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给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 CJJ/T 244-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镇给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enchless rehabilitation and renewal of urban water supply pipelines
CJJ/T 244-2016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6年9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062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镇给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城镇给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 244-2016,自2016年9月1日起实施。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3月14日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材料;5 检测与评估;6 设计;7 施工;8 工程检验与验收。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邮政编码:100835)。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本规程参编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上水自来水特种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普测管线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中拓石油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华水自来水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柯林瑞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肃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保定市金迪双维管道内衬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隆科兴非开挖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郑小明 马保松 刘志琪 赵洪宾 李长俊 裘黎明 钟俊彬 王晖 乔庆 徐效华 周长山 徐锦华 王耀文 张宏伟 王明岐 葛延超 舒诗湖 王向会 陈凯 何涛 丁勤三 杨鹏 王少君 平宝生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高立新 刘雨生 张金松 李树苑 厉彦松 何文杰 邱文心 王长祥 李虹 闫卿
1 总 则
1 总 则
1.0.1 为使城镇给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保证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城镇给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城镇给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3 基本规定
3 基本规定
3.0.1 新建道路及交通繁忙、支管弯管少、不易开挖等地区给水管道的修复更新,宜选用非开挖修复技术。
3.0.2 管道结构性修复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50年;半结构性和非结构性修复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宜低于原有管道的剩余设计使用年限。
3.0.3 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所用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或设计要求,涉及饮用水的产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的有关规定。
3.0.4 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检测、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安全措施,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207的有关规定。
3.0.5 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所产生的废弃物、噪声等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4 材 料
4 材 料
4.0.1 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所用PE管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材的原材料应选用PE80或PE100级的管道混配料。
2 管材规格尺寸应按设计的要求确定。
3 内衬PE管材为标准管时,其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 13663的有关规定;内衬PE管材为非标准管时,其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采用聚乙烯内衬修复管道施工技术规范》SY/T 4110的有关规定。
4 内衬PE管材的耐开裂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 101的有关规定。
4.0.2 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所用玻璃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GB/T 21238的有关规定。
4.0.3 翻转式原位固化法所用材料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内衬材料可由纤维布或纤维毡等骨架材料组成的软管和树脂等粘合材料构成。
2 软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软管可由单层或多层聚酯纤维毡或同等性能的材料组成,并应与所用树脂亲和,且应能承受施工的拉力、压力和固化温度;
2)软管的涉水面应包覆一层非渗透性塑料膜;
3)多层软管各层的接缝应错开,接缝连接应牢固;
4)软管的横向与纵向抗拉强度不得低于5MPa;
