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排水内螺旋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T/CECS 94-2019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建筑排水内螺旋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nner spiral rib pipe for building drainage
T/CECS 94-2019
主编单位: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施行日期:2019年8月1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435号
关于发布《建筑排水内螺旋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6年第二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6]084号)的要求,由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全面修订的《建筑排水内螺旋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经本协会管道结构专业委员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T/CECS 94-2019,自2019年8月1日起施行。原《建筑排水内螺旋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94:2002同时废止。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二〇一九年五月八日前 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6年第二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6]084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程。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有:
1.规程名称由《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内螺旋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改为现在的名称;
2.增加加强型内螺旋管内容;
3.增加高密度聚乙烯(HDPE)内螺旋管和聚丙烯(PP)内螺旋管内容;
4.增加钢塑复合内螺旋管内容;
5.增加加强型旋流器内容;
6.增加内螺旋管特殊双立管排水系统内容;
7.增加H管件防返流的规定;
8.增加防漏斗形水塞的规定;
9.增加内螺旋管排水系统可用于公共建筑的规定。
本规程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管材和管件、设计、施工安装和验收。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管道结构专业委员会归口管理,由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漕东支路81号漕河泾实业大厦7楼CCDI,邮政编码:200235)负责解释。在使用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寄送解释单位。
主编单位: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广东深联实业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元国际(上海)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湖南三嘉建设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湖南大学
上海同宽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院有限公司
山西泫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深海宏添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德士净水管道制造有限公司
爱康企业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中塑管业有限公司
沈阳平和实业有限公司
河南省九嘉晟美实业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赵国林 张海宇 姜文源 宋奇叵 陈怀德 罗定元 程宏伟 方玉妹 吴克建 李天如 袁玉梅 王竹 金雷 杨荔 张彬 邓军 崔景立 陈和苗 秦建明 周莉莉 舒红伟 任少龙 项伟民 贺传政 颜建萍 陆亦飞 蒋建明 邱强 陶岳杰 张慰峰 李玉珊 冯飞 王克峰 周秀峰 杨志红 刘歆娴 孟凡颖
主要审查人:赵锂 赵世明 任向东 孙钢 郭金鹏 马信国 刘杰茹 黄建设 刘德明 杨仙梅 余广鹓
1 总 则
1 总 则
1.0.1 为了在建筑排水内螺旋管道工程中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排水立管采用内螺旋管及配套管件的建筑生活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建筑排水内螺旋管道工程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 术 语
2.0.1 内螺旋管 inner spiral rib pipe
管内壁有一条或多条凸出螺旋肋的圆管。2.0.2 普通型内螺旋管 general inner spiral rib pipe
螺旋肋螺距大于900mm的内螺旋管,又称长螺距内螺旋管。2.0.3 加强型内螺旋管 strengthening inner spiral rib pipe
螺旋肋螺距小于或等于900mm的内螺旋管,又称短螺距内螺旋管。2.0.4 塑料内螺旋管 plastic inner spiral rib pipe
材质为硬聚氯乙烯(PVC-U)、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聚丙烯(PP)的内螺旋管。2.0.5 钢塑复合加强型内螺旋管 strengthening inner spiral rib pipe of steel-plastic composite
以薄壁钢管为基管,内衬塑料材质加强型内螺旋管的复合型建筑排水管材,又称钢塑复合短螺距内螺旋管。2.0.6 旋转进水型管件 turn-around inlet fittings
排水横支管以切线方向接入的立管三通或四通管件,具有侧向导流使进水沿立管内壁螺旋下落的功能,是排水横支管接入普通型内螺旋排水立管的专用管件。又称普通型旋流器。2.0.7 加强型旋流器 strengthening cyclone
