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普通独立基础(阶形截面为例):
(一)、识别图中符号:
1、图纸中的h1、h2、h3代表各级(阶)的高度;H表示基础承台高度。
2、图中的a1、a2(一般为短边)、b1、b2(一般为长边)表示每级(阶)的宽度;
3、图中的b、h表示柱的截面尺寸;
4、图中的A(一般为短边)、B(一般情况为长边)表示独立基础两向边长;
5、基础配筋大的钢筋为底筋(放下边),如果配筋是一样的就不用区分;
6、图中的原位标注序号①②,①上部钢筋、②为下部钢筋(配筋大);
(二)、J-11(基础11为例),查配筋表:
1、柱断面:bxh=400mmX400mm;
2、两向边长:AXB=2900x3700mm;
3、第一级(阶)a1的宽度:650mm;
4、第二级(阶)a2的宽度:600mm;
5、第一级(阶)b1的宽度:850mm;
6、第二级(阶)b2的宽度:800mm;
7、H的高度为:700mm;
8、h1高度为:400mm;
9、h2高度为:300mm;
10、序号①方向配筋:φ14间距150mm(三级钢);
11、序号②方向配筋:φ14间距150mm(三级钢);
12、从配筋图看出,基底标高—1.8m;
13、从配筋图可以得知,基础边长大于等于2.5m时,底板受力钢筋可以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外围四根不得取0.9倍);
(三)、柱插筋:
1、柱插筋伸至底板钢筋上,与底板钢筋绑扎牢固;
2、柱插筋弯钩必须满足15d(d为钢筋直径);
3、基础承台内部,柱插筋至少用两道2Φ6箍筋固定柱筋;
4、上面一道箍筋与基顶距离100mm。
(四)、其他平面标注:
1、C15素混凝土垫层100mm厚;
2、300mm厚粗砂褥垫、满槽铺垫(整平);
3、第一级(阶)承台距垫层边100mm(四周等同)。
如学过制图的,来就知道你源要表现一个建筑物,得画多少张图,什么在什么地方反映。
如没有学过的。则
平面图反映平面的东西,立面图反映立面的东西。详图反映细部的东西。
平立图结合起来,就反映了一个立体的实物了。边看,边在脑子里建立这个的立体空间的概念。
再细看这些是怎么有机的联系的。慢慢的,也就看懂了。看懂图纸其它是不难的。只是觉得难。
需要学习几门建筑基础课程:
1、《建筑制图》与《房屋建筑学》,这两门课内程是解决“房子是什容么样的”这个问题,能够让你看懂图纸并了解房屋构造,先学会这两门课程,建立空间概念,想象出房子的空间组成,才能准确的对房子的各个部分计价。其中《建筑制图》有一定的难度,如果高中的立体几何学得较好就容易了。
2、《建筑材料》讲的是“盖房子需用哪些材料”,只有了解建筑材料才能与定额相对照,这门课程比较容易。
3、《施工技术》讲的是“房子是怎样盖成的”,预算的编制与施工的程序紧密相连,同样的房子技术不同造价也不一样,就象编程序用VB、VC或是ASP都行,但实现同样的目的难易程度与占用系统资源并不一样。只有掌握了《施工技术》才能对盖房子的各个环节准确计价。
电路图是把很多个闭合回路连在一起的,像要看懂的话,要相看的懂电路中各个符号代表的意识,然后把每个回路中的单个闭合回路找出来,然后整个连起来。最后能按照图纸接以下,绝对一下搞定。光看不练是没多大用的
原始建筑测量图包括房间的具体开间尺寸、墙体厚度、层高、房间梁柱位置尺回寸、门答窗洞口的尺寸位置、各项管井(上下水、煤气管道、空调暖管、进户电源)的位置、功能、尺寸等项目,它是一切设计图纸的基础,如果一开始的测量图纸出现偏差,此后的设计图纸和施工都会因此出现误差,导致整个工程无法正常进行。因此,要重点把握原始建筑测量图!
先看平面图,再看立面图、剖面图、详图。
这个需要系统的学习,最好有人带一下,这样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解决。
带着图纸到现场看,对照着实际看,不懂要多问, 光看图纸什么都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