5)软管的长度应大于待修复管段的长度,固化后应能与原有管道的内壁紧贴在一起。
3 粘合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树脂、固化剂、稀释剂和填料等粘合材料与骨架材料应浸润良好;
2)树脂可采用热固性的聚酯树脂、环氧树脂或乙烯基树脂;
3)树脂应能在热水、热蒸汽作用下固化,且初始固化温度应低于80℃;
4)粘合材料中,树脂、固化剂和其他助剂组成配比应根据施工现场配比试验确定,配比后的树脂进入管道开始固化前不应出现凝结硬化。
4 不含玻璃纤维内衬管道的初始结构性能要求应符合表4.0.3-1的规定,含玻璃纤维内衬管道的初始结构性能要求应符合表4.0.3-2的规定,内衬管道的长期力学性能应根据实际要求进行测试,不应小于初始结构性能要求的50%。
表4.0.3-1 不含玻璃纤维内衬管道的初始结构性能要求
表4.0.3-2 含玻璃纤维内衬管道的初始结构性能要求
4.0.4 不锈钢内衬法所用材料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内衬不锈钢管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 12771的有关规定,不锈钢板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 3280的有关规定,焊材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焊条》GB/T 983的有关规定。不同牌号内衬不锈钢材料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0.4-1的规定;不同牌号内衬不锈钢材料适用条件及用途可按表4.0.4-2选择。
2 不锈钢焊材宜与所用不锈钢内衬材料相匹配。
表4.0.4-1 内衬不锈钢材料的力学性能
表4.0.4-2 内衬不锈钢材料适用条件及用途
4.0.5 水泥砂浆喷涂法所用材料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泥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和《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GB 748的有关规定,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
2 砂浆用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 14684的有关规定;
3 砂粒中泥土、云母、有机杂质和其他有害物质不应超过总重量的2%;
4 砂粒应全部通过14目筛孔,通过50目筛孔的不应超过总重量的55%,通过100目筛孔的不应超过5%;
5 砂在使用前应使用筛网筛选;
6 当需要掺加外加剂时,应经过试验确定,不得采用影响水质和对钢材有腐蚀作用的衬里砂浆外加剂。
4.0.6 环氧树脂厚浆型涂料性能应符合表4.0.6-1的规定,环氧树脂无溶剂双组分涂料性能应符合表4.0.6-2的规定,环氧树脂底漆性能应符合表4.0.6-3的规定。
表4.0.6-1 环氧树脂厚浆型涂料性能
注:*以手指触摸涂层表面不粘手,视为表干。
表4.0.6-2 环氧树脂无溶剂双组分涂料性能
表4.0.6-3 环氧树脂底漆性能
4.0.7 不锈钢发泡筒法所用材料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发泡胶应采用双组分,并应在作业现场混合使用,固化时间应控制在30min~120min。
2 橡胶材料应做成筒状,并应附在不锈钢套筒的外侧。橡胶筒的两端应设置止水圈。
3 不锈钢筒应采用304型及以上材质,两端应加工成喇叭状或锯齿形边口。
4 止回扣卡住后不应发生回弹,且不应对修复气囊造成破坏。
4.0.8 橡胶胀环法所用橡胶密封带应紧贴管壁,且应密封良好。
4.0.9 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所用成品管材或型材应按相关标准进行标注。没有相关标准时,成品管材或型材的标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折叠管、缩径管的标注间距不应大于3.0m;
2 带状型材的标注间距不应大于5.0m;
3 片状型材应每片标注。
5 检测与评估
6 设 计
7 施 工
8 工程检验与验收
本规程用词说明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引用标准名录
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
2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6
3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
4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
5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
6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
7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GB 748
8 《不锈钢焊条》GB/T 983
9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GB/T 1040.2
10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4部分: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GB/T 1040.4
11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GB/T 1410
12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1449
13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 1720
14 《涂料黏度测定法》GB/T 1723
15 《色漆、清漆和塑料 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GB/T 1725
16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 1728
17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GB/T 1731
18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 1732
19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 1733
20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 1771
21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 3280
22 《色漆和清漆 拉开法附着力试验》GB/T 5210
