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下载地址: 百度网盘下载链接>>

提取码:无需提取码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Code for coating design of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GB/T 51082-2015

主编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化工分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5年9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725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1082-2015,自2015年9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5年1月21日

前 言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和中国寰球工程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工程材料调查、涂料性能测试和试验,认真总结了我国工程建设的经验,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6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防火涂装、防腐蚀涂装、洁净涂装等。

    本规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化工分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际总结经验,将意见或建议寄送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国家标准《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高科技产业园创达二路1号,邮政编码:100012,E-mail:xiongwei@hqcec.com),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参加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中国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华东设计分公司

              临海市龙岭化工厂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宜兴市中电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佐敦涂料(张家港)有限公司

              江苏金陵特种涂料有限公司

              无锡市太湖防腐材料有限公司

              南通天和树脂有限公司

              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

              正臣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张家港顺昌化工有限公司

   
参加单位:北京金隅涂料有限责任公司

              阿克苏诺贝尔防护涂料(苏州)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熊威 何进源 林兰 郑洪忠 顾继红 王良伟 嵇转平 王东林 管颉 钱计兴 王香国 殷学文 雷浩 刘冬梅 白云龙 卞直兵 刘嘉东 殷树君 顾新 马勇 顾素娟 冯有富

   
主要审查人:彭小洁 王志彤 王炯 张新立 丁颖新 陈京 贾桂敬 赵冬梅 叶建华 张维秀 华卫东

1 总 则

1 总 则

1.0.1 为使工业建筑涂装设计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建(构)筑物防火、防腐蚀、洁净的涂装设计。

1.0.3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应根据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和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危及人身安全和维修困难的部位以及重要的承重结构和构件应加强防护。

1.0.4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 术 语

2.0.1 涂装 coating

    在建(构)筑物的构件表面采用涂料进行防护。

2.0.2 相容性 compatibility

    不同涂装材料之间结合不产生负面的物理、化学变化的性能。

2.0.3 涂层配套 paint system

    具有相容性的各类涂层间的组合。

2.0.4 水泥基基层 cement-based grassroots

    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的混凝土面层和水泥砂浆面层。

 

3 基本规定

.

3.1 基层表面处理

3 基本规定


3.1 基层表面处理

3.1.1 碳钢基层涂装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GB/T 8923.1和《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第2部分:已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局部清除原有涂层后的处理等级》GB/T 8923.2的有关规定。

3.1.2 碳钢表面的除锈等级,应根据涂料品种、施工条件、构件的重要程度按表3.1.2确定。

表3.1.2 碳钢表面的除锈等级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注:1 表中所列涂料品种系指直接与碳钢基层接触的底涂料或喷镀金属层的品种。

        2 新建工程和不易维修的重要构件,除锈等级不宜低于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3 抛丸或喷砂除锈的碳钢表面粗糙度要求为40μm~70μm。

        4 工厂制作的金属构配件可采用Be级除锈。

        5 采用化学转化方法除锈时,基层除锈等级应按其产品检测报告确定。

3.1.3 已经处理的碳钢表面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污染。当受到污染时,应重新进行表面处理。

3.1.4 经处理的碳钢基层宜在4h之内涂刷底层涂料。当钢材构件存放在厂房内时,不应超过16h;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5%时,应缩短间隔时间。

3.1.5 钢结构涂装时,其表面温度应至少比露点温度高3℃。

3.1.6 涂层与涂层的重涂施工应有适当间隔时间,间隔时间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确定。

3.1.7 涂装地面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无地下室的首层地面其基层应设置防潮层。

3.1.8 水泥基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固、密实;当不平整且必须找平时,宜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找平,找平后的完成面不得有起砂、脱壳、裂缝、蜂窝麻面等现象。

