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审查用安全检查表
主要用于设计人员和安全监察人员及安全评价人员在设计审核时,对企业生产性建设和技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审核时使用。
2.企业(厂级)安全检查表
主要用于全厂性安全检查和安全生产动态的检查,为安全监察部门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和24小时安全巡回检查时使用。
3.各专业性安全检查表
主要用于专业性的安全检查或特种设备的安全检验。如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冻防凝。防暑降温、压力容器、锅炉、工业气瓶。配电装置、起重设备、机动车辆、电气焊等。
(1)安全检查表扩展资料
安全检查表的特点:
(1)安全检查表能够事先编制,可以做到系统化、科学化,不漏掉任何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为事故树的绘制和分析做好准备。
(2)可以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检查执行情况,得到正确的结论。
(3)通过事故树分析和编制安全检查表,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再去指导实践,能够充分认识各种影响事故发生的因素的危险程度。
(4)它是按照事件的重要程度顺序排列,有问有答,通俗易懂,能使人们清楚的知道哪些事件最重要、哪些次要,促进职工正确操作,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
(5)它可以与安全生产责任制相结合,按照不同的检查对象使用不同的安全检查表,易于分清责任,还可以提出改进方案。
(6)它简单易学,容易掌握,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为安全预测和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
(7)只能作定性的评价。
(8)只能对已经存在的对象进行评价。
一看
首先看现场:看现场清洁生产、文明生产状况,有无“跑、冒、滴、漏”现象,环境是否干净清洁,物料、器具摆放是否整齐有序,有否“脏、乱、差”状况,工况条件是否安全适宜(如通风、照明、气味、温度、噪音、粉尘、卫生等)。
其次,看规程制度:企业是否制定适合企业实情的《规章制度》和各类设备、工艺的《安全操作规程》,有否签订落实各级、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岗位设备、工艺的操作管理责任)。
三看设备安全情况:如房屋建筑、设备安装以及附属设施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如房子与房子、设备与设备的安全间隔,室内与室外的消防安全通道,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安全储存条件及生产使用过程中的防火防爆、泄漏泄压措施、设备配型(材)是否正确(如压力容器与非压力容器、防爆与非防爆、防腐与非防腐等等),管道、电线放置是否规范合理,部分需防冻保暖、降温升压的设备有否安全防护措施等等。
四看物料堆放(重点是危险化学品)是否按品种、按特性、按包装、按规格分类安全隔离和合理堆放,储存、摆放是否符合防火、防爆、防腐、防潮、防晒、防倒等安全要求,各种物料的标识是否齐全并清晰醒目。
五看设备维护保养是否到位(包括配套的安全装置、电气设备、消防器材、应急器具、防护用品等),运行是否安全正常,有否“带病作业”等。
六看厂区、车间的规划布局是否合理,标识是否清楚明显。如生产区、行政区、生活区是否明显分离,设备安装、物料摆放是否合理,作业场所各类禁止、警告、指令、指示标志、标识,危险化学品岗位的“安全周知卡”或安全告知牌是否清楚醒目。
七看在岗职工遵纪守规(包括操作)情况是否良好,有否违反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的现象,如窜岗、离岗、睡岗、开玩笑、玩游戏、抽烟、喝酒、吃零食、干私活、闲谈取乐、不穿工作服等。
八看劳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台有栏、洞有盖、轴有套、轮有罩”,包括个人防护,(工作服、鞋、帽、手套、口罩、面具和个人卫生等)。
九看各类记录,如岗位工艺操作记录、交接班记录、设备检修维护保养记录、巡回检查记录等是否按实记录。
十看职工持证上岗情况,一般岗位的“安全作业证”,特殊工种的“资格证”,是否按要求经培训考试合格后,实行持证上岗。
二问
问各类规程制度、作业标准是否认真贯彻实施(重点是工艺纪律和设备操作);问各级、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位,如设备的维护保养责任、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责任、日常安全检查和监督管理责任等;问安全经费是否到位,奖罚措施有否兑现;问项目在设计、开发、施工、应用投产时,是否实行“三同时”,并进行了必要的安全评估和验收;问发生了事故或发现重大隐患后,是否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了认真严肃的调查处理;问新职工进岗(包括民工和实习人员)、老职工换岗,是否都进行了必要的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和转岗培训,日常的安全教育是否到位,如安全生产知识、消防安全知识、劳动防护技术、岗位设备操作、工艺程序、相关注意事项及万一发生事故后的应急措施等等,包括职工的应知应会知识和安全技术的掌握程度情况,在生产计划布置安排、项目上马、装置维修、气候转变、节假日休息时的提醒教育是否到位;问日常安全管理情况如何,如值班、检查、评比、考核等等;问动火、人锅、登高作业等时,是否按要求进行审批办证;问岗位设备运行是否正常,使用过程中有否发现异常现象,平常发生的故障有哪些;问生产过程中,有否发现工艺规程尚欠完善的地方和作业流程不顺畅的环节等等。
三检测
