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作用是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硝酸的过程。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
。由于硝化菌繁殖的慢,常常被有害菌打的没有还手之力,因此我们给它找了两个帮手来抢地盘,一个是繁殖速度非常快的、好氧的酵母菌,负责抢地盘给硝化菌居住;另外一个是厌氧的乳酸菌,繁殖速度也非常快,负责消灭低氧区对硝化菌有害的菌种。这三个菌并肩子上,几乎无坚不摧,成功率非常高。大伙可以参考
细菌要有家才能大规模繁殖,过滤器是它们最主要的家,房子越多越好,性价比最好的房子是玻璃环和沙子。
假如养鱼的水总共有100升的话,那么你需要有10升以上的直径3毫米的沙子作滤材或至少1升的玻璃环。多点更好,虽然浪费了,但是有个储备能够应急。房子要提早建好,等待细菌们的入住。
l ***呼吸的氧气:
这些喜欢氧气的细菌对氧气的消耗量是巨大的,甚至比缸里的鱼还厉害,因此,一个有效的充氧手段是不可以少的,可以用气泵、水流溅落等多种方法解决。假如有了大量住房后水仍然很混,那么是增加氧气的时候了。
l ***足够的食物:
只要缸里有鱼,细菌们就会有食物,增加食物就能够促进细菌们的繁殖,但是太少了细菌们吃不饱,太多了又会撑坏了,所以增加的速度很关键,这个我们后面讲。另外我们要用一块过滤棉来把大块的食物打碎以便细菌们开吃。滤绵在过滤槽前面,占据滤槽10%的空间就够了。
***一定的水流:
水流给定居的细菌们带来氧气和食物,水流大了就把细菌们的家冲走了,水流小了,带来的氧气和食物又不够。对于100升水的缸,你应该有600升/小时以上流量的泵,以及一套水循环管道,并且制造良好的水流以便把粪便和食物残渣带给细菌们。
l ***合适的温度:
鱼和细菌们在24-28度之间是可以很好的生长和繁殖的。如果水比较冷,一个加热棒就可以解决了。一般100升的缸有个100瓦到150瓦的加热棒就很合适了。
l ***稳定的水质:
由于细菌们基本上住在水里,他们喜欢比较稳定的水质,一旦水质剧烈变化,它们就要搬家了。在水流经的滤槽里放置少量的活性炭或者麦饭石,大概占据滤槽的10%的空间就足够了。
l ***培养的方法:
首先,咱们要准备好各种器材和菌种。器材按照上面的要求在鱼店购买。菌种就要多跑几个地方了,其中:
硝化菌要在鱼店里买质量可*的干粉状的,实在买不到就算了,我们可以慢慢的培养;
酵母菌去商场里买那些发面用的纯酵母粉;
乳酸菌就用活性酸奶来替代,记得买那些号称有多少多少亿个有益菌的、没有经过灭菌处理的名牌酸奶哦;
枯草菌就要使用从药店里买来的一种小儿消化药——“妈咪爱”。
然后,就应该给咱们的装了100升已经晒好的水的鱼缸来个大扫除,把过滤器、过滤棉、玻璃环、活性炭(或麦饭石)、水、泵、加热棒沙子、石头、草等等东西通通按照设计放到缸里或滤槽里合适的位置用高锰酸钾消毒,给0.4克高锰酸钾就可以了,这时的浓度是十万分之四左右;浸泡半个小时后就全部干干净净啦(也可以用这个浓度的高锰酸钾液擦洗鱼缸并浸泡其他器材)。然后,把鱼缸和所有器材冲洗干净。
接着在鱼缸里灌入晒好的水(推荐方法),或者用自来水灌满并等待一天。也可以直接使用被高猛酸钾彻底消毒的水,但是要多等几个小时,待水的颜色从紫色逐渐淡化到桃红色或更淡时,即表明高锰酸钾已经失效,此时可以开始下面的步骤了。
这时,就可以请细菌们入住了。把从鱼店里买来的干粉硝化菌(推荐)15克或液体硝化菌15毫升倒进缸里;
然后,再把纯酵母粉一汤匙、活性酸奶一汤匙以及“妈咪爱”一小袋(1克)用缸里的温水尽量完全化开,把比较清澈的部分倒回缸里,把剩下的残渣扔掉或倒入过滤槽这些不明显的地方都行。
这样,咱们就完成了“播种”的过程;这个时候的鱼缸通常是一片雾蒙蒙的,这是菌种在飘荡,没关系,几天内就会清澈的;
下面,当然是给细菌们找食物啦。既然咱们的缸里有100升的水,那么就放养4条3-4厘米长的小鱼吧!它们是先锋,所以必须是身强力壮、不怕死的小家伙,进入鱼缸之前要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消毒,避免带着病菌进入鱼缸;高猛酸钾溶液的浓度可以按照能见度来衡量,对鱼类和水草等生物消毒时,采用的能见度以不低于60厘米为好,消毒时间大概在10——15分钟即可。正常的饲养它们几个,每天喂两次,每次的食物必须在1到2分钟内吃完。然后咱们就等待吧。假如水质在第二天浑浊了,就适当换点水,然后适当减少喂食。就这样等待3天;
