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的无功功率计算公式:Q=ωL*I*I 或 U*U/(ωL) 。电感量为L,流过电感的电流有效值为I,电感两端电压有效值为U,电流频率为ω。
电感量按下式计算:
阻抗(Ω)=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电感量(H),设定需用360Ω 阻抗,因此:
电感量(H)=阻抗(Ω)÷(2*3.14159)÷ F(工作频率)=360÷(2*3.14159)÷ 7.06=8.116H。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
(1)无功功率计算扩展资料
电感由电导材料盘绕磁芯制成,典型的如铜线,也可把磁芯去掉或者用铁磁性材料代替。比空气的磁导率高的芯材料可以把磁场更紧密的约束在电感元件周围,因而增大了电感。电感有很多种,大多以外层瓷釉线圈环绕铁氧体线轴制成,而有些防护电感把线圈完全置于铁氧体内。一些电感元件的芯可以调节。
由此可以改变电感大小。小电感能直接蚀刻在PCB板上,用一种铺设螺旋轨迹的方法。小值电感也可用以制造晶体管同样的工艺制造在集成电路中。
在这些应用中,铝互连线被经常用做传导材料。不管用何种方法,基于实际的约束应用最多的还是一种叫做“旋转子”的电路,它用一个电容和主动元件表现出与电感元件相同的特性。用于隔高频的电感元件经常用一根穿过磁柱或磁珠的金属丝构成。
小型固定电感器用漆包线在磁芯上直接绕制而成,主要用在滤波、振荡、陷波、延迟等电路中,它有密封式和非密封式两种封装形式,两种形式又都有立式和卧式两种外形结构。
功率因数0.9
cosφ=0.9
sinφ=0.4359
p=u*i*cosφ=1.732*0.4*1800*0.9=1122kw
q=u*i*sinφ=1.732*0.4*1800*0.4359=543kvar
由于变压器有内阻抗,实际电压会比400v低,一般以380v计算。所以实际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会比这低5%左右.
对于单相负荷有功功率P=UICOSΦ,无功功率Q=UISINΦ;
对于三相负荷,有功功率P=根号3*U*I*COSΦ,无功功率Q=根号3*U*I*SINΦ.
0。4KV侧负荷包含照明、动力、空调等多个回路,共1100KW(设备功率),按照你说的,应该是装机容量,有功功率就是1100KW,功率因数补偿前按0.85来计算,无功功率是680kvar,
视在功率1295KVA。
P=UICOSΦ,Q=UISIN
Φ;
式中U,I为u(t),i(t)的有效值,Φ为U、I的相角差。
P反映了无源网络中等效电阻的耗能,它用于不可逆的消耗,定义为有功功率。
Q反映了无源网络中电源与电感和电容之间的能量转换,定义为无功功率。虽未被网络消耗,但反映了网络内部与外部交换能量的能力的大小。
对于单相负荷有功功率p=uicosφ,无功功率q=uisinφ;
对于三相负荷,有功功率p=根号3*u*i*cosφ,无功功率q=根号3*u*i*sinφ.
0。4kv侧负荷包含照明、动力、空调等多个回路,共1100kw(设备功率),按照你说的,应该是装机容量,有功功率就是1100kw,功率因数补偿前按0.85来计算,无功功率是680kvar,
视在功率1295kva。
无功功率=IUsinφ,单位为乏或千乏。
IU为容量,单位为伏安或千伏安。
无功功率降低或升高时,有功功率不变.但无功功率降低时,电流要降低,线路损耗降低,反之,线路损耗要升高。
功率因数低,占用资源,增加损耗。罚款是促进提高节能意识吧。
视在功率为S,有功功率为P,无功功率为Q,电压U,电流I,相角差为φ
S=U×I
P=U×Icosφ
Q=U×Isinφ
根据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称为功率因数cosφ
cosφ=P/S
根据sinφ平方+cosφ平方=1,再计算无功功率
Q=Ssinφ=S根号(1-cosφ^2)
无功功率=IUsinφ,单位为百乏或千乏。
IU
为容量,单位为伏安或千伏安。
无功功率度降低或升高时,有功功率不变.但无功功率降低时,电流要降低,线路损耗专降低,反之,线路损耗要升高。
功率因数低,属占用资源,增加损耗。罚款是促进提高节能意识吧。
有功功率是U
I
Cos
a
无功功率是U
I
Sin
a
功率因数就是Cos
a
就是有功功率跟总功率的比值
三相不平衡的话,是外连一条导线,要串联一个电阻,把三路一路一路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