检测高层建筑物(房子、塔)、配用电设施及电气设备、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储槽、仓库以及生产使用岗位等地方的安全防护装置、设备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如防雷、防静电的避雷、接地装置是否正确安装,并畅通有效;检测消防设施及应急器具是否完整好用;检测“锅、容、管、特”设备的安全装置、仪器仪表是否灵敏正常并安全可靠,有否失灵和腐蚀受损现象,管壁有否腐蚀减薄、锈蚀起皮;检测废水、废气、废渣、粉尘、噪音是否超标,排放、废弃是否符合相关的安全、卫生标准(包括盛用过危险化学品的桶、袋、设备等);相关设备(包括零部件)的几何形状、强度、耐压、受力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检测危险化学品槽、罐万一泄漏后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围栏容积、回收转储措施等。
以上安全检查“三要素”,可以是“看、问、检”单独进行,也可以是“看”、“问”、“检”同时进行,或穿插进行,主要根据检查需要和被检查对象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运用。为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有重点地、有效果地开展检查,“看、问、检”的内容,可根据检查需要,在检查前制作好相应的“安全检查表”,然后对照“安全检查表”的具体内容,逐项、逐条地用“看、问、检”的方法进行检查。检查时,一边检查一边记录,以便隐患(问题)的整改和防范措施的落实,也便于事后的责任追溯和业绩评定,检查要实实在在,切忌图形式、走过场,以确实起到通过检查,发现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消除存在的事故隐患,改进和强化安全管理的效果,达到防止事故发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之目的。
1.安全检查表能够事先编制,可以做到系统化、科学化,不漏掉任何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为事故树的绘制和分析做好准备。
2.可以根据现有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等检查执行情况,容易得出正确的评估。
3.通过事故树分析和编制安全检查表,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充分认识各种影响事故发生的因素的危险程度(或重要程度)。
4.安全检查表,按照原因实践的重要顺序排列,有问有答,通俗易懂,能使人们清楚地知道哪些原因事件最重要,哪些次要,促进职工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
5.安全检查表可以与安全生产责任制相结合,按不同的检查对象使用不同的安全检查表,易于分清责任,还可以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检验。
6.安全检查表是定性分析的结果,是建立在原有的安全检查基础和安全系统工程之上的,简单易学,容易掌握,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为安全预测和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
缺点:1.只能做定性的评价,不能定量。
2.只能对已经存在的对象评价。
3.编制安全检查表的难度和工作量大。
4.要有事先编制的各类检查表,有赋分、评级标准。
分析及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SCL)法
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就叫作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及时发现并制止违章行为的一个有力工具。由于这种检查表可以事先编制并组织实施,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以来已发展成为预测和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1. 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最通用的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可适用于各类系统的设计、验收、运行、管理阶段以及事故调查过程,应用十分广泛。
1.1安全检查表的优缺点:
①能够事先编制,故可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至于漏掉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
②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
③表的应用方式是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表内还可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改进情况;
④简明易懂,容易掌握;
⑤只能作定性的评价,不能给出定量评价结果;
⑥只能对已经存在的对象评价。
1.2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①检查表的编制系统全面,可全面查找危险、有害因素,避免了传统安全检查中易遗漏、疏忽的弊端;
②检查表中体现了法规、标准的要求,使检查工作法规化、规范化;
③针对不同的检查对象和检查目的,可编制不同的检查表,应用灵活广泛;
④检查表简明易懂,易于掌握,检查人员按表逐项检查,操作方便可用,能弥补其知识和经验不足的缺陷;
⑤编制安全检查表的工作量及难度较大,检查表的质量受制于编制者的知识水平及经验积累。
1.3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主要包括四个操作步骤:收集评价对象的有关数据资料;选择或编制安全检查表;现场检查评价;编写评价结果分析。
编制安全检查表应收集研究的主要资料:
①有关编制、规程、规范及规定;
②同类企业的安全管理经验及国内外事故案例;
③通过系统安全分析已确定的危险部位及其防范措施;
④装置的有关技术资料等。
1.4 选择指导性或强制性的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有关人员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根据系统或经验分析的结果,把评价项目及环境的危险集中起来,编制了若干指导性或强制性的安全检查表。例如日本劳动省的安全检查表、美国杜邦公司的过程危险检查表、我国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表、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液化石油充装站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安全检查表等。
