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薄壁不锈钢管连接技术规程 CECS 277:2010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薄壁不锈钢管连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necting of light gauge stainless steel pipes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ECS 277:2010
主编单位:中建(北京)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深圳雅昌管业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施行日期:2010年8月1日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59号
关于发布《建筑给水排水薄壁不锈钢管 连接技术规程》的公告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标协字[2007]81号《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7年第二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建(北京)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深圳雅昌管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建筑给水排水薄壁不锈钢管连接技术规程》,经本协会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分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CECS 277:2010,自2010年8月1日起施行。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四日
前 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标协字[2007]81号《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7年第二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薄壁不锈钢水管是我国近些年来应用的新型管材。这种管材具有重量轻、力学性能好、水流阻力小、不易二次污染等优点。在建筑给水和建筑排水管道工程中得到应用。在应用过程中,管道连接技术发展迅速,这些连接方式安全、可靠、方便、适用,能满足使用要求,有利于薄壁不锈钢管的推广。
本规程的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设计选用、施工、施工质量验收及附录。
根据国家计委计标[1986]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现推荐给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使用单位及工程技术人员采用。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分会归口管理并负责解释(地址:北京市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邮政编码:100048)。在使用中如有建议或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寄往解释单位。
主编单位:中建(北京)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深圳雅昌管业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成都共同管业有限公司
苏州市卡莱拇不锈钢直饮水管道有限公司
宁波市华涛不锈钢管材有限公司
天津市津澳不锈钢管业有限公司
上海明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浙江正康实业有限公司
广州霍克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乔沂斯管业有限公司
佛山市南海区瑞进不锈钢实业有限公司
宁波福兰特管业有限公司
上海菲次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深圳市民乐管业有限公司
广州民生管业有限公司
江苏江特科技有限公司
康泰塑胶科技集团公司
广州市安业五金实业有限公司
澳华(沈阳)不锈钢有限公司
佛山市凸奇管业有限公司
南京金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姜文源 郑大华 杨澎 刘文镔 彭洲 张海宇 娄玺明 吕晖 李兰秀 马敏 李育松 周洪宏 朱然 刘彦菁 陈卫东 陈均夫 文长宏 吴鑫 赵会生 缪德伟 陈彤宇 黄繁荣 刘振党 凌光军 俞志根 俞鹰 黄建聪 姚宁 陈莹 劳锦华 邓伟志 陈雄燕 牟海峰 徐利群 徐丽霞 徐凯华 杨树华 谢家明 罗少坡 杨艺 宋道华 谭冬华 许浩 徐水平 黎莲威 范思锦 郭艾 苏家新 庞浩辉 李智石 余朝玉