第4天,假如水质变的清澈无比(有时侯第2天就水清了,但还是要等待到第4天再操作),那么水就快养好啦!这时要继续测试一下微生物过滤系统的应变能力。只要把喂食量增加一倍就可以了。一直等待3天;期间稍有浑浊要仔细观察,只要没有腥臭味散发出来就不必换水;
第7天,假如水质仍然清澈无比,这时我们可以把比较娇贵的鱼请进鱼缸了。先换点水,然后少放几条,少量喂食(1分钟内吃完),观察3、4天,再继续放另外一批,食物也逐渐增加点;就这样我们以后每个星期给鱼缸换1/5到1/4的水,配合每天定时、定量、定点的喂食,就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好”水了!到这里我们就完成了“硝化系统”的建设,依*每周换水的维护,就可以长期稳定
影响因素有:
底物和产物、pH值、水分和氧气含量及温度等;
重金属浓度和残留农药
NH4浓度
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是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硝酸的过程。通常发生在通气良好的土壤、厩肥、堆肥和活性污泥中。
硝化作用由自养型细菌分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为亚硝化,即铵根(NH4+)氧化为亚硝酸根(NO2-)的阶段。参与这个阶段活动的亚硝酸细菌主要有 5个属:亚硝化毛杆菌属(Nitrosomonas) ;亚硝化囊杆菌属(Nitrosocystis);亚硝化球菌属(Nitrosococcus);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和亚硝化肢杆菌属(Nitrosogloea)。其中,尤以亚硝化毛杆菌属的作用居主导地位,常见的有欧洲亚硝化毛杆菌 (Nitrosomonas europaea)等。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为硝化,即亚硝酸根(NO2-)氧化为硝酸根(NO3-)的阶段。参与这个阶段活动的硝酸细菌主要有3个属:硝酸细菌属(Nitrobacter);硝酸刺菌属 (Nitrospina)和硝酸球菌属(Nitrococcus)。其中以硝酸细菌属为主,常见的有维氏硝酸细菌(Nitrobacter winogradskyi)和活跃硝酸细菌 (N. agilis)等。
硝化细菌是一类能降解氨和亚硝酸盐的自养型细菌,包括亚硝化菌属和硝化杆菌属两个生理亚群,它们归属于一个独立的科——硝化杆菌科。硝化细菌通过硝化作用氧化无机化合物获取能量来满足自身的代谢需求,并且以CO2作为唯一的碳源,是典型的化能无机营养菌。硝化细菌具有硝化作用,所谓硝化作用指的是硝化细菌在好氧条件下将NH3氧化为NO-,并进一步氧化为NO-3,从中获得生长所需能源的过程。硝化作用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立而又联系紧密的阶段。前一阶段NH3氧化为NO-2,称为亚硝化作用或氨氧化作用,由亚硝化细菌完成;后一阶段是NO-2氧化为NO-3的过程,称为硝化作用,由硝化细菌完成。因此,常讲的硝化作用实际上包括了由亚硝化细菌完成的亚硝化作用和由硝化细菌完成的硝化作用两个阶段。硝化细菌是养殖水体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在水产养殖上具有比较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是硝化细菌氨氮氧化、亚硝酸盐氧化的运用,养殖水体中的三氮(NH3-N、NO2-N、NO3-N)中,NH3-N和NO2-N具有很强的毒性,硝化细菌可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而被藻类利用,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与此同时,硝化细菌在合成自身物质时可同化和异化硫化氢,达到水质净化,改良池塘底质,维护良好的水产养殖生态环境的作用。但由于硝化细菌的生长代时比较长,从而限制了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广泛应用。
硝化是指一个生物用氧气将氨氧化为亚硝酸盐继而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的作用。尤指将有机化合物转化成硝基化合物或硝酸酯(如用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处理)。将氨降解为亚硝酸盐的步骤常常是硝化作用的限速步骤。硝化作用是土壤中氮循环的重要步骤。这一过程由俄国微生物学家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维诺格拉茨基发现。
