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有选项:选C 1039.4
本题的问题是知建筑业的产值道,而不是建筑工程的产值,所以应该用合计那一列专来计算。
华东六省一市建属筑业产值的平均值:(739.2+1773.1+2381.2+625.7+583.9+334.2+838.5)÷7=1039.4 亿元
相信很多有过备考公务员考试经验的考生会觉得资料分析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专项,但真正在做题过程中或是容易做错或是时间过长,其实本质还是没有准确把握资料分析的做题逻辑。那么资料分析的做题逻辑是什么呢?做题逻辑具体来说就是做题的步骤,主要分为以下四步:
第一,浏览材料,把握关键信息。在做一篇资料分析前,首先需要通过浏览,对于材料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许多考生在做题过程中会有先读题,然后带着问题看材料的习惯,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如果没有先看材料就相当于不知道已知条件是什么,这样显然是比较盲目的。比如,一道题目问:2018年我国大豆面积是多少万公顷?这道题目的考点到底是什么、该用什么公式求,其实相信大家都是不确定的,有可能是根据2019年求基期值,有可能根据农作物种植总面积求部分值,也有可能通过大豆总产量和平均产量求面积等等,所以还是需要对材料有一定的了解后才能快速判断考点。那么在浏览材料中重点看什么信息呢?首先是时间线,也就是材料描述了哪些时期的指标;其次,对于文字性材料,重点阅读材料的段间关系和段内关系,比如总分关系就有可能涉及到比重的考点,并列关系就有可能涉及到指标间的比较等;然后,对于图表类材料,重点阅读图表的名称、注解以及横纵坐标,从而方便查找和获取已知信息;最后,对于综合类材料,也要梳理清楚文字和图表的关系以及图表与图表间的关系。
第二,阅读题目,确定考点。在读题目的过程中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看时期,并与材料时期做对比,从而确定考察的是现期、基期、隔年还是年均;第二部是分析考点,根据题干表述判断求解的是率还是量,是单一数据还是两数之比,甚至其他考点。经过两步分析确定题干问题。
第三,观察选项差距,确定计算方法。当分析完题目后,一定记得不要先找数据列式,而是先要观察选项差距,如果选项差距较大,比如首位不同,那么很有可能这道题目是不需要具体列式计算的,只需在材料中找到数据口头估算即可。很多考生对此不以为然,会觉得多列一个式子又能怎么样呢,能浪费多长时间?那么大家可以观察下自己每次做完资料分析的验草纸,是不是密密麻麻列了好几页式子,大家回过头想一下,如果现在我把这些式子重新抄一遍得多长时间,显而易见会花很多时间。因此,大家切忌在做题中列一些无效的式子,能够口头计算出结果的直接写结果即可。另外,如果选项差距较小,真的需要列式,此时再结合具体的计算方法来列式,比如要用特征数字法,那么直接写出百分数转换过来的特征数字即可,从而节省计算时间。
第四,快速检查,避免“踩雷”。这一步更多是为了应对一些易错点,比如大家经常会把“多几倍”算成“是几倍”,会将“选错题”误判成“选对题”等,因此在做完后一定要进一步快速确定问法,避免“踩雷”。
轿车销量比三月份增长8.3%,同比增长33.04% 同比是指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就是与2008年四月相比。本题问的是2009年三月的自然是用前者,如果问2008年4月销量则用后者。
1+17.1%实际上就是1.171倍的意思
假设2010年8月城镇消费X
那么X乘以(1+17.1%)=12783
所以X=12783/1+17.1%
同理另一个你也懂了吧?给分!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解题技巧,可以参照:
资料分析不管是在国考还是省考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题量20道左右。也是各位考生在行测备考中提分的关键,常常是考生拉开考生之间差距的重要部分。
一、理解概念打基础
从近几年真题分析来看,资料分析有12-15个问题是非常简单的,主要是以考察简单的概念的理解,其中最为常考的就是增长,比重,倍数,平均量这些基本的概念。其他的问题也是在掌握基本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演变,掌握相应的概念其实是帮助广大考生具备相应的列式的能力。一般情况下,20道题目中有15道都是比较简单列式,比如涉及到求增长量、增长率、比重做差等,当然现在平均量的增长率也应该作为重点掌握部分,因为化简后的公式比较简单,考生现在需要研读教材或者通过做真题掌握资料分析中常考的相关概念。
二、掌握方法增信心
很多考生认为资料分析比较难,主要就是在于遇到资料分析中复杂的列式望而却步,其实掌握了相关列式其实可以增强做题的信心。考生通过务实基础,具备相应的列式能力,还需要对能够计算出结果,对于不同的算式对应相应的计算方法。常考的主要有尾数法、首数法、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同位比较法、错位加减法等。这些方法都需要考生掌握,并且遇到对应的算式快速计算的能力。
三、坚持训练得效率
有一些考生也会疑惑,就是虽然掌握了列式和计算方法,但是做题很慢,可能因为紧张反而正确率不高,这个时候考生在掌握资料分析中的相关概念和列式能力之后,需要多做练习,全国各地的真题或者模拟题,要像考试一样每天坚持做3-4篇,每天记录做题的时间。通过不断的练习加强对材料内容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提高对数据的敏感性,提升快速解题的能力。
1、K县决定工程先以3000万进行审批,以后再通过追加投资陆续扩资到5000万,这样的灵活变通,为企业减轻很大负担,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如果这种做法只是改变程序,没有违法和违反国家政策规定,是可以的,是坚持原则和灵活性的体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但如果这种做法违法和违反了国家政策规定,就不应该提倡,而且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依法依纪处理,并且要进行认真总结反思,举一反三,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各级政府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推进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2、启示:一、各级政府要依法行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执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二、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遵守国家节能减排等各项规定。