3.1.9 水泥基基层涂装前应干燥、清洁,混凝土基层应养护充分,在深度20mm的厚度层内,含水率不宜大于6%。

3.1.10 水泥基基层表面不应有油污或其他污染物,否则应进行处理。当采用醇酸类等不耐碱的涂料时,水泥基基层的pH值不宜大于8。

3.1.11 使用聚合物水泥基材料进行涂装时,底材应充分润湿但无积水存在,施工环境温度宜为5℃以上。

3.1.12 铝合金和镀锌基层的表面应清洁、无尘、无油污。

3.1.13 木材基层的表面宜刨光,且无尘、无油污、无树脂,含水率不应大于15%。当基层表面被油脂污染时,可先用砂纸磨光,再用汽油等溶剂洗净。

3.1.14 塑料基层在涂装前应做表面脱脂或表面粗化处理。

3.1.15 在旧有涂层上进行涂装前,若为同类涂料,应铲除松动部分,可保留坚实涂层,并应做表面粗化处理。当涂装与原涂层不同的涂料时,应先证实两种涂料间的相容性,若不相容,应彻底清除旧涂层。

 

3.2 涂层构造和涂料使用要求范

3.2 涂层构造和涂料使用要求

3.2.1 防腐蚀涂层构造可由底涂层、中间涂层、面涂层或底涂层、面涂层组成。涂层间应相互结合良好,具有相容性。

3.2.2 钢结构在腐蚀环境下,防火涂层应按下列顺序涂装:

    1 先在构件表面涂覆防腐蚀底涂料及防腐蚀中间层涂料;

    2 待防腐涂层干燥固化后再涂刷防火涂层;

    3 防火涂层干燥固化后再涂刷防腐蚀面层涂料。

3.2.3 膨胀型防火涂层表面的防护面涂层厚度不应大于100μm。

3.2.4 对高温、高湿环境中的结构构件,宜加强防护,并应避免构件表面结露。

3.2.5 涂装结束后,涂层应自然养护干燥后方可使用。化学反应类涂料形成的涂层,常温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4 防火涂装

.

4.1 一般规定

4 防火涂装


4.1 一般规定

4.1.1 生产和储存物品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的有关规定;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和构件的耐火极限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及相关专业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建(构)筑物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的有关规定;当构配件耐火极限需要采用防火涂层进行提高时,应符合本章的规定。

4.1.2 构件的防火保护涂装应根据使用环境、材料性能和耐火极限等要求选用防火涂料。

4.1.3 防火涂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火涂料不应含有石棉和甲醛,不宜采用苯类溶剂。在施工干燥后不应有刺激性气味,火灾发生时不应产生浓烟和危害生命安全的气体;

    2 防火涂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技术规定;

    3 防火涂料应与防腐蚀涂料具有相容性;

    4 膨胀型防火涂料与基层的粘结强度不应低于0.15MPa,非膨胀型防火涂料与基层的粘结强度不应低于0.04MPa;

    5 防火涂料应与使用环境相适应。

4.1.4 石油化工烃类及其他易燃易爆产品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建(构)筑物采用的防火涂料,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构件用防火保护材料 快速升温耐火试验方法》GA/T 714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其他火灾类别环境采用的防火涂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9978.1中适用于建筑纤维类火灾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4.1.5 室内裸露钢结构或薄壁型钢结构宜选用膨胀型(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4.1.6 室内隐蔽钢结构宜选用非膨胀型(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4.1.7 室外钢结构或室内潮湿部位应选用户外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4.1.8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和其他混凝土构件应采用混凝土结构的防火涂料,其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防火涂料》GB 28375的有关规定。

4.1.9 防火涂层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构件要求的耐火极限。

 

4.2 防火涂装保护范围和构件的耐火极限

4.2 防火涂装保护范围和构件的耐火极限

4.2.1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及其构件的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4.2.2 室外钢结构和易燃、易爆液(气)体设备支撑结构的耐火极限及保护范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和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化工钢结构防火保护技术规范》SH/T 3137的有关规定。

 

4.3 防火保护涂料及保护层厚度

4.3 防火保护涂料及保护层厚度

4.3.1 防火涂料分为膨胀型和非膨胀型,名称、代号及涂层厚度和适用范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防火涂料》GB 14907、《混凝土结构防火涂料》GB 28375和《饰面型防火涂料》GB 12441的有关规定。

4.3.2 构件采用膨胀型防火涂料保护时,防火保护层厚度可根据标准耐火试验检测数据,并应考虑其老化作用对耐火时间的影响确定。

4.3.3 构件采用非膨胀型防火涂料保护时,防火保护层厚度可根据标准耐火试验检测数据,按本规范附录A的计算方法确定。

4.3.4 采用膨胀型防火涂料或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实施保护时,构件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耐火时间的设计和验收均应采用国家检验测试部门的防火保护系统耐火性能评估报告数据作为依据。