主要审查人:左亚洲 陈怀德 潘德琦 王珏 归谈纯 吴祯东 罗定元 姜国芳 赵世明 郭金鹏 郑克白 王研 汤浩 程宏伟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010年5月14日
1 总 则
1 总 则
1.0.1 为使建筑给水排水薄壁不锈钢管管道工程的管道连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卫生、维护方便,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与工业建筑的建筑给水(冷水、热水、饮用净水和消防给水等)和建筑排水(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和真空排水等)管道工程薄壁不锈钢管连接技术的设计选用、施工及验收。
1.0.3 建筑给水排水薄壁不锈钢管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 12771、《不锈钢卡压式管件连接用薄壁不锈钢管》GB/T 19228.2和现行行业标准《薄壁不锈钢水管》CJ/T 151、《薄壁不锈钢内插卡压式管材及管件》CJ/T 232的要求。生活饮用水管道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的要求。
薄壁不锈钢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卡压式管件》GB/T 19228.1、现行行业标准《薄壁不锈钢内插卡压式管材及管件》CJ/T 232及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1.0.4 本规程对薄壁不锈钢管连接方式作出规定,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的要求。
1.0.5 建筑给水排水薄壁不锈钢管连接方式,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2 术 语
2 术 语
2.0.1 薄壁不锈钢管 light(thin) gauge stainless steel pipes
壁厚与外径之比不大于6%的不锈钢管。
2.0.2 覆塑薄壁不锈钢管 light(thin) gauge stainless steel water pipes wrapped in plastic
外壁有塑料包覆层的薄壁不锈钢管。
2.0.3 挤压式连接方式 press jointing type
在承插口位置设置密封圈,并用专用工具钳压承口使之径向紧固密封的一类连接方式,又称钳压式连接方式。包括卡压式连接、环压式连接、双卡压式连接、内插卡压式连接。
2.0.4 卡压式连接 press jointing
在承插口处设置O型密封圈,采用专用卡压工具钳压承口部位后断面呈六角形的挤压式连接方式。
2.0.5 环压式连接 ring(annular) compression jointing
在承插口处设置宽带密封圈,采用专用环压工具钳压承口部位后呈环状压缩紧固密封的挤压式连接方式。
2.0.6 双卡压式连接(双挤压式连接) dual-press jointing
在密封圈(一道或两道)两侧同时进行卡压式连接的挤压式连接方式。
2.0.7 内插卡压式连接 insert press jointing
管件插入管材的卡压式连接方式。
2.0.8 扩环式连接方式 expanding ring jointing type
在管材端部用专用工具扩成凸环形,将管材插入管件,再充填密封材料,并用紧固件纵向锁紧固定的一类连接方式。包括凸环式连接、卡凸式连接、锁扩式连接。
2.0.9 凸环式连接 protruding ring jointing
凸环呈直角三角形或圆弧形,密封圈采用端面密封扩环式连接方式。
2.0.10 卡凸式连接 clasp flange connection( convex compression connection)
凸环呈直角三角形或圆弧形,密封圈采用端面密封方式,在螺纹处有一防滑橡胶圈的扩环式连接方式。
2.0.11 锁扩式连接 inner push-compressive connection
凸环呈不等边三角形,密封圈为楔形密封圈的扩环式连接方式。
2.0.12 传统式连接方式 traditional jointing type
曾应用在焊接钢管、镀锌钢管连接的一些传统使用(除焊接连接外)的连接方式。包括沟槽式连接、卡箍式连接、法兰连接、滚压螺纹连接、滚压螺纹O型密封圈连接和插合自锁卡簧式连接。
2.0.13 沟槽式连接 grooved coupling jointing( trench type connection)
在管材、管件平口端的接头部位加工(滚压加工或切削加工)成环形沟槽后,由并合式卡箍件、C型橡胶密封圈和紧固件组成的快速拼装接头的连接方式。
2.0.14 卡箍式连接 hoop type connection
在管材、管件端部加工成凸环后,由并合式卡箍件、橡胶密封圈和紧固件组成的快速拼装接头的连接方式。
2.0.15 法兰连接 flanged jointing (flange joint)
用紧固件紧固相邻管端上的法兰使其连接牢固的连接方式。
2.0.16 滚压螺纹(锥螺纹、锥螺纹粘接式、啮入成型螺纹)连接 conical spiral(threaded jointing)
采用啮入成型螺纹工艺将管材和管件的端部加工成可相互旋合链接的圆锥管内螺纹或外螺纹,以达到紧固和密封要求的连接方式。
2.0.17 滚压螺纹O型圈连接 O type ring conical spiral jointing
滚压螺纹连接加O型密封圈,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的连接方式。
