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T/CECS 153-2018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ght gauge stainless steel pipe engineering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T/CECS 153-2018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德房家(中国)管道系统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施行日期:2019年5月1日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400号
关于发布《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6年第一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6]038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德房家(中国)管道系统有限公司等单位全面修订的《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经本协会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T/CECS 153-2018,自2019年5月1日起施行。原《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53:2003同时废止。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018年12月25日
前 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6年第一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6]038号)的要求,编制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修订内容:
1 删除了不锈钢压缩式管件连接;
2 增加了齿环卡压式连接和环压式连接;
3 修改与完善了设计与施工章节;
4 采用薄壁不锈钢管沿程水头损失计算表替换了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图。
本规程共分6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管材与管件、设计、施工、验收。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邮编100032)。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德房家(中国)管道系统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赵锂 李亚涛 程宏伟 孔德骞 方玉妹 刘磊 赵伊 钱江锋 王睿 车冬生
主要审查人:任向东 王研 朱建荣 崔福义 王靖华 归谈纯 杜伟国 孙钢 师前进
1 总 则
1 总 则
1.0.1 为使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工程在设计、施工、验收中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卫生、经济合理、维护方便、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和工业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3 管材与管件
3 管材与管件
3.0.1 管材、管件应具有国家认可的产品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和出厂产品合格证。
3.0.2 管材、管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组件 第1部分:卡压式管件》GB/T 19228.1、《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组件 第2部分:连接用薄壁不锈钢管》GB/T 19228.2、《不锈钢环压式管件》GB/T 33926、 《薄壁不锈钢管道技术规范》GB/T 29038、《薄壁不锈钢管》CJ/T 151、《薄壁不锈钢卡压式和沟槽式管件》CJ/T 152、《沟槽式管接头》CJ/T 156、《齿环卡压式薄壁不锈钢管件》CJ/T 520的有关规定。
3.0.3 用于生活饮用水的管材、管件和附件的卫生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的有关规定。
3.0.4 管材、管件的材料和适用条件宜符合表3.0.4的规定。
表3.0.4 管材和管件的材料和适用条件
3.0.5 管材和管件的材料牌号及输送水中氯化物含量限值宜符合表3.0.5的规定。
表3.0.5 管材和管件的材料牌号及输送水中氯化物含量限值
3.0.6 薄壁不锈钢管不同连接形式所适应的产品标准、公称尺寸范围和公称压力应符合表3.0.6的规定。
表3.0.6 薄壁不锈钢管不同连接形式所适应的产品标准、公称尺寸范围和公称压力
3.0.7 不同连接形式的管道系统应采用与之相配套的管材规格及配件。
3.0.8 当管道采用沟槽式连接时,卡箍材质宜采用不锈钢铸钢;当沟槽接头采用碳钢螺栓、螺母时,应做好绝缘处理。
3.0.9 管道的防腐材料、保温材料等辅材含有可溶于水的氯离子质量与其自身质量之比不应大于0.05%。
4 设 计
5 施 工
6 验 收
6 验 收
6.0.1 管道系统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进行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中间验收、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
6.0.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按验收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的顺序进行,并应符合相关规定。
6.0.3 工程验收应做好记录。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将有关文件、资料立卷归档。
6.0.4 工程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1 施工图、竣工图及变更文件。
2 管材、管件及其他主要材料的出厂合格证。
3 中间试验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5 分项、分部及单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6 管道系统的通水能力检验、水压试验记录和严密性试验记录。
7 生活给水管道的冲洗消毒记录。
6.0.5 抗震设计的管道工程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的规定。
6.0.6 验收的主控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水压试验。
2 通水试验。
3 管道的冲洗和消毒。
4 直埋管道的防腐处理。
5 热水管道的补偿。
6 室外埋设管道的保温防潮处理。
7 管沟的基层处理和井室的地基处理。
6.0.7 验收的一般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水平管道坡度。
2 管道安装允许偏差。