 

4.4 防火保护涂层构造

4.4 防火保护涂层构造

4.4.1 钢结构采用膨胀型防火涂层的配套体系,应包含防腐蚀底涂层、防腐蚀中间涂层、防火涂层和防腐蚀面涂层。在弱、微腐蚀环境下,如防火涂层能够满足耐久性要求,可不设防腐蚀面涂层。

4.4.2 当钢结构采用非膨胀型防火涂层时,其配套体系应包含防腐蚀底涂层、防腐蚀中间涂层、防火涂层,在强、中腐蚀环境下,尚应设置防腐蚀面涂层。

4.4.3 非膨胀型防火涂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构件表面设置拉结镀锌钢丝网:

    1 厚度大于20mm;

    2 表面尺寸大于500mm×500mm;

    3 粘结强度小于0.05MPa。

4.4.4 非膨胀型防火涂层设置拉结镀锌钢丝网时,规格宜采用丝径0.5mm~1.5mm、网孔20mm×20mm~50mm×50mm;涂层拐角可做成直角或半径为10mm的圆弧形。

4.4.5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楼板防火涂层;在强、中腐蚀环境下,尚应设置防腐蚀面涂层。

4.4.6 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防火涂层构造,应根据耐火极限、使用条件、涂层性能等综合确定。防火涂层的配套可按本规范表A.0.2选用。

4.4.7 木材、塑料等可燃性装饰材料需要提高其耐火性能时,宜采用饰面型防火涂料进行保护;饰面型防火涂料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饰面型防火涂料》GB 12441的有关规定。

 

5 防腐蚀涂装

.

5.1 腐蚀性等级

5 防腐蚀涂装


5.1 腐蚀性等级

5.1.1 介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可分为强腐蚀、中腐蚀、弱腐蚀和微腐蚀,共4个等级。

5.1.2 以介质含量、环境相对湿度作为腐蚀条件时,气态介质常温时对配筋混疑土和碳钢的腐蚀性等级应按表5.1.2确定。

表5.1.2 气态介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注:1 表中*表示在露天环境下钢结构的腐蚀性等级为“中”。

        2 多种介质同时作用时,腐蚀性等级应取最高者。

5.1.3 以厚度损失值作为腐蚀条件时,气态介质对碳钢的腐蚀性等级应按表5.1.3确定。

表5.1.3 气态介质对碳钢的腐蚀性等级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5.1.4 降水年均pH值小于5.0的地区,酸雨对配筋混凝土和碳钢的腐蚀性等级宜按中腐蚀。降水年均pH值大于或等于5.0的地区,酸雨对配筋混凝土和普通碳钢的腐蚀性等级宜按弱腐蚀。

5.1.5 离涨潮海岸线距离小于1km的地区,气态介质对碳钢的腐蚀性等级宜按中腐蚀,对配筋混凝土的腐蚀性等级宜按弱腐蚀。离涨潮海岸线距离为1km~10km的地区,气态介质对碳钢的腐蚀性等级宜按弱腐蚀。

5.1.6 气态介质腐蚀性等级的综合评定,应取本规范第5.1.2条~第5.1.5条的最高者。

5.1.7 液态介质、固态介质和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的有关规定确定。

 

5.2 防腐涂层使用年限和厚度

5.2 防腐涂层使用年限和厚度

5.2.1 建筑构配件表面防腐蚀涂层的使用年限,宜分为2a~5a、5a~10a、10a~15a和大于15a,共4个年限。

5.2.2 涂层的使用年限应根据建筑构配件的重要性、维修难易程度以及建设工程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并不宜低于表5.2.2的要求。

表5.2.2 建筑构配件涂层的使用年限(a)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5.2.3 钢构件的防腐蚀涂层厚度,应根据介质的腐蚀特性、腐蚀性等级、涂层使用年限、所处环境以及涂料品种等因素综合确定。在气态介质作用下,钢构件的涂层厚度应符合表5.2.3的规定。

表5.2.3 钢构件涂层的最小厚度(μm)

涂层使用年限(a) 强腐蚀 中腐蚀 弱腐蚀 微腐蚀
10~15 280 240 200 160
5~10 240 200 160 120
2~5 200 160 120 80