2.0.18 插合自锁卡簧式(插合式、推合卡簧式、推接式、插接式、推合式)连接 plug-in,self-lock and k-spring jointing
将管材插入管件,管件内卡簧能自动把管材锁紧,防止管材松脱的连接方式。
2.0.19 焊接连接方式 welding connection type
将钢材或钎料熔化后焊接成一体的一类连接方式。包括承插式氩弧焊连接和对接式氩弧焊连接。
2.0.20 承插式氩弧焊连接 plug-in TIG welding connection
将管材插入管件承口,用钨极氩弧焊(TIG焊)熔焊焊接而成一体的连接方式。
2.0.21 对接式氩弧焊连接 balanced TIG welding connection(butt TIG wel ding connection)
将管材与管材或管材与管件对接,用钨极氩弧焊(TIG焊)或焊条电弧焊熔焊焊接成一体的连接方式。
2.0.22 机械—焊接连接方式 mechanical-welding jointing type
机械连接方式和焊接连接方式组合在一体的连接方式。
2.0.23 卡压点焊式连接 press jointing with welding
先进行卡压式连接,再在卡压管件端面与管材进行点焊连接的连接方式。是机械—焊接连接方式的一种。
2.0.24 不锈钢 stainless steel
以不锈钢、耐蚀性为主要特性,且铬含量至少为10.5%,碳含量最大不超过1.2%的钢。
2.0.25 奥氏体型不锈钢 austenitic grade stainless steel
基体以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的奥氏体组织(γ相)为主,无磁性,主要通过冷加工使其强化(并可能导致一定的磁性)的不锈钢。
2.0.26 铁素体型不锈钢 ferritic grade stainless steel
基体以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的铁素体组织(α相)为主,有磁性,一般不能通过热处理硬化,但冷加工可使其轻微强化的不锈钢。
3 设计选用
4 施 工
5 施工质量验收
5 施工质量验收
5.0.1 薄壁不锈钢管连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质量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现场应具有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实现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2 应按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修改设计应有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
3 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4 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工程质量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5.0.2 材料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应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或设计要求。材料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2 所有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包装应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
3 主要材料应有完整的安装使用说明书。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损坏或腐蚀。
5.0.3 薄壁不锈钢管连接工程管道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法兰连接时衬垫不得凸入管内,其外边缘宜接近螺栓孔。不得安放双垫或偏垫。
2 连接法兰的螺栓,直径和长度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拧紧后,突出螺母的长度不应大于螺杆直径的1/2。
3 沟槽式连接两管口端应平整、无缝隙,沟槽应均匀,卡紧螺栓后管道应平直,卡箍安装方向应一致。
4 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
5.0.4 薄壁不锈钢管连接工程主控项目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对照设计图纸观察检查。
2 接口在试验压力下不得渗漏。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通水、加压、观察检查。
5.0.5 薄壁不锈钢管连接工程一般项目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接口处不应歪斜;
2 接口处无密封圈外露;
3 管材、管件表面光洁。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0.6 薄壁不锈钢管链接应于管道工程的验收工作同步进行。
