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 GB 50631-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住宅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private mail boxe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GB 50631-201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 2 0 1 1 年 8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829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住宅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住宅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631-2010,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 0. 3、3. 0. 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0一0年十一月三日
前 言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大连九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6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置原则、位置和方式,使用空间及建筑设计要求,信报箱安装与验收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址: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邮政编码:100044),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大连九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主要起草人:曾 雁 赵国君 林建平 孔繁英 杨海荣 王 贺 杨小东 赵 希 张 岳 王丽华 李庆新 陈 娟 崔 敏
主要审查人:薛 峰 叶茂煦 张菲菲 王连顺 刘敬疆 张生友 徐华荣 李金英 李长斌 于学民 吴克忠
1 总 则
1 总 则
1.0.1 为规范住宅信报箱建设,保障居民通信权益,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小区、住宅建筑工程的信报箱工程的设计、安装和验收,也适用于农村信报箱工程的设计、安装和验收。
1.0.3 城镇新建、改建、扩建的住宅小区、住宅建筑工程,应将信报箱工程纳入建筑工程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并应与建筑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1.0.4 信报箱的建设应方便投、取双方使用,并应与环境协调,同时应满足经济合理、安全实用的要求。
1.0.5 信报箱工程的设计、安装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 术 语
2.O.1 投取空间 delivery and reception area
指信报箱为满足投递和收取信件、报刊及其他邮件所需的空间。
2.0.2 室内净高 interior net storey height
从楼、地面面层(完成面)至吊顶或楼盖、屋盖底面之间的有效使用空间的垂直距离。
2.0.3 信报箱 private mail boxes
供用户接收信件、报刊及其他邮件的箱体。
2.0.4 信报箱格口 pigeonholes
信报箱内具有独立可开闭锁门,供放置用户信件、报刊及其他邮件的空间,简称格口。
2.0.5 单口信报箱 single mail box
只有一个格口的信报箱。
2.0.6 单元信报箱 the unit of private mail boxes
由若干个格口构成的一体化信报箱,是组成信报箱群的基本单元。
2.0.7 信报箱群 group of private mail boxes
由两个及以上的单元信报箱组合而成的信报箱组合体。
2.0.8 信报箱间 spaces of installing private mail boxes
专门用于安装信报箱群的室内空间。
2.0.9 信报箱亭 kiosk of installing private mail boxes
具备防雨、照明等设施,专门用于安装信报箱群的室外独立建筑。
2.0.10 智能信报箱 intelligent private mail boxes
应用计算机技术管理与控制,通过密码识别、射频识别、指纹识别、掌纹识别等智能识别方式获得开箱许可,格口门及投递口叶门能自动打开的信报箱。
2.0.11 开口式信报箱 ringent private mail boxes
每个格口有一敞开的投递口,投递邮件、报刊及其他邮件时,可直接从投递口投入的信报箱。
2.0.12 封闭式信报箱 close private mail boxes
无投递口或投递口平时关闭,投递邮件、报刊且其他邮件时,需要开启总门、框架总门、格口门或投递口的信报箱。
2.O.13 嵌墙式信报箱 built-in type private mail boxes
整体或部分嵌入墙体内的信报箱。
2.0.14 附墙式信报箱 wall type private mail boxes
整体悬挂于墙体上的信报箱。
2.0.15 自立式信报箱 floor type private mail boxes
固定于地面上的信报箱。
3 基本规定
3 基本规定
3.0.1 住宅信报箱应按住宅套数设置,每套住宅应设置一个格口。
3.0.2 信报箱应设置在宽敞明亮、易于投取邮件的位置,不宜设置在低洼、潮湿、光线较暗的位置。
3.0.3 信报箱应布置合理、操作方便,信报箱最底层格口底面照度标准值小于75lx时,应设置专用照明设施。
3.0.4 信报箱的设置不应影响住户的采光、通风、建筑保温隔热和安全疏散的设计要求,并应满足无障碍的设计要求。
3.0.5 除单口信报箱以外,每一组集中设置的信报箱,宜设置一个退信格口。