    注:1 涂料的品种应符合本规范第5.3节的规定。

        2 室外工程的涂层厚度宜增加20μm~40μm。

        3 聚氯乙烯萤丹涂层、聚氯乙烯含氟萤丹涂层、高氯化聚乙烯含氟萤丹涂层和氟树脂改性聚氯乙烯涂层,可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执行。

5.2.4 在腐蚀环境中,钢结构的布置和选型应有利于提高结构自身的抗腐蚀能力,能有效地避免腐蚀性介质在构件表面的集聚或便于及时清除。当轻型钢结构用于腐蚀环境时,应加强防护。

5.2.5 彩涂压型钢板屋面和墙面的使用年限,弱腐蚀环境时宜为5a~10a,中腐蚀环境时宜为2a~5a,强腐蚀环境时应经论证评估后方可使用。

5.2.6 混凝土构件的涂层厚度,应根据介质的腐蚀特性、腐蚀性等级、使用年限以及室内外环境等条件综合确定。在气态介质作用下,混凝土构件的涂层厚度应符合表5.2.6的规定。

表5.2.6 混凝土构件涂层的最小厚度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注:1 表中有多种防护措施时,可根据腐蚀性介质和作用程度以及构件的重要性等因素选用其中的一种。

        2 涂料的品种应符合本规范第5.3节的规定。

        3 室外工程的涂层厚度宜增加20μm~40μm。

        4 混凝土表面不平处宜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局部找平。

5.2.7 涂层地面应根据腐蚀性介质的类别及作用情况,防护层使用年限和使用过程中对面层材料耐腐蚀性能、物理力学性能的要求,结合施工、维修等条件综合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涂层地面宜用于室内环境;

    2 无运输工具作用的地面可采用防腐蚀耐磨涂层或树脂自流平涂层,有小型运输工具作用的地面宜在涂层下设玻璃钢隔离层或树脂砂浆层;

    3 有机树脂涂层地面不应用于有明火作用的部位;

    4 涂层地面构造可按本规范表B.0.3的规定选用。

5.2.8 钢筋混凝土池槽的涂层衬里及厚度,可按表5.2.8的规定采用。

表5.2.8 钢筋混凝土池槽的涂层衬里及最小厚度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注:1 树脂的品种应根据腐蚀性介质、室内外环境和使用年限等条件综合确定,可选用环氧、不饱和聚酯、乙烯基酯和呋喃树脂等。

        2 本表所列防护构造的设计使用年限宜为10a~15a

        3 事故池的涂层、衬里及最小厚度应根据介质情况综合确定。

5.2.9 砌体结构表面的涂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5.2.6的规定确定。

5.2.10 砌体结构表面不平整,需要局部找平时,宜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

 

5.3 防腐涂料的选择和涂层配套

5.3 防腐涂料的选择和涂层配套

5.3.1 防腐蚀涂料品种的选择,应根据涂装基层材料、室内外环境、腐蚀性介质及腐蚀性等级、使用年限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5.3.2 在不能停产的工业建筑物或通风不良的施工环境中,应选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低的环保型涂料。

5.3.3 防腐涂层与钢铁基层的附着力(拉开法)不宜低于5MPa,涂层与混凝土基层的附着力(拉开法)不宜低于1.5MPa。当涂层厚度不大于240μm时,涂层与基层的附着力也可采用划格法进行测定,其附着力(划格法)宜为0级,不得低于1级。

5.3.4 防腐蚀面涂料的漆膜应致密,对环境介质应具有耐腐蚀性,当用于室外时尚应具有优良的耐候性。面涂料品种的选择宜符合表5.3.4的规定。

表5.3.4 面涂料品种的选择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注:1 本表主要用于气态介质腐蚀。玻璃鳞片涂料、环氧沥青涂料、聚氯酯沥青涂料也可用于液态介质腐蚀。

        2 环氧玻璃鳞片涂料、乙烯基酯玻璃鳞片涂料、聚氯乙烯含氟萤丹玻璃鳞片涂料用于含氟的酸性介质时,应选用由重晶石砂粉(硫酸钡粉)为骨料的涂料替代玻璃鳞片涂料。

5.3.5 在防火涂料、轻质耐火混凝土、耐火水泥砂浆上涂覆的防腐蚀面涂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面涂料应满足耐腐蚀性、阻燃型和耐久性的要求,使用年限宜为10a~15a;