本规程用词说明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附录A 薄壁不锈钢管件
附录A 薄壁不锈钢管件
A.0.1 薄壁不锈钢环压式管件承口尺寸(图A.0.1)应符合表A.0.1的规定。
图A.0.1 薄壁不锈钢环压式管件承口
表A.0.1 薄壁不锈钢环压式管件承口尺寸(mm)
A.0.2 薄壁不锈钢双卡压管件承口尺寸( 图A.0.2) 应符合表A.0.2-1、A.0.2-2 的规定。
图A.0.2 薄壁不锈钢双卡压管件承口
表A.0.2-1 不锈钢双卡压管件承口尺寸之一(mm)
表A.0.2-2 不锈钢双卡压管件承口尺寸之二(mm)
A.0.3 薄壁不锈钢双挤压管件承口尺寸(图A.0.3)应符合表A.0.3-1 、A.0.3-2 的规定。
图A.0.3 薄壁不锈钢双挤压管件承口
表A.0.3-1 双挤压薄壁不锈钢管件接口基本尺寸之一(mm)
表A.0.3-2 双挤压薄壁不锈钢管件接口基本尺寸之二(mm)
A.0.4 薄壁不锈钢凸环式连接管材承口尺寸(图A.0.4)应符合表A.0.4的规定。
表A.0.4 薄壁不锈钢凸环式连接管件承口尺寸(mm)
图A.0.4 薄壁不锈钢凸环式管材承口
A.0.5 薄壁不锈钢卡凸式连接管件承口尺寸(图A.0.5)应符合表A.0.5的规定。
表A.0.5 薄壁不锈钢卡凸式连接管件承口尺寸(mm)
图A.0.5 薄壁不锈钢卡凸式管件承口
A.0.6 薄壁不锈钢锁扩式承口尺寸( 图A.0.6)应符合表A.0.6规定。
表A.0.6 薄壁不锈钢锁扩式连接承口尺寸(mm)
图A.0.6 薄壁不锈钢锁扩式承口
A.0.7 薄壁不锈钢沟槽式连接沟槽尺寸(图A.0.7) 应符合表A.0.7的规定。
图A.0.7 薄壁不锈钢管沟槽尺寸
表A.0.7 薄壁不锈钢沟槽式连接沟槽尺寸(mm)
注:1 表内钢管的公称压力PN均不小于2.5MPa;
2 表内沟槽宽度为外径系列尺寸。
A.0.8 薄壁不锈钢滚压螺纹O型圈密封接口(图A.0.8)应符合表A.0.8的规定。
图A.0.8 薄壁不锈钢管锥螺纹O型圈密封接口连接示意
表A.0.8 薄壁不锈钢管锥螺纹O型圈密封接口尺寸(mm)
A.0.9 薄壁不锈钢承插式氩弧焊管件承口尺寸(图A.0.9-1) 应符合表A.0.9-1的规定。
表A.0.9-1 薄壁不锈钢承插式氩弧焊管件承口尺寸(mm)
图A.0.9-1 承插式氩弧焊管件承口
承插式氩弧焊式(扩口式)管件承口尺寸(图A.0.9-2 )应符合表A.0.9-2和表A.0.9-3 的规定。
图A.0.9-2 承插式氩弧焊(扩口式)管件承口
表A.0.9-2 承插式氩弧焊式(扩口式)管件承口尺寸(mm)
A.0.9-3 承插式氩弧焊式(扩口式)管件承口尺寸(mm)
A.0.10 薄壁不锈钢对接式氩弧焊管件承口尺寸(图A.0.10)应符合表A.0.10的规定。
图A.0.10 对接式氩弧焊管件承口
表A.0.10 薄壁不锈钢对接式氩弧焊管件承口尺寸(mm)
附录B 薄壁不锈钢管材和管件的化学成分
附录B 薄壁不锈钢管材和管件的化学成分
B.0.1 管材和管件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B.0.1的规定。
表B.0.1 管材和管件的化学成分(%)
注:本表根据《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GB/T 20878制定。
附录C 薄壁不锈钢管材和管件的力学性能
附录C 薄壁不锈钢管材和管件的力学性能
C.0.1管材和管件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C.0.1的规定。
表C.0.1 管材和管件的力学性能
附录D 滚压螺纹O型圈连接
附录D 滚压螺纹O型圈连接
D.0.1 滚压螺纹O型圈连接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用专用扩口机具或缩口机将管端扩充成圆锥台形;
2 用专用啮入螺纹机床或机具对圆锥形管端啮入螺纹,专用啮入螺纹机床或机具应有限位装置,避免螺纹啮入深度过大;
3 将管端螺纹擦拭干净;
4 在外螺纹管口缠绕聚四氟乙烯生料带(滚压螺纹O型圈连接方式,可不缠绕聚四氟乙烯生料带或液态生料带),并稍加外力使生料带贴紧管壁,再用刷子将液态生料带涂抹在固体生料带上和内螺纹管口上;
5 在外螺纹管口上,拧上内螺纹管口,应先用手拧动,再用专用夹具拧紧;
6 拧动下一个接口时,不应造成上一个接口的转动;
7 管道连接后,应静止固化,在24h以后方可通水试压(滚压螺纹O型圈连接时,可免去静止固化过程,在管路系统安装完毕后可立即通水试压)。
D.0.2 滚压螺纹O型圈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下料应准确,切口应垂直,并去除管口内外毛刺,再使用专用扩口或缩口机具将管端扩胀或缩口为圆锥台形;
2 使用专用啮入螺纹机床或机具对管端啮入螺纹,内外螺纹接口配合尺寸,宜以手拧旋入4~5个牙;
3 清除螺纹端口的油污,螺纹接口密封可采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再用毛笔将液态生料带均匀涂在外螺纹上和内螺纹上,再用专用工具拧紧;
4 滚压螺纹接合处应有密封面;
5 当用液态生料带密封螺纹接口时,应在安装下一根管子时,不应造成上一根管子旋转,同时管道安装完成24h后方可通水试压。
引用标准名录
引用标准名录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
《不锈钢焊条》 GB/T 983
《钢制对焊无缝管件》GB/T 12459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 12771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
