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ECS 337:2013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random copolymer composite pipeline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CECS 337:2013
主编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施行日期:2013 年 7 月 1 日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133号
关于发布《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1年第一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1]45号)的要求,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经本协会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CECS 337:2013,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一日
前 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1年第一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1]45号)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是一种纤维增强改性的三层PP-R复合管道,具有卫生、轻质、耐压、耐腐蚀、阻力小、连接方便可靠、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本规程在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材料、设计、施工和验收。
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1986]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推荐给工程建设设计、施工和使用单位采用。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地址:上海市石门二路258号,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邮政编码:200041)归口管理并负责解释。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解释单位。
主编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上海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上海材料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冯旭东 王珏 李大治 杜伟国 吴佳林 李小慧 操秘 徐晓建 刘亮 秦凯凯
主要审查人:徐凤 程宏伟 赵锂 方玉妹 黄建设 陈永清 王家良 徐立群 严志刚
1 总 则
1 总 则
1.0.1 为在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中,做到安全卫生、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不得用于室内消防系统,且不得与消防给水系统相连。
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系统的设计压力不宜大于1.0MPa,设计温度不应低于0℃且不应高于70℃。
1.0.3 本规程采用的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材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CJ/T 258的要求,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第3部分:管件》GB/T 18742.3和《冷热水系统用热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GB/T 18991的相关要求。
1.0.4 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3 材 料
4 设 计
5 施 工
6 验 收
附录A 水力计算表
附录A 水力计算表
表A-1 冷水管S5管系列水力计算表
注:1 表中冷水管水温按10℃计;
2 表中流速υ的单位为m/s;单位长度水头损失i的单位为mm/m(10-2kPa)。
表A-2 冷水管S4管系列水力计算表
注:1 表中冷水管水温按10℃计;
2 表中流速υ的单位为m/s;单位长度水头损失i的单位为mm/m(10-2kPa)。
表A-3 热水管S3.2管系列水力计算表
注:1 表中热水管水温按70℃计;
2 表中流速υ的单位为m/s;单位长度水头损失i的单位为mm/m(10-2kPa)。
表A-4 热水管S2.5管系列水力计算表
注:1 表中热水管水温按70℃计;
2 表中流速υ的单位为m/s;单位长度水头损失i的单位为mm/m(10-2kPa)。
本规程用词说明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引用标准名录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第3部分:管件》GB/T 18742.3
《冷热水系统用热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GB/T 18991
《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CJ/T 258
条文说明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ECS 337:2013
条文说明
1 总 则
1 总 则
1.0.1 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是一种纤维增强改性的三层PP-R复合管道,与传统PP-R管道相比,既保留了PP-R管道原有的卫生、轻质、耐压、耐腐蚀、阻力小、隔热保温、连接方便可靠、使用寿命长、可回收利用等特点,又降低了管道的线膨胀系数,(F-PPR管的线膨胀系数是PP-R管道的2/5,MF-PPR管的线膨胀系数是F-PPR管道的1/2),同时也提高了PP-R管道的承压能力,有利于在建筑给水管道上的应用,使高层建筑可实现全塑料管管道给水系统。制定本规程是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为正确合理地进行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的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提供技术依据。
1.0.3 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包括F-PPR和MF-PPR管材)应符合现行相关产品标准;其管件采用的是PP-R,应符合相关聚丙烯管件标准。
1.0.4 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49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3 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是一种纤维增强改性的三层PP-R复合管材,其内层和外层均为PP-R材料,中间层为纤维增强PP-R复合材料。根据管材中间层壁厚占总壁厚的比例不同分为F-PPR管和MF-PPR管。当中间层壁厚不小于总壁厚的30%时,称为F-PPR管,当管材中间层壁厚不小于总壁厚的50%时,称为MF-PPR管。复合管三层结构示意如图1。
图1 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三层结构示意
1—纤维增强PP-R复合材料;2—PP-R材料
建筑给水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道的三层结构材料及其功能为:
外层PP-R层:采用PP-R原材料,与中间层、内层共同承受管道内压力。当采用热熔连接、电熔连接时,能与配套的PP-R类管件进行连接。
中间纤维增强PP-R层:采用与内外层相同牌号的PP-R树脂与二氧化硅类纤维或硅酸盐纤维经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复合材料,起增加管材刚性,提高管材耐压强度,降低管材线膨胀系数的作用。
内层PP-R层:采用与外层PP-R相同牌号的原料,设计上与外层PP-R和纤维增强PP-R层共同承受管道内压力。
2.1.5、2.1.6
建筑给水塑料管道热熔连接一般包括热熔承插连接、热熔对焊连接、电熔连接。本规程中推荐采用热熔承插连接和电熔连接。
3 材 料
4 设 计
5 施 工
6 验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