    2 在耐火混凝土、耐火水泥砂浆和非膨胀厚型防火涂料上,应采用耐碱的面涂料;

    3 在膨胀型防火涂料上,不应采用对防火涂料膨胀性能有不良影响的面涂料;

    4 面涂层可按表5.3.5确定。

表5.3.5 在防火涂料、轻质耐火混凝土、耐火水泥砂浆上的面涂层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注:1 聚合物水泥浆可选用氯丁胶乳水泥浆、聚丙烯酸酯乳液水泥浆或环氧乳液水泥浆。

        2 在非膨胀型防火涂料粗糙表面上涂覆防腐蚀面涂料时,可先用与面涂料同类的腻子局部找平。

        3 当表中有多种防腐蚀措施时,可根据腐蚀性介质的性质和作用程度、构件的重要性等因素选用其中一种。

        4 表中“具有防腐蚀性能的防火涂料”是指防火涂料的耐久性试验均合格,而且附加耐火性能试验的衰减不大于10%的防火涂料。

        5 在可能发生冻害的潮湿环境中,防火涂料外面宜增加封闭面涂层。

5.3.6 中间层涂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中间层涂料应与底、面层涂料有良好的相容性;

    2 中间层涂料每遍的干膜厚度不宜小于60μm;

    3 在氯化橡胶、高氯化聚乙烯、氯磺化聚乙烯、环氧、聚氨酯等底、面层涂料之间,可采用相同树脂品种的中间层涂料,也可采用环氧云铁中间层涂料;

    4 在富锌底涂料与环氧、聚氨酯、氟碳、聚硅氧烷等面涂料之间宜采用环氧云铁中间涂料。

5.3.7 底层涂料品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底层涂料与钢铁基层的附着力:划圈法宜为1级,不应低于2级;划格法宜为0级,不应低于1级;

    2 在混凝土、水泥砂浆等碱性基层上,应采用耐碱性良好的底层涂料,不得采用醇酸涂料;

    3 在富锌底涂料上不得采用醇酸涂料;

    4 在锌、铝和含锌、铝金属层的碳钢表面上,应覆盖环氧底涂料或封面料;底涂料的颜料应采用锌黄类,不得采用红丹类。

5.3.8 常用防腐蚀涂层配套可按本规范附录B选用。

 

6 洁净涂装

.

6.1 一般规定

6 洁净涂装


6.1 一般规定

6.1.1 洁净涂装饰面材料的选择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基层材料特征、室内空气环境要求、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6.1.2 洁净涂装表面应满足生产产品的健康、环保、卫生要求。

6.1.3 洁净涂装构件的基层不应有起砂、脱壳、裂缝、蜂窝麻面,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层可采用1:2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不应采用混合砂浆抹面;

    2 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处宜采用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找平,不宜采用水泥砂浆找平;

    3 基层应平整坚硬,无开裂。

6.1.4 洁净室内的色彩宜淡雅柔和。室内各表面材料的光反射系数:顶棚和墙面宜为0.60~0.80,地面宜为0.15~0.35。

6.1.5 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的有关规定。

 

6.2 洁净地面涂装

6.2 洁净地面涂装

6.2.1 洁净地面应平整亮丽、坚韧耐磨、着色自由、防潮、不开裂、耐洗消、易清洁、避免眩光。

6.2.2 洁净地面基层宜采用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5,基层的平整度应为3mm/2m。

6.2.3 当环境有腐蚀性气体或液体介质时,应满足耐腐蚀的要求。

6.2.4 当环境有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介质时,地面应满足不发火花和防静电要求。防静电地面涂层表面电阻率应为1.0×10
6Ω~1.0×10
9Ω。