《不锈钢卡压式管件》GB/T 19228.1
《不锈钢卡压式管件连接用薄壁不锈钢管》GB/T 19228.2
《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用橡胶O型密封圈》GB/T 19228.3
《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GB/T 20878-2007
《薄壁不锈钢水管》CJ/T 151
《薄壁不锈钢内插卡压式管材及管件》CJ/T 232
《焊接用不锈钢丝》 YB/T 5092
《沟槽式连接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ECS 151
条文说明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薄壁不锈钢管链接技术规程
CECS 277:2010
条文说明
1 总 则
1 总 则
1.0.1 薄壁不锈钢管已有协会标准《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53:2003,该规程中对卡压连接、卡套式连接和压缩式连接的薄壁不锈钢管的管材、管件设计、施工及验收作出规定。
但近年来,薄壁不锈钢管的应用日益广泛, 技术发展迅速, 连接方式呈现多元化倾向,对这些各具特色的连接方式需要相关标准来规范,这就是本规程制定的原因。
管道连接只是管道工程的一个环节,管道工程还涉及管道布置和敷设,管道补偿和保温、支架设置、水力计算等内容。本规程由于申请立项和定位都只限于连接方式, 其他相关内容可参照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
1.0.2 薄壁不锈钢管在我国先用于宾馆管道直饮水系统,后扩大应用于建筑给水系统和热水供应系统,前些年考虑到镀锌钢管的腐蚀问题会直接影响水灭火系统的正常运行,薄壁不锈钢管开始应用在消防给水系统。薄壁不锈钢管用于建筑排水系统(主要是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则是近年来的在应用领域的扩展。本规程适用范围包括以上各种系统。
由于规程只限于连接方式, 因此规程的适用范围限定在连接方式的设计选用、施工及验收,不涉及其他方面。
1.0.3 薄壁不锈钢管材,现行标准目前只有国家标准《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 12771 、《不锈钢卡压式管件连接用薄壁不锈钢管》GB/T 19228.2和行业标准《薄壁不锈钢水管》CJ/T 151、《薄壁不锈钢内插卡压式管材及管件》CJ/T 232 。管件现行标准只有国家标准《不锈钢卡压式管件》GB/T 19228.1 和行业标准《薄壁不锈钢内插卡压式管材及管件》CJ/T 232。薄壁不锈钢管应符合这些现行标准的规定。
对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管材和管件,本规程不再引录,可直接查阅相关标准, 本规程只对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管件规格尺寸在附录中作出规定。
1.0.4、1.0.5 由于本规程只对薄壁不锈钢管的连接方式作出规定,而连接方式又只是管道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涉及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应符合以下主要规范的规定: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53;
消防给水系统还应符合以下规范和规程: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1;
《自动水灭火系统薄壁不锈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229。
2 术 语
2 术 语
2.0.1 薄壁不锈钢管在《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53中曾有过一个定义:“壁厚为0.6~2.0mm的不锈钢带或不锈钢板,通过制管设备用自动氩弧焊等熔焊焊接制成的管材”。而在CECS 153规程中的第3.0.3条DN150的壁厚已为3.0mm(表3.0.3-1和表3.0.3-3)已不符合定义要求,因此本规程根据实际情况作了相应调整。
2.0.3~2.0.7 薄壁不锈钢管的连接方式类型很多,呈多元化趋势,原因在于三方面:一是不锈钢质地坚硬,性能优异;二是为了专利保护;三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在目前,已经了解并在工程中得到应用的共有29种,为了表述的方便,本规程将这些连接方式分成三种类型,即机械连接方式、焊接连接方式、机械—焊接式连接方式。机械连接方式又分为挤压式连接方式、扩环式连接方式、传统式连接方式三种。
挤压式是最基本的一类连接方式。
挤压式中有卡压式、环压式、双卡压式(双挤压式)和内插卡压式等。本规程推荐其中的四种连接方式。
卡压式连接是我国最早采用的薄壁不锈钢管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的生产企业数量也较多,管材、管件和密封圈都有国家标准,也有相应的协会标准对连接作出规定。
