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在什么位置,有的是预留孔,有的是脚手眼。
(1)梁和梁垫下及其左右各500mm范围内。
(2)在空斗墙、半砖墙和砖柱中。
(3)砖专过梁属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内。
(4)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5)墙体转角处每边各400mm范围内。
(6)砖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范围内。
(7)施工图上规定不允许留洞眼的部位。
《砌块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规定,下列墙体或部位不得设置脚手眼:(1)120mm厚墙、专清水墙、料石墙属、独立柱和附墙柱(2) 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3) 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 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 (5) 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6) 设计不允许设计脚手眼的位置 (7)轻质墙体(8)夹心复合墙外叶墙
参见,网络,脚手眼
脚手眼是工程施工过程中脚手架管遗留的孔洞。
以下部位不能设脚手架眼:
1、与过梁成60度角的三角形范围内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2、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3、门窗洞口的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的范围内;
4、半砖墙;
5、梁与梁垫下及其左右各0.5m范围内。
不得在下列墙体来或部位设置脚手源眼:
1 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
2 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3 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 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
5 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6 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
脚手架架子眼封堵程序:先用膨胀剂拌合水泥砂浆塞堵脚手眼,在其表面挂一层玻纤网格布或者铅丝网,再刮抗裂砂浆,最后刮外墙腻子。一般是当脚手架在拆除的时候要安排工人跟着脚手架拆除的进度来进行外墙脚手架眼的封堵,相互之间要配合好。
注意事项:内墙用与墙体相同的材料封堵即可(灰缝砂浆要饱满,不得有瞎缝、死缝、亮缝等现象)。外墙则需用细石砼封堵(封堵要密实、防止外墙渗水)。封堵前要讲洞内的垃圾及灰尘清理干净、提前浇水湿润。
(7)脚手眼扩展资料:
脚手架与一般结构相比,其工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所受荷载变异性较大,扣件连接节点属于半刚性,且节点刚性大小与扣件质量、安装质量有关,节点性能 存在较大变异,脚手架结构、构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杆件的初弯曲、锈蚀,搭设尺寸误差、受荷偏心 等均较大。
与墙的连接点,对脚手架的约束性变异较大。 对以上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积累和统计资料,不具备独立进行概率分析的条件,故对结构抗力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其值系通过与以往采用的安全系数进行校准确定。
脚手眼定义
脚手架在搭设与使用过程中,每隔一段距离要用钢管或者木杆(专根据脚手属架材质)与建筑物拉结,当拉结位置为砌体时,杆件会穿过砌体形成孔洞,当拆除脚手架后,这些孔洞就叫做脚手架眼。简称脚手眼。
安全规定:
脚手架在高度超过7米后,必须与建筑物进行拉结或者设置抛撑。
数量规定:
脚手架眼的数量,单排脚手架的脚手架眼较多,每根小横杆都要伸入墙体;双排脚手架的脚手架眼比较少,一般在窗口位置伸入室内形成拉结。
墙体砌筑中哪些部位可以留设脚手眼。
选择一项:
a. 宽度大于1m的窗间墙内
b. 120mm厚砖墙和独容立砖柱,料石清水墙
c. 石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的范围内
d. 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各500mm的范围内
正确答案是:宽度大于1m的窗间墙
脚手眼就是在装脚手架的时候在墙体上留下的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