3 管道支吊架。
4 管道的保温、防冻结构。
5 管沟的坐标、位置、标高、回填土。
6.0.8 暗装、嵌装管道隐蔽前的验收,应着重检查管道支撑、套管、管道伸缩补偿措施,并进行通水能力检验、水压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附录A 沿程水头损失计算
附录A 沿程水头损失计算
A.0.1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应按下式计算,并可采用表A.0.1中规定的数值。
式中:Ch——海澄-威廉系数,薄壁不锈钢管取130;
i——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
dj——管道计算内径(m);
Q——管道流量(m3/h)。
表A.0.1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计算
注:Q为给水流量(m3/h,L/s);dj为管道的计算内径(m);i为给水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v为水流速度(m/s);DN为管道公称尺寸(mm)。
附录B 齿环卡压式连接
附录B 齿环卡压式连接
B.0.1 齿环型承口结构形式和插入管外径及深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齿环卡压式薄壁不锈钢管件》CJ/T 520的有关规定。
B.0.2 连接应采用专用卡压工具,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使用的钳口型号应与管材、管件尺寸一致。
2 钳口需定期防锈,严禁与任何金属撞击,应确保钳口各部位的完好,使用满12个月应检修。
3 使用电动工具卡压时,应防止淋雨,严禁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电动工具。
4 液压式卡压工具,应专人、专用、专管。
5 卡压钳口、油缸、油泵的维修、拆卸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操作。
B.0.3 薄壁不锈钢管齿环卡压式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装人员应经专业培训,熟悉薄壁不锈钢管材和管件的性能,掌握操作要点。
2 根据施工线路计算管材长度尺寸,确认裁切长度,对管材进行切割。
3 去除毛刺,防止管端毛刺刮伤密封圈。
4 插入时不得歪斜,不得割伤、扭曲密封圈或使密封圈脱落。
5 钢管应插到承口的底端,且插入深度应符合表B.0.5的要求。
6 应采用专用工具进行卡压连接,卡压位置应在专用工具的钳口之下,卡压时专用工具的钳口应与管件或管材靠紧并垂直。
7 卡压时严禁使用润滑油。
8 卡压环模必须与卡压钳臂成组使用。
B.0.4 连接后应对连接处进行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接周围的压痕应凹凸均匀,且应紧密。
2 齿环卡压式连接形状应为圆形。
3 当发现连接处插入不到位时,应将接头部位切除后重新连接。
4 当发现连接处卡压不到位时,应先检查专用工具是否完好,如工具有损,则应进行修复,然后对卡压不到位的连接再进行一次卡压。
5 当与转换螺纹接头连接时,应在旋紧螺纹到位后再进行卡压连接。
B.0.5 薄壁不锈钢管齿环卡压式承口(图B.0.5)的插入长度应符合表B.0.5的规定。
图B.0.5 齿环卡压组成部件和基本结构形式
1-本体;2-密封圈;3-抗拔装置
表B.0.5 插入管外径、承口长度及插入长度基准值(mm)
本规程用词说明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引用标准名录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 427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 8175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
《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组件 第1部分:卡压式管件》GB/T 19228.1
《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组件 第2部分:连接用薄壁不锈钢管》GB/T 19228.2
《薄壁不锈钢管道技术规范》GB/T 29038
《不锈钢环压式管件》GB/T 33926
《薄壁不锈钢管》CJ/T 151
《簿壁不锈钢卡压式和沟槽式管件》CJ/T 152
《沟槽式管接头》CJ/T 156
《齿环卡压式薄壁不锈钢管件》CJ/T 520
《沟槽式连接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51
条文说明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T/CECS 153-2018
条文说明
1 总 则
1 总 则
1.0.3 除本规程外,建筑给水金属管道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 50316、《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等的有关规定。
3 管材与管件
3 管材与管件
3.0.4 本条规定了管材、管件和附件应配套供应,其目的是确保它们之间的匹配,以保证工程质量。
3.0.6 根据外覆的聚乙烯,薄壁不锈钢管分为齿环形和平环形两种,其中:
齿环形覆塑不锈钢管内置凹型槽,可截留空气而形成绝热层,并增大了塑料的径向伸缩能力,适于冷热水管道可有效防止冷凝。
平环形覆塑不锈钢管具有耐磨紧密特点,能有效防潮及抗腐蚀,适用于冷热水管道及埋地、埋墙和暴露于腐蚀环境中的管道,该种产品还适用于输送煤气或其他气体管道。
3.0.8 本条规定了螺栓、螺母的材质,螺栓宜用S31603材质,螺母宜用S30408材质,可有效防止同材质螺栓、螺母装配后咬死。
3.0.9 本条中数值0.05%引自德国标准DIN 1988-200。其条文可解释为可溶于水的氯离子质量不超过其本身质量的0.05%。当氯离子溶于水的质量低于其本身质量的0.05%时,防腐保温材料析出的氯离子不会对不锈钢管件造成腐蚀。
4 设 计
5 施 工
6 验 收
6 验 收
6.0.1 中间验收指的是对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
6.0.2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按验收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的顺序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和相关验收标准的规定;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等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试块、试件和现场检测项目,应按规定进行平行检测或见证取样检测;验收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验收;每个检查项目的检查数量,除本规程有关条款有明确规定外,应全数检查;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应进行试验或检测;承担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外观质量应由质量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共同确认。
6.0.6、6.0.7 管道工程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