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成本计算公式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1、怎么计算销售成本?

一、销售成本的计算来程序,有顺算源和倒算两种方法:

1、顺算法:先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再据以计算期末结存金额;

计算公式:销售成本=销售数量×进货单价期末结存金额=期末结存数量×进货单价

2、倒算法:先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再据以计算销售成本;

计算公式:期末结存金额=期末结存数量×进货单价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金额+本期增加金额-本期非销售减少金额-期末结存金额。

销售成本计算公式

(1)销售成本计算公式扩展资料:

销售营业费用:

一是根据“营业费用”的借方发生额,对照有关凭证,稽查开支是否真实合理,有无超过标准列支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二是将本期营业费用与上期营业费用进行比较,并将本期各月的营业费用比较,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三是选出重要或异常的营业费用检查其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检查有无跨期入账的现象。

四是核对营业费用有关项目金额与累计折旧、应付工资、预提费用等项目相关金额的勾稽关系,如有不符,要查明原因。

五是检查营业费用的结转是否正确、合规,有无多转、少转或不转营业费用,人为调节利润情况。

2、怎么计算销售成本

一、销售成本的计算程序,有顺算和倒算两种方法

1、顺算法:先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再据以计算期末结存金额;

计算公式:销售成本=销售数量×进货单价期末结存金额=期末结存数量×进货单价

2、倒算法:先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再据以计算销售成本;

计算公式:期末结存金额=期末结存数量×进货单价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金额+本期增加金额-本期非销售减少金额-期末结存金额

二、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假定按最早购入的商品进价作为出售或发出商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即先购入先销售,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先入库必须先发出的商品,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简单的企业。

2、个别计价法

是以每一批商品的实际进价作为计算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直运商品和进货批次少、销售能分清进货批次的商品。

其计算公式如下:每批商品销售成本=每批商品销售数量×该批商品实际进货单价

3、加权平均法

是以每种商品库存数量和金额计算出加权平均单价,再以平均单价乘以销售数量和期末库存金额的一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较少,前后进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

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库存金额+本期购入金额)/(期初库存数量+本期购入数量)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期末库存金额=期末库存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4、移动加权平均法

在每次购入商品以后,根据库存数量及总成本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品种简单,前后进货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

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结存金额+购进金额)/(结存数量+购进数量)

5、后进先出法

按照每一种库存商品的最后购进的商品进价成本作为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先按最后一次购进的进货单价计算,最后一次购进的商品销完了以后,再依次向上一次推进计算。

6、毛利率法

是一种对商品销售成本估算的方法,一般适宜于经营品种较多,月度计算商品销售成本有困难的企业。

3、毛利率计算公式中的营业成本包括哪些?

主要包括:
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的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资
直接工资包括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3、其他直接支出
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费等。
4、制造费用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成本构成项目进行适当调整。

营业成本的核算
账户设置
1.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用于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

主营业务成本使用权
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下应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本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2.其他业务支出
“其他业务支出”账户用于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成本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提供劳务等而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其他业务支出”账户下,应按其他业务的种类,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本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营业成本的会计处理实例
(一)、提供劳务

其他业务支出
[例]某洗衣公司为某宾馆完成一批被服的洗涤工作,在宾馆收到被服时取得3 000元

其他业务支出的支票一张,并存入银
行。该洗衣公司为完成该项洗涤工作共发生2 500元的劳务支出,则该洗衣公司应做如下分录以记录此营业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2 500
贷:劳务成本 2 500
(二)、其他业务
[例]大华公司本月对外销售辅助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 000元,则公司应记录:
借:其他业务支出——材料销售 1 000
贷:原材料——辅助材料 1 000
(三)、一般销售业务
[例]大华公司于9月15日售给南山公司A商品500件,增值税专用发票列明商品价款42 735元、增值税额7 265元,共计50 000元,商品已经发出,同时收到南山公司的转账支票并办妥进账手续。经计算,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60元,则公司应通过下述分录结转销售A产品的营业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30 000
贷:库存商品——A产品 30 000
(四)、分期收款销售业务
[例]大华公司于20X0年6月1日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A商品一台,售价500 000元,增值税率为17%,实际成本为300 000元,合同约定款项分5年平均收回,每年的付款日期为当年6月1日,并在商品发出后先支付第一期货款。每年收回货款100 000(500 000÷5)元。
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假定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所有条件):
①发出商品时:
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300 000
贷:库存商品 300 000
②每年6月1日销售实现时,应按照商品全部销售成本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
例结转商品销售成本(300 000÷500 000×100 000=60 000元),并记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 000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60 000
(五)、涉及销售退回的销售业务
[例]月末售出的A产品发生退货,原结转的营业成本为5 000元,退回的A产品已经入库,则公司应记录:
借:库存商品——A产品 5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5 000

4、关于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

商品成本核算法,有“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回法”、。“个别计价法答”

