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 155-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osite pipeline
engineering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CJJ/T 155-201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日期:2011年2月11日
实施日期:2011年12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915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 155-2011,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1年2月11日
前言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材料;4 设计;5 施工;6 质量验收。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给水排水设备分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给水排水设备分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8号,邮编100048)。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
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广东东方管业有限公司
金德管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北京)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天津市利达钢管有限公司
上海昊力涂塑钢管有限公司
杭州纯源钢塑管有限公司
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佛山日丰企业有限公司
湖南珠华管业有限公司
潍坊莱德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铭士管业有限公司
上海爱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山西新超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成都贝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上丰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华明九 姜文源 周洪宏 刘彦菁 曹捩 刘浩 葛兴杰 杨晓华 林津强 王士良
于富强 孙桢祥 范晓敏 朱剑锋 古思渊 罗建群 张同虎 冯剑铭 姚水良
王永 周水龙 王莘 叶纶 李大治 王宗岭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左亚洲 赵锂 刘西宝 刘巍荣 郑克白 刘建华 姜国芳 戚晓专 应明康
1 总则
1 总则
1.0.1 为使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在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中做到安全卫生、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和工业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
1.0.3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3 材料
4 设计
5 施工
6 质量验收
附录A 复合管的连接要求
附录B 盘卷式铝塑复合管的调直、剪切和弯曲
附录B 盘卷式铝塑复合管的调直、剪切和弯曲
B.0.1 管道公称直径不大于25mm的盘卷式铝塑复合管,可采用手工直接调直。对管道公称直径为32mm的盘卷式铝塑复合管,当用手工调直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选择平整的场地;
2 将管子固定,滚动盘卷向前延伸;
3 压直管子,再用手工调直。
B.0.2 铝塑复合管的剪切应使用专用管剪或切管器。
B.0.3 铝塑复合管的弯曲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弯管弹簧塞或弯管器放入管内拟弯曲部位;
2 用手均匀、缓慢施力于管道至弯曲,弯曲半径应大于或等于5倍的管道外径;
3 当弹簧塞或弯管器长度不够时,可采用钢丝接驳延长。
附录C 塑铝稳态管的卷削
附录C 塑铝稳态管的卷削
C.0.1 塑铝稳态管的截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截断工具应与管材轴线垂直;
2 管材截断后,应将管材端面的毛刺和碎屑清除干净。
C.0.2 塑铝稳态管的卷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卷削器应采用PP-R/PE-RT稳态管卷削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称直径为20mm~32mm的管材,可采用带内导柱的手动卷削器或电动卷削器;
2)公称直径为40mm~63mm的管材,宜采用电动卷削器;
3)公称直径为大于63mm的管材,宜采用电动卷削器或卷削机。
2 将PP-R稳态管和PE-RT塑铝稳态管推入卷削器的卷削孔内卷削,卷削器出料槽中应有均匀的铝塑屑旋出;
3 在卷削时,管材端的截面应触到卷削器的内孔顶部;
4 塑铝稳态管的卷削尺寸应符合表C.0.2的规定。
表C.0.2 塑铝稳态营的卷削尺寸
本规程用词说明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侍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引用标准名录
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2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5
3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
4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
5 《可锻铸铁管路连接件》GB/T 3287
6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 4272
7 《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GB/T 7306
8 《55°密封管螺纹 第2部分:圆锥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GB/T 7306.2
9 《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T 8175
10 《卡箍式柔性管接头 技术条件》GB/T 8259
11 《卡箍式柔性管接头 型式与尺寸》GB/T 8260
12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8923-1988
13 《突面带颈螺纹钢制管法兰》GB/T 9114
14 《平面、突面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GB/T 9119
15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
16 《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 120
17 《给水衬塑可锻铸铁管件》CJ/T 137
18 《沟槽式管接头》CJ/T 156
19 《橡胶密封件 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HG/T 3091
20 《橡胶密封件-110℃热水供应管道的管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HG/T 3097
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 155-2011
条文说明
制定说明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 155-2011,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2月11日以第915号公告批准、发布。
在规程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对我国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等进行了的调查研究,总结了给水复合管道在建筑给水工程建设中的实践经验,通过实验、验证取得了重要技术参数。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1 总则
1 总则
1.0.1 关于复合管的概念,塑料行业和结构专业有很大差异。
塑料行业的观点,认为两种不同材质复合而成的管材为复合管,如钢塑复合管。
结构专业的观点,认为两种不同材质复合,且共同受力的管材为复合管,如钢筋混凝土管。钢塑复合管中的衬塑钢管和涂塑钢管,钢管受力而塑料层不受力,不是复合管。
给水排水专业的观点,认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经复合工艺而成为整体的圆管,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或不同材质的同种材料组合而成的,整体共同受力的圆管为复合管。
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经复合工艺而成为整体的圆管这一概念,可列为复合管的管材有三种:
1 塑料管与塑料管的复合,如芯层发泡管;
2 金属管与塑料管的复合,如钢塑复合管;
3 金属管与金属管的复合,如双金属管。
但在我国,关于塑料管还有一条定义,即“与过水断面接触的材料为塑料;而塑料层厚度与壁厚之比60%以上时,为塑料管。”按此规定,塑料管与塑料管的复合,如芯层发泡管应纳入塑料管范畴;而塑料管与金属管的复合,如铝塑复合管,钢骨架塑料复合管也属于塑料管范畴。
因此复合管存在与塑料管的交叉,也存在与金属管的交叉(如塑覆铜管、覆塑不锈钢管划归复合管,还是划归金属管)。
经多次研究,列入本规程的复合管有:
①钢塑复合管:包括衬塑钢管、涂塑钢管和外覆塑复合管(外覆塑复合钢管就其实质不是衬塑钢管就是涂塑钢管);
②钢塑复合压力管;
③不锈钢塑料复合管;
④钢骨架塑料复合管。包括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和钢板孔网塑料复合管;
⑤铝塑复合管;
⑥塑铝稳态管;
⑦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
无缝铝合金衬塑管也是复合管,但由于在本规程制订过程中,尚无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产品的应用面也不广,因此根据审查会审查意见未予列入规程。
与本规程同时下达的工程建设行业标准还有《建筑给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和《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在本规程未予列入的管材,可以在那两本规程中找到有关规定。
1.0.2 本条文所指的民用和工业建筑给水按用途区分有生活给水、生产给水和消防给水;按水质区分有生活饮用水、直饮水、再生水、杂用水等。
2 术语和符号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复合管分三大类:
1 塑料与塑料的复合,如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这类复合管,已规定纳入《建筑给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2 金属与塑料的复合,如钢塑复合管、钢塑复合压力管、不锈钢塑料复合管、铝塑复合管、钢骨架塑料复合管等;
3 金属与金属的复合,如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
本规程所规定的复合管,多数为金属与塑料的复合管。这类复合管兼有金属管强度高的特点,又有塑料管耐腐蚀的优点,但由于复合管是由两种材料复合而成的,不同材质的线膨胀系数相差很大,如复合工艺不好,会产生离层问题,同时也正由于是两种材料复合而成,因而在施工现场切割时,容易造成端口腐蚀等问题,这需引起注意。
金属与塑料的复合管,有的偏刚性,如钢塑复合管;有的偏塑性,如不锈钢塑料复合管、铝塑复合管、塑铝稳态管等;有的中性,如钢骨架塑料复合管。这在水压试验和支架设置时应予以区别。
3 材料
4 设计
5 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