23 《色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6739
24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GB/T 8923.1
25 《色漆和清漆 耐液体介质的测定》GB/T 9274
26 《塑料 弯曲性能的测定》GB/T 9341
27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 12771
28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 13663
29 《建设用砂》GB/T 14684
30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
31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GB/T 21238
32 《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GB/T 23257
33 《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 101
34 《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207
35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
36 《防腐涂料与金属粘结的剪切强度试验方法》SY/T 0041
37 《钢制管道液体环氧涂料内防腐层技术标准》SY/T 0457
38 《采用聚乙烯内衬修复管道施工技术规范》SY/T 4110
39 《城镇供水服务》CJ/T 316
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镇给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
CJJ/T 244-2016
条文说明
制订说明
《城镇给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CJJ/T 244-2016,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3月14日以第1062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程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对我国城镇给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城镇给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的实践经验,通过实验、验证取得了重要技术参数。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城镇给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程规定的参考。
1 总 则
1 总 则
1.0.1 给水管道及其他市政管线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国的给水管网面临老化严重、影响水质、泄漏爆管频发等问题。目前,国内用非开挖修复更新技术对给水管道进行修复的工程日趋增多,保证修复工程的质量对于给水管道的安全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1.0.2 本规程适用于在役埋地给水管道的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不适用于新建管道的非开挖铺管工程。本规程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美国水行业协会(AWWA)的相关标准及国内相关标准。
2 术语和符号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本规程中规定的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包括整体修复和局部修复,其涵盖了国内使用较成熟的各种工法,整体修复的工法包括穿插法、翻转式原位固化法(CIPP)、碎(裂)管法、折叠内衬法、缩径内衬法、不锈钢内衬法、水泥砂浆喷涂法和环氧树脂喷涂法;局部修复的工法包括不锈钢发泡筒法、橡胶胀环法。关于上述诸多工法的定义,凡是在现行行业标准《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CJJ/T 210中已经出现,并可与本规程通用的,本节中不再重复定义。
2.1.2 不锈钢内衬修复工艺适用于修复人可进入管道内部的大口径管道,该工艺是将不锈钢板卷制成管坯后将管坯运送到原有管道内,再采用人工进入管内焊接的方法将不锈钢管坯焊接成整体内衬管道。
2.1.3 本规程仅对水泥砂浆喷涂法和环氧树脂喷涂法这两种使用较多的喷涂工艺作了规定,其中环氧树脂喷涂法包括离心喷涂和气体喷涂两种工艺。
2.1.7 非结构性内衬管道没有承压能力,只起到防腐、改善水质和提高原有管道内表面光滑度等作用,修复后的管道仍完全依赖于原有管道结构承受内外部压力。非结构性修复主要用于存在功能性缺陷的管道。
2.1.8 当内衬管道紧密贴合原有管道时,内压作用于内衬管道,使得内衬管道与原有管道之间间隙迅速消除,由于内衬管道的刚度一般远低于原有管道的刚度,几乎所有的内压均传递到原有管道上,内压主要由原有管道承受,内衬管道只需在原有管道的接头漏水、腐蚀孔洞等局部缺陷位置承受内压。在外压方面,外部土压力和动荷载主要由原有管道承受,内衬管道只需承受外部地下水压力和真空压力。半结构性修复主要用于存在接头漏水、腐蚀孔洞等局部缺陷的管道,不适用于存在严重结构性缺陷的管道。
2.1.9 结构性内衬管道不依赖于原有管道而独立承受内外部压力,主要用于存在严重结构性缺陷的管道。
3 基本规定
3 基本规定
3.0.3 给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所用的内衬材料,如穿插法、折叠内衬法、缩径内衬法所用的内衬PE管材,碎(裂)管法用于替换原有管道的新管材,翻转式原位固化法所用的树脂、软管,不锈钢内衬法所用的不锈钢材,水泥砂浆喷涂法所用的水泥、砂、外加剂,环氧树脂喷涂法所用的树脂涂料,不锈钢发泡筒法所用不锈钢、发泡胶,橡胶胀环法所用不锈钢带、橡胶等,均为接触饮用水的产品,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等相关的卫生要求。
3.0.4 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需在地面、工作坑、阀门井等位置进行操作,部分工法需进入管道内部。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207中对工作坑作业、管道内作业、阀门井作业等的安全措施进行了规定,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时应按照该规程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并在施工时严格遵守。
4 材 料
4 材 料