扩容且内部设有导流叶片,能使水流形成旋流的排水立管特殊管件,又称导流叶片型旋流器。2.0.8 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 special single stack drainage system
排水立管分别采用特殊管件或特殊管材,或同时采用特殊管件和特殊管材的单立管排水系统,又称伸顶通气特殊立管排水系统。2.0.9 特殊双立管排水系统 special double stack drainage system
排水立管分别采用特殊管件或特殊管材,或同时采用特殊管件和特殊管材,配置有专用通气立管的建筑生活排水系统,又称专用通气特殊立管排水系统。2.0.10 内螺旋管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 special single stack drainage system with inner spiral rib pipe
排水立管采用普通型内螺旋管或加强型内螺旋管的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2.0.11 内螺旋管特殊双立管排水系统 special double stack drainage system with inner spiral rib pipe
排水立管采用普通型内螺旋管或加强型内螺旋管的特殊双立管排水系统。2.0.12 内螺旋管排水系统 drainage system with inner spi-ral rib pipe
排水立管采用普通型内螺旋管或加强型内螺旋管,并采用相应管件的排水系统。
3 管材和管件
4 设 计
5 施工安装
6 验 收
6 验 收
6.0.1 管道系统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进行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中间验收、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应自检合格。
6.0.2 分项工程应按系统、区域、施工段或楼层等划分。分项工程应划分成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
6.0.3 工程验收应做好记录。验收合格后,应进行文件、资料立卷归档。
6.0.4 工程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1 施工图、竣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
2 管材、管件及其他主要材料的合格证或试验记录;
3 中间试验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5 分项、分部及单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6 系统的灌水试验和通球试验记录。6.0.5 内螺旋管排水系统工程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的规定。
6.0.6 主控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灌水试验;
2 通球试验;
3 管道坡度;
4 塑料管道伸缩节设置;
5 防止形成H管件返流的应对措施;
6 防止形成漏斗形水塞的应对措施。6.0.7 一般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立管垂直度、横管弯曲度;
2 卫生器具排水管接口的纵横坐标位置的准确性;
3 检查口、清扫口设置;
4 支吊架间距,安装位置的正确性和牢固性;
5 塑料管的阻火胶带或阻火圈设置;
6 伸顶通气管出屋面高度;
7 排出管的管件要求;
8 横向管道的连接要求;
9 安装允许偏差;
10 管道穿越楼板、屋面、墙等孔洞处的牢固性和密封性。6.0.8 当排水立管上部设置加强型旋流器,下部设置整流接头时,通球试验用球直径应为流叶片间净空尺寸的2/3。
本规程用词说明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引用标准名录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 10002.1
《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管件及附件》GB/T 12772
《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 29
《建筑排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 127
《建筑排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 165
《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标准》CJJ/T 245
《建筑排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及管件》CJ/T 250
《建筑排水用聚丙烯(PP)管材和管件》CJ/T 278
《建筑排水钢塑复合短螺距内螺旋管材》CJ/T 488
《塑料管道阻火圈》GA 304
《建筑排水用塑料导流叶片型旋流器》QB/T 5306
《建筑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68
《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标准》CECS 336
条文说明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建筑排水内螺旋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T/CECS 94-2019
条文说明
1 总 则
1 总 则
1.0.1、1.0.2 内螺旋管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排水管材,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内螺旋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94:2002的术语章节关于硬聚氯乙烯(PVC-U)内螺旋管,定义如下:“以聚氯乙烯树脂单体为主要材料挤压成型的内壁有数条凸出三角形螺旋肋的圆管。其三角形肋具有引导水流沿管内壁螺旋状下落的功能,是建筑物内生活排水管道系统中用作立管的专用管材。”这个定义非常准确地描述了内螺旋管的构造特点、功能和应用。
