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8年5月4日,合肥市有轨电车一号线建设指挥部成立。
2. 2008年6月19日,合肥市有轨电车公司筹备组成立。
3. 2008年11月10日,《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正式上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4. 2008年11月11日,“合肥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和“合肥轨道交通公司筹备组”成立,并与“合肥有轨电车一号线建设指挥部”、“合肥有轨电车公司筹备组”合署办公。
5. 2008年11月27日,市轨道办在北京组织召开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成果专家咨询会。
6. 2009年1月10日至11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在肥召开专家评估会,审议通过《建设规划》。
7. 2009年2月24日至25日,建设部委托省建设厅在肥举行专家评审会,审议通过《建设规划》。
8. 2009年2月27日,《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上报国家环保部。
9. 2009年3月31日,市轨道办组织召开专家预评审会,原则通过《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客流预测报告》。
10. 2009年4月22日,市轨道办组织召开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与马鞍山路高架桥结合设计工程方案审查会。
11. 2009年5月9日,市国资委同意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组建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12. 2009年6月3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肥组织专家预评估会,原则通过《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2009年6月5日至6日,环境保护部组织专家审查会,审议通过《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14. 2009年6月27日,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公司举行成立暨揭牌仪式。
15. 2009年7月7日至8日,合肥市发改委组织召开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土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试验段初步设计通过评审并获得市发改委立项批复。
16. 2009年8月7日,合肥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开工暨1号线奠基仪式在滨湖新区举行。
17. 2009年8月10日,国家环保部批复《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18. 2009年10月13日,轨道公司召开专家评审会,审议通过《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客流预测报告》。
19. 2009年10月20日,南北高架一号线配套工程三座轨道交通车站(芜湖路站、南一环路站、水阳江路站)开工建设。
20. 2009年12月16日,《建设规划》完成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签程序,上报国务院。
21、2010年1月28日至29日,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总体设计顺利通过专家预评审。
22、2010年3月31日,经省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轨道交通1号线项目被列入2010年全省“861”项目投资计划安排。
23、2010年5月13日,合肥市发改委批准合肥铁路南站轨道交通配套工程立项。
24、2010年 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正式下文批复了《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合肥地铁目前运营线路只有合肥地铁1号线一期、二期和合肥地铁2号线。
1、合肥地铁1号线运营时间:九联圩站每日首班车发车时间6:00,末班车发车时间22:00。
平峰时段上线列车数为12列,行车间隔为8分45秒;高峰时段行车间6分58秒。平峰时段上线12列