环压式连接是卡压式连接的一种变化,其压接原理与卡压式有所不同。卡压式钳压后断面是六边形,是一种弯曲变形,环压式连接压接后直径发生改变,是一种引伸变形。卡压管件有一个带U型凹槽的承口内置O型密封圈,而环压管件为不收口的阶梯承口密封圈,是安装过程中装入的。
双卡压式(双挤压式)、内插卡压式同属于卡压类,区别在于:双挤压式是卡两道,双卡压式是卡两道两个密封圈,内插卡压式是管件插在管材里面的卡压式连接。
2.0.8~2.0.11 扩环式连接方式是从肩式卡箍转化过来的一种连接方式,肩式卡箍应用早于沟槽式连接,都用于碳钢管的连接,沟槽式连接的特点是管壁凹进去,卡箍卡在凹槽内,肩式是管壁凸出来,卡箍卡在凸缘外。肩式卡箍主要用于煤矿行业,其他行业的应用多见于东北地区。
扩环式利用不锈钢质地坚硬的特点,加工成一个凸环,以凸环为支点作为密封锁紧时的支点,区别在于凸环的形状不同,因凸环的形状不同,随之而来的密封方式、密封原理、密封圈形状等也有区别,本规程推荐弧形凸环的凸环式、直角三角形凸环的卡凸式和不等边三角形凸环的锁扩式。
扩环式连接具有一定的柔性,并允许管材与管件轴线形成一定的偏角(5°以内),故可应用抗震及地质沉降的场合。由于采用外扩方法,可避免接头处因径向缩小而产生的流体阻力。
考虑到施工的方便性和合理性,以及成本综合造价等因素,小管径采用螺母,大管径采用法兰。
在扩环式连接方式中还有一种不扩成凸环形,而是加工成一个凹槽,在凹槽内卡一个敞口的卡环,作为纵向锁紧时的受力点,这种连接方式称为卡环压缩式连接。
2.0.12~2.0.18 传统式连接是指在其他管材早已应用,并证明是可行的连接方式,如沟槽式连接、卡箍式连接和法兰连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滚压螺纹连接和插合自锁卡簧式连接。
滚压螺纹连接是螺纹连接的一种变化,螺纹连接为切削加工成型,滚压螺纹为压制加工成型,因此壁厚可适当减薄,也减少了材料的切削加工损耗。滚压螺纹连接最早见于美国的铜管连接,用于不锈钢管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滚压螺纹连接不及螺纹连接的地方是螺纹端部和根部为弧形而非锐角,容易渗漏,补救技术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和加长密封面的直线段;
2 强调机床加工螺纹;
3 强调加工螺纹时的限位装置,使螺纹形状不致过度;
4 密封材料强调生料带和液态生料带共用;
5 对液态生料带的粘性和胀缩性能提出要求;
6 强调安装时对其他接口的防护要求。
因此,滚压螺纹连接就其实质是滚压螺纹粘接式连接。现在生产企业在滚压螺纹连接的基础上又作了改进,研发了滚压O型密封圈接口,加强了接口的密封性能。
插合自锁卡簧式连接,最早见于铝塑复合管的连接,后扩大应用于塑料管和铜管,用于不锈钢管在铜管之后,不锈钢管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卡簧容易滑脱,因此用于不锈钢管的插合自锁卡簧式连接,在管材上需加工有一条凹槽,用以顶住卡簧。插合式连接的弹簧材质通常采用碳钢,与不锈钢管材接触,会产生电位差腐蚀,本规程强调应予涂塑处理防止腐蚀。
2.0.19~2.0.21 焊接连接包括熔焊连接的承插式氩弧焊和对接式氩弧焊。
对接式氩弧焊用于壁厚大于2mm的不锈钢管,承插式氩弧焊用于壁厚小于2mm的不锈钢管,从受力而言,对接式氩弧焊优于承括式氩弧焊焊连接。
2.0.22 机械—焊接连接目前只有一种,即卡压点焊式连接,先将管材与管材或管材与管件卡压式连接,再予以点焊.卡压式连接属于柔性连接,点焊连接属于刚性连接,点焊连接的目的在于对卡压式连接再予加强,提高拉拔力。
我国薄壁不锈钢管连接方式还在发展之中,除本规程提到的连接方式,还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可靠的连接方式,这些连接方式在有相应的技术文件和检测报告的情况下,得到有关权威部门的认可后,也可在工程中应用。
3 设计选用
4 施 工
4 施 工
4.4 挤压式连接方式
各种挤压式连接方式的施工方法基本是相同的,区别在模块形状不同,钳压力不同,钳压后形状不同,因此本节不采用卡压式、环压式……分开撰写的模式,而改为合并撰写的方式。
4.4.7 卡压式连接、双卡压式(双挤压式)连接和内插卡压式连接用六角量规进行尺寸的确认,环压式连接用普通量规进行尺寸确认。
4.4.8~4.4.15 对于挤压式连接,专用工具是个关键,能否保证连接性能,能否满足密封要求,也在于专用工具,因此予以强调。有条件时,专用工具推荐采用电动工具,电动工具速度快、效率高、效果好,但价格稍贵。
4.5 扩环式连接方式
扩环式连接的三种方式,其实质是一种类型,区别在于凸环的形状不同和由此带来的变化。
4.6 传统式连接方式
4.6.12 滚压螺纹连接为保证性能和效果,条文强调机床加工,螺纹的密封面。生料带和液态生料带的并用,以及液态生料带的高粘接性能要求等。使用时,必须予以注意。
4.6.13、4.6.14 插合自锁卡簧式连接的管件、卡簧、密封圈和弹簧是主要组件,卡簧用于防止管材拔出,密封圈用于密封,而内置式弹簧往往不被注意。弹簧如采用碳钢材质,会与不锈钢管件产生电位差腐蚀,因此条文要求碳钢材质的弹簧涂塑防腐。
5 施工质量验收
5 施工质量验收
施工验收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撰写施工、验工规范(规程或条文),内容是既强调结果也强调过程;另一种是撰写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程或条文),内容是强调结果,不强调过程。本章按施工质量验收方式来写,强调结果不强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