员荷载为1000N/m),计算依据《简明施工计算手册》。
……
字数约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