2、合肥地铁2号线运营时间:首、末班车均为早6:00和晚22:00。
2号线运营采用两端站同时发出首末班车的运营组织模式,列车从南岗站与三十埠站发出,首、末班车时间均为早晨6:00和晚间22:00。行车间隔5分30秒-6分58秒。
3、合肥地铁在建线路:合肥地铁3号线(方兴大道站—相城路站),合肥地铁1号线三期(合肥火车站—张洼站),合肥地铁4号线(鸡鸣山路站—东方大道站),合肥地铁5号线(汲桥路站—云南路站),合肥地铁S2号线(合六线)。
(2)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扩展资料:
合肥地铁总体规划分为四个阶段建设:
第一阶段:2012年-2017年,建设并建成合肥地铁1号线、合肥地铁2号线,形成“十”字形的基本骨架。
第二阶段:2015年-2020年,建设并建成合肥地铁3号线、合肥地铁4号线、合肥地铁5号线,与合肥地铁1号线、合肥地铁2号线共同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外围组团放射的基本骨架网络,基本覆盖了中心城区的主要客流走廊。
第三阶段:2018年-2025年,在骨架网络基础上,建设并建成合肥地铁6号线、合肥地铁7号线、合肥地铁8号线、合肥地铁9号线、S1号线,二号线东延,三号线南延,四号线南延。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形成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第四阶段:2025年后,建设合肥地铁10号线-合肥地铁15号线扩展延伸线,实现线网规划的远景目标。
参考资料:网络-合肥轨道交通
合肥地铁即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是合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轨道容交通远景线网总长322.5公里,其中市区线路7条,全长215.3公里;市域线5条(含1条机场专用线),全长107.2公里。远期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远期规划方案由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共设置了15个轨道交通枢纽,全长181.1公里。
1号线中滨湖新区锦绣大道站(含)至云谷路站(不含),完成四站四区间土建工程,全长4.404公里。车站设计为地下负一层侧式站。 1号线是一条南北方向的骨干线,北起新蚌埠路与汤池路交叉口北侧,终点在滨湖新区规划的广西路与遵义路交叉路口东侧,全线长28.75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置车站23座,其中五座换乘枢纽,项目总投资184亿元(含预留工程)。该线路覆盖主要客流走廊,联接合肥站地区、老城区、新合肥站枢纽地区、滨湖新区北部次中心、滨湖新区启动区、滨湖新区CBD,为主城区与滨湖新区提供快速联系,预计在2014年底开通运营。
根据初步设计,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北起天水路站,南至徽州大道站,线路全长29.06km,全地下线,设26座车站,设车辆段1座,停车场2座。1号线一期工程(合肥站~徽州大道站)北起合肥站,沿胜利路、马鞍山路向南,至望湖中路转向西,再向南穿高铁车站后向南沿青海路、庐州大道转向西至珠江路前行至终点徽州大道站,线路全长24.58km,全地下线,设23座车站,换乘站6座,设滨湖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1座和大连路停车场1座,控制中心1座,胜利路主变电所和庐州大道主变电所2座。1号线最高速度可达80km/h,平均旅行速度33km/h。采用B型车6辆(4动2拖)编组,定员1460人/列,发车时间间隔最短为2分钟一班。
1号线试验段(锦绣大道站~方兴大道站)土建工程已于2009年8月开工,目前土建主体工程已完工,共四站四区间;市政工程南北高架1号线配套土建工程已于2009年12月开工,目前土建主体工程已完工,配套轨道交通工程为:芜湖路站、南一环站、水阳江路站;高铁南站配套土建工程已于2010年7月开工,目前土建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配套轨道交通工程为:1、4、5号线高铁站及南端区间。
每公里“轨道”耗资6.7亿
据俞加康介绍,合肥轨道交通一期工程每公里耗资6.7个亿,概算总投资164亿元。“这一数字在全国算中等水平,根据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情况,在由政府承担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情况下,运营直接亏损一般较小。”据统计,轨道交通建设每投资1亿元,能够拉动GDP增长2.63亿元。每公里轨道交通能够直接增加就业岗位近百个,同时间接提供数万个就业岗位。
