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视频直播】中国平安召开业绩发布会,执行董事姚波:未来不排除继续回购。
点击观看视频>>>中国平安业绩发布会
3月12日,中国平安发布2018年年度财报,公司去年全年实现净利润超千亿元。今天下午中国平安召开业绩新闻发布会,东方财富网在3月13日14点30分对此进行直播。
平安集团执行董事姚波在在中国平安保险(集团)2018年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平安首次回购在金额在50-100亿元之间,具体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员工激励、长期股权。姚波表示,特别在股市比较波动时,好的公司看到股价下跌、实质价值高于当时价值,会采取回购。此举利于保护股东价值,给市场释放管理层对公司有信心的信号。
姚波还表示,目前是中国平安首次回购,未来在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情况下,不排除继续回购的安排。股市变动较快,要抓住时间窗口。
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204.52亿元,同比增长20.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74.04亿元,同比增长20.6%。中国平安也由此成为第一家利润超千亿的非国有企业。2018年保险行业增速放缓,业务结构发生大调整,但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全年同比增长7.3%,营运利润和新业务价值的增长超越市场预期。
在2016年的年报中,中国平安首次披露了综合金融模式下的个人客户价值,从近两年平安的披露数据来看,个人业务带来的价值正在持续放大。截至2018年末,平安的个人客户数较年初增长11.0%至1.84亿,全年新增客户4,078万,其中35.6%来自于集团“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的互联网用户。
除了发布业绩报告之外,中国平安还披露了备受关注的回购方案实施进展。公司表示将首次实施回购股份的方案,回购的股份为于上交所上市的A股,回购资金总额将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
以下是发布会图文实录:
【14:25】发布会准备就绪。
【14:28】发布会资料展示
【14:30】中国平安主要领导现身发布会
出席人员有:
董事长兼CEO 马明哲
资深副董事长孙建一
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
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勤
CFO兼总精算师姚波
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
联席首席执行官李源祥
总经理任汇川
【14:33】 中国平安首席财务官姚波就中国平安2018全年业绩进行整体介绍
姚波:我们的股东权益,基本每股收益,分红,内涵价值,年复合增长率都超过25%,集团的ROE过去15年平均达到15.5%,过去五年更是高达18.9%。
首先我们提炼出六个业绩亮点。第一是集团规模营运利润同比上升19%,达到1126亿。规模净利润同比上升21%,同时为保持跟同业可比,在原来的S39层之下净利润同比上升39.5%,全年每股股息提升15%,达到每股1.72元,也是平安这些年来持续提高分红水平。集团营运ROE和ROEV继续保持20%以上水平。
姚波:营运利润有三个方面调整,第一调整寿险和健康险业务,实际投资回报低于内行价值,长期回报5%的差异,金额有128.53亿,第二个提出2018年公司因普惠业务充足而持有陆金所控股发行可转债,当中调整有72.36亿。主要因为2018年底陆金所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大幅度上升。第三寿险准备金有小幅度变动。
【14:48 】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李源祥就保险业务情况进行介绍
李源祥:2018年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7.3%,新业务价值率上升了4.4个百分点。新业务价值季度增速逐季提高。第四季度增速已经达到24%,远高于一季度负增长。接下来看一下代理人产能,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5.9%,主要得益于平均人力提升4.8%,人均新业务价值提升1.1%,这个指标也是我们用于衡量代理人产能一个很重要指标。采用保守11%贴现率情况下,代理人渠道人均新业务价值处在较高水平。2018年接近4.9万。我们注重加强代理人队伍管理,2018年年底代理人规模接近142万人,较年初增长2.3%。这是我们在没有降低代理人招募和留存要求的情况下取得的成果。代理人月均收入达到6294元,同比有所上升。代理人月均销售1.2份新保单,代理人活动率保持较高水平,62.6%的代理人月均销售超过1份保单。
【14:53】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就银行业务情况进行介绍
【14:58】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就中国平安科技创新业务情况进行介绍
【15:05】提问:平安银行申请理财子公司的进度和筹备计划如何?
