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建筑构件(梁、柱、楼板、墙等)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
一般说来:
一级耐火等级建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墙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组成的混合结构;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是钢结构屋架、钢筋混凝土柱或砖墙组成的混合结构;
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是木屋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
四级耐火等级是木屋顶、难燃烧体墙壁组成的可燃结构。
(1)耐火等级扩展资料
我国现行规范选择楼板作为确定耐火极限等级的基准,因为对建筑物来说楼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至关重要的构件。在制定分级标准时首先确定各耐火等级建筑物中楼板的耐火极限,然后将其它建筑构件与楼板相比较,在建筑结构中所占的地位比楼板重要的,可适当提高其耐火极限要求,否则反之。
根据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和重要性,合理确定建筑的耐火等级。各种建筑由于其使用功能和重要性的不同,火灾危险性存在差异,设计时要根据业主提供的建筑要求。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再根据火灾危险性,确定建筑的耐火等级。
比如一个60米高的综合楼,根据《高规》其属于一类高层建筑,它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其梁、柱、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应分别不低于2小时、3小时、1.5小时。
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度,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防回火规范中规答定的防火技术措施中的最基本措施之一。
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下列四级:
一级耐久年限 100年以上 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 50 ~100年 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耐久年限 25 ~50年 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 15年以下 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2)耐火等级扩展资料
提高耐火极限的方法:
1、处理好接缝,防止出现穿透性裂缝;
2、使用导热(温)系数低的材料或加大构件厚度;
3、使用不燃材料;
4、构件表面抹灰或喷涂防火涂料;
5、加大构件截面,主要是加大宽度;
6、配16Mn、15MnV钢,把粗筋置于内层,细筋置于外层;
7、提高钢筋、砼的强度等级;
8、改变支承条件,增加约束。
1、一级耐火等级建筑:主要建筑构件全部为不燃烧性。
2、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主要建筑构件除吊顶为难燃烧性,其它为不燃烧性。
3、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屋顶承重构件为可燃性。
4、四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为不燃烧性, 其余为难燃性和可燃性。
如下图所示:
对于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营业厅、展览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防火分区当然可以提高啦,具体如下:
1.在高层建筑内,可以为4000㎡;
2.在单层建筑内或设置在多层建筑的首层时,可以为10000㎡;
3.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可以为2000㎡。
(3)耐火等级扩展资料
甲级防火门的口诀是:油气水电疯子,翻译一下就是:油(柴油发电机房)气(燃气、燃油锅炉)水(消防水泵房)电(配电室、电影院电梯井、电梯机房隔墙)疯(通风、排放烟机房)子,另外再记一下门斗、人防里的门、防火分区处的门、避难间、避难层和中庭的门。好了,除了这些,其他全是乙级防火门。
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是建筑防火技术措施中最基本的措施之一,我国的建筑设计规范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最高,耐火能力最强;四级最低,耐火能力最弱。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取决于组成该建筑物的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所谓建筑构件是指建筑物的墙体、基础、梁、柱、楼板、楼梯、吊顶等一系列基本组成构件。
1)、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是指由建筑构件的材料遇火反应,分为不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三类,对建筑构件而言不燃烧体如墙柱、基础等;难燃烧体如吊架、吊顶及内部管道;燃烧体如门窗、吊顶、装饰材料等。
2)、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将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以小时“h”表示。时间-温度标准曲线是指按特定的加温方法,在标准的实验室条件下,所表示的现场火灾发展情况的一条理想化了的试验曲线。该曲线以被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目的是为了对建筑构件的极限耐火时间有一个统一的检验标准。我国采纳了国际标准ISO834的标准火灾升温曲线。该曲线公式为T-T0=345lg(8t+1)
式中t为时间,以“min”计;T为当所用时间为t时,构件所承受的温度值,以“℃”计;T0为初始温度,以“℃”
计;计算时设定位20℃。下图4-1是根据国际标准火灾升温曲线公式作出的温度-时间曲线,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一、二、三、四级。
1.
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度。它由组成建筑物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确定。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防火技术措施中的最基本措施之一。影响耐火等级选定的因素有: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火灾危险性、建筑物的高度和面积、火灾荷载的大小等因素。
2.
建筑构件燃烧性能特点:
①一级耐火等级建筑:主要建筑构件全部为不燃烧性。
②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主要建筑构件除吊顶为难燃烧性,其它为不燃烧性。
③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屋顶承重构件为可燃性。
④四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为不燃烧性,
其余为难燃性和可燃性。
3.
按照我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建筑构件(梁、柱、楼板、墙等)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一般说来:
一级耐火等级建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墙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组成的混合结构;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是钢结构屋架、钢筋混凝土柱或砖墙组成的混合结构;
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是木屋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
四级耐火等级是木屋顶、难燃烧体墙壁组成的可燃结构。
4.
关于建筑的耐久年限,《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1.0.4条
写的很清楚: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下列四级:
一级耐久年限
100年以上
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
50
~100年
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耐久年限
25
~50年
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
15年以下
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重要的是要知道,如果你设计的是“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其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就要达到“100年以上”。一般商品有保质(用)期,这耐久年限就是建筑的保质期。
耐火等级复与防火等级有3点不同制:
一、两者的概述不同:
1、耐火等级的概述: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度。
2、防火等级的概述:用来评价材料在被点燃后熄灭的能力。
二、两者的判定方法不同:
1、耐火等级的判定方法:由组成建筑物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确定。
2、防火等级的判定方法:根据燃烧速度、燃烧时间、抗滴能力以及滴珠是否燃烧可有多种评判方法。
三、两者的相关要求不同:
1、耐火等级的相关要求: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防火技术措施中的最基本措施之一。
2、防火等级的相关要求:每种被测材料根据颜色或厚度都可以得到许多值。当选定某个产品的材料时,其UL等级应满足塑料零件壁部分的厚度要求。UL等级应与厚度值一起报告,只报告UL等级而没有厚度是不够的。
住宅建筑的耐火等级抄应划分为一袭、二、三、四级,其住宅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具体标准如下表:
注:表中的外墙指除外保温层外的主题结构。
四级耐火等级的住宅建筑最多允许建造层数为3层,三级耐火等级的住宅建筑最多允许建造层数为9层,二级耐火等级的住宅建筑最多允许建造层数为18层。
住宅建筑与相邻建筑、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外墙的防火构造、灭火救援条件及设施的性质等因素确定。
(7)耐火等级扩展资料:
住宅建筑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建筑层数、建筑面积、疏散距离等因素设置安全出口。每层有2个及2个以上安全出口的住宅单元,套房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楼梯间的形式和疏散方式确定。
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形式应根据建筑形式、建筑层数、建筑面积以及套房户门的耐火等级等因素确定。在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或将对外出口设置在距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度,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防火技术措施中的最基本措施之一。
耐火等级的划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2.0.1条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2.0.1的规定(本规范另有规定者除外)。
这一条告诉我们: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按组成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划分的。不是“根据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来确定的”。
影响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因素
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与构成构件的材料和构件的构造做法有关,应由消防检测部门试验检测确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附录中可查阅常见的构造做法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建筑设计的低规和高规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适用于多层民用建筑和部分工业建筑,常简称“低规”。另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适用于高层民用建筑,常简称“高规”。
“低规”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
“高规”第3.0.2
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一二两级
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3.0.2的规定.各类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可按附录A确定。
可见多层建筑可有四个级别的耐火等级,高层建筑只有两个级别的耐火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