追叙内螺旋管的发展历程,可以从20世纪50年代说起。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起源于欧洲,苏维托是瑞士学者于1958年-1961年间发明的,与之配套的立管下部特殊管件是跑气器。随后,法国开始了对排水立管流动特点的研究,由于水在重力作用下,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圆形管道中的流动呈螺旋状态下落。为了加强螺旋水流的力度,法国研发出螺旋管和有导流叶片的底部弯头。这种螺旋管外形酷似天津大麻花,加工较困难,很难落到实处用到具体工程上去。
对螺旋管进行技术改进的是韩国,韩国将外形形似麻花的螺旋管改变为内有凸出三角形螺旋肋的内螺旋管,使产品具有实用价值,便于工业生产,旋流效果良好。这种产品于1996年引入我国,由沈阳平和实业有限公司生产。1997年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等单位编制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螺旋管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 94:97使得此产品在全国范围推广。2001年生产企业对管件的材质和规格进行了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内螺旋管管道系统的排水性能,该协会标准CECS 94在2002年进行了一次修订。
2003年我国从日本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引进了加强型内螺旋管,引起了内螺旋管排水系统的连锁反应,在各个环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加强型内螺旋管与之前我们所了解的内螺旋管有以下不同点:
——螺旋肋数量从6条增加至12条;
——明确了螺旋肋的旋转方向,北半球应为逆时针方向,南半球应为顺时针方向;
——缩小了螺旋肋的螺距;
——提供了两种管材,塑料材质管材和钢塑复合材质管材;
一一配套的管件采用加强型旋流器,扩容并内有导流叶片,提高了旋流力度和旋流特征;
——排水立管排水能力从原来的6L/s(判定标准±450Pa)提高至7.9L/a(判定标准±400Pa)。
在产品引进、学习的基础上,中国模式的加强型旋流器改变排水横支管从正向接入改为从切向接入,在接入端设置导流挡板将横支管水流引向管内壁,对加强型旋流器进行了局部扩容或整体扩容;并对导流叶片的数量、形状、角度、设置位置、外形尺寸都作了细致的研究,性能有了大幅度提高。中国模式的加强型内螺旋管除了6螺旋和12螺旋以外,还有单螺旋和16螺旋,材料从硬聚氯乙烯拓展至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钢塑复合加强型内螺旋管的塑料内衬管也有三种材质。在此基础上组成的内螺旋管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从原来的6L/s升至10L/s、12L/s,最近还突破了13L/s,创造了塑料管立管排水能力的新高度。内螺旋管的系统组成也从单立管排水系统扩大应用至双立管排水系统。应用领域从居住类建筑扩大应用至公共建筑领域。
在国内,内螺旋管排水系统的优点已得到业内人士的首肯,并在国内许多地域得到应用,有些省市已成为生活排水的主流系统,受到用户的欢迎。1.0.3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主要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 29、《建筑排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 165、《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标准》CJJ/T 245、《建筑排水钢塑复合短螺距内螺旋管材》CJ/T 488、《建筑排水用塑料导流叶片型旋流器》QB/T 5306;现行协会标准《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技术规范》CECS 79、《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标准》CECS 336等。
2 术 语
2 术 语
2.0.1 在CECS 94:97中该术语名称为“硬聚氯乙烯螺旋管”,因为当时没有其他材质、其他构造形式的螺旋肋管。后来出现外螺旋肋壁管材,在CECS 94:2002中该术语“硬聚氯乙烯螺旋管”名称改为“硬聚氯乙烯内螺旋管”。现在不仅有硬聚氯乙烯材质的内螺旋管,还有高密度聚乙烯材质的内螺旋管和聚丙烯材质的内螺旋管;不仅有塑料材质的内螺旋管,还有钢塑复合的内螺旋管。为此,术语名称改为“内螺旋管”。按构造和性能区分有“普通型内螺旋管”和“加强型内螺旋管”。按材质区分有“塑料材质内螺旋管”“钢塑复合内螺旋管”。塑料材质内螺旋管又分“硬聚氯乙烯内螺旋管”“高密度聚乙烯内螺旋管”和“聚丙烯内螺旋管”。
原规程术语的定义中有如下解释:“螺旋肋具有引导水流沿管内壁螺旋状下落的功能,是建筑物内生活排水管道系统中可用作排水立管的专用管材。”现放在条文说明中予以说明。2.0.2、2.0.3 1996年从韩国引进的内螺旋管,当时命名为“螺旋管”,后来改称为“内螺旋管”,其构造特征为管内壁有6条凸出三角形螺旋肋。2003年从日本引进另一种内螺旋管,内壁螺旋肋数量增加为12条,为了区别,将6条螺旋肋的内螺旋管改称为普通型内螺旋管,将12条螺旋肋的内螺旋管改称为加强型内螺旋管。工程建设标准中称为普通型内螺旋管的,在产品标准中称为长螺距内螺旋管;工程建设标准中称为加强型内螺旋管的,在产品标准中称为短螺距内螺旋管。长螺距,短螺距以螺距900mm为界。
2.0.7 加强型旋流器,一种既可以与内螺旋管配套设置,也可以与光壁管配套设置的特殊管件。它的构造特点是:①扩容,水在立管中形成的水塞流可以在管件扩容部位得到消解;②内设导流叶片,能够使排水立管水流和横支管水流都形成旋流。在产品标准中,加强型旋流器被称为导流叶片型旋流器。加强型旋流器,中国模式的加强型旋流器横支管从切线方向接入管件,日本模式的加强型旋流器横支管从正向接入管件。
导流叶片的设置有两种模式:并列设置和上下设置。导流叶片并列设置的加强型旋流器见之于AD型系统、漩流降噪系统和中财系统;导流叶片上下设置的加强型旋流器见之于CHT型系统、集合管系统GY型系统和GB型系统等。导流叶片的数量有少至2片,多至8片的。2.0.9 特殊双立管排水系统是在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排水系统。和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相同点是排水立管分别采用特殊管件(如加强型旋流器),或特殊管材(如内螺旋管),或同时采用特殊管件和特殊管材。和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不同点是另配置了一根专用通气立管。于是他有两根立管:排水立管和通气立管,排水立管排水,通气立管通气。由于进一步改善了通气条件,所以排水立管的排水能力在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应用场所也从居住类建筑扩大至公共建筑领域。
3 管材和管件
4 设 计
5 施工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