反硝化,也称脱氮作用,是指细菌将硝酸盐(NO3−)中的氮(N)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NO2−、NO、N2O)还原为氮气(N2)的生物化学过程。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菌统称为反硝化菌。
(5)硝化扩展资料
常见硝化方法:
(1)稀硝酸硝化一般用于含有强的第一类定位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硝化,反应在不锈钢或搪瓷设备中进行,硝酸约过量10~65%。
(2)浓硝酸硝化这种硝化往往要用过量很多倍的硝酸,过量的硝酸必需设法利用或回收。
(3)浓硫酸介质中的均相硝化当被硝化物或硝化产物在反应温度下为固体时,常常将被硝化物溶解于大量浓硫酸中,然后加入硫酸和硝酸的混合物进行硝化。
(4)非均相混酸硝化当被硝化物或硝化产物在反应温度下都是液体时,常常采用非均相混酸硝化的方法,通过强烈的搅拌,使有机相被分散到酸相中而完成硝化反应。
(5)有机溶剂中硝化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采用不同的溶剂,常常可以改变所得到的硝基异构产物的比例,避免使用大量硫酸作溶剂,以及使用接近理论量的硝酸。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乙酸、乙酸酐、二氯乙烷等。
1、硝化作用是在好气条件下进行的,反硝化作用是在厌气条件下进行的。
2、硝化作用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硝酸的过程。其作用过程如下:硝化细菌从铵或亚硝酸的氧化过程中获得能量用以固定二氧化碳,但它们利用能量的效率很低,亚硝酸菌只利用自由能的5~14%; 硝酸细菌也只利用自由能的5~10%。因此,它们在同化二氧化碳时,需要氧化大量的无机氮化合物。
3、反硝化作用也称脱氮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微生物和植物吸收利用硝酸盐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用途,一是利用其中的氮作为氮源,称为同化性硝酸还原作用:NO3-→NH4+→有机态氮。
(6)硝化扩展资料:
硝化作用与反硝化用途:
硝化反应是向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硝基(-NO2)的反应过程。脂肪族化合物硝化时有氧化-断键副反应,工业上很少采用。硝基甲烷、硝基乙烷、1-和2-硝基丙烷四种硝基烷烃气相法生产过程,是30年代美国商品溶剂公司开发的。
迄今该法仍是制取硝基烷烃的主要工业方法。此外,硝化也泛指氮的氧化物的形成过程。反硝化作用也称脱氮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
硝化细菌用于控制养殖池水自生氨浓度的处理剂,不仅使用相当方便,而且能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故越来越受鱼友的欢迎。使用时可直接将该剂散布于池中,不久即能发挥除氨的功效。
市售硝化细菌制剂可分为活菌及休眠菌两种,可依自己的需要选购使用。前者是利用细菌的活体制成,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可看到它们的活动情形。后者是利用休眠菌制成,在显微镜的观察中,则无法看到它们具有活动能力。
选择活菌的好处是除氨效果迅速,最适用于氨浓度过高的紧急情况。但是因活菌对氧气的要求十分严格,尤其是硝酸菌属的细菌只能在有充份氧气存在下才能生存。
正因为如此,要将活菌保存并制成产品,常有保存上的困难,所以在购买这类产品时,要特别注意它的有效使用期限,如果使用过期产品,就除氨的观点而言,是没有什么效率的。
(7)硝化扩展资料
除了栖息环境很少外,硝化细菌的生殖很慢,也是一项非常不利的弱点。某些学者(如Shilo and Rimon,1982;Belse,1984)曾就养殖池中的硝化细菌作过生长及繁殖速度的测定,结果发现一些常见的亚硝酸菌种平均要花上26小时才能增殖一倍。
