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自1988 年开始实行建设监理制度,给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带来深刻的变化知,在提高工程质量、投资效益、规范建设行为等方面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过去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的建设监理行业还在经营机制、人员素质、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在当前我国加入WTO 的新的历史形势下,随着国外有实力的监理专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及我国的监理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市场竞争,我国建设监理行业面临严峻属的考验,但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应该分析问题、找出差距、制定策略为我国的监理行业寻求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监理的发展空间抄还是很大的,工程监理与施工单位不一样,工程监理接触的面更广。做为建筑行业来说,监理与业主是接触面最广的单位,监理工程师管理涉及到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投资造价、进度控制、工程咨询等很多袭方面。特别是目前国内的监理行业正在与国际接轨,未来的监理行业会转向专业的工程咨询。应该说做好了监理,除设计工作不能承担外,其余的建筑领域都可以找到工作。至于楼上说的混日子。在建筑行业的各个单位都能混。真正的发展空间不是靠工作,而是自己的努力。没有任何一项工作是白做的。当然,zd如果说最快的能够赚钱,施工单位要比监理单位快,但从综合发展来看。监理行业要更全面。
1、首先负责的告诉你,工程监理发展前景良好。监理行业就目前经济大环境条件下,工作就业机会还是比较充裕的,最少不大会失业。要知道,近期国际局势日益复杂化,全球经济不景气,现在很多国内非建筑行业的普通本科毕业生找工作都费劲。
2、未来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监理行业自律性的提高(不良记录企业或者违法违规企业会逐步退出监理市场),我个人认为监理行业只能更健康发展。我也相信监理行业水平工资收入水平也会水涨船高的。
3、不要相信所谓的监理制度会取消、监理行业会消失这种谣言。没有工程监理行业存在的话,我国的建筑行业完全没有能力达到自我健康发展,指望施工单位自律那是与狐谋皮。有些发达城市虽然已开始进行部分工厂、房地产项目的所有者自行负责施工质量安全,不强制要求监理,但是离的开监理吗?肯定离不开!这种情况下,监理行业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和称呼。质量和安全还是需要有第三方的监督机构来有效管理的,完全指望政府职能部门的检查抽查是不现实的。监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有可能学习美国,但是只是职能和权限范围工作内容略微变动,名称变动,不会消失或者取消。
4、总结:工程监理行业未来可期。但是建议选择大型央企国企监理公司,从事特大型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对从业人员更有利。
?
由于现在基建大上马,现在有点乱。在国外,监理是高智商高收入人群。将来,对监理的要求会越来越严格的,法律要求,必须实行监理制度,所以监理行业不会取消。监理行业还是比施工企业好过些的。
在全国范围内工程监理市场格局基本保持稳定,虽然中国工程监理市场规模自2005年以来保持着年均21.48%的增长,但工程监理企业数量却基本保持稳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众多企业的竞争参与,是工程监理行业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与提高的推动因素之一。
从国家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工程监理行业企业数量众多、普遍规模偏小。目前住建部、交通部对监理企业的注册资金最低要求均为50万元,资金门槛较低,大部分工程监理企业资质仍处于中低水平。根据住建部统计,截至2012年末,全国乙级及以下资质的监理企业占比约为59%。同时由于行业内缺乏全国性大公司,因此对大多数中小型监理公司来说,其业务范围往往局限于特定行业、特定区域。
但随着中国工程监理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施工技术涉及范围不断扩大,一批大中型监理公司的优势开始显现。一方面这些企业往往具有多种资质,有利于完成复杂工程的建设,另一方面这些企业拥有更强的资金实力和人员储备,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通过设立分公司、子公司的方式拓展业务,这也符合国家要求建设具有行业性、有公信力的名牌监理公司的要求。
2009年全国工程管理企业数量较2008年大幅减少了605家,这主要是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家资质整合有关。《中国工程监理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认为,这是由于工程监理行业在国内处于全面推广阶段,小企业众多。这些企业在经济景气时尚能生存,一旦遇到经济不景气或其他行业问题,其抗风险能力将大幅减弱,部分企业将被淘汰。相反行业内规模较大企业可以利用时机对小企业进行整合,吸纳人才,做大做强。
行业目前面临转型升级,前景并不光明,这路注定不会好走,所以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去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