6.3 洁净墙面、顶棚涂装

6.3 洁净墙面、顶棚涂装

6.3.1 洁净墙面涂装应满足易清洁、耐消毒的要求。

6.3.2 洁净涂装的墙面、顶棚应平整、光滑、不起尘、避免眩光、便于除尘。

6.3.3 洁净墙面基层的平整度宜为3mm/2m。

6.4 洁净涂料的选择和涂层配套

6.4 洁净涂料的选择和涂层配套

6.4.1 洁净涂装涂料应选用难燃、不开裂、耐清洗、表面光滑、不易吸水变质发霉并有一定耐久性的涂料。

6.4.2 洁净涂料的底涂料、中间涂料和面涂料应具有相容性。

6.4.3 涂层与碳钢基层的附着力不应低于5MPa;涂层与水泥基层的附着力不应低于1.5MPa,附着力的测试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GB/T 5210的有关规定。当涂层与基层的附着力采用拉开法测试确有困难时,可采用划格法测试,其附着力不应低于1级,划格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286的有关规定。

6.4.4 水泥砂浆、混凝土、木材等基层宜选用环保型(水性)聚氨酯洁净涂料、(水性)环氧洁净涂料、无溶剂环氧洁净涂料。碳钢表面不宜直接选择水性涂料作为底涂层。

6.4.5 洁净涂装涂层配套可按本规范附录C选用。

 

附录A 非膨胀(厚涂)型防火涂层厚度计算方法和防水涂层配套

附录A 非膨胀(厚涂)型防火涂层厚度计算方法和防水涂层配套



A.0.1 在设计钢结构构件非膨胀(厚涂)型防火涂料涂层厚度时,可根据标准耐火试验得出的某一耐火极限的涂层厚度,推算不同构件达到相同耐火极限所需的同种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当g/μ≥22、a
s≥9mm和耐火极限≥1.0h时,涂层厚度应按下式计算: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式中:a——待涂构件防火涂层厚度(mm);

          g
s——标准耐火试验时钢梁每延米质量(kg/m);

          μ
S——标准耐火试验构件防火涂层接触面周长(m);

          g——待涂构件每延米质量(kg/m);

          μ——待涂构件防火涂层接触面周长(m);

          as——标准耐火试验得出的构件防火涂料涂层厚度(mm);

          k——系数,对于钢柱取1.25,对于钢梁及其他构件取1.0。

A.0.2 防火涂层的配套可按表A.0.2选用。

表A.0.2 防火涂层配套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注:1 在腐蚀环境下,膨胀型防火涂层外宜涂刷保护涂层,并应符合本规范第3.2.3条和本规范表5.3.5的规定。

        2 防火涂料品种较多,同一耐火极限防火涂料涂层的厚度可能不同,选用时应根据其测试评估报告数据确定厚度。

附录B 防腐蚀涂装涂层配套

附录B 防腐蚀涂装涂层配套

B.0.1 在气态介质作用下,碳钢表面防腐蚀涂层配套可按表B.0.1选用。

表B.0.1 碳钢表面防腐蚀涂层配套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注:表中以面层涂料的品种作为涂层的名称。

B.0.2 在气态介质作用下,混凝土和水泥砂浆表面防腐蚀涂层配套可按表B.0.2选用。


表B.0.2 混凝土和水泥砂浆表面防腐蚀涂层配套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B.0.3 涂层地面构造可按表B.0.3选用。


表B.0.3 涂层地面构造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B.0.4 埋入土中的构配件,涂层配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的有关规定。

附录C 洁净涂装涂层配套

附录C 洁净涂装涂层配套

C.0.1 薄涂型洁净涂装涂层配套可按表C.0.1选用。

表C.0.1 薄涂型洁净涂装涂层配套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C.0.2 厚涂型洁净地面涂层配套可按表C.0.2选用。

表C.0.2 厚涂型洁净地面涂层配套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

 

本规范用词说明

本规范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引用标准名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 5021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

    《色漆和清漆 拉开法附着力试验》GB/T 5210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GB/T 8923.1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第2部分:已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局部清除原有涂层后的处理等级》GB/T 8923.2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286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9978.1

    《饰面型防火涂料》GB 12441

    《钢结构防火涂料》GB 14907

    《混凝土结构防火涂料》GB 28375

    《构件用防火保护材料 快速升温耐火试验方法》GA/T 714

    《石油化工钢结构防火保护技术规范》SH/T 3137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建筑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 JGJ300-2013》

2020-11-9 8:17:40

建筑

《煤炭工业露天矿机电设备修理设施设计规范 GBT51068-2014》

2020-11-9 8:17:4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