4.0.1 本条中的PE管材,适用于本规程中穿插法、碎(裂)管法、折叠内衬法和缩径内衬法所用的内衬PE管材。由于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所用PE管常常不是标准尺寸管,故需要单独进行设计,其规格尺寸应按照本规程第6.2节内衬设计的要求确定。
4.0.3 本条参考了“Standard Practice for Rehabilitation of Ex-isting Pipelines and Conduits by the Inversion and Curing of a Resin-Impregnated Tube”ASTM F1216-09、“Standard Practice for Rehabilitation of Existing Pipelines and Conduits by Pulled-in-Place Installation of Cured-in-Place Thermosetting Resin Pipe(CIPP)”ASTM F1743-08、“Practice for Existing Pipelines and Conduits by the Pulled-in-Place Installation of Glass Reinforced Plastic(GRP) Cured-in-Place Thermosetting Resin Pipe(CIPP)”ASTM F2019-03,对翻转式原位固化法所用材料的要求进行了规定。
ASTM标准中规定了内衬管道试样试验的标准,国家现行标准与ASTM标准在试样的尺寸和试验过程上不尽相同。通过试验分析对比,按照ASTM标准测试的弯曲性能(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比按国家现行标准测试的结果要偏高,也就是说采用ASTM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是相对保守的。拉伸试验的测试结果则相差不大。因此,翻转式原位固化法内衬管道质量验收中利用国家现行标准的试验方法对原位固化法内衬管道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同时使其满足ASTM标准中质量验收的指标要求是可行的。
4.0.4 现行国家标准《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 12771对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管材的牌号、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可直接参考其中的规定进行内衬不锈钢材料的选型。与现行国家标准《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 12771对应的不锈钢板材和焊材的详细性能要求,应参考现行行业标准《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 3280和《不锈钢焊条》GB/T 983的有关规定。
表4.0.4-1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 12771中对各种牌号不锈钢力学性能的规定。关于不锈钢牌号的规定可参见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GB/T 20878。
4.0.6 环氧树脂厚浆型涂料主要用于管道高压气体喷涂工艺,无溶剂双组分环氧树脂涂料主要用于管道离心喷涂工艺。
4.0.9 标注一般包括生产商的名称或商标、产品编号、生产日期、型号、材料等级和生产产品所依据的规范名称等信息。
5 检测与评估
5 检测与评估
5.2 管道检测
5.2.2 结构性缺陷包括裂缝、变形、腐蚀穿孔、错口和接口材料脱落等;功能性缺陷包括沉积、腐蚀瘤、水垢、污染物和障碍物等;特殊结构和附属设施包括变径、倒虹管和阀门等。
5.2.3 电视检测(CCTV)是最广泛应用的管道检测方法,其检测成果是管道评估和管道修复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在给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中,一般均应在修复工程设计和施工之前进行电视检测(CCTV)。
5.2.5 由于待检测的管段不是新建管道,其承压能力较新建管道已经下降,因而此处试压检测的试验压力不宜过大,避免因试验压力过大造成对管道结构的破坏。
试压检测具体方法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变化,如下方法可供参考:
1 可先对管道注水加压到试验压力,之后停止注水稳定一段时间,并同步观测压力降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 可对管道注水加压到试验压力,之后不间断补水使试验压力恒定,维持这种恒压状态一定时间,并同步记录补水量,通过补水量间接反映管道在恒定的试验压力下的渗水速率。
取样检测的管段可通过几何测量、钻孔和力学试验等方法进行直观检测。
5.3 管道评估
5.3.3 关于非开挖修复的管道评估的内容,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的给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本条只规定了非开挖修复的管道评估的总体原则,为给水管道非开挖修复的设计提供原则性规定,管道状况与修复工艺的关系可参考表1选择。
表1 管段状况与修复工艺的对应关系
6 设 计
7 施 工
8 工程检验与验收
8 工程检验与验收
8.1 一般规定
8.1.4 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中对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土石方与地基处理的质量验收进行了详细规定,涵盖了对工作坑开挖和回填施工中各环节的验收要求,因而也适用于本规程中工作坑的验收。
8.3 修复更新管道
Ⅰ 主控项目
8.3.2 本规程中塑料管道连接主要是针对连续穿插法、折叠内衬法、缩径内衬法所用PE管材的热熔对接以及不连续穿插法所用玻璃钢管的连接,现行行业标准《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 101中对相应的塑料管道连接的验收均给出了相关规定。
8.3.4 水泥砂浆喷涂法的一般项目验收应检查水泥砂浆内衬层厚度及表面缺陷的允许偏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具体可按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第5.10.3条第4款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测,参见该规范表5.10.3-1。
环氧树脂喷涂法的一般项目验收应检查液体环氧涂料内衬层厚度及电火花试验,具体可按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第5.10.3条第5款的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检测,参见该规范表5.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