3.0.6 选用智能信报箱时,应根据智能信报箱的需求,预留电源等相应的接口。
3.0.7 信报箱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产品。
3.0.8 信报箱应根据地域、气候特点、建筑形式、使用模式和安装位置,选用满足防盗、防火、防潮、防雨雪、防冰冻、防风沙、防雷电等方面要求的产品。
4 设置原则、位置和方式
5 使用空间及建筑设计要求
6 信报箱安装与验收
附录A 验收记录
附录A 验收记录
A.0.1 信报箱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应按表A. 0.1填写。
A.0.2 信报箱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按表A. 0. 2填写。
A.0.3 信报箱安装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按表A. 0.3填写。
本规范用词说明
本规范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引用标准名录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
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住宅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
GB 50631-2010
条文说明
制订说明
《住宅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GB 50631-2010,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11月3日以第829号公告批准发布。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住宅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1 总 则
1 总 则
1.0.1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2009年4月2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二章第十条对信报箱的设置作出了规定。信报箱是住宅原有的配套设施,并非新增需求,此为本规范制定的原始依据。
目前,全国有些地区的住宅信报箱不仅发展滞后,安装率低,甚至没有通邮,使得人们的基本通信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因此相关规范的出台作为保障措施极为必要。其次,现有住宅信报箱的规格尺寸、安装方式、安装位置混乱,也急需为目前的建设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使设计安装人员有据可查。
1.0.3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住宅建筑工程应根据信报箱的安装形式,为信报箱留出必要的安装空间,避免后期安装时占用消防通道、或者对建筑结构造成破坏,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应将信报箱工程纳入建筑工程统一规划、设计、施工、验收,与建筑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1.0.4 信报箱的建设应方便投、取双方使用,这是重要的设计原则之一,具体的规定如:设置在门禁系统外、在入口集中设置等,皆在规范相应章节作出了规定。
1.0.5 信报箱的建设需要满足信报箱产品和工程建设两方面的标准。所需要执行的标准,除必要的重申外,本规范不再重复。住宅信报箱的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以下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住宅信报箱》GB/T 2429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
2 术 语
2 术 语
2.0.1 投取空间宽度说明见图1。
3 基本规定
3 基本规定
3.0.1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根据住宅设计规范,信报箱作为住宅的必备设施,其设置应满足一套住宅配置一个信报箱格口(即一套住宅对应一个门牌号数)的要求。同时为了方便投递,同一单元主要入口处设置信报箱时,单元信报箱或信报箱群宜集中附楼设置。有独立出入口的住宅,如独立式住宅、联排住宅等,在其出入口处设单口信报箱。
3.0.3 关于照明设施的照度要求参照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第5.4.1条中对公共场合照明的要求。信报箱通常可借用公共照明,在公共照明不能满足信报箱照明要求时,应设置专用照明装置。
照度:表面上一点的照度E是入射在包含该点的面元上的光通量dΦ除以该面元面积dA所得之商,即E=dΦ/dA,单位为勒克斯(lx),1lx=1lm/m2。
3.0.7 信报箱的质量受使用材料、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其使用年限、防火等级、抗震等差别很大,因此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产品。
3.0.8 信报箱的种类选择是由投资成本、管理模式、使用需求、投递方式等因素决定的,应避免因形式选择不当给投取双方带来的不便。
由于各地区地理、气候差异较大,在建设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 日照强烈地区:遮雨篷宜选用抗辐射能力强的材料。
2 气候潮湿的地区:①信报箱不宜设在建筑物外。②箱体宜使用不易锈蚀的材料。
3 严寒地区:信报箱宜设置在门禁外一层大厅内。避免由于雨雪影响造成信报箱损坏,同时方便投取。
4 风沙大的地区:室外信报箱宜使用封闭式,开口式宜设于建筑物内。
5 多台风地区:遮雨篷效果有限,信报箱宜设于建筑物内。
4 设置原则、位置和方式
5 使用空间及建筑设计要求
6 信报箱安装与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