谢永林:我们积极申请理财子公司,按照银保监会进度来,应该一批一批,我们申请材料已经报了。同时我们也在积极的准备相关的系统和组织相关的关键人才,保证牌照一来之后,我们能够在一个高起点上发展。让这个理财子能够为我们的零售业务,集团广大的C端客户,以及未来的金融同业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一个问题。
【15:28】提问:年报中看出银行近三年资产质量逐步向好,特别是不良偏离率小于1,未来平安银行对资产质量管控和改善还有那一些计划和措施?
谢永林:去年我们终于把不良贷款偏离度降到97%,我们能够做到由最高时候的278%降到97%。主要得益于我们几个动作。第一前端预判,而且态度非常坚决去风险。这个行里面我们实行正向激励反向考核,退出贷款还给奖金,银行当中比较少有做法,两年多时间我们退出五千多亿不符合战略发展方向的表内表外资产,最坏形势来临前退出1500亿潜在问题资产。第二个对公方面主动做精坚决调结构,围绕重点行业,重点客户,重点地域,重点产品做文章。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三个加强核销,坚决抓清收。三年类累计核销1150亿,而且专门成立特管事业部,全面提升特殊资产处置能力,且清收成效显著,经2018年现金收回将近一百亿存量一千亿已核销资产,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待挖掘的金矿,里面收回来就是我的收入利润。第四零售突破上坚持稳定发展,零售贷款紧紧围绕信用卡,汽车消费信贷和新一代三把尖刀。一方面实现量的突破,占比总贷款58%,保证了质的稳定。两年来新增客户敞口3成以上,新贷款里面我们发放30%以上是来源于集团保险优质客户清晰,客户品质非常好。
【15:32】提问: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旗下科技业务方面,一个陆金所还有一帐通,陆金所完成C轮融资,我想问一下上市安排是怎样的,会不会考虑内地科创板?第二个是关于我们的新业务价值增长率,今年看7.3%,是2013年以来增长的一个比较低的数字。我想问一下管理层对这方面的增长前景怎么看的?
陈心颖:新科技业务可以看到11家公司,五家市值,估值加起来超过700亿美金。我们有幸每一家公司都刚刚在近年来融资完,资本非常充裕。我们发展这些新公司时,希望他们有足够资本,可以有弹性选择不同上市时间和地点。所以目前我们没有什么压力,IPO计划到时候有的话我们会宣布。
关于新业务价值,我们一向以来非常注重长期稳健发展。我们寿险围绕新业务价值经营,可以看到过去几年我们在整个市场表现是非常优异的。2018年我们新业务价值虽然有7.3%的增长,不过我们远远跑赢市场,去年新业务价值的市场份额有三个多点的一个提升,接近40%的市场份额。
【15:58】提问:平安有两家科技金融公司,具体进展如何,是否考虑科创板上市?
陈心颖:第一个关于金融一帐通和E钱包,我们目前在推进他们两家合作,他们其实都有一些特性可以互补。金融一帐通是服务金融机构,通过它更好地服务C端客户、B端客户。E钱包是中国第一大支付公司,走的路线是作为一个赋能工具。外部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比如商城等等,把支付和积分能力整合在一起赋能。
【15:59】提问:科技赋能生态是平安下一个十年战略三部曲之一,请问一下科技赋能生态具体逻辑是什么?