评价人员需熟知国家及地方的安全评价法规、标准中规定的各类安全检查表,根据评价对象正确选择适宜的安全检查表。
2.安全检查表的编制
当无适宜安全检查表可选用时,安全评价人员应根据评价对象正确选择评价单元,一句法规、标准要求编制安全检查表。
(1)编制安全检查表应注意的问题 编制安全检查表是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的重点和难点,编制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检查表的项目内容应繁简适当、重点突出、有启发行性;
②检查表的项目内容应针对不同评价对象有侧重点,尽量避免重复;
③检查表的项目内容应有明确的定义,可操作性强;
④检查表的项目内容应包括可能导致事故的一切不安全因素,确保能及时发现各种安全隐患。
(2)编制安全检查表时评价单元的选择 安全检查表的评价单元确定是按照评价对象的特征进行选择的,例如编制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检查表时,评价单元可分为安全管理单元、厂址与平面布置单元、生产储存场所建筑单元、生产储存工艺技术与装备单元、电气与配电设施单元、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单元、公用工程与安全卫生单元、消防设施单元、安全操作与检修作业单元、事故预防与救援处理单元和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单元等。
(3)安全检查表的类型 为了使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的评价能得到系统安全程度的量化结果,有关人员开发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评价计值方法,根据评价计值方法的不同,常见的安全检查表有否决型检查表、半定量检查表和定性检查表三种类型。
①否决型检查表。否决型检查表是给定一些特别重要的检查项目作为否决项,只要这些检查项目不符合,则将该系统总体安全状况视为不合格,检查结果就为“不合格”。这种检查表的特点就是重点突出。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中“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属于此类型检查表。
②半定量检查表。半定量检查表是给每个检查项目设定分值,检查结果以总分表示,根据分值划分评价等级。这种检查表的特点是可以对检查对象进行比较。但对检查项目准确赋值比较困难。
安监管二字[2003]50号文《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评估工作的通知》中“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评估标准”属于此类检查表。
③定性检查表。定性检查表是罗列检查项目并逐项检查,检查结果以“是”“否或不适用表示,检查 结果不能量化,但应作出与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中具体条款是否一致的结论。这种检查表的特点是编制相对简单,通常作为企业安全综合评价或定量评价以外的补充性评价。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化企业安全性综合办法》中的检查表属于此类检查表。
3.现场检查评价
根据安全检查表所列项目,在现场逐项进行检查,对检查到的事实情况如实记录和评定。
4.编写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检查的记录及评定,按照安全检查表的评价计值方法,对评价对象给予安全程度评级。定性的分析结果随不同分析对象二变化,但需作出与标准或规范是否一致的结论。此外,安全检查表分析通常应提出一系列的提高安全性的可能性途径给管理者考虑。
安全检查表应列举需查明的所有会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它采用提问的方式,要求回答“是”或“否”。“是”表示符合要求,“否”表示存在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所以在每个提问后面也可以设改进措施栏。每个检查表均需注明检查时间、检查者、直接负责人等,以便分清责任。安全检查表的设计应做到系统、全面,检查项目应明确。
5.编制安全检查表主要依据:
(1)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国家及有关部门发布了各类安全标准及有关的文件,这些是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一个主要依据。为了便于工作,有时将检查条款的出处加以注明,以便能尽快统一不同意见。
(2)国内外事故案例。搜集国内外同行业及同类产品行业的事故案例,从中发掘出不安全因素,作为安全检查的内容。国内外及本单位在安全管理及生产中的有关经验,自然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3)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都是安全检查表的内容。
(4)研究成果。在现代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很快,编制安全检查表必须采用最新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包括新的方法、技术、法规和标准。
你妹的,不知道,在这百里也能碰到你,无语
① 检查表内容要重点突出,简繁适当,有启发性。 ② 各类检查表的项目内容、应针对不同被检查对象要有所侧重,分清各自职责内容度,尽量避免重复。 ③ 检查表的每项内容要定义明确,便于操作。 ④ 检查表的项目内容能随工艺的改造、设备的变移(变动)、环境的变化和生产异常情况的出现而不断修订、变更和完善。 ⑤ 凡能导致事故的一切不安全因素都应列出,确保各种不安全因素及时被发现或消除。 ⑥ 实施安全检查表应依内据其适用范围,并经各级领导审批,引起注意。检查人员检查后应签字,对查出的问题要及容时反馈到各相关部门并落实整改措施,做到责任明确。 来源:考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