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角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1、怎么才能判断平抛运动的角是位移角还是速度角

沿轨迹切线方向的直线与水平(或竖直)方向的夹角是速度偏角,
连接出发点和轨迹上某点的线段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位移偏角。

2、什么是速度角和位移角?

以平抛为例吧
曲线运动s与v本不在一条直线上,位移角与速度角跟本不是一回事

3、平抛运动位移角与速度角的关系是什么?

1、位移偏角是指:tanα =竖直位移 / 水平位移

2、速度偏角是指:tanβ = 竖直速度 / 水平速度

3、具体证明过程,请参见下面的第一张图片解答。

第二、三、四三张图片是平抛示意图,请参考。

位移角

位移角

位移角

位移角

4、框架结构结构层间位移角过小怎么调整

层间位移角小于1/550就行,一般跟层间位移比有关,你可以调下你的模型,然后再satwe计算的时候点上刚性楼板假定,这么会合理点。

5、框架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限值是多少啊

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

钢筋混凝土框架回 1/550;

多、高层钢结构1/250;

框架-剪力墙、答框架核心筒、板柱-剪力墙 1/800;

筒中筒、剪力墙 1/1000;
框支层 1/1000;

对于层间位移角不满足的节点在文本文件输出里面的结构位移查看,如图红线圈出的为节点号,再通过编号简图查找编号简图找到对应位置,如图所示。

位移角

位移角

6、高层建筑设计规范中的位移角是哪一条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往往由变形要求而非受力要求所控制,因而世界各国结构设计规范都对高层建筑的顶点位移角或层间位移角限值有所规定。近年来,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发展高度很高的超高层建筑,有的已建或在建的一些超高层建筑高度达到500m,日美等国甚至在筹划建造更高的建筑,因此超高层建筑在风和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限值控制成为结构设计上一个关键的问题。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1]对高度等于或大于250m的超高层建筑规定其最大层间位移角不宜大于1/500,这比规程原规定的不宜大于1/800或1/1000
[2][3]放宽很多,从规程条文说明来看,这一放宽规定的理论依据阐述还是不够清楚的,
由此可见高层建筑位移限值的合理规定还有进一步探讨和认识的必要。
对高层建筑变形限值的规定,一般是要求满足以下三个要求,1 限制剪力墙和柱等竖向结构构件产生受力裂缝或损坏;2 保护非结构构件(幕墙、隔墙及装修等),使其免于变形过大而损坏; 3 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从结构安全角度出发,其中第一个要求是基本的,现行规范通过规定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来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在这方面的安全性是有重大意义的。经过多年来的实践,人们发现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并非全是受力引起的,而是由受力层间位移角和非受力层间位移角两部分组成,当后面一部分所占的比例较大时,现行规范的许可限值将失之过严。与此相反,在结构底层,结构竖向构件的非受力位移为零,其受力位移是主要因素,而现行规范的许可限值对于剪力墙结构而言又是失之过宽。此外框剪结构和框筒结构是由变形能力较差的剪力墙和变形能力相对较强的柱组成,同一楼层内既有剪力墙又有柱,用同一层间位移角限值来控制二者的变形也是不合理的。再者,现行规范控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对沿高所有楼层要求一样,但实际上各楼层的构件组成、受力状况和受力大小是不相同的,有时甚至是差异较大的,用相同的层间位移角来控制所有楼层,其合理性也是值得商榷的。

7、层间位移角太大怎么办

层间位移角太大说明该层过柔,需要增加该层的侧向刚度,当然增加刚度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增加结构构件的截面积,增加混凝土的标号,提高钢筋的等级,调整平面结构布局等方法都能增加侧向刚度,从而达到减少层间位移角的目的。

还可以根据位移信息,找出每一层里面位移最大的那个节点,也就找到了相应的柱子。找到了这根位移最大的柱子,但是只增大这个柱子刚度,效果非常微小,因为作为结构是协同工作的整体。需要相应的增大与这跟柱相连的梁的截面,有时需要增大相邻的多个柱和梁的截面,才能达到效果。

注:层间位移角是指按弹性方法计算的风荷载或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的楼层层间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Δu/h,第i层的Δu/h指第i层和第i-1层在楼层平面各处位移差ΔUi=Ui-Ui-1中的最大值。用来确保高层结构应具备的刚度,是对构件截面大小、刚度大小的一个宏观控制指标。

位移角

(7)位移角扩展资料

层间位移角主要为限制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水平位移,确保高层结构应具备的刚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而影响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和使用要求。

层间位移角是衡量结构刚度及变形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规范对结构层间位移角的限值,主要是限制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水平位移,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和一定的变形能力,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而影响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和正常使用要求。

如果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结构的上述要求无法得到满足。但层间位移角过小,则说明结构的刚度过大,结构的地震反应增大,除造成建造成本增加外,反而对结构的抗震不利。

若能适当放宽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既可保证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致产生过大的变形,又做到结构设计经济实用。

8、求助高手... pkpm请问位移比如何调整到规定范围??谢谢 位移角如何调到接近规定范围??

规范的位移角是1/550,你这这模型富余很多。可以通过减小柱截面尺寸来放大位移角。

结构调整:只能通过调整改变结构平面布置,减小结构刚心与质心的偏心距;调整方法如下:

1、由于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定下计算的,结构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间位移往往出现在结构的边角部位;因此应注意调整结构外围对应位置抗侧力构件的刚度,减小结构刚心与质心的偏心距。同时在设计中,应在构造措施上对楼板的刚度予以保证。

2、对于位移比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楼层,也可利用程序的节点搜索功能在SATWE的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中的各层配筋构件编号简图中,快速找到位移最大的节点,加强该节点对应的墙、柱等构件的刚度。

节点号在SATWE位移输出文件中查找。也可找出位移最小的节点削弱其刚度,直到位移比满足要求。

位移角

(8)位移角扩展资料:

角速度矢量也以与其所产生的角位移相同的方式沿着旋转轴指向。如果磁盘从上方逆时针旋转,其角速度矢量向上指向。类似地,如果角加速度长时间保持,则角加速度矢量沿着与角速度将指向的相同方向沿旋转轴指向。

扭矩矢量沿着扭矩倾向于引起旋转的轴线点。为了保持围绕固定轴的旋转,总扭矩矢量必须沿着轴线,使得其仅改变角速度矢量的大小而不是方向。在铰链的情况下,只有沿着轴的转矩矢量的分量对旋转产生影响,其他力和转矩由结构补偿。

9、钢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在地震作用下的限值是多少

根据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源),表5.5.1:多、高层钢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θe]不应大于1/250;表5.5.5:多、高层钢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θp]不应大于1/50。

10、机械原理中摆杆的位移角与摆角的区别是什么?

通常摆杆的角位移是指摆杆由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位置所摆过的角度,而摆角是指摆杆运动的两极限位置之间的夹角。

与位移角相关的资料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建筑业

排水坡度

2021-1-2 21:18:40

建筑业

安徽建工学院设计院

2021-1-2 21:18:5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