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部委:扩大银行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范围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要求,近日,证监会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通知,扩大在交易所债券市场参与现券交易的银行范围。(证监会)
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要求,近日,证监会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通知,扩大在交易所债券市场参与现券交易的银行范围。
允许更多银行机构根据自身需要在交易所市场参与债券投资,是“一行两会”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现代市场体系、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改革要求的具体落实,有利于扩大银行投资债券范围,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提升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利于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促进金融市场稳定;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投资主体活力,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业良性发展。银行应当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
关于银行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
证监发〔2019〕81号
各银行,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要求,在前期试点基础上,现就扩大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的银行范围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指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华外资银行、境内上市的其他银行。
二、银行应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现券的竞价交易。
三、银行参与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涉及的证券账户开立、债券登记、存管、托管及结算业务,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法律和规则办理。
四、参与债券竞价交易的银行,应当制定相关内控及风险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防范有关风险。
五、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此前发布的关于银行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的相关规定如与本通知不符,以本通知为准。
六、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9年8月2日
【相关报道】
8月5日,债券市场期现货联袂上涨,10年期国债期货创出今年以来新高,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成交利率创出2016年年底以来新低。在全球债市收益率向2016年年中创下的历史低位挺进的情况下,中国债券市场趋势也持续向好,特别是人民币汇率一次性重估后,宏观政策的调控空间得以拓宽。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在利率水平已低的情况下,债市收益率进一步下行需要打破政策利率的约束,主要取决于货币政策松动的空间。总之,债市面临的大环境有利,但收益率快速下行后,仍可能出现反复。
债券期现货联袂走高
8月5日,债券市场继续大涨。国债期货高开高走,10年期期债主力合约重上99元关口,尾盘收报99.065元,全天上涨0.35%,盘中最高涨至99.080元,创下2016年12月以来的新高。
现券市场上,8月5日,10年期国债活跃券190006成交利率持续走低,尾盘成交在3.055%,全天下行超过3bp,距离年初10年期国债活跃券创出的3.04%的低位只剩下一步之遥,后者也是2016年年底以来的低位。10年期国开债则已率先创出阶段新低,活跃券190210尾盘成交在3.45%,下行超过3bp,并创出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成交利率自2016年12月以来的新低。
8月以来,中国债券市场终于跟上了全球债券市场上涨的步伐。在8月5日亚市阶段,全球债券市场收益率继续保持下行态势,德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至-0.04%,再创历史新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至1.75%,创2016年10月以来新低。
跟涨海外债市是一方面,市场人士认为,5日国内债市加速上涨的另一方面动力来源于人民币汇率较大波动激发的市场避险情绪。
债市天平再度倒向多方
今年以来,海外市场持续上演股债双牛,但中国债券市场走势相对独立。
华泰证券张继强团队认为,过去一段时间债市表现纠结,背后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金融机构的负债成本下行仍较为缓慢,尤其是MLF利率成为长端利率下行的梗阻。二是尽管包商银行事件冲击下债市出现了核心资产的概念,但是利率债的供给压力仍不小,缓解了机构的资产端压力;未来如果存款从中小行向大行搬家,也会导致中小银行产生抛售流动性资产的压力,但资金富余的大行未必因此而增加太多债券配置。三是经济有下行压力但无断崖式下行风险,且市场已经隐含了经济下行的预期。更重要的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可能更多需要依靠财政政策,未必是货币政策。
上周,美联储迎合市场预期,实施十年来首次降息,不少国家和地区货币当局跟进,点燃全球债券市场新一轮做多行情。这一背景下,中国债市难以特立独行,债市的天平再度倒向多方,打破了市场纠结的局面,利率选择向下。
分析人士指出,往后看债市尤其是利率债风险仍不大,基本面对债市偏正面的格局没有逆转。在全球债市挑战前低的过程中,中国债市收益率也有望向着2016年低位挺进。不过,MLF利率带来的约束依然存在,利率过低本身也隐含中长期的调整风险,债市也开始出现了一定的拥挤交易现象。在顺应趋势的同时,也需提防市场出现较大的波动。(来源:中国证券报)
延伸阅读>>>
年内房地产债券待偿规模超两千亿 行业融资收紧或促内部加速分化
(文章来源:证监会网站)
(责任编辑:DF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