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线基线测量和勘探线测量是叫勘探线基线测量和勘探线剖面测量
在地质矿产勘内查中,为了工程的容布置往往要布设勘探线,勘探线基线测量主要是为了勘探线的布设,提供一个基准。
勘探线剖面测量主要包括测量部分和地质部分,在测量人员依据勘探线基线测量布设勘探线剖面时,地质人员也应该同步做好地质记录。
如图所示:勘探线基线测量就是基线的测制;勘探线剖面测量就是勘探线的测制。
剖面图 实质上就把一copy系列的钻孔资料按照规定的比例画到同一张图上去
具体的 1 绘制剖面坐标网格(x,z)此处注意如果勘探线与平面坐标轴斜交 则剖面上坐标网格在x方向间距与数值差不一致。
2 将钻孔位置投到剖面图上,按比例画出钻孔深度,标出地层分界位置。
3按个钻孔地质分界点圈出地层界线。
下方的平面图作用:1是可以直观看出勘探线与平面坐标轴的相交关系。
2可以进行简单的标注平面上的工程布置。
下方平面图的画法 1将各工程钻孔位置画在原始平面图上
2沿勘探线方向采取适当宽度的长方形图形
3将其旋转直到勘探线打到水平为止
4按照坐标移到剖面图下方对应位置
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各种勘探工程如槽、井、钻孔和坑道等一般都是沿着一定直线方向布设的,这些直线叫勘探线。勘探线又彼此交叉构成一定形状的格网,称为勘探网。
(一)勘探线、勘探网的布设
1.布设形式
勘探工程的布设,一般是平行于矿体走向或者垂直于矿体走向。人们把平行于矿体走向的勘探线称为横向勘探线;垂直于矿体走向的勘探线称为纵向勘探线。纵、横勘探线相互交叉构成勘探网。勘探网的形状和密度由矿体的种类及产状确定。一般有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线型,如图1-50所示。
2.勘探线的间距
勘探网中的各条勘探线之间一般都是等间距的,勘探线间的距离称为线距。线距的大小要根据矿床类型及储量勘探级别来定,常用10m,20m,50m的整数倍。每条勘探线上的工程间距称为点距,它是根据不同储量级别所规定的相邻工程在矿层面上的间距来确定的。
图1-50 勘探网布设示意图
3.勘探线的布设原则
为了控制勘探线和勘探网的测设精度,也必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首先在矿区中布设一基线,然后再布设其他勘探线。
(二)勘探线、勘探网的测设
1)勘探线、勘探网的测设就是将基线与勘探线上的工程点测设于实地。
2)传统方法有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等,现在多采用全站仪坐标测设法。
3)利用全站仪的三维坐标测量功能可直接测量出基线端点、基点的高程和勘探线、勘探网的高程。
现在重新测量.先测那个钻孔.然后图上过那个钻孔画勘查线,布置勘查线重新测量.重新做剖面图.
勘测线是来指在采矿和工程施工源以前对地形地质结构,地下资源,蕴藏情况进行实地查看和测量路线。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一般是依据矿区地形地质图和剖面上已有工程揭露资料编制;开发勘探阶段则多依据已有若 干中段地质平面图、相邻勘探线剖面图等切制、转切或通过适当的内插、外推计算作图方法 编制。
勘探线首先是垂直于矿体走向的线·
根据矿山建立的坐标网络,从地表做起,一般包括高程坐标, 另外有一条X坐标或者Y坐标·
获取的地质信息,根据高程和坐标绘制到图上·有矿体时,将矿体连接···
下面哪个长条的图是勘探线平面投影图,长条中间横向的那条长线是勘探线,X和Y是方里网的线,也就是经纬度的线,XY的倾斜角度就是XY与勘探线的夹角度数,位置也是在平面图上量出来的。
第一个剖面图是,布置好工程(垂直矿体总走向布置勘探线),设计探槽+已有探槽。切剖面是,勘探线的剖面。储量估算图是,切完所有剖面得到钻孔数据,绘制出来的。至于怎么画,短短文字说不清。
没那么复杂,钻孔编号ZK1、ZK2、ZK3,然后把勘探线连上,从1-1’开始编就好~
1、勘探线间距与勘探孔间距的主要区别在于:勘探线间距是断面之间的距离,而勘探版孔间距则是打孔的权孔间的距离。
2、勘探线间距的计算:以两条勘探线上的钻孔为例,比如勘探线1上钻孔1的坐标(x1,Y1),勘探线2上的钻孔2坐标为(x2,y2),则两孔间的距离则为L=sqrt((x1-x2)*(x1-x2)+(y1-y2)*(y1-y2))。勘探线与正东方向的夹角为α,则两钻孔连线与勘探线间的夹角为β=90°-α-arctan((x1-x2)/(y1-y2)),两勘探线间的垂直间距D=L*sinβ。
3、勘探孔间距的布置:应布置在反应堆厂房周边和中部,当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较复杂时,可沿十字交叉线加密或扩大范围。勘探点间距宜为10~3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