而硝酸菌种生殖的周期更长,平均要花上60小时才能增殖一倍。硝化细菌在养殖池中的低生殖率,使它们在微生物的生态系中仅占有一个相当低的百分率。
就环境因子而言,影响硝化细菌最重要的因子主要有光线、pH值及温度的变化等,它们仅能在合适的环境因子中生长及繁衍,
如果这些因子的变化超出了它们所能忍受的范围,就很容易受到伤害,严重的话,将引起死亡。
光对硝化细菌的不良影响是一般人很难想象的,从许多的相关研究中均显示光对硝化细菌的生长及繁殖均有抑制的现象。亚硝酸菌对近紫外线的可见光非常敏感(Alleman,1987),但太阳光中普遍含有这种光谱。紫外线对硝化细菌的伤害更大。因此在生态上,硝化细菌均有避光现象(Alleman,1987)。
每周添加量:每10毫升超浓缩硝化细菌用于70升水;新设鱼缸使用量:在前两周内,每七天放每10毫升超浓缩硝化细菌用于35升水中。两周以后,按正常使用量。
鱼缸加入大量新鱼时使用量加倍;临时缸使用量加倍;海水缸使用量加倍;避免冰冻,存放温度不得超过50摄氏度。由于休眠硝化细菌的活化需3-5天,因此不能等水质恶化时才加,建议定期添加,根据具体情况每1-2周添加一次即可。
(8)硝化扩展资料:
鱼缸养鱼技巧:
可以让鱼每天都保证在半饿着的状态,这样消化会比较快。每天喂一次,不能一下喂太多,可以保证鱼更活跃。要保证喂的饲料是新鲜的保证它们的营养平衡,定个时间给它们进行喂食。不要随意的更改时间,每次喂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固定的地方进行投喂。
不能使用生水,生水是没有经过晾晒处理的自来水。于鱼缸里的水温度相差太大。可以选择一个星期换一次水,换水是不用换的太勤。换水的时候要先把水放到太阳下晒几天,水温要保持和鱼缸里的温度差不多。
自来水需要经过晾晒的几天并且和鱼缸里的水温是一样的。使用老水养是最好的,因为老水里的绿藻比较多,这也是金鱼非常好的辅助饲料。如果发现老绿水颜色变澄清水,有很多的绿藻在缸的底下,这种水就要及时的更换。这样水非常容易让鱼生病。给鱼换的水必须经过几天存放,还要注意养多少鱼。
本发明污水处理硝化/反硝化工艺,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采用缺氧池中反硝化液作为好氧池射流曝气工作液(好氧池原射流曝气动力泵,只是抽取为缺氧池水),使得好氧池中液位由于外来补充液位获得提升,同时缺氧池液位下降产生液位差(例如形成50-80cm液位差),从而可以形成无动力溢流回流,省略了现有技术回流动力例如回流泵、气提装置等,节省了回流能耗,并且射流曝气本身需射流泵,也基本不增加动力(只用射流泵达到射流曝气与硝化液回流功能)。同时,缺氧池相对好氧池低的DO,低DO反硝化液作为射流曝气射流工作液,明显提高了曝气氧溶入量,因而提高了曝气充氧转移效率,经测试可以提高氧转移效率20-30%,从而可以减少20-30%曝气供风量,降低了射流曝气供风风机能耗,加节约回流提升能耗,此段总能耗可以节省10-20%。再就是,运行时好氧池水位提高,还可使得后续处理单元池液位可以同步提高(例如50-80cm),以及使最终出水液位也提高50-80cm设计,不仅减少了因自流需要降低池深工程建设费用,可以节省池下挖的土建池投资10-20%,而且还降低了污水提升能耗。由此改变回流方式(确切说是改变了好氧池射流曝气射流工作液来源),实现一改新增三功能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改进的污水处理硝化/反硝化工艺,是对现有射流曝气方式生物脱氮硝化液回流方式的重大改进,可以用于所有带硝化/反硝化工艺段的污水处理工艺。好氧射流曝气射流工作液采用缺氧池反硝化液,以及可以设计好氧池液位高于缺氧池液位二大特征,区别于现有技术,构成本发明改进重要识别特征及核心。
以下结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射流曝气A/O工艺),示例性说明及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实质,但实施例具体细节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并不代表本发明构思下全部技术方案,因此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总的技术方案限定,一些在技术人员看来,不偏离本发明构思的非实质性增加和/或改动,例如以具有相同或相似技术效果的技术特征简单改变或替换,均属本发明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