1、“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成本核算法,它的成本计算公式为:(x1*y1+x2*y2+…+xn*yn)/y1+y2+…+yn ,(注:x1,x2,…xn代表某商品n次的进货价格,y1,y2,…yn代表某商品n次的进货数量)。 如果你使用的是加权平均法,那么在库存商品中的商品的成本都是以当前成本均价。

2、“先进先出”法的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库存中不同的批次计算,出库的顺序以先入库的商品先出库。 如果使用的是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你可以在库存状况表中通过批次详情来查询某一商品不同批次的成本
3、“后进先出”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库存中不同的批次计算,出库的顺序以后入库的商品先出库。
4、“个别计价法””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就进库时的实际成本计算。
系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只能在期初确定,一旦开始使用,不允许再修改。

5、销售成本结转公式

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

月份内收入、发出、结存的产品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版示:

月初库权存产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成本=本月销售产成品成本+月末库存产成品成本

如果产成品销售成本是在月末先计算确定了库存产成品结存成本后计算的,则可用以下公式:

本月销售产成品成本=月初库存产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成本-月末库存产成品成本

销售成本计算公式

拓展资料:

成本结转主要包括:分配和结转制造费用、计算和结转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计算和结转已销产品的销售成本。

1.制造费用的分配结转

第一步,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生产工人总工时

第二步,计算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工人工时×分配率

第三步,根据计算结果编制结转分录

会计分录是: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参考资料:销售成本结转-网络

6、简单的纯利润计算方式 包含销售成本的简单计算公式

纯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

7、如何计算销售成本

一、销售成本的计算程序,有顺算和倒算两种方法
1、顺算法:先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再据以计算期末结存金额;
计算公式:销售成本=销售数量×进货单价期末结存金额=期末结存数量×进货单价
2、倒算法:先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再据以计算销售成本;
计算公式:期末结存金额=期末结存数量×进货单价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金额+本期增加金额-本期非销售减少金额-期末结存金额
二、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假定按最早购入的商品进价作为出售或发出商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即先购入先销售,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先入库必须先发出的商品,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简单的企业。
2、个别计价法
是以每一批商品的实际进价作为计算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直运商品和进货批次少、销售能分清进货批次的商品。
其计算公式如下:每批商品销售成本=每批商品销售数量×该批商品实际进货单价
3、加权平均法
是以每种商品库存数量和金额计算出加权平均单价,再以平均单价乘以销售数量和期末库存金额的一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较少,前后进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
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库存金额+本期购入金额)/(期初库存数量+本期购入数量)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期末库存金额=期末库存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4、移动加权平均法
在每次购入商品以后,根据库存数量及总成本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品种简单,前后进货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
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结存金额+购进金额)/(结存数量+购进数量)
5、后进先出法
按照每一种库存商品的最后购进的商品进价成本作为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先按最后一次购进的进货单价计算,最后一次购进的商品销完了以后,再依次向上一次推进计算。
6、毛利率法
是一种对商品销售成本估算的方法,一般适宜于经营品种较多,月度计算商品销售成本有困难的企业。

8、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计算公式是什么

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或已提供劳务的劳务成本以及其他销售的业务成本。

9、商业销售成本怎样核算

1、商品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1)如果能分清哪种商品发生的挑选费,计入库存商品的成本中。
(2)如果不能分清,也可以记入“营业费用”科目。

2、仓库叉车折旧费是算营业费用:
仓库叉车折旧费,记入“营业费用--折旧费”科目。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
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初结存商品数量+本期收入商品数量-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数量)
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或以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乘经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再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
最后进价法,其计算公式为: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主要进货地区的最后一次进货单价
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
分批实际进价法,其计算公式为:
每批商品销售成本=每批商品实际进货单价×每批商品销售数量
毛利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商品销售毛利=本用商品销售额×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
商品销售成本=本月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毛利
或=本月商品销售额×(1-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
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已销售商品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期末盘存商品金额
综合差价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差价率=〔月末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余额+本月商品销售额)〕×100%
分类(柜、组)差价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月末结账前某类(柜、组)商品进销差价余额/(月末某类(柜、组)库存商品余额+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100%
某类(柜、组)已销商品进销差价=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
实际差价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按每种商品计算时,其计算公式为:
库存商品进价金额=∑(各种库存商品进货单价×各种结存商品数量)
库存商品进销差价=库存商品售价金额-库存商品进价金额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按每类商品计算时,其计算公式为:
某类商品进价总额=某类商品售价总金额/(1+某类商品进销差价率)
某类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某类商品售价总金额-某类商品进价总金额
全部库存商品应保留进销差价=各类商品期末库存应保留的进销差价之和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全部库存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

10、销售成本利润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销售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费用×100%

其中:成本费用=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版用+财务费用

利润权=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与销售成本计算公式相关的资料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建筑业

全面质量管理

2021-1-3 20:27:15

建筑业

焊接工艺评定标准

2021-1-3 20:27:3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