作为合肥7条轨道交通中的首条线路,1号线是合肥市南北方向的交通骨干线,连接了老城区和滨湖新区,覆盖城市主要客流走廊,途经道路:新蚌埠路、胜利路、马鞍山路、望湖中路、庐州大道、珠江路,途经合肥火车站、高铁站、合肥汽车站、汽车客运总站等对外交通枢纽,1号线的建设有利于加快完善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体系,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选择,提高了出行效率,改善了交通环境。
预计工期4年半,尽量不扰民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在建设中,有四大标志性节点,”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思源介绍说,这四大节点分别是洞通(车站地下隧道的贯通)、轨通(铺轨完成)、车站机械设备安装、设备系统联调。根据设计标准和建设规范,1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工期约需4年6个月,预计2015年底开通运营。合肥市有关部门表示,将尽快开工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
轨道交通1号线设计单位表示,在施工期间,将尽可能减少扰民。例如将采取“区间盾构”、“盖挖暗挖”等方式进行。“但是轨道站的出入口等很多工程,无法避免,要明挖,影响路面交通和附近居民小区的生活,这还需要请合肥市民多理解,为的是尽早交给市民一条安全、快捷的安徽第一轨。”
为满足广大乘客出行需求,全力服务复工复产与社会秩序恢复,合肥轨道交通将于3月23日起对线网运营时间、行车间隔等做出调整,线网运营将全面恢复。
行车间隔:
工作日
高峰期(7:00-9:00、17:00-19:00)行车间隔为4分50秒;非高峰期行车间隔为6分钟。
双休日
高峰期(10:00-19:00)行车间隔为5分钟;非高峰期行车间隔为6分钟。
运营时间:
首班车
线网1、2、3号线首班车发车时间为6:00。
首班车投入服务地点:
1号线
开往合肥火车站方向:九联圩站、紫庐站同时发车;??开往九联圩站方向:合肥火车站、朱岗站同时发车。
2号线
开往三十埠站方向:南岗站、大蜀山站同时发车;????开往南岗站方向:东七里站、三十埠站同时发车。
3号线
开往相城路站方向:幸福坝站、安医大二附院站、洪岗站同时发车;???开往幸福坝站方向:合肥火车站、勤劳村站、相城路站同时发车。
末班车
1号线
合肥火车站开往九联圩站方向发车时间为22:35;
九联圩站开往合肥火车站方向发车时间为22:00;
合肥南站开往合肥火车站方向发车时间为22:40。
2号线
南岗站开往三十埠站方向发车时间为22:30;
三十埠站开往南岗站方向发车时间为22:45。
3号线
幸福坝站开往相城路站方向及相城路站开往幸福坝站方向发车时间均为22:15。
此外,3月23日起,合肥轨道线网合肥火车站、合肥南站、西七里塘站、大东门站安检点全部开放。
同时五里墩站、东七里站、漕冲站、振兴路站、秋浦河路站、东五里井站、长淮站、三里街站、安医大二附院站、杏花村站、包公园站、合工大南区站共计12个重点车站增开安检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线网运营时间:
轨道交通1、2、3号线首班车发车时间为6:30,末版班权车发车时间为21:30。
2、10个前期停运车站恢复运营:
轨道交通1号线:骆岗站、长淮站、南站南广场站、金斗公园站;
轨道交通2号线:东二十埠站、安农大站、天柱路站;
轨道交通3号线:大学城北站、安大磬苑校区站、南新庄站。
3、继续暂停运营站点
1号线:万年埠站、丙子铺站;
2号线:桂庄站
3号线:窦桥湾站、郑河站、鸭林冲站、勤劳村站、职教城东站。
4、调整行车间隔
轨道交通1号线:合肥火车站至骆岗站全天行车间隔为7分30秒;骆岗站至九联圩站全天行车间隔为15分钟。
轨道交通2、3号线:高峰期时间段(7:00-9:00,17:00-19:00)行车间隔为7分30秒;其他时间行车间隔15分钟。
1号线一、二期(合肥火车站~九联圩)北起合肥火车站,南至九联圩,线路全长24.58km,全地下线,设23座车站,最大站间距2462米,最小站间距714.5米,平均站间距1106米,换乘站6座 。
为满足合肥市民出行需求,在保证疫情防控条件下,结合线网实际客流情况,经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合肥轨道交通将于2月28日起对线网运营方案做出调整。
轨道交通1、2、3号线,首班车发车时间为6:30,末班车发车时间为21:30。
临时关闭站点全部恢复。据了解,2月4日,市轨道集团为更好地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结合线网实际客流,对轨道18个站点进行了临时暂停开放。随着疫情防控情况的改善与客流变化,市轨道集团在2月24日进行运营调整,率先恢复临时停止运营的10个站点,加上本次运营调整重新开放的8个站点,至此,合肥轨道交通临时暂停开放的18个站点全部开放。
2月24日:10个前期停运车站恢复运营轨道交通1号线:骆岗站、长淮站、南站南广场站、金斗公园站;轨道交通2号线:东二十埠站、安农大站、天柱路站;轨道交通3号线:大学城北站、安大磬苑校区站、南新庄站。