陈心颖:我们一直说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这是一个生态在赋能。这里面有两个理念,第一个理念是通过科技服务,赋能生态,有了我们的五大生态圈,5.4亿的互联网用户,整个生态,有汽车之家用户、好医生用户等等,这些都会逐步通过先接触我们的服务,再逐步变成我们的客户。互联网用户是不足够的,因为五大生态圈本身也在转型,单单任何一家机构,他们都没有办法持续投入这么多技术更新。你想想看平安这么大载体,我们第11年把我们1%的收入投入在技术的RND上面,这之上做新创新,我们才有小成,所以我们这个理念好象金融一帐通一样,我们把用这么多场景、数据、人员、技术训练出来的解决方案提供给其他的金融机构。所以可以看到金融一帐通正式成立三年,可能我们试运行四年,它可以服务590家银行、72家保险公司、2600多家非营,就是这个道理,与其自己做,不如我们把这个东西输出出去。
【16:06】提问:昨天平安披露实施金融回购方案,具体实施时间点在什么时候,后续是否有继续回购?另外根据年报信息陆金所完成C轮融资,可否披露一下此轮融资具体信息?
回答:关于回购,是我们第一次公布这个回购,50到100亿的这一个金额。回购的具体用途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我们的员工激励,包括我们的长期股权。回购具体时间是需要等我们股东大会审批通过之后,我们的年度股东大会在4月29号审批。
【16:20】提问:未来有机会可以看到H股的回购吗?今年已经过了差不多三个月,在保险业务方面今年会看到跟去年差不多的增长情况,还是说会慢一些或者快一些?
回答:回购方案50到100亿是A股。主要原因是去年整个中国在A股市场上修改法律法规,对回购做出新规定,包括对回购资金用途,回购注销时间点,相对来说更加有利于好的公司在市场上面进行操作。这方面我们公司对未来股价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所以先做A股。因为H股它对回购的规定,跟A股目前还是有一些差异的,也是可以做回购,但是它的回购资金用途还有注销时间,可能相对更加严谨一点,我们会积极研究,也不会排除不做港股。4月29号股东大会需要全体股东同意,包括A股的股东还有H股的股东,都要表决。
【16:28】提问:最近股市很热,大家很关心后市怎么走,从平安投资团队角度来看,对后市怎样判断,平安股价是否存在低估?
陈德勤:我们目前在宏观周期里面有一个结构性、周期性叠加在一起,产生一定压力。2018年比较清楚,长期我觉得这些问题可能有一定挑战,但是我们对于国家目前对调控、对处理这些还是很有信心。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个功能是要满足我们本身的负债,要平衡好我们的精算要求、财务的要求、产品的要求、投资需求。这里面跟一般的基金公司情况不太一样。第二个我们保险金作为中国经济,实体经济发展里面一个重要力量,未来也是按照国债战略发展和经济发展来配合。
【16:34】提问:保险业务分布业绩,增长迅速达到6成以上,可以讲一下背后原因吗?也看到你们赔款跟保护利益这个毛额只有3%,跟保险业务增长不一致,这样低水平有没有什么特别原因?你们损益表里面有一项减持损失达到500亿规模,我想请问一下是为什么?
回答:第一个关于我们分布利润里面,有一个寿险和健康险去年盈利增长速度比较快。我们其实更多跟投资者还有分析师引导,我们应该更多关注营运利润。寿险这个板块和健康险板块,在我们披露的PPT当中增长34.9%,是财务利润,增加幅度确实有百分之六十几。这里面因素有一部分因为投资因素,还有是因为准备金的提取因素,因为增长幅度比较大,大的原因是在2017年,由于国债750天移动平均这个利率往下走,所以2017年这个板块提取比较大的准备金。而在今年国债的这个利率曲线相对比较平稳,不需要提取那么多准备金,对2018年是一个正面贡献。另外一个负面贡献2018年整体投资收益比2017年要差,因为整个股市比较波动,新会计准则下这个寿险板块投资收益有很多股票波动,都反映在这个利润当中,会抵消一部分准备金之间的差异,所以这些都是比较波动的。我们营运利润当中会把这两个比较波动的因素给剔除出去,所以剔除之后,大家可以看到这一块业务是34.9%的增长,还是相对更加平稳一点,基本是这样。
直播结束,谢谢观看!
(责任编辑:DF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