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面涨价预备费的公式可知,m为建设前期年限(从编制估算到开工建设的时间)回,需要注意答的是m的单位为年,当m为小数时,应四舍五入取整数计算。
当建设前期年限为半年(0.5)时,m取1计算。
不知这样回答你是否满意啊?
工程预备费包括实行按施工图预算加系数包干的预算包干费用。此项费用指内标,按占总概容算第一、二部分工程和费用合计的百分比规定。
隐蔽工程验收时发生的挖掘及验收结束时进行恢复所导致的费用增加。基本预备费一般按照前五项费用(即建筑工程费、设备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工器具购置费及其他工程费)之和乘以一个固定的费率计算。其中,费率往往由各行业或地区根据其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加以制定。
(2)价差预备费计算公式扩展资料:
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内由于价格等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预测预留费用。费用内容包括: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的价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调整,利率、汇率调整等增加的费用。
价差预备费的计算方法,一般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投资综合价格指数,按估算年份价格水平的投资额为基数,采用复利方法计算。
计算公式为: nPF=∑It(1+f)t-1 t≠0 其中,PF—涨价预备费;n—建设期年份数;It 建设期中第t年的投资额;f —年投资价格上涨率。
涨价预备费以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之和为计算基数。公式如下:
PC=∑It[(1+f)t-1] t=0------n
其中PC---------涨价预备费
It代表第t年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之和;
n代表建设期;
f代表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
预备费的组成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也就是说基本预备费的计算基数是(设备+建安费+其他费)。
(3)价差预备费计算公式扩展资料:
基本预备费费率一般取5%—8%,据经验,工程简单点的项目取5%,复杂一点的取8%.但老师确实是一直没看到相关硬性规定。对于这类问题,尽可放心,从考试的角度而言这些费率都会给出,而不会自己取值的。
涨价预备费它没有考虑从编制估算到项目开工这段时间这段时间项目投资的时间价值;其不同于价差预备费,价差预备费是站在发包人的角度,考虑从编制投资估算开始一直到项目竣工这段时间的涨价风险;它们的计算公式也不相同。
同时,在建设期内可能发生的材料、人工、设备、施工机械等价格上涨,以及费率、利率、汇率等变化,而引起项目投资的增加,需要事先预留的费用。
数据计算、分析,用公式,用函数,还是excel好用。
静态投资来包括:自
1:建筑安装工程费;
2:设备及工具、器具购置费;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
(2)建设项目管理费
(3)设单位管理费
(4)工程监理费
(5)设计文件审查费
(6)研究试验费
(7)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
a施工图设计收费
b招标代理费用
c施工图预算文件编制费
(8)生产人员培训费
(9)试运转费等
4:基本预备费
以上是静态投资。
包括下面是动态投资:
1、价差预备费
2、建设期贷款利息
价差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公式):
价差预备费公式: PF=
PF:价差预备费
n :建设期年份数
It :建设期第t年的静态投资额
f:年涨价率
m:建设前期年限(从编制投资估算到开工建设,单位:年)
年涨价率,政府部门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由可行性研究人员预测。
(6)价差预备费计算公式扩展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第四十条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第四十一条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置预算周转金,用于本级政府调剂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
第四十二条各级政府上一年预算的结转资金,应当在下一年用于结转项目的支出;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应当作为结余资金管理。
各部门、各单位上一年预算的结转、结余资金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六条各级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
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将所有政府收入全部列入预算,不得隐瞒、少列。
第三十七条各级预算支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按其功能和经济性质分类编制。
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各部门、各单位的机关运行经费和楼堂馆所等基本建设支出。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统筹兼顾,在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合理需要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国家确定的重点支出。
第三十八条一般性转移支付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基本标准和计算方法编制。专项转移支付应当分地区、分项目编制。
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应当将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预计数提前下达下级政府。
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将上级政府提前下达的转移支付预计数编入本级预算。
涨价预备费以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之和为计算基数。公式如下:
PC=∑It[(1+f)t-1] t=0------n
其中PC---------涨价预备费
It代表第t年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之和;
n代表建设期;
f代表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
涨价预备费是站在承包人的角度编制的,它没有考虑从编制估算到项目开工这段时间这段时间项目投资的时间价值;其不同于价差预备费,价差预备费是站在发包人的角度,考虑从编制投资估算开始一直到项目竣工这段时间的涨价风险;它们的计算公式也不相同。
(7)价差预备费计算公式扩展资料
涨价预备费它没有考虑从编制估算到项目开工这段时间这段时间项目投资的时间价值;其不同于价差预备费,价差预备费是站在发包人的角度,考虑从编制投资估算开始一直到项目竣工这段时间的涨价风险;它们的计算公式也不相同。
同时,在建设期内可能发生的材料、人工、设备、施工机械等价格上涨,以及费率、利率、汇率等变化,而引起项目投资的增加,需要事先预留的费用。
我也一直在纠结这个事,案例上的都是用分年工作量加基本预备费计算的,书上却说是静态投资。计算题考试的时候还是按案例上的定义计算吧
例题:某项目的静态投资为22310万元,按项目实施进度计划,项目建设期为三年,每年的投资分配专使用比例属为:第一年20%,第二年55%,第三年25%,建设期内平均价格变动率预测为6%,试估算该项目建设期的涨价预备费。
过去计算公式解:
新公式解:
PC1=22310*20%*((1+6%)-1)=267.72
PC2=22310*55%*((1+6%)(1+6%)-1)=1516.6338
PC3=22310*25%*((1+6%)(1+6%)(1+6%)-1)=1065.39274
267.72+1516.6338+1062.39274=2849.74654
单位为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