本次剩余8个前期停运车站恢复运营轨道交通1号线:万年埠站、丙子铺站;轨道交通2号线:桂庄站;轨道交通3号线:窦桥湾站、郑河站、鸭林冲站、勤劳村站、职教城东站。至此,合肥轨道交通临时暂停开放的18个站点全部开放。
调整行车间隔时间,轨道交通1号线:1号线由合肥火车站至骆岗行车间隔7分30秒,骆岗至九联圩行车间隔15分。高峰期(7:00-9:00,17:00-19:00)行车间隔为7分30秒;其他时间行车间隔为15分。轨道交通2、3号线:2、3号线行车组织继续采用全线大交路运行,高峰期7:00-9:00,17:00-19:00,行车间隔7分30秒,其他时间行车间隔15分。
合肥轨道温馨提示:疫情期间,出行请佩戴好口罩,尽量采用“合肥轨道”APP无接触式扫码过闸乘车,请积极配合车站,在排队候车与乘坐时尽可能保持距离,减少接触共护安全。千万不要因为全社会加快复工复产、人员流动管控逐步放开,而放松口罩、放松防疫。
现在还没有开通总体规划
“十”字骨架8年内建成
根据《建设规划》,合肥轨道交通建设分为远景、远期和近期。轨道交通远景线网总长.5公里,其中市区线路7条,全长215.3公里;市域线5条(含1条机场专用线),全长107.2公里。远期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远期规划方案由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共设置了15个轨道交通枢纽,全长181.1公里。
总体规划分为四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2009~2016年,建设1号线、2号线,形成“十”字形的基本骨架;第二阶段:2016~2020年,建设3、4号线,与1、2号线共同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外围组团放射的基本骨架网络,基本覆盖了中心城区的主要客流走廊;第三阶段:2020~2025年,在骨架网络基础上,建设5、6号线和远景7号线,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形成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第四阶段:2025年后,建设远景8号线及扩展延伸线,实现线网规划的远景目标。
近期规划
◆1号线:南北方向骨干线,起点位于合肥火车站北天水路,以地下线形式沿新蚌埠路向南,经北二环路,穿过合肥火车站,沿胜利路、马鞍山路向南,至望湖中路转向西,再向南沿佳洲路直穿高铁站,之后沿青海路、庐州大道、珠江路至线路终点徽州大道站。线路全长约28.99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全线共设车站25座,全部为地下车站。力争2009年下半年开工,预计2014年底开通运营。
▼2号线:东西方向骨干线,西起长江西路与长宁大道交叉口东侧,终点至长江东路与大众路交叉口西侧处。全线长27.20公里。力争2011年开工,预计2016年底开通运营。
◆试验段:
1号线中滨湖新区锦绣大道站(含)至云谷路站(不含),完成四站四区间土建工程,全长4.404公里。车站设计为地下负一层侧式站。
2011年4月20日,合肥市发改委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月11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拿到了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复。这意味着轨道交通一号线的全线开工,已经走完了所有报批程序。
1号线线路全长24.58km,从火车站到滨湖新区,一共23个站点。具体站点名称,从北向南数一遍:合肥站、凤阳路站、明光路站、大东门站、芜湖路站、南一环站、太湖路站、水阳江路站、葛大店站、望湖城站、高铁站、繁华大道站、大连路站、花园大道站、锦绣大道站、紫云路站、中山路站、方兴大道站、云谷路站、南宁路站、贵阳路站、湖南路站、徽州大道站。 1号线上,共有6个转乘站点。未来,在合肥站,可以转乘3号线;大东门站,可以转乘2号线;太湖路站,可以转乘6号线;高铁站,可以转乘4号线和5号线;紫云路站,可以转乘7号线;湖南路站,可以转乘5号线。
合肥地铁1号线是合肥地铁第一条建成运营的线路,这是全安徽的首条地铁线路,已于2016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标志色为红色。
合肥地铁1号线:北起合肥火车站,南至九联圩站,线路全长29.06千米,全线为地下线,共设23座车站,目前在将来的2-5号线中已设置4个换乘点,已经有设车辆段1座:珠江路车辆段。
首期运营的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北起合肥火车站,南至九联圩站,线路长24.58千米,全地下线,共设置车站23座。1号线三期工程目前已经开始启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