三、在引进项目和环保等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要进行调研分析,科学决策。三、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要创造性开展工作,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四、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宗旨观念、“底线”观念及创新性观念,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遵纪守法及创新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标记关键词,提点全文
资料分析题的篇幅较长,里面含有大量的信息点。但是考场如战场,在考场上的每一秒钟都是宝贵的,若精读每一个字段是很浪费时间的,也没有这个必要。所以快速阅读全文并标记关键词对下面的精读和答案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说一下,就是在阅读材料信息时可以标记一下标题、地点、时间、哪些单位部门、具体事件的关键名词。在文字材料或图表下方的注释说明文字,必须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在综合类的材料段落之间,数据都有相互引用的有关联的词语,这个也要着重标记。
二、区分专业术语,掌握相关列式
在资料分析题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并且很多都很近似,容易造成考生概念混淆,所以也会有一些考生在考试过程因为不清楚概念含义、概念混淆列不出计算公式从而导致失分。因此建议广大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把一些高频概念、常考列式熟记于心。
三、掌握题型及技巧
在资料分析题部分,无外乎以下几种类型:
1、快速阅读材料,立刻对答案做出判断,有的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出。
2、根据关键的术语,进行公式的代入计算。
3、有些题目要对整篇材料进行快速阅读,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运用计算得到正确答案。为节约时间,有些题的计算结果还可以四舍五入,选取最为相近的答案。
四、关于计算的技巧
因为在此部分的计算数据比较繁琐,有百分号的计算会涉及小数部分,所以在计算方面可以利用首数和尾数法(计算结果的前几位或后几位),还可以用特征数字法(为了简化计算把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同位比较法、错位加减法来估算结果。
一、标记关键词,提点全文
资料分析题的篇幅较长,里面含有大量的信息点。但是考场如战场,在考场上的每一秒钟都是宝贵的,若精读每一个字段是很浪费时间的,也没有这个必要。所以快速阅读全文并标记关键词对下面的精读和答案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说一下,就是在阅读材料信息时可以标记一下标题、地点、时间、哪些单位部门、具体事件的关键名词。在文字材料或图表下方的注释说明文字,必须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在综合类的材料段落之间,数据都有相互引用的有关联的词语,这个也要着重标记。
二、区分专业术语,掌握相关列式
在资料分析题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并且很多都很近似,容易造成考生概念混淆,所以也会有一些考生在考试过程因为不清楚概念含义、概念混淆列不出计算公式从而导致失分。因此建议广大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把一些高频概念、常考列式熟记于心。
三、掌握题型及技巧
在资料分析题部分,无外乎以下几种类型:
1、快速阅读材料,立刻对答案做出判断,有的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出。
2、根据关键的术语,进行公式的代入计算。
3、有些题目要对整篇材料进行快速阅读,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运用计算得到正确答案。为节约时间,有些题的计算结果还可以四舍五入,选取最为相近的答案。
四、关于计算的技巧
因为在此部分的计算数据比较繁琐,有百分号的计算会涉及小数部分,所以在计算方面可以利用首数和尾数法(计算结果的前几位或后几位),还可以用特征数字法(为了简化计算把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同位比较法、错位加减法来估算结果。
题目问的是“三类”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知增速“均”2012年3~10月间,三类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超过5%的月份有几个?”。意思是大型、中型、小微型企业三道类企业当月的增加值同比增速都要同时超过5%才能算入题目要求。其中,3月大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回增速为4.8%,所以3月份不能算入,4月大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1.0%,也不能算入。5月同理不能算入。所以可以排除3,4,5月份。三类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超过5%的月份为6-10月,共5个月答。
您好!既然是根据材料分析原因,那么就应来该在材料当中去找答案。仔细阅读材料后,应该清晰的知道该往哪些方面分析原因,比如思想意识方面、法律监管方面等等,然后结合材料信息组织答案,并建议分条理作答。您对源原因分析类、概括归纳类、应用文写作类、文章写作类等试题的作答思路不够明确的话,欢迎去中政申论,会有专家为您辅导,并且中政申论自主编纂了各类型试题的小试卷,您可以有针对性的练习,各个击破。
中政申论在线系统:http://www.zzshenl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