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监理例会百。
监理例会内容中心是质量、进度、安全。检查上次例会要求施工项目部整改的结果;度新发现的问题限期纠正。施工项目部要拿出整改的措施,时间、人问力、物力的落实安排等以及下步安排等。答
与会单位代表人关于上述问题的意见是例会纪要的重要部分,另外例内会地点、时间、与容会单位、与会人员都必须记录清楚。
?
你们单位不给你哪怕简单的培百训就让上岗啊,记录每个人说度的话呗,重点。主要有上周施工进度情况(施工周报里有)、质量和安全情况、知对监理和业主提出的问题的落实道情况、存在问题和要求、下周计划、监理和业主要求等,内下来拿其他参加会议人的笔记看一下。写好了发给总监容或总监代表把一下关看看。
会议的组织
9.3.1.1 工地会议应在开工后的整个施工活动期内定期举行,宜每月如开一次,其具体时间间隔可根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的程度由监理工程师决定。
9.3.1.2 会议中如出现延期、索赔及工程事故等重大问题 ,可另行召开专门会议协调处理。
9.3.1.3 工地会议应由监理工程师主持。会议参加者应为驻地监理工程师及有关助理人员;承包人的授权代表、指定分包人及有关助理人员;业主代表及有关助理人员。
9.3.2 会议的内容
会议应按既定的例行议程进行,一般应由承包人逐项进行陈述并提出问题与建议;监理工程师应逐项组织讨论并作出决定或决议的意向。会议一般应按以下议程进行讨论和研究;
9.3.2.1 确认上次会议记录:可由监理工程师的记录人对上次会议记录征询意见并在本次会议记录中加以修正;
9.3.2.2 审查工程进度:主要是关键线路上的施工进展情况及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和对策;
9.3.2.3 审查现场情况:主要是现场机械、材料、劳力的数额以及对进度和质量的适应情况并提出解决措施;
9.3.2.4 审查工程质量:主要应针对工程缺陷和质量事故,就执行标准控制、施工工艺、检查验收等提出问题及解决措施;
9.3.2.5 审查工程费用事项:主要是价格调整、额外的暂定金额等发生或将发生的问题及初步的处理意见或意向;
9.3.2.6 审查安全事项:主要是对发生的安全事故或隐藏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对交通和民众的干扰提出问题及解决措施;
9.3.2.7 讨论施工环境:主要是承包人无力防范的外部施工阻扰或不可预见的施工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9.3.2.8 讨论延期与索赔:主要是承包人提出延期或索赔的意向,进行初步的澄清和讨论,另按程序申报并约定专门会议的时间和地点;
9.3.2.9 审议工程分包:主要是对承包人提出的工程分包意向进行初步审议和澄清,确定进行正式审查的程序和安排,并解决监理工程师已批准(或批准进场)分包中管理方面的问题;
9.3.2.10 其他事项。
9.4 现场协调会
9.4.1 会议的组织
9.4.1.1 在整个施工活动期间,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不同层次的施工现场协调会。
9.4.1.2 会议只对近期施工活动进行证实、协调和落实,对发现的施工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对其他重大问题只是提出而不进行讨论,另行召开专门会议或在工地会议上进行研究处理。
9.4.1.3 会议应由监理工程师主持,承包人或代表出席,有关监理及施工人员可酌情参加。
9.4.2 会议的内容
9.4.2.1 承包人报告近期的施工活动,提出近期的施工计划安排,简要陈述发生或存在的问题。
9.4.2.2 监理工程师就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予以简要评述,并根据承包人提出的施工活动安排,安排监理人员进行旁站监理、工序检查、抽样试验、测量验收、计量测算、缺陷处理等施工监理工作。
9.4.2.3 对执行施工合同有关的其他问题交换意见。
老金听到这,打断老宋问:“接下来召开的监理例会如何?”老宋无奈的摇摇头,又喝了半杯酒,说起现在的情况。 到现在共开了五次监理例会,业主单位只参加了两次。而且参加会议的只是一个项目联络人,只是过来‘听会’,根本谈不上对项目问题的沟通、协调解决。只要是遇到需要业主协调解决的问题,会上就无法达成共识。每次只好记录在会议纪要里,并专门在会议纪要上标注‘需业主协调解决的问题’,然后等待业主的答复。遇到业主的项目负责人出差,一个问题要等很久才有反馈意见,有时,这次例会召开时上次例会的问题还没回音,项目经常是被‘卡’住。看到项目工期非常紧张,监理单位、承建商都很着急。 而且,还不只是反馈时间的问题。为了使业主能更加有效的决策,协调解决某些项目问题,每次会议纪要写起来都很费劲,关于问题的细节写得特别详细,供业主单位参考。就这样,曲主任每次看完会议纪要,还经常要打电话或者将监理工程师、承建商项目经理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承建商的项目经理也开始有了情绪;‘监理例会干脆以后别开了,我们要求解决的问题,会上说了会下还要说一遍’。” 老金忍不住插话道,“我感觉你还要找曲主任说说。这样下去,监理单位的权威都没了”。老宋点点头,无可奈何地说:“我该说的已经说过了,再去曲主任那儿,还能说什么?我都不知道监理例会该如何开了……回去我再想想吧”。 看着时间不早了,老宋买完单和老金分手后,走在灯火辉煌的街头,听着街头传来《最近比较烦》的歌声,也跟着唱起来:“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总觉得监理例会开得真是难”。
提点意见仅供参考哈:
监理例会是由总监主持召开,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 50319-2013 第5.1.4条:“项目监理机构应定期召开监理例会,并组织有关单位研究解决与监理相关的问题。项目监理机构可根据工程需要,主持或参加专题会议,解决监理工作范围内工程专项问题。
监理例会以及由项目监理机构主持召开的专题会议的会议纪要,应由项目监理机构负责整理,与会各方代表应会签。”
监理规范明确了监理例会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有关单位研究解决与监理相关的问题”,所以操作来说,监理该管的“三控两管一协调”都要提到,只是哪些部分有问题的应多说两句。
按照会议顺序,一般是施工单位先发言,通报下工程的当前进展情况,对施工单位解决不了问题提出123;然后监理在以“三控两管一协调”为提纲的发言中,应有针对性地回答施工方提出的问题,如果监理解决不了的,应提请或征求业主方的意见。建设单位一般最后说,主要是针对需要建设方提出意见或方案的问题进行发言,然后提些总体要求和意见。
在这种会议上,建设单位一般不会说太多,建设单位来开这个会,更多地是掌握和了解工地进展和相关情况。
没有什么严格地套路,你多开几次这种会,套路就在心中了。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1、形式不同:会议记录是原始记录,是对会议过程原样记录,包括参会各方意见、要求、观点原样记录下来来;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精神形成了会议要点、共识、决议、指示等,参会各方需执行的带约束性的行文。2、性质不同:从形式中可看出,会议记录只是具有可追溯性的普通文书,虽然可追溯谁谁在会上是怎么说的,他的发源言可存档备查,但对发言者以外的人则不具约束性(客观情况来说甲方主管领导的会议发言对其他各方是具约束性的,且通常情况他的发言及要求是要进纪要的),因为这种发言只是发言者单方意见,但会议纪要中摘要记录的要点是经会议讨论形成的带决议性质的,代表参会各方的意见和要求,也代表参建各方管理层如甲方主管领导、总监、项目经理等决策方的意见,对参会各方均有约束